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691 東渡

正文卷691東渡

正文卷691東渡

“別急,火槍并不是海戰利器,過些日子還有更好的武器專門用于船上。不過有個條件,王家要盡量多造武裝商船,其他船只無法用新武器,到時候可不要怪本王沒提前打招呼。”

火槍不給,總得有點替代品,比如火炮。那玩意就是專門給海商們造的,朝廷也從來沒說過不許百姓擁有火炮,因為之前還沒有這種武器。

假如朝廷下令禁止呢?嘿嘿嘿,到那時朝廷就會發現突然冒出來一群不那么愿意聽令的家伙,還特別不好管理。

這就是洪濤的目的,專門給朝廷培養不安定因素,讓越來越多的群體從骨子里對朝廷有看法。只要這群人夠多、與朝廷的利益沖突夠深,下一步就不用自己拋頭露面去提什么新政、改革了,自然會有人站出來提的。

到時候自己就能干最喜歡也最擅長的事兒,躲在一邊扇陰風點鬼火,順手把控斗爭的激烈程度。這邊勸勸、那邊說說,盡量讓兩邊往一起湊,你讓一步、我退半步,最終達到不流血或者少流血就改變現狀的目的。

當然了,說的容易做起來很難也很費時間,說不定光培養這些群體就得花費十幾年時間,也說不定到時候兩邊都不聽自己的,該動手還是動手,打得比現在還激烈。

但只要有一線希望洪濤就想試試,時間不是問題,自己剛剛四十出頭。天上那個混蛋不是說了,自己的壽命要比普通人長,那就還有幾十年時間可以等。

控制問題嘛,現在自己不正在干這件事兒嗎。培養有自我保護意識的群體,但不許一家獨大,頭緒越多越好。

到時候每個群體的利益訴求都不太一樣,誰說了也不算數,自己不就成了至關重要的砝碼。,無論站在那邊都可以左右局勢。

“新船有,溫家正在造,用的都是從大越買來的好木頭。只是溫家不太聽我指派,造完船也不肯賣與王家,還請王爺為小人多多美言幾句……還有王雄他們三個也不太讓人省心……”

一說起新船的事兒王浩就頭疼,溫家在漳州辦的船廠生意挺好,武裝商船也確實造出來一艘。但他們并不打算賣給王家,最終賣給誰還是要聽涼王的意思。

好說歹說才答應借給王家用來訓練水手,而下一艘船給誰依舊不明確。合算王家出錢出力,最終就落得個年底分紅的待遇。錢倒是有的賺,但這離王浩的初衷相差太遠。

更麻煩的還不是溫家,而是王雄、王彬和王敦,他們三個整天和幾個來路不明的人嘀嘀咕咕,還在水手里成立一個什么學習小組,訓練之余就湊在一起讀讀寫寫,誰也不知道在折騰什么。

王家里會擺弄武裝商船的只有他們三個,會在大海上分辨路徑的也只有他們三個。說輕了不聽、說重了就有一大堆廢話等著。

王浩怎么看怎么覺得這三個族侄有點像駙馬的兒童團做派,心里怕吧還不敢明說,要多別扭有多別扭。

“這事兒本官做主了,下一艘新船就是叔父的,成本價,一文錢都不許加。不過光靠漳州一地怕是滿足不了王家和濟州島兩地需求,本王打算開春之后讓二虎和小豹到濟州島另開一座船廠,到時候兩邊一起造船就不用搶來搶去了。”

王家的三個族侄是怎么回事兒洪濤不清楚,但大概能猜到,肯定又是促進社和王十干的,她們把政工說教那一套也學去了。

王雄、王彬和王敦就是火種,由他們在王家內部發展促進社外圍成員,再像滾雪球一般滾下去,過不了十年,王家下一代話事人里就該有促進社的正是社員了。到時候王浩說啥也沒用,想下賊船都沒機會,釜底抽薪啊!

但這件事兒洪濤就不打算透露了,王家有王家的訴求,自己有自己的,促進社有促進社的,只要大方向一致就沒必要分出誰對誰錯。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讓任何一個群體獨大,比如溫家船廠,自然也不能全控制在王家手里。

“……如此甚好、甚好……小人先去船上看看……”這下王浩是真傻眼了,原本以為能憑借溫家船廠增加王家的話語權,現在看來又失算了。

不過濟州島上沒有木料,總不能還從湟州運。這個問題王浩就不打算提建議了,這要王詵決定的事兒,總是有辦法的,看看這次能不能憑空變出適合造船的大木來。

“大人為何喜歡與此種人多啰嗦,一肚子花花腸子!”王浩走了,蔣二郎又開始進讒言。在他看來只要手里有兵,還有滑輪弩和追魂槍,誰不聽話就滅了誰。即便有王冠這層關系,那也不能太慣著。

“你倒是沒有花花腸子,怎么不去日本做買賣,換回一船金銀財寶給我看看?”洪濤照著蔣二郎肚子上就是一拳,可惜打上去硬邦邦的。這孫子總能提前預判,自己偷襲他基本就沒成功過。

不過他的腦子也就這點能水了,標準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總以為什么事兒都能靠武力解決。當年在開封城里他和蔣大郎就這么活得挺累,多年過去依舊沒啥長進。

“任何買賣都沒有打仗賺錢……這是大人說的!”蔣二郎不太服氣,再會做買賣也得跟在新軍屁股后面撿垃圾,沒有新軍打跑西夏人王浩能去甘涼路大賺特賺?

“大人還說過商人很重要你怎么沒記住?沒有商人你能吃上罐頭?沒有商人販賣鯨油你現在得窮的光屁股!鯨油在濟州島上分文不值,你就算每日辛勤勞動依舊得不到收入。但是經過商人把它運到大宋城市售賣,鯨油就變得有價值了,同時你的勞動也就有價值了。”

“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這叫商品流通創造的價值和利潤。要是沒有商人,我在開封想吃罐頭,最近也得去大名府買,想吃橘子得去兩淮路買。光為了這口吃,一輩子啥也不干都忙不過來,哪兒還有時間鉆研滑輪弩和追魂槍?”

“商人在流通環節中賺錢是必須也是必要的,那是他們的勞動所得,就像農民種地要有收獲一樣,什么好處都得不到誰樂意干?具體到濟州島,這里無法大面積種地、也不能大批養馬、更不能開辦太多工坊,只能從大海里獲得一些產品。”

“想買更多追魂槍、更多海船、訓練更多士兵,就得鼓勵大家去當商人,允許商人掙錢,支持官府開發更多的產品,這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洪濤知道和蔣二郎如何廢口舌他依舊是懵懵懂懂,但這些話真沒法省下來。中國是從農業社會發展起來的,長期一家一戶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方式限制了人們的理解能力,也禁錮了思想。

他們本能的對商人有抵觸情緒,認為商人啥都不生產,左手進右手出就賺得比辛苦種地的農民多,很不公平。

這種想法在自己的體系里同樣也有一定市場,馬上根除不可能,但發現一次就糾正一次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把這種觀念改變過來,就沒法去奢望更多。

兩天之后,王浩的五艘商船由湟州號和涼州號帶領著緩緩離開了泊位,在一片升帆的銅哨聲中向東方駛去。

對洪濤而言這是次不值一提的短途航行,從濟州港出發到九州島比回長江口距離還近,這片海域在冬季又沒有極端氣候,就算王浩的商船隊航速慢一來一回兩旬也足夠了。

但對船上的人來講這就是一次了不得的壯舉,之前沒人從這里東渡,大家也不知道日本是個什么樣子,一切都要從頭來。

即便順利渡過大海抵達了日本,當地人會是什么態度呢?船上的貨物能不能順利賣出去?有沒有值得販運的貨物帶回來?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