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倍懵逼。
那些被禮部安排到祝家莊子擔任先生的讀書人或許沒什么感覺,但是禮部和開封府的那些官員們卻很清楚,當今官家還是第一次向別人施這么大的禮。
尤其是這個被施禮的對象之中,還包含自己——當初在朝堂上,官家是怎么對待上皇的?就連拱拱手的禮節都懶得做,更別說像現在這樣深深地環揖一禮了。
“朕有一言,望諸位先生與學子們靜聽:”
直起身子后,趙桓無視了臺階下方那些官員和讀書人們各種懵逼的表情,說道:“歷朝歷代之中,八百年國運者,惟周。四百年國運者,惟漢。余者多不足三百年之數。我大宋立國至今,已百六十年。以人喻國,今日之大宋,幾稱老人矣。
老人常思既往,少年常思將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世界,則大宋雄于世界。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將一篇《少年中國說》改的亂七八糟之后,趙桓又向著在場的那些先生們拱了拱手,高聲道:“朕不敏,亦嘗誦《師說》,今后教導少年之事,全在諸位先生矣。
朕曾說過,開封府城墻可塌,官衙可倒,惟學校不可出事。今日,朕便再加一條:凡學校之先生,見官不拜,見朕不跪,著為永例,后世子孫帝王皆不得改!”
繼續懵逼。
祝家大郎有些想不通。僅僅就是一個莊子上的幼學就如此大動干戈,至于么?
還有,自古來就沒聽說過哪家書院讓女娃子進學讀書的,能讀得起書的女娃,哪個不是大家閨秀千金小姐?如今連一個莊子上的野丫頭都要讀書,而且不進學還不行——
趙桓不僅承諾由內帑來承擔娃娃們所有伙食和書本、衣服,而且還特意規定,家里只要有一個適齡娃子不進學,后果就是賦稅要比別人多交一倍,兩個娃子不進學就是兩倍。
祝家大郎覺得官家一定是吃飽了撐的才會做出這種決定。
然而對于沒有讀過五卷屠龍秘術卻當過幾十年皇帝趙桓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趙桓的心里很清楚,其實所謂帝王之術就是怎么玩弄人心,所謂的治世之道,其實就是在保證老百姓能吃飽飯的同時打開階層流通——
很明顯,軍功是一條打開階層流通的路,讓天下人都有書讀同樣也是一條打開階層流轉的路。
有了今天這一番作態,祝家莊子的學堂能不能出幾個有用的人才,趙桓不知道。然而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今天這些事情的傳開,教書先生這個職業會忽然間變得高大上起來,而天下間那些正在讀書的,想要讀書的,想要送孩子讀書的,這些人會怎么想?
就跟那些享受著永不加賦這個好處的百姓一樣,如果換個皇帝,大家伙兒還能在學堂享受到學費全免,書本由皇帝的內帑承擔,除此外一年兩身衣服,每天兩頓餐食而且頓頓有肉的般待遇么?
士農工商,士是除了皇帝之外最好的階層,再怎么家財萬貫的豪商巨富,在面對著一個有功名在身的士人時,天然就處于下風,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那些已經成為“士”,過上了好日子的人會拼命維護這些階層的存在。現在有讓自家子孫后代成為“士”的希望,天下間的百姓就不會允許任何人打破這個希望,
尤其是對于中原堂口的百姓來說就更是如此。自己苦一些累一些都是無所謂的事情,只要能讓子孫后代有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哪怕是拿命換都值!
或者說的再直白一些——有背叛階級的人,卻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除非趙桓倒行逆施到讓天下人都活不下去,否則的話,這些看見希望的百姓絕對不會背叛永不加賦,更不會背叛自家孩子能讀書的機會!
祝大壯的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事實上,任憑哪個三十好幾的漢子帶著媳婦一起坐在學堂里,心里都會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尤其是還要像娃娃們一樣跟著先生搖頭晃腦的背誦“天地玄黃”和子曰詩云之類的典籍——
按照開封府的說法,家里的娃子還不滿七歲,不到進學的年齡,但是像自己這樣兒的睜眼瞎,無論男女,都得老老實實的到學堂里跟著讀書識字。
當然,像自己這樣兒的只有晚上才能去學堂里面跟著先生讀書識字,因為白天要干活做工,學堂還要讓那些七歲到十來歲的娃子們讀書,給自己這些人使用的時間只有一個時辰。
而且跟那些娃娃們不同,那些娃子們有官府發給的書本典籍,不僅能在學校里面學習,還能帶回家去接著讀,據說這些書是官府發給他們的,以后也不再收回了。而自己這些人卻只能兩個人湊在一起學習一本書,還不讓帶出學校。
那些娃子們有官府發給的紙張練字,雖然紙用完了之后要自己買,可是價格也便宜到令人發指的程度,而自己這些人就只能用自帶的小木棍和沙盤練習寫字,而且每天學習完后還得把沙盤帶回去,把學堂里面的衛生打掃干凈,不允許留下一粒沙子,要不然就會被先生教訓。
即便如此,當自己用小木棍沙盤上歪歪扭扭的寫出來祝大壯這三個字的時候,再苦再累都沒哭過的祝大壯依舊忍不住落了淚。
祝大壯有時候也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命好命不好。
說自己的命好吧,自己明顯沒有娃子們的命好,不光沒趕上讀書不要錢的好時候,餓死爹娘的年景還都讓自己趕上了。沒能進學讀書的結果就是自己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可是要說自己的命不好,官家又給了自己這些人讀書識字的機會,從爺爺輩開始就沒聽說過的好事兒就這么落在了自己的頭上。
莫不是就像官家說的那樣兒,自己把所有的運氣都用在投胎成大宋百姓上面了?
而且在跟著先生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之后,祝大壯又發現了一個很要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