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娛樂年代

第056章 經驗之談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以便您下次閱讀!

金墉在眾人目送下,坐車走了。

望著漸漸消失在視線中的黑色轎車,陳爺爺忍不住說道:“這人就是寫郭靖黃蓉的金墉啊?果然跟咱們這些平頭老百姓不一樣。人家一行一動,就有那體面!陳源啊,你也是寫書的。要是有一天你能像人家一樣,爺爺就是死也能瞑目了……”

“爺爺,瞧您這話說的。”陳源笑著說道,“什么死不死的,多不吉利?”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距離過年已經沒幾天了。

送走金墉以后,陳源又把李冰送到車站。黃勃是從京都開車過來的,這次他直接回老家青島,所以不能捎帶李冰返京。葉韻則稱還有事要辦,仍然逗留在這里。

送走李冰后,陳清水又把蘇牧影送回官莊村的家中,然后載著陳源返回陳家村。

陳家的木材生意越做越大。二十畝的場地空間,幾乎囤滿了原木。到了這個時候,拉貨的少了。這些囤積的原木只能等待明年開春以后,才能銷售出去。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收樹伐樹的人呈爆炸式的增長。不僅是陳家村,附近的幾個村子,甚至更遠的地方,都有人看中了這一行。

大家終于知道,原來大地上、道邊上、河溝里的樹都能賣錢!這讓那些打了一年工,或者種了一年地,都沒有多少收入的農村人,無不喜出望外!

幾個人湊湊錢,買上把油鋸,再借來輛車。三輪農用車也好,農用拖拉機也好,只要能拉得了原木就行!今天砍你家的,明天伐他家的,先把自己地里的樹換成錢,再買別人家的樹,賺點人工錢。如此以來,這個年關也好過。

陳清江和陳清水兄弟倆商量著,是要在臘月二十五這天關門歇業的。

半年多的時間里,兩兄弟賺了不少錢,根本不愁花。陳源的小說《封妖》銷售火爆,進錢的速度比兩兄弟還快,那就更不用提了!

勞碌了一年,到了年底,大家商量著,也該歇歇了。

但現實卻不是那么理想。

臘月二十五這天,陳清江將明日歇業的消息傳達給了每一位前來交貨的客戶。但次日一早,天剛亮,便有人開著拖拉機來到這里。

還在沉睡中的陳清江夫婦,被突然響起的噪聲驚醒。陳清江心里暗罵一聲,都放假了,還不讓人好好休息!一陣忙活,兩人穿上衣服。陳清江開了門。

裹著綠大衣的漢子對陳清江一陣傻笑,開口道:“剛起呢?”

陳清江掃了這人一眼,根本不認識。若是熟悉的客戶倒也罷了,這突然冒出一個不認識的人來擾人清夢。陳清江心底就暗暗生出一股子氣,說道:“不收了,拉回去吧!”

“唉?怎么突然就不收了?”漢子急了,“不是昨天還收的嗎?”

陳清江一笑,道:“臘月二十五最后一天,今天起就不收了。”

“那不行!”漢子漲紅了臉,急聲說道,“你一定要收下!”

“你這是要強賣?”陳清江胸中的怒火騰地一下子冒了起來,他眼珠子一瞪,怒聲說道:“你也不打聽打聽,我陳清江是什么人,竟敢跑到我門上耍橫!”

對于陳清江的脾氣,陳家村老少人盡皆知。他向來都是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打架事跡多的都數不清。關鍵是打架還不要命。那股瘋勁兒一上來,誰都擋不住!

綠大衣漢子一見,也是怕的不行,兩條腿都在打哆嗦。眼見陳清江就要動手,這漢子二話不說,撲騰一聲,跪倒在地,帶著哭腔說道:“我不是那個意思啊!家里實在是沒錢過年了。您行行好,就收下這些木頭吧!”

陳清江頓時愣了,他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一時之間,竟手足無措。

這時,聽到動靜的陳源趕了過來。他連忙將人扶起來,說道:“你放心,這木頭一定收!你先把拖拉機開下去,電子磅還沒開呢。等開了磅,你再上來!”

“你不騙我?”漢子抹了抹眼角的淚水,疑惑的問道。

“騙你做什么?”陳源笑了笑,“哪有開店攆客的道理。你還是先把拖拉機開下去吧!”

綠大衣漢子把拖拉機開了下去,然后跟陳清江父子進了屋。電子磅打開以后,綠大衣漢子又把拖拉機開上磅,等記下了數,他便開著車去卸貨。

陳清江嘆了口氣,對陳源說道:“本來還想放幾天假,好好過個年的,誰知道這一大清早就不讓人安寧!”

“爸,這是好事兒!”陳源安慰道,“人家趕著來送錢,我們沒道理把人攆走對吧?”

“話是這么說,可我們又不缺錢!”陳清江皺著眉頭說道。

“爸,這樣吧,反正我也沒事,不如我幫你們收天貨?”陳源提議道。

陳清江搖了搖頭,說道:“你的時間可比我們寶貴,我們忙些倒也沒什么……”

“就這樣說定了!”陳源笑著說道,“我就當給自己放個假吧!”

陳清江見陳源執意要替他們收貨,便也不再拒絕。他把現在收貨的大體情況交代了一下,剩下的就靠陳源自己把握了!

收貨可是個技術活。現在這一行剛剛興起,利錢厚,價高價低也沒什么。等將來競爭激烈了,利錢變薄了,價格問題可是個關鍵,10塊,20塊的差價,直接決定所收的貨物是否能賺錢!

陳源對其中的訣竅自然不陌生。等綠大衣漢子卸完了貨,陳源過去查驗一番。對于尺寸、個頭,還有是否有水線,是否有露骨,是否大頭小眼等等,他都看的仔細。

過完磅,陳源直接給了280的價格。算完賬,綠大衣漢子拿著400多塊錢歡天喜地的走了。

陳清江搖了搖頭,說道:“這個價,你是不是給低了?我們收的貨一般都在350上下,最低的也有320,高的能到380!”

陳源拉著父親來到外面的場地上,他將綠大衣漢子卸的原木指給父親看,同時說道:“我聽人說,原木的優劣不僅僅看粗細,還有其它很多問題。比如這一根,上面這種東西叫水線。以前我們走貨的時候,那些懂行的客戶,會把帶水線的原木挑出來。不懂行的就直接裝上車。如果將來我們上了旋切機,自己加工,旋楊木皮子。你就會知道,這種原木是出不來好東西的!”

“還有這個,”陳源指著一根上下粗細相差極大的原木說道,“這種大頭小眼的原木有不少,旋皮子的時候,很難把它找圓。即使找圓了,也要扔掉很多的邊角料。這種原木,價格就一定要低!”

“還有這種……”

陳源一席話,令陳清江漲了見識!先前他去外地考察的時候,可沒有收獲這么多的經驗。原本他以為,原木只要夠粗、沒有大彎就行,沒想到里面還有這么多曲折。

陳源說了很多,將記憶中的那些經驗之談,一股腦的講給陳清江聽。

陳清江收獲極大。本來他還想有陳源在家收貨,他跟陳母可以去趕個集,買些年貨。現在卻沒了這種心思。他想看看自家這個寶貝兒子到底是怎么收貨的!

吃過早飯以后,便有客戶斷斷續續的趕來交貨。雖然陳清江昨天已經打過招呼了,但一些相熟的客戶,總以為自己有幾分面子,無論如何也能賣下。果然,他們賣下了,但對于賣出的價格,卻非常的不滿意。

陳源愿意跟父親多交流多溝通,跟這些客戶卻沒什么好聊的。

陳源根據所收原木的質量,一一給出了價格,然后算賬給錢。客戶嚷嚷著不滿,陳清江在旁給打圓場。如此才算勉強應付過去。

等人一走,陳清江就忍不住說道:“你給的價格低,總要告訴人家原因吧?”

陳源苦笑,道:“這么多的客戶,如果每個都要解釋的話,那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爸,這種事情應該由您跟二叔來做。你們自己把好關,把收貨的質量提上去,賺的錢就會更多。如果稀里糊涂的收,也講人情,也講面子,那樣的買賣可做不長。”

十點鐘的時候,陳清水和陳凱過來了。陳清水倒是睡了個好覺。吃了早飯,便想過來商量著一起去趕集,買些年貨,卻見送貨的客戶依舊接連不斷,只能苦笑連連。

一天的時間,就在不停的收貨中過去。到了下午,陳源已經有些疲憊。陳清江、陳清水兄弟倆卻依然興致勃勃。兩人發出各自的意見,商量著給出個價格。

晚飯是一起吃的。

吃飯的功夫,陳清江、陳清水還在討論怎么收貨的問題。

突然,陳源開口說道:“爸,二叔,過年期間肯定要走親戚的。以前我們家里不富裕,就不說了。現在你們的生意也賺了不少的錢,怎么都要買輛車開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