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

第974章拋棄包袱

“不對,不對。”謝安搖搖頭,道:“斷絕成都外援,也并非什么高明的計策,謝鎮西也應該早已想到,就算一時間當局者迷,也應該醒悟了啊”

“安石有所不知。”王簡咳嗽了一聲道:“按說分兵奪取各郡縣,隔絕成都不失為一條妙計。可惜,因為蜀道運輸能力有限,若分兵,就需要拉長補給線,而我軍補給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

聽到這話,謝安也嘆了口氣。如今業已得知謝艾出身鬼谷門下,鬼谷一門以善計著稱,況且謝艾也以儒將聞名,沒有道理想不到如此淺顯的計策,況且就算一時謝艾當局者迷,但是謝艾麾下可是擁有一支近百人的參謀團隊,沒有理由不為謝艾填補這個漏洞。

按照漢書記載蜀道道上,上面是懸崖連綿,曲流繞山;下面是幽谷深淵,飛瀑直泄。平緩處道路泥濘,苔蘚遍地;山道上荊棘叢生,亂石塞道。行至險處,如履虎尾,空車快馬也難行進。毒蛇猛獸時有出沒,秋天未到,霜就毀了莊稼。

在成漢時期,為了抵御匈奴漢國的掠劫,成漢不僅沒有修過蜀道,反而破壞了大量棧道,甚至連牲畜都不能通過。所以,貨物通過蜀道,大部分路段只能是人來背。從子午道北口的長安縣子午鎮,到南口的西鄉縣子午鎮,六百多里路,人背著貨物一天只能走五十里。

子午道的險峻,諸葛亮也不敢挑戰。第一次北伐時,大將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即由他率兵五千,走子午谷直取長安,諸葛亮再率大軍走褒斜道與其會師。但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認為該計劃過于冒險而未采用。

在這個時候,蜀道雖然經過修繕,但是個別路段路寬僅兩丈有余,僅可勉強兩輛馬車并行,但是大部分路段,路面僅寬一丈,僅能容單車通行。為了提高蜀道的運輸能力,商人可以想了很多辦法,他們為了增加車流量,不惜花費大力氣修了應急路段,目的就是為了車輛交匯。但是盡管提高了蜀道的運輸能力,可是能運到成都的輜重,僅勉強保持維持,謝艾手中根本無法儲備用來分兵占城的物資。

打仗就是打后勤,沒有物資支撐,大軍根本無法作戰。特別是魏國裝備好,火器多,而且輜重部隊擁有大量騾馬,這些畜生和將士,每天消耗的物資非常多,僅四萬余匹騾馬,每天就需要食用四十余萬斤兩草料。四十余萬斤也不過八十噸,如果在后世僅僅需要兩三輛貨運重卡就可以完成物資運輸,可是在這個時代運輸草料的馬車僅僅能運輸八百余斤,光草料車就需要五百多輛,而且這僅僅只是一天的耗費量。

可以說現在魏國攻打成都并非因為桓溫善戰,而是實在是因為魏國物資運輸能力限制。謝安和王簡沒有商量出什么所以然來,不過這件事情終于引起了冉明的重視。

冉明得知謝艾因為得不到充足的物資補給,無法在成都打開局面,頓時自責不已。事實上攻打巴蜀,并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因為太多的兵力反而消耗太大。歷史上劉備入蜀帶的荊州兵僅有兩萬多人,至于鄧艾走陰平,其實也是兩萬余人。桓溫攻打成漢,水陸步騎加在一起是四萬人馬,至于后來宋朝滅后蜀之戰,宋朝投入五萬軍隊(也有記載是六萬兵馬)。至于宋朝為何未滅大理,其實也是因為太祖補給跟不上。

眼前的形勢對魏國非常不利,謝艾軍中存糧不存三天之用,一著不慎,說不定要吃一個敗仗。

“冉明啊冉明!”冉明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變了“冉明啊冉明,用兵打仗這種事情急不得,尤其是如此關鍵的戰役,得像一個高明的棋手,一步步計算妥當。可你,可你這次出兵巴蜀,剿滅桓溫,從一開始就顯得狂妄自大急噪,已犯了為將者的大忌。因為,這些情緒,都可以影響你對戰局,對敵我力量的判斷。”

是的,冉明人的急了,歷史上苻堅發動舉國之兵攻打晉國,結果淝水之戰一戰而敗,氐秦因而敗亡,就是因為他投入的軍隊太多。打仗人多是一個方面,但是因為物資補給不足或是指揮不當,反而容易制造成大規模的混亂。

冉明突然想起在后世天朝在制造洲際彈道導彈時,因為設計打擊距離的問題,必須增加足夠的燃料,可是增加了燃料之后,導彈卻會因自重增加,變得阻力大,射程反而增加不明顯,始終無法達到設計目標。后來有一位設計師(記得不名字了)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未增加燃料,反而減少燃料,從而因導彈變得輕便,而獲得了成功。

在后世,每一個企業要想又好又快的發展,通常都會采取一個辦法,那就是丟掉虧損的事業部,輕裝上陣,這樣才能跑得更遠。這也是企業內通常所說的減員增效,既以裁員的方式刺激員工,更加勤奮努力的工作。

但是這樣做卻會產生兩個極端,要么企業大興,要么因人心渙散,從而一蹶不振。事實上動用在軍隊中也是如此。

冉明想到這里,有了明悟。隨即就下令總參謀部下令鎮西軍撤軍。當然不是一下子把所有軍隊都撤出來,而是撤回用處不大的騎兵部隊,不過命令送到總參謀部卻受到了抵制。

籍羆拿著冉明的手令,親自面見冉明諫言道:“陛下,恐怕不能這么直接下令鎮西撤軍”

“哦!”冉明道:“籍大將軍有何高見”

“陛下的顧慮,臣深以為然!”籍羆道:“但是若直接下令鎮西軍騎兵撤退,恐怕會影響鎮西軍士氣,一旦鎮西軍士氣受挫,輕則鎩羽而歸,重則部隊有可能戰敗。”

冉明點點頭道:“可是鎮西軍士氣越來越低,物資消耗越來越大,若是想靠圍城耗盡桓溫之糧,根本細作傳回的消息,桓溫在成都存儲了大約全城百姓食用一年的糧食,如果節約著使用,堅持一年半沒有什么問題。現在問題是,桓溫能耗得起,可是朕卻耗不起了。”

作為全軍參謀總長,籍羆當然清楚鎮西軍在成都城外的消耗是多么驚人。

在古代因為百姓食用油水少,所以個個飯量非常驚人,普通士兵幾乎人人可每天吃掉至少兩斤米,記住這還是干米,而且不是蒸熟后的份量。鎮西軍全軍擁有三十四萬人,每天就需消耗六七十萬斤糧食,這六七十萬斤糧食,只是運輸量的三成多,如果從關中長安啟運,運輸到成都,就需要準備至少一百六七十萬斤。

如果光依靠農民產出,僅鎮西軍的開支就可以把魏國拖垮。好在冉明可以從中南半島和南洋搶劫糧食,否則魏國早已沒有糧食了。但是中南半島也好,南洋諸島也罷,雖然南洋土地肥沃,產量很高,但是南洋土著和中南半島土著都太懶惰,即使用搶的,這個糧食數量也不是太多,根本負擔不起。

“陛下可換一個名目!”籍羆道:“像當初征南大將軍石越一樣,以斬首五級以上將士,入鄴受陛下接見,陛下可給他們加官晉爵,這樣以來,既可以減少鎮西軍在前線的數量,同時也可以提高鎮西軍的士氣。”

“妙妙妙!”冉明道:“此計甚好!如此就可以先減鎮西軍二成將士,這些將士以立功將士為主,朕可以獎勵他們錢糧,并且可以獎勵他們休假一個月,對了,這一個月時間不包括路上時間,而是等他們從鄴城被朕接見后,才返回家中那時算起。”

半個月后,成都城外鎮西軍大營中軍帥帳。自從投降魏國,謝艾一直都非常低調,其中的原因有好幾個,首先是他當初帶領涼軍與后趙軍死磕,偏偏冉閔第一次敗仗就是在謝艾手里,而且死在他手底下的冉閔將士可不在少數,由此導致不少魏軍將領對謝艾抱有一種個人的仇視態度。

第二就是他雖然不是在戰場上被包圍殲滅而被迫投降,乃是張耀靈降而主動帶部隊投誠,但是依舊擺脫不了降將的身份,在很多人看來他就是被魏軍擊敗后被迫投降的,身為降將在魏軍里自然也就不被很多人待見了。

第三,就是因為謝艾原涼國大將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出山以來,所戰必勝,名揚天下,為避免冉閔忌憚,他不低調的話那就是找死。

所以謝艾非常低調,實在是沒有想到冉閔居然會在王擢叛亂后,直接任命他為鎮西將軍。和很多魏國將領一樣,他對冉明這個皇帝沒有多少忠誠,他忠誠的只是魏國這個利益集團。而不是冉明這個個體,冉明是皇帝他忠于冉明,如果冉明不是皇帝,他會效忠另外一個人。

其實說穿了,謝艾反而有一種類似于后世職業軍人的素質。在魏國其實盲目效忠冉明的也僅僅是出身為講武堂一系的將領,其他大臣基本上和謝艾類似,他們之所以選擇效忠冉明,是有著諸多理由的,有的認為冉明是領導魏國統一、崛起的最佳選擇,也有的認為冉明可以帶領他們獲得權勢和榮耀,但是這里頭很少摻雜有私人忠誠的,換了一個同樣出色的人成為魏國領袖,他們同樣會選擇效忠那個人。

只是現在他接到了冉明的圣旨,從中看到了不尋常的味道。

二成有功將士返回鄴城接受冉明接見和獎賞,按說謝艾應該高興,可是呢冉明對于這兩成有功將士離開前線,并沒有派出軍隊前來接替他們,一下子就被削弱了二成軍權。偏偏謝艾還提不出半點反駁,因為反駁冉明,就是阻擋士兵晉升之路,只要消息傳出去,他謝艾在鎮西軍就會人心盡失,誰還會替他賣命

“陛下,你這是要鳥盡弓藏了嗎”

謝艾對冉明的削權行為,有著濃烈的不滿,當然權力這個東西像上癮的毒藥,只要償過權力的滋味,沒有人愿意放棄。謝艾也不免俗,想削我的兵權,不就是成都一戰未攻克嗎難道謝艾真不能一戰而下成都嗎

每一個人都著不俗潛能,當面對絕對的壓力的時候,有的人有時可以成功激發自己的潛能。正所謂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行。謝艾接到冉明的圣旨,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謝艾發了狠,開始對付成都發動了圍城以來最猛烈的攻擊,當然謝艾不會采取不計傷亡蘇聯式的粗暴攻擊,而是利用手中的資源盡可能的破壞桓溫的城防工事。

不過,冉明的圣旨他必須遵從。因為在這個時候,謝艾非常清楚,沒有人可以違背冉明的意志。

在后世一線將士也會采取輪換的制度,給予一定的假期,放松心情,其實就是為了避免將士因為思鄉情節,或長久激戰,產生心理疾病,因而產生反戰情緒。大量從前線返回物資運輸車輛,此時裝載著從前線返回的將士。這些士兵有的是因為戰功要去鄴城參加冉明覲見,并且授勛。有的則是因為傷重或殘疾,需要回后方治療或復員。

冉明在經過籍羆提醒之后,思得更多一些。冉明也想借著這個機會,讓這些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看一看,魏國現在究竟建設成了什么美麗的模樣。這個提議是杜聰主持的皇家特衛宣傳部提出來的,目前來看效果相當明顯。魏國因為不斷的擴張和吞并,已經積累的讓人恐怖的財富,整個魏國北方已經從戰亂的泥潭中徹底走了出來,各郡縣大部分地區因為戰亂的瘡痍都被建設得美輪美奐,讓人深深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

和前線那種血腥和殘酷比較起來,魏國后方的生活完全可以用平和和輝煌來形容,雖然沒有什么高樓大廈,但是大量磚瓦比任何歷朝歷代的總和還要多,房地產開發行業已經形成了產業規模,不再是百姓自己建房,而是房地產開發商到處修建。大量房地產開發商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各大郡縣城池竟爭激烈,無數開發商不得不把目光放到了鄉村。一座比一座嶄房屋出現在魏國大地上,幾乎可以用克隆來形容,清一色青磚紅瓦院落,用來裝點這個帝國首都的絢爛多姿。

讓這些將士感覺最先改變的,其實還是蜀道。經過近一年的緊張物資運輸,蜀道的路面幾乎都經過了嚴格的修繕,與此同時,原來人跡罕見的蜀道,如今出現了大量商鋪,有的是經營車輛維修,有的是為行人提供衣食,也有不少窯子店。

和青樓不一樣,這種在蜀道兩旁的窯子店是專門面向往來在蜀道上的腳夫、車夫和馬夫,這些都是最普通的下等人群,他們肯定不會像那些土豪一樣為了和妓女調情就一擲千金,當然他們也沒有這個時間。這些窯子店都是直接扯掉衣服直接就干,當然價格也非常便宜。一次三十錢,模樣好點的五十錢,最貴的也不過百錢,可是買一個新羅女子多者八萬錢,少者僅需要三萬或五萬錢。

如果是以往災荒年月,普通百姓為了活下去就會賣兒賣女,這些窯子店也不愁貨源。只是現在在魏國,一旦出現災荒,魏國朝廷雖然不會無償發放賑災物資,不過卻會以工代賑。百姓有了活路,誰會賣兒賣女。在魏國人口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千萬不要用強搶民女的辦法,否則抄家滅族那是輕的。犯了這方面的罪,通常罪魁禍首都是被凌遲。這樣以來倒威懾了其他一些利益熏心的人。

好在商人是這個時代最會變通的人,既然魏國漢人不能搶,他們就把目光放在了朝鮮半島的新羅和百濟方面,大量新羅和百濟婦女被搶至魏國,充實到各大妓家,從事廉價的皮肉生意。

蜀道的繁榮,這些將士還沒有什么感覺,可是進入關中,鎮西軍絕大部分將士都是關中人,他們來到關中,發現了最大的變化就是道路。

冉明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圣意,也是政治問題。任何事情只要一牽扯到了政治高度,那就是人人重視的問題。結果,在官本位的思政作用下,關中的道路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魏國道路目前分為三種,最高等級為國道,也就是高速公路。其次是官道,再次是鄉道。進入關中,看到那寬敞至極致,平坦得近乎變態的道路,特別是左右兩邊修繕的排水溝渠,還有路邊的樹木,讓這些將士感覺大感驚奇。

“這是關中嗎這還是我們的家嗎”

在魏國一切福利政策都向軍人國屬傾斜,軍人不僅有著較高的政治地位,同樣收入也非常高。其子女和士紳一樣,有受教育、當官的權力。一些將士陣亡或傷殘退役,家屬將會受到享受最高二十年稅務補貼待遇,所以在魏國新興地主階級都是魏國軍人或軍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