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園

第六十五章 升倌記

直到中午時分,游客們才在村民的催促下,不舍地離開了林子。等進了黑瞎子屯,這才覺得饑腸轆轆。

吃午飯的時候,一盤地耳小炒肉,成了游客們的最愛,畢竟是親手采摘的,里面蘊含著的感情和意義非同一般。果然如田小胖所言:自己動手,才有滋味。

地耳的做法也比較簡單,洗凈之后放到開水里稍微焯一下,然后就可以食用,或炒或拌,都帶著大森林的清香。

下午就是自由活動了,游客們也都累壞了,大多在村里溜達溜達,感受一下鄉村的風土人情。

小娃子們是最閑不住的,跟著村里的娃娃瘋跑。在城里,他們的游樂方式主要是手機和電腦,要是能去公園或者游樂場之類,那就算親近自然了;可是在這里,他們的活動場所就是原生態的大自然。他們的樂趣,也來自于大自然。

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大自然也就會給帶來無窮的歡樂,或許,這才是城里的娃娃們此行最大的收獲。

第二天上午吃過午飯,游客們就要返程,大伙忽然才感覺到不舍,短短不到三天的時間,這個寧靜的小山村,竟然已經在他們心里占據了一席之地。

最難舍的還是那些娃娃們,童麟閣再次施展絕跡,坐在地上使勁蹬腿:“我不走,我也要留在這,嗷嗷嗷——”

田小胖真是擔心小胖墩把狼給招來,這家伙是真嚎啊。也難怪人家傷心,為什么小光光可以留下來繼續跟小猴子玩,他就非得回去上幼兒園。和黑瞎子屯的生活相比,幼兒園簡直就是一座大大的牢籠,他才不要回去坐牢呢。

就在昨天晚上,楊雪晴向田小胖提出一個請求:要讓父親陪著楊光在這住一段時間。

田源一點都沒含糊:“干兒子在干爹家呆著,天經地義,那不是太正常了嗎?”他也早就瞧出來這位干姐姐的心思,當然不會拒絕。

結果有了小光光做對比,娃子們都不干了,紛紛效仿小胖墩,開始各種花式作鬧,搞得大巴車遲遲無法開動。最后還是田小胖出面,承諾等放暑假的時候,一定邀請他們再來做客,上林子里摘山果,小娃子們這才撅著小嘴上車。

等旅游大巴緩緩離開黑瞎子屯,游客們竟然有一種難舍難分的感覺,尤其是楊雪晴,看著后面被田小胖抱在懷里的小楊光,朝著大巴車揮動小手,眼淚說什么忍不住了。

等到再也望不見小山村,游客們紛紛開始盤點這一次的收獲:小娃子們都得了香包,以及田小胖贈送的回旋鏢。大人們也不差,帶回來一些曬干的香草,還有所居住的村民家里贈送的一些小物件,真要是估量一下價值的話,只怕把這次旅游的費用都賺回來。當然,賬不是這么算滴,這里面的情義是無價的。

別看小胖墩哭得昏天黑地,跟世界末日似的,回到家之后,照樣樂樂呵呵去幼兒園,而且還比以前積極。他都打算好了,一定要給同學和老師一個大大的驚喜。

果然,開學第一天,小同學們就都開始說起端午假期的經歷,有坐飛機的,有去某某樂園的,有去海洋館的,有去看熊貓的——童麟閣先憋著,等大伙都說完了,他這才閃亮登場,一句話就把大家鎮住了:們玩的那些沒意思,看鏢!

唰的一道黑影從手中飛出去,只是小胖墩的準頭太差,回旋鏢呼嘯著直奔老師飛過去。幸好這位老師是學舞蹈出身,身手敏捷,躲過回旋鏢,然后回旋鏢啪的一下撞在墻壁上。

老師氣得花容失色:“童麟閣,下午叫家長!”

可憐的小胖子,他的驚喜實在有點太大。不過當天晚上,在班級的家長群里,小胖墩還是出盡了風頭,童奶奶把旅游的照片都發在家長群里,惹得那些家長都羨慕不已,不少人都表示,等放暑假的時候,也要去那個什么瞎子屯旅游。

是黑瞎子屯——童奶奶樂呵呵地給他們糾正,也算是幫著孫子把面子徹底找回來。

送走游客,村民也都長出一口氣,這幾天把大伙也都忙活夠嗆,不過想想收獲,如果分錢的話,每家差不多一千塊呢。

關鍵是這錢賺的太容易,守家在地的就把錢給賺了,而村民付出的,就是一點辛苦而已。莊稼人,難道還怕辛苦,這個怎么也比種地輕省多了。

大伙高興,田小胖卻并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回到村部,又和大伙好好總結一下,優點不用說,存在的問題其實也不少,最關鍵的就是廁所的問題,農村這種毛樓旱廁,城里人用著真心不方便。

再有,一些地方還需要豎立警示牌,提醒游客一些注意事項。這一點也很重要,免得再發生類似撿鳥蛋的事件。

還有一些諸如購買垃圾箱和附屬設施等等,田小胖列了一張大紙單子。包大明白戴上眼鏡瞧了半天,憋出一句話來:“這咋都需要花錢涅,俺覺得好像以前的財禮單子似滴——”

前些年農村娶媳婦,娘家要財禮,通常也要

拉個大單子,然后雙方爭爭講講的,能把媒人的腿兒給遛細嘍。

說歸說,這些投資都是必須滴。剛好李鐵軍也把出售羊肚菌的錢打過來,將近十二萬,加上這次接待旅游團的錢,能湊出二十萬。大工程搞不了,村里建一個水沖廁所和做些警示牌之類,算是勉強夠用。

“這錢咋這么不經花涅?”包大明白本來就是小摳,花錢就心疼。

田小胖就好心好意安慰他:“明白叔,以后花錢的地方多了去,這才剛搭頭,您從現在開始就得慢慢適應。”

說有這么安慰人的嗎,包大明白心里暗暗發狠:等家里那瓶以人參為主藥的藥酒泡好了,說啥也不給小胖子喝!

正好,村里的養殖場和學校這兩樣工程也接近尾聲,大伙一研究,就決定把水沖式廁所建在學校算了,順便再建兩個浴室,一切都需要慢慢完善。

和工程隊一商量才發現,村里還沒通自來水呢,建不了。于是,自來水的問題,就首先被提上議事日程。

這是個大工程,村里可搞不定。于是包村長就開始往鎮上跑,反正最基本的“三通”也是扶貧的硬性指標,上邊也著急。很快就把手續跑下來,各家各戶也就是再添個幾百塊錢,勉強可以接受。

等到飼養場這邊正式完工之后,就陸陸續續地開始使用。最先入住的是村里的奶牛和奶羊,這個最簡單,就是挪挪窩而已。至于負責人,還是包有富。等以后牛羊多了,再適當增加人手。

另外就是野雞養殖場,田小胖家寄養的那些野雞也正式入住,還包括將近一百多只野雞雛。原本是有將近三十只,不過后來田小胖又鼓搗小白去搜羅了一些,養殖場嘛,數量太少的話,猴年馬月才能發展起來啊。

小猴子不愧是倒蛋專家,愣是又遛了好幾窩野雞蛋,算是勉強把野雞養殖場支撐起來。畢竟是野雞,性子野得很,要是能從一出殼就開始調教,就比較好管理。

受傷的那些野雞也都恢復了健康,除了不能飛之外,跑得也嗖嗖快,人都攆不上。這幾只野雞現在也適應了眼下這種生活,天天在外面溜達,到晚上回到雞窩扎堆,沒有一個當逃兵的。

禽類飼養場這邊,包括野雞、小鴨和小鵝,場長是由包日娜領銜,下面具體的工作選了十多個穩重細心的嬸子大娘。因為在田小胖的計劃中,野雞還是以散養為主,每天都要有專人領著,到野外甸子上放養。

他也了解過現在外面那些野雞養殖場,都是圍一塊地方,把野雞圈起來,密度很大,然后也喂飼料。雖然名義上和模樣上還是野雞,實際已經不是那么回事。

到了黑瞎子屯這,當然不能那么搞,掛羊頭賣狗肉欺騙消費者的事情不能干。既然要養野雞,不是家雞,那么就要遵循野雞的生存方式,不在野地里生長,那還能叫野雞嗎?

頭兩天,田小胖也不放心啊,放野雞的時候,派小白盯著。還多虧小猴子壓陣,要不然,那些雞崽子鉆進草窠里,肯定有不少給來個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嗯,野雞一去兮不復還。

等慢慢適應了,這才把小白解放出來,小猴子整天還得漫山遍野跑呢,可不能當雞司令。

至于已經孵化出來的小鴨小鵝,就省心多了。只要派人天天趕著,到甸子那邊放養就成。別看鴨雛鵝雛現在還小,一千多只,浩浩蕩蕩,也好大一片。不過分散到甸子里,基本就看不到影兒。

這月份兒水溫也漸漸升高,小鴨小鵝一下水,那叫一個樂呵,那么一丁點的小鴨子,也撅著腚眼子練習扎猛子呢。

田小胖也想把家里的那些水鳥摻和進來,誰知道那些小家伙一離開老抱子,就扯嗓子叫,就跟離了親娘的小娃娃一樣,沒法子,只能繼續由老母雞帶一段時間,等撇窩之后就好了。

為了節省人力,村里的母豬也都集中到野豬繁育中心,雖然現在野豬崽還都在肚子里孕育,但是數量著實不少,老母豬就將近二十頭。而且不天天在豬場圈著,早晨就得趕到甸子上放豬,還不能總停留在一處地方,總得溜達,老母豬喜歡亂拱,容易破壞地面的植被。

新任豬倌也走馬上任,正是包二懶。每天早上出去放豬,大伙見面都熱情地打招呼:“二懶,升官啦!”

以前村子里有豬倌馬倌羊倌啥的,就屬豬倌的地位最低,這活是個人就能干,所以豬倌在人們心目中多含有貶義。

“好歹俺現在也是官兒了,比們這些小白人強!”包二懶嘴里不服氣,心里也挺窩囊,剛把老母豬趕到村東頭,就看到豬不戒樂顛顛的跑過來,這貨還以為又請他當新郎官呢。

個夯貨——包二懶抬腳在豬不戒屁股上踹了一下,反正以前總瞧著田小胖就是這么踹的。

可是他哪能跟田小胖比啊,豬不戒可不慣著別人,沖上來大嘴巴子一拱,包二懶就直接坐到泥坑里,沾了一身泥水。

包二懶一甩手里的皮鞭子:“這個豬倌,老子不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