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科技

第387章 核熱火箭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最快更新!無!

在陳神看來,對面不管是SLS還是土星五號或者研發新的等離子推進器都沒有什么奇怪的。

唯一值得注意的反倒是最后提到的核熱火箭。

顧名思義,這種火箭就是一種核動力火箭。

與許多人聽說過的,往自己身后不停扔核彈,以沖擊力推進飛船的核動力火箭不同。

這種核動力火箭更加靠譜,因為上面搭載的是小型核反應堆,而且也不扔核彈,最多就是有點核輻射。

陳神對于這種火箭的了解也不多,不過在打了一個電話之后,相關的資料很快就發到了他的電腦上。

這種火箭跟他之前預感的一樣,誕生于上世紀太空競賽時期,也只有當時那種緊張局勢才可以誕生出這種東西了。

當時參加競賽的兩方都有對這種核熱火箭進行研究,不過最后都止于地面實驗。

而且這玩意一開始是因為擔心化學燃料滿足不了洲際導彈的推進需求,所以才開始研究的,后面才轉入航天領域。

比如對面,從1954年開始研究,1958年后轉入航天用途,一直到1969年土星火箭產線關閉,核熱火箭的研發才基本進入停滯期。

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雖然都只在地面進行實驗,但還是取得了不少成果的,甚至還建造出了理論上可以上天實驗的型號。

從理論上來說,核熱火箭就是把小型核反應堆安置在火箭上,用核燃料作為熱能源,替代傳統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再讓液氫、液氦、液氨等工質流經反應堆吸收其中的熱量后,通過火箭噴管噴射出去。

比起傳統的化學燃料火箭,核熱火箭的優點就兩點,能源充足,運載能力強。

能源充足自不必多說,說到底是用的核反應堆,哪怕是小型的也夠用了。

而運載方面,以火星有效載荷示例,一般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40噸的氫氧火箭只能把25到28噸有效載荷送到火星地面。

而這個任務如果換成同樣是140噸近地載荷的核熱火箭來執行,理論上可以達到43到46噸。

所以核熱火箭從理論上來說,的確是一種適合深空探索的火箭,如果系統沒有把可以在大氣層內使用的等離子推進器搞出來,而且國民們不介意有一個核反應堆在他們頭上飛的話。

順便還需要說一句,這種核熱火箭用的鈾是蘑菇彈的同款。

而且核熱火箭在地面測試的時候就直接爆炸過,只不過沒有引起核爆炸。

同時還發生過其他大大小小的泄漏事故,一個反應堆被激活在測試時,液態氫流過堆心與2000°C的燃料棒接觸,然后被迅速加熱并噴射出去,產生了動力,但是在提升功率之后,核反應堆結構很快就被破壞,二氧化鈾和裂變期間產生的放射性同位素通過噴管排入了大氣……

這玩意的危險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太空競賽末期,它一次上天的機會都沒有就跟著土星五號一起淡出了歷史舞臺。

直到幾年前,NASA才再次啟動了核熱火箭的計劃,從他們國內找了一家公司來幫他們開發核熱火箭需要用到的核反應堆和燃燒。

現在看來,可能是他們真的在核熱火箭上面取得成果了。

畢竟上個世紀他們就已經在這個領域上取得了大量經驗和實驗數據。

但是想靠這個跟藏羚羊對壘?

不就是核動力嗎?

誰不會啊!

藏羚羊號換上核動力之后航程是六百多萬公里,電力省著點用一樣也可以去火星,而且一樣也是幾十噸的載重。

睡覺,休息!

第二天,陳神一起床就直奔廠房,這里的工作還在進行中。

昨天剛剛從太空上下來的藏羚羊號正在這里接受檢查。

而它在里面的實驗載荷都已經被連夜取出,無論是小白鼠還是蔬菜都已經被送到實驗室環境里進行后續的檢測和觀察了。

從昨天的飛行數據來看,藏羚羊船艙內部對于太空輻射的防護是相當好的,輻射檢測儀壓根讀不到異常輻射數值,就跟在地面上差不多。

如果后面的蔬菜和小白鼠沒有問題的話,那接下來的飛行就可以換人上了。

當然,在這之前藏羚羊還得以無人模式再飛幾次太空,多做幾次驗證,做到最保險的地步。

藏羚羊的檢查進行了好幾天,最后才確定下來沒有問題,接著補充好能源之后,它就又一次被牽引平臺拉到發射場,進行第二次無人太空飛行,這一次的飛行軌道比起上一次的更高,但是結果沒有什么變化,藏羚羊號依然成功完成了任務。

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飛行沒有再向外界直播,只有官方在飛行試驗結束之后發了一條簡短的文字消息,向外界通報藏羚羊號的第二次飛行。

至此,外界真正相信了藏羚羊號的性能。

這個世界上真的已經誕生了一艘可以重復載人進出太空的宇航飛船。

許多人都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宇航飛船。

甚至還有人在網上發起了提議,認為比起藏羚羊號,之前大眾常說的飛船不如改名叫太空載人艙算了。

這個提議還得到了許多人的,一時間反響熱烈。

只不過許多國家的航天機構都把它無視掉了。

如果把飛船改名太空載人艙,那豈不是說世界上就只剩下一個國家擁有真正的宇宙飛船?

他們豈不是要平白無故地被降一格?

這種助長他人威風的事情,誰愛干誰干,反正他們不干。

此時,針對對面前幾天發布的消息,國內也召開了一個會議。

陳神與其他一大幫航天專家們都聚到了一起。

在場的人里基本都是總師,有以前國家載人航天計劃的總師,也有原本國家探月工程的總師,還有國家空間站建設計劃的總師,然后還有一些火星探測,火箭研發的總師……

當然,也包括陳神這個7000米級載人深潛大型水下作業機甲項目的總師……

陳神在一群負責上天的總師里,出現他這個負責下海的總師,理論上來說也很合理,天上的風箏飛得再高也需要有一個人在地面做壓艙石,而他就是那一塊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