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園

第五十四章 田小胖家的雜牌軍

正好包有余送來的小魚有點多,于是大伙一起動手,把里面的小蝦先挑出來,一會炒上一盤,剩下的小魚都擠好洗干凈,然后打點魚醬,園子里薅點生菜香菜啥的就成。

把包有余也留下喝兩盅,又切了點羊肉炒了一盤,最后再打個雞蛋湯,也就齊活。

捏著小酒盅,包有余呲溜抿了一口:“小胖啊,咱們月亮湖里的小魚小蝦可不少,而且這幾天,我還瞧見有不少大魚躍出水面。看來是咱們這邊的水質好,把江里的魚都給引過來。”

邊說邊夾了一條沾滿醬汁的麥穗魚,扔進嘴里,連小刺都一起嚼了:“嗯,好吃好吃,別看是小魚崽子,卻又鮮又嫩,味道比原來好!”

包有余綽號老魚頭,當然是吃魚的行家,他說好,那肯定就是好。這一點,田小胖還是有信心的。于是也夾了幾個小蝦嘗嘗,入口鮮香,回味悠長。賣相也好,紅彤彤的小蝦配上綠瑩瑩的韭菜,一瞧就有食欲。

看來,用不上來年,月亮湖里的魚蝦就可以少量捕撈了。起碼來說,村子里大伙吃點還是沒問題的。

吃飽喝足,包有余也惦記家里的蛋呢,估摸著也就這幾天出殼,有的忙了,于是就告辭回家。田小胖也折騰累了,躺下瞇了一覺,下午兩點多起來繼續干活。

農村生活就是這樣,要是眼里有活,那就有干不完的活,當然,要是像包二懶那樣的,輕輕省省也能湊合過,就是容易讓人家戳脊梁骨,說“不是正經過日子人家”。

一旦得了這種風評,很多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就連兒子娶媳婦姑娘出嫁啥的,人家都不愿意和結親家。

看到小園里的黃瓜豆角都快要爬腕兒,田小胖就招呼大晃,準備綁黃瓜架和豆角架,另外,柿子也最好架起來,免得結果的時候耷拉到地上,夏天雨水大的時候就容易爛。

架條前幾天都弄好了,有原來舊的,也挑了一些去年伐下來的柳條子,基本都是四根綁成一架,為了防止被大風刮倒,架與架之間再用橫條綁上,這樣就連成一體,比較牢固。

田小胖勁大,負責插架條,大晃主要負責綁繩,小丫也不閑著,把園子里的雜草都給拔了,然后直接扔到當院,傻狍子和野雞啥的都能吃。尤其是那只狍子,躺在那動動嘴,就能填飽肚皮,真正過上了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

因為園子大,每樣蔬菜都種了不少,足足干了一下午才完活。除此之外,還有靠近院子的柵子根那邊,種了一溜絲瓜、苦瓜、還有幾株葫蘆,都是爬腕的,也都得上架。

田小胖琢磨了一下,覺得還是把架子順到房上比較好,這樣等枝葉爬上去之后,院子里就被遮得是陰涼,抬頭望望翠綠的葉子,以及滴了嘟嚕的果實,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只是沒有那么長的架條,就找了點木頭桿子,中間又多接了幾段,然后一個個彎成弧形,綁到房檐子上。最后還發現居然有兩棵西瓜秧,后院栽不下才弄到這的,于是干脆也架到房上算了。

一直快忙到天黑,包大明白和薩日根也終于被送回來,學了學經過,又參觀了一下收獲。薩日根對那兩只雛鷹極為眼熱。他以前也養過獵鷹,只是后來野牲口少了,也就放歸自然。

田小胖聽了也很是向往,想一想那種“左牽黃,右擎蒼”的場面,哪個男人不向往?

不過這兩只小鷹,將來還是要放飛的,盡量保持它們的野性比較好,就不用麻煩薩日根幫著訓鷹了。

這幾天,黑瞎子合作社主要是以采集黃花菜為主,田小胖也不用總去那邊盯著,于是就在村里轉悠,準備給野雞踅摸個地方,畢竟以后肯定要擴大養殖繁育野雞的規模,不可能總圈在他家。

村里的空房子不少,不過當飼養場肯定不行,畢竟人家的宅基地不能隨便占用。溜達一圈之后,只有兩處地方比較合適:一個是原來村小的位置,十分寬超,還有幾間東倒西歪的校舍和操場。不過等秋季還準備恢復教學點,這個不合適。

溜達到這,田小胖才又發現一項工作:校舍還得翻修呢,這個又是一筆不大不小的投入。

另外一處地方就是原來的村部所在地,位置在村子最前面的一處空場,房子都倒了,又沒錢修,所以才搬到包村長家辦公的。

這塊是個大空場,地方足夠用,而且距離村子還有幾百米,搞養殖場正好合適。最關鍵是位置在村子南邊,他們這邊刮西北風的時候多,就算養殖場有點臭味啥的,也吹不到村里。

于是找包村長一商量,就把事情定下來,直接連以后的野豬飼養場也規劃到這里,還有鴨場鵝場,統統都建在這邊,反正地方夠用。

剩下的事就是修建柵欄圍欄,以及修建豬舍雞舍鴨舍之類,找來鎮子上的一個小包工隊,簡單預算了一下,好家伙,最少需要二十萬。

現在就這樣,動哪都需要花錢,而且錢還非常不經花,最后大伙

狠狠心:該花的錢也不能省著,投入是為了更好的產出,花!

既然合作社的體社員都一致同意,而且社里也有資金,趁著雨季沒來,立馬動工。基本都是些大框框,不用像個人家的住房那么精細,估計有個二十多天就能完工。

反正都干了,就連村小那邊也一起修繕吧,總不能到時候讓娃子們在危房里面上課。于是合作社又支出一大筆錢,資金幾乎見底。搞得包大明白這兩天嘴上都起泡:“這錢咋這么不經花涅——”

至于向上級申請專項資金,這個就甭想了,現在人家正搞撤村并校呢,還頂煙兒上,誰搭理呀。

兩處建筑工地同時開工,拉開了黑瞎子屯大搞基本建設的序幕。村民們也都看到了合作社準備干大事的決心,各家各戶的干勁也都空前高漲。

就拿采收的黃花菜來說,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差不多采收了將近五百斤干品。平均下來,每戶也至少完成了五六斤干品的任務量。要知道,黃花菜輕飄飄的,曬干之后更不壓秤了。

至于銷售方面,則由包日娜領著兩個識字認字、相對來說比較心靈手巧的婦女完成。因為這些黃花菜,主要都是在網上銷售的。客戶絕大部分,都來自于田小胖的直播間。

一般來說,都是購買一斤二斤的,數量都不多,但是架不住份數比較多。這樣一來,打包、郵遞啥的,就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要是叫田小胖自個做,累死他也弄不完。

到了這時候,就漸漸瞧出來直播間的作用,無論是葛仙米還是羊肚菌,亦或是現在的黃花菜,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進行銷售。而且,大頭還在后邊呢,等蘑菇木耳啥的下來,肯定更忙活。

村民以前還認為大晃整天是不務正業呢,現在終于知道,原來最沒用的傻子,才是真正的財神爺。大晃的地位,也在村里眼瞅著噌噌拔高,都快跟包村長平級了。到誰家趕上吃飯,都得拽桌上吃兩口。

這些日子,田小胖倒是輕松了一些,沒事到工地那邊溜達溜達,檢查督促一番,剩下的就是閑逛了。

三天之后,家里的小雞崽終于陸陸續續開始出殼,這一次,老抱子沒有再受到什么驚嚇,都是挺正常的小雞崽,毛茸茸的,唧唧唧的,叫得老抱子也心花怒放:二十多天的辛苦總算是沒白費啊!

剛出殼的小雞還不能下地,免得著涼,一拉稀就壞了,所以要在炕頭繼續呆幾天,這一個一個的小毛團,看起來還是很招人稀罕的,尤其是小白,最招小雞崽,只要它把小爪子伸過去,立刻就噔噔噔跑過來一小幫,爭搶著往它的小爪子里跳,簡直比看見老母雞還親。

小白也不含糊,跟小丫一道,給小雞崽泡小米兒,或者拌點苞米面,再撒點切碎的曲麻菜,小雞崽搶得那叫一個歡實。

這些小毛團兩三天就能炸著小翅膀,跑得飛快,互動范圍也逐漸開始擴大,炕頭已經不能滿足它們的探索欲望。沒法子,只好在炕上攔了一個擋板,否則的話滿炕跑,這里拉一堆那里拉一堆的,實在太臟,也收拾不過來。

本來幾天之后,小雞崽也能下地了,可惜的是,窩里還有蛋沒孵出來,老抱子就還得趴在那繼續捱著。老抱子還納悶呢:好像到日子啦?

剩下那些蛋,當然都是小白偷回來的水鳥蛋,孵化時間也不定,只好再辛苦老母雞幾天。

好在也沒差多少,幾天之后,就陸陸續續出殼,有尖嘴的,也有扁嘴的,有個頭小的,也有比小雞崽大好幾號的。還好田小胖的眼睛帶識別功能,否則還真不知道是啥鳥呢,因為大多數鳥類,幼生期和成年的區別非常大,要不丑小鴨怎么能變成天鵝呢?

鑒別之后,共計有:水老鴉雛鳥兩只,天鵝雛鳥兩只,小鴛鴦雛鳥兩只,大雁四只,長脖老等兩只,品種還挺乎。

好在,老抱子擁有無比博大的胸懷,用它那并不十分寬大的翅膀,包容了所有的幼鳥,讓它們能在自己的羽翼下健康成長。在直播間里,這個老抱子已經被稱為雞媽媽。

這些雛鳥之中,當然以兩只天鵝雛鳥的個頭最大,也最吸引眼球,它們現在還是名副其實的丑小鴨,身上灰突突的絨毛,脖子短短的,一點也沒有成年天鵝高雅的姿態。

老抱子正式下地那一天,場面才叫壯觀。小丫和小白合力把雞窩搬到地下,老抱子先跳出雞窩,嘴里呴呴噠噠地輕聲叫著,免得娃子們走散;然后那些小雞崽也靈巧地跳出來,扇動翅膀,輕靈地追趕雞媽媽而去。

剩下的就慘了,雞窩對它們來說有點深,費勁巴力地往外爬,好不容易,兩只天鵝幼崽跑到邊上,然后嘰里咕嚕地滾落到地上,那叫一個笨啊。至于剩下的,干脆爬都爬不出來,尤其是水老鴰的幼仔,還光著身子沒長毛呢,走路也蹣蹣跚跚,估計還得幾天才能下地溜達。

還是小丫和小白幫忙,總算是將水鳥童子軍都弄到地上,嘴里發出各種叫聲,搖搖擺擺,跌跌撞撞,追趕雞媽媽而去。

直播間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