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685 順風郵局

正文卷685順風郵局

正文卷685順風郵局

正相反,如果有了他們的默許和容忍,對自己的計劃還有益處呢,比如說去揚州管轄的其它村鎮開辦學堂和醫館。

洪濤從淺予齋的開辦中受到了啟發,光辦學堂名聲不容易打響,要是把學堂和醫館放到一起弄,必須有促進作用。

而且吧,還可以讓王十八和新軍里的軍醫和護士給孩子們教授醫學知識,想必家長們不會反對。和太醫免費學本事還不樂意,那就活該受窮,窮死你!

說干就干,先把這個消息帶給遠在明州的王十七,讓她那邊也別閑著,收攏舊部繼續開業,也打著淺予齋的名頭,學堂和醫館一起辦!

再抽空去濟州島一趟,除了看望特里公主,順便還得招募受過醫療培訓的新軍護士。當初疏散的時候,大部分有技能的新軍都被送去了濟州島。看來古人說的真對,閑了置忙了用!

其實兩淮修河制置使帶來的改變遠遠不止人們看到的這些,臘月初,在明州的很多外地商人突然涌向了一家名為順風郵局的店鋪,車載人扛的把一箱箱銅錢送進去,不久又笑逐顏開的拿著幾張小紙片出來了。

“郎兄,這么做欠穩妥,那可是你半年賺的所有錢,交給外人運送萬一出了紕漏,豈不白忙了。”

也不是所有來郵局的商人都進去用錢換紙片,還有很多是陪著朋友來的,打算親眼看看這個郵局到底是什么玩意。

“怕個卵,別人能用我就能用。沒看柜臺外面貼的告示嘛,只要匯款憑證在手,少一文錢郵局包賠。即便憑證丟了,也可以儀仗暗語把錢取出來,憑證和暗語缺一不可,這主意真高明!”

辦理完業務的商人把手中的小紙片遞給同來的朋友,還拍了拍手,無錢一身輕啊。往年這個時候最發愁的不是如何千里迢迢趕回家鄉過節,而是一路上該怎么保住錢財別丟失、別被搶。

有了順風郵局在憂愁全沒了,要是再舍得花點錢雇輛順風鏢局的駙馬車,那回家的路就不再是苦難,而是享受。

“可惜我家在成都府,沒有郵局也沒有銀行,連鏢局都沒有!難不成我們蜀人就該受累挨搶,可惱之極!”

看著手中那張寫滿了鬼畫符的紙片,商人的朋友心里很不平衡。以前順風鏢局、順風郵遞的便利享受不到也就忍了,現在順風郵局還是沒有去蜀地的業務,這不是欺負人嘛。

“誰讓蜀道難呢,人家順風鏢局和郵局也不是長了翅膀能飛,那么難走的路如何進出?走走走,今日小弟做東,請大兄去風雪樓一聚。聽說樓里又來了幾個西域胡女,歌舞雙絕,嘿嘿嘿……”

這并不是順風郵局第一天開業,從十月初就有個傳聞在明州商人之間流傳,說是大名鼎鼎的順風郵遞要增加新業務了,不光再幫著傳遞家書,還能異地匯兌。

這是個新鮮詞兒,大概意思就是說有人在明州往順風郵局里存一筆錢,然后拿著郵局給的匯票、記清楚互相約定好的暗語,就能去另外一個有順風郵局的城市把這筆錢取出來。

手續費還是要的,但和方便性和安全性比起來不值一提,誰愿意帶著一大筆錢上路呢。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誰又敢保證順風郵局能兌現承諾呢?要是郵局出了問題,存了錢的商人恐怕比遭遇劫匪還慘。

抱著這種疑慮,大多數商人都在觀望,準備看看有沒有第一個吃螃蟹的。這個人很快就出現了,是位來自涼州的毛線商人。

產自甘涼路的毛仿品在南方沿海地區非常暢銷,這里的冬天穿毛衣最合適,既不臃腫又能保暖。

賣完了毛線,涼州商人覺得趁著年節期間帶點絲綢回去還能賺一筆,可手頭的錢款不太充裕,咋辦呢?

正好明州的順風郵遞改成了順風郵局,不光能送信還可以異地存取款,只要兩地都有順風郵局或者銀行。

做為一名涼州商人,湟州銀行的名號必須知道,也必須相信。這家銀行自打開業至今,不管是發行新幣還是農業貸款,從來沒失信過一次,比當地官府的信譽還高。

既然有湟州銀行參與,涼州商人啥顧慮都沒了,馬上給家里人去信,讓他們把錢存入湟州銀行,然后再把匯款單通過順風郵局送過來。

一個半月之后,涼州商人就從明州郵局里如數拿到了家里匯來的錢款,當面付給原本不太相信的明州綢緞商,再雇上三輛順風鏢局的箱車,帶著絲綢和對生活的曲線憧憬,美滋滋的返回涼州發財去了。

其實這位涼州商人并不是順風郵局聯絡好的活廣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應該是明州的錢家,不承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把錢家的風頭給搶了。

不過廣告效應比錢家來做一點都不次,在明州、杭州、臺州一帶做買賣的甘涼路商人很多,既然老鄉成功了,再加上對湟州銀行的信任,明州郵局的業務量立刻就多了起來。

剛開始全是甘涼路商人登門,馬上又有福建商人加入,連帶著河北路商人也一起跟進。

據說兩淮修河制置使、涼王王浩也是這里的大客戶,他的手下正在河北路雇人砍伐樹木,所需費用也是通過順豐郵局直接轉往大名府銀行,再在當地提取現金,方便極了。

要說這兩個順風真尼瑪會做生意,啥貨物都不賣一年到頭可不少賺,只需看看各地順風鏢局門庭若市的場面就知道了。

可惜這個買賣誰也不敢搶,要論走南闖北,誰也不敢拍著胸脯說全能平趟,半路出事兒就不是小事兒,錢財好說,人命咋賠?不用多,每年來幾次就沒人敢來花錢買方便和安全了。

那順風鏢局為啥能做到萬無一失呢?沿途的歹人急眼了連官軍衙役都敢搶,沒有不敢搶鏢局的道理。

嘿,至今為止還真沒人敢搶順風鏢局,原因很簡單,據說鏢局里的鏢師全都是退役的新軍,其中還有不少蕃人和黨項人。

光聽到涼王的名號,百分之九十的官府就選擇退避三舍了。這位沒法惹,根本不講官場規矩,動不動就喜歡把人掛到木桿上,睜只眼閉只眼算了。

但道上的綠林好漢可不管誰是涼王,但他們怕新軍。退役的新軍也是新軍,那可是三千敵十萬、打得西夏人聞風喪膽的強軍,殺人殺的手軟,誰覺得自己比西夏正規軍還厲害大可去試試。

隨著幽州被宋軍攻陷,就算有極個別膽大妄為的盜匪團伙,也把試試看的念頭收了起來。涼王帶著三萬新軍切瓜砍菜一般沖進析津府,打得幾十萬契丹精銳抱頭鼠竄。如果不是朝廷拖后腿,遼國皇帝肯定也跑不掉,一并全給抓回來。

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老百姓才不管呢,反正福州日報上寫的、瓦市里說的涼王傳都是這么講的,涼王是大英雄、新軍是百勝軍、朝廷奸臣是大壞蛋,聽著很過癮嘛。

此時誰要是還敢去搶新軍的鏢車,那就不再是武力值問題了,而是人品問題,會被道上的同行所不齒。

其實膽大的人不光有,還不少呢。人要是餓極了、窮狠了,誰管你是不是涼王、是不是英雄,照搶不誤。

不過真沒有一個成功的,面對裝備了蝎子弩和鏈甲的鏢師,別說小股盜匪,就算內地禁軍來了照樣沒戲。只有邊關那些經歷過血雨腥風洗禮的邊軍才能與之一戰,還得戰術得當,否則也打不贏。

這還得感謝北宋朝廷的弱枝強干政策,為了防止內亂,宋朝各地的武備力量非常弱,弱到各州城連城墻都不能維護修建。民間倒是可以持有武器,但只能裝備軟弓布甲,戰馬更是別想。

拿這點裝備去對付退伍新軍和特種兵,換成契丹人也沒戲。很多時候都不用發射弩箭,三兩個鏢師騎著馬一個沖鋒,對面幾十口子就全跑了,還剩下好幾個被馬匹撞得骨斷筋折的。

更可怕的還不是鏢師,而是鏢師背后的一股神秘力量。搶劫鏢車失敗跑就是了,大不了下次碰到鏢車躲著走。要是這么想可就錯了,凡是敢打順風鏢局和郵遞車輛的人,不管是官還是匪全不得好死。

快了十天半個月,慢了一年半載,凡參與過此事的人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被人弄死,且沒一個能死痛快的,有時候還會連累家人朋友。

剛開始大家還沒留意,可不知道從誰嘴里傳出來個推論,說是死的人都曾經搶過順風鏢局和順風郵遞的車輛,這是遭到報復了。

幾年下來,隨著類似事情越來越多,這個流言也越傳越真,還加上了不少神秘色彩。說新軍之所以戰無不勝,并不是領導有方、三軍用命,而是學了涼王的法術。

這些鏢師不用看到人,百里之外照樣能取敵人項上人頭。但也不是想殺誰就殺誰,涼王教師他們法術的時候下了法門,為非作歹會被反噬,只要不惹他們就不會遭到報復。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