大娛樂年代

第061章 過年啦!

除夕這天中午,陳家一大家子人都聚在河壩,一起吃了頓豬肉大蔥餡的餃子!

可能是剛訂親的原因,蘇牧影見了陳家人顯得格外羞澀。她羞答答的樣子,惹來陳奶奶、陳母、陳嬸陣陣歡笑。蘇牧影根本不敢跟她們呆在一起,只是默默的跟在陳源身邊,這樣才會感覺好些。

臨近傍晚,蘇牧影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陳家,回到官莊村的家里。這次她收獲不小,改口費、壓歲錢,打羅打羅有小兩千,都快趕上普通人半年的收入了!

天色漸黑,陳家將買來的煙花沿著馬路兩邊擺開。陳清江、陳清水、陳源、陳凱,四人齊上陣,點燃了煙花。只聽砰砰砰一陣爆響,一道道火線直沖上天!然后便是響雷一般的聲音,轟!轟!轟!!!

從晚六點鐘到七點鐘,整整一個小時,煙花爆響就沒有中斷過!陳家的人從沒有像今年過年這樣開心。一大家子人富裕起來了,更出了陳源這么個人才,剛好又趕上千禧年!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高興的呢?

放完煙花,陳家的男男女女,都來到村里,跟其他各房集合。

數年來,老陳家七房,向來都是以三房陳炳春為首。一方面是陳炳春在鄉鎮上當過干部,雖然不入流,但在陳家村里卻算的上場面人。另一方面卻是陳炳春的大兒子陳建軍,在縣公安局里任職。各房碰到什么難事兒,一般都找人家。久而久之,三房的地位就凸顯出來!

現在卻不同了,陳源一書成名,名利雙收。家里的木材生意也賺了大錢。四房的地位頓時提升了無數個檔次。在陳爺爺的心目中,他這一房的成就,比其它各房都高!就算是三房,也被落在了后面!

老陳家七房人,難得聚在一起。大家說說笑笑,重點卻全都落在四房這邊。

四房的木材生意賺了大錢,這一點大家有所耳聞。但關于陳源寫書的事兒,卻是沒人知道。四房的口風緊,直到老陳家七房相聚的這一刻,陳爺爺、陳清江等人才把陳源寫書的事兒說了說。大家嘴里應和著,其實壓根兒就不相信。陳源的事跡就像天方夜譚似的!

陳源過了年才18歲,就能寫書?就能賺錢?

不管信與不信,陳源注定會成為今年春節老陳家七房最大的話題。

眾人集合完畢,由最年長的陳炳耀帶領著,挨家挨戶的拜年。烏拉烏拉一大幫子人,排起了長隊。整個陳家村數百戶人家,都沒有這么龐大的隊伍。

男在前,女在后。龍頭進了屋子,龍身龍尾卻只能停留在外面。大家都跟在炳字輩的長輩們后面。那些小家伙,擠在人群里,進進出出,肆意玩耍。他們抓瓜子、抓花生、抓糖塊,好不熱鬧!

除夕這晚,最熱鬧的事兒有四件,第一,放煙花鞭炮!第二,成群結隊拜年!第三,準備好一大桌子好菜!第四,就是一家人看春晚!

千禧年的春晚,真正是兩岸三地大牌云集,軍中姐妹的颯爽英姿,馮鞏郭冬臨那個狗不理包子和中國女足的段子,趙本山和宋丹丹將“馬甲”一詞神話的表演,都是春晚歷史上的經典節目!

引起陳源濃厚興趣的是,這一年的春晚,趙微竟然是主持人之一!

開場歌舞《把春天迎進來》的演唱者是章子儀!

林心茹、崔永員合唱《溜溜的她》!

四大天王之一的黎眀(ming)演唱了一首《快樂2000年》!

未來的彭媽媽,演唱了一首《天地喜洋洋》!

還是長頭發的謝霆峰牽著一個笑靨如花的小姑娘,演唱《今生共相伴》。這個小姑娘名字叫董杰!

看春晚的過程中,陳源接到了幾個拜年電話。知道他手機號的黃勃、李冰、管琥、高琥,都主動給他打電話拜年。陳源有些汗顏,本來這些拜年電話應該是由他打過去的。

中間抽空,他給蘇牧影打了個電話,兩人小聲的說了會兒話,便相互道了晚安。蘇牧影實在撐不住,鉆進被窩里睡著了。陳源一直到結束,始終守在電視機前。

春節聯歡晚會結束的時候,堅守陣地的只剩下陳爺爺、陳奶奶、陳清江、陳清水,還有陳源。陳源見狀,把茶水重新沏上,準備開個茶話會。

“在京都簽訂那兩份合約以后,臺灣的出版社預付了兩百萬的稿酬,內地出版社支付了一百萬的違約金和兩百萬的預付稿費。開公司疏通關系花掉20萬,拍電影預支經費10萬,還有零零碎碎的一些花銷,大約10萬。這樣算來,我手里還有480萬左右!”

480萬?這個數額狠狠地震撼了老陳家的男人一把!

陳源微微一笑,道:“關于之前說的蓋房計劃取消。我想蓋一棟別墅!”

“別墅?”陳清江心中一動,咧嘴笑了起來。

陳清水瞪大了眼睛,似乎對陳源的提議格外吃驚。

陳爺爺臉上的笑容頓時擴散開來,不過很快就又收了收。他問道:“現在村里蓋樓的都沒有,我們直接蓋別墅,是不是有點兒脫離大眾的意思?”

“爺爺您想多了,”陳源笑著說道,“我們過自己的日子,管別人怎么說!”

他的話立即得到了來自父親和二叔的支持。

“我想蓋五層,上三層下兩層。從道邊一直頂到大地上!大概有七十米的跨度。”陳源將自己的計劃說了下。

陳爺爺聽后感到不解,“你這個蓋五層我明白,上三層下兩層是什么意思?”

“地上三層,地下兩層。”陳源解釋道。

“怎么還把樓房蓋到地下?”陳爺爺皺起了眉頭。

陳源微微一笑,說道:“地下自然有地下的用處。爺爺,我記得小姑爺爺好像在搞建筑隊,不如把蓋別墅的事情跟他商量商量?”

蓋別墅的事情被老陳家排上了千禧年的計劃表。商量完這件事,大家又討論起家里的木材生意。可能是受陳源賺了大錢的刺激,陳清江、陳清水兄弟倆竟表現的十分激進!他們想在開春以后,就上凈片機、毛片機,直接將樹枝分類粉碎后,賣到造紙廠、壓板廠!

陳清水說道:“我算了下,像我們現在這樣把樹枝收來再轉手賣掉,利潤雖然不小,但仍有增大的空間。首先裝車有10塊錢的裝車費,運輸有15塊錢的運輸費。他們把樹枝拉回去,也是粉碎打片,其中還要賺錢。為什么我們不能自己做這一塊兒?”

陳清江跟著說道:“不光是打片的事兒,我覺得我們還可以上旋切的機子,直接把原木旋成皮子。我打聽過,這些原木被那些客戶拉回去,貨源涌的時候,他們就轉手賣掉;貨源少的時候,自己就做加工。我們可以打通這一塊!無論是原木,還是樹枝,都做加工!”

“如果要做加工的話,那我們的規模擴大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兒!”陳源考慮了一會兒,緩緩說道,“先說樹枝一塊兒,無論是凈片機,還是毛片機,都不是一兩個人能搞的定的。這就需要雇工!”

“雇工也是值得的,”陳清水說道,“工人工資才多點兒?我們向這方面擴展,絕對是有利可圖的!”

“二叔的話,我是贊成的。如果真的要上凈片機、毛片機的話,我不建議使用凈毛兩用機。”頓了頓,陳源又說道:“關于原木加工的問題,我建議緩一緩。加工樹枝,只需要上機子粉碎。加工原木,卻是個更繁復的過程。截、找、旋、接都好說,涼、拾、打包,就不簡單了。再者說,我們所收原木的比例肯定比樹枝大。加工原木暫不可行……”

“我知道,”陳清江笑著說道,“上旋切機的事兒不著急,我是在為今后做打算。原木這一行,我們肯定是要做強做大的!向加工方向擴展,是必然要走的一步!”

“爸說得對,”陳源贊同道,“原木行業要做大做強,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縱向發展,形成一條龍;一是橫向發展,不斷擴展經營范圍!我今后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小說和電影上面,家里的事情,就全靠爸和二叔了!”

大年初一上午,陳家男子會邀幾個相熟的挨家挨戶的拜年。也有懶得出門的,在家里擺起龍門陣,又或者壘長城。陳源呆在家里無事,跟蘇牧影煲起了電話粥。

中午吃過餃子,老陳家七房的人再次集合到一起,去上墳!

這時候,四房這邊那輛拉風的大面包出現了。一下子擠上來14個人!陳清水開著那輛二手五輪,車斗里裝滿了煙花鞭炮,一路浩浩蕩蕩的開向老陳家的祖墳之地。

其它各房,騎摩托的有之,開農用三輪車的有之,騎自行車的有之,還有的干脆直接邁動兩條腿,跑步去!等他們跑到祖墳地,這里已經是鞭炮爆響,煙花沖天!

放完鞭炮煙花,便要燒紙磕頭,祭拜列祖列宗。

初二、初三,一直到元宵節前,都是各種走親戚。老陳家的這輛卻是賺足了臉面,幾乎所有能走的著的親戚,都知道老陳家的四房賺大錢了!與此同時,陳源寫書的事情被廣為宣傳。盡管其中多有不信的,但也有看過關于陳源的新聞報道的,當真被深深震撼了!

陳源沒有參加完一家人的行程,初六這天一早,他便帶著蘇牧影,坐上了前往京都的長途汽車。電影的事情要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