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

第一百一十八章 沖鋒槍的改進(加更8)

“希瑞克將軍,您提的意見很正確,不知道您有沒有改進的思路?”貝特霍爾德說道。

“改進,可以從兩方面著手。”希瑞克說道:“既然一個彈匣不夠用,那我們可以用兩個彈匣。”

這種思路,在后世都是有的。

用一個雙聯彈匣倉將兩個標準的32發彈匣聯為一體,并在槍管與機匣之間的護罩底端開槽,使雙聯彈匣倉可沿護罩的底槽滑動。

兩個方彈匣卡筍位于彈匣倉后方,彈匣倉前方設有兩個指示定位器,當左邊一個彈匣的槍彈用完時,推彈匣倉向左,此時,右邊的彈匣在定位器作用下正好位于供彈口。

和從子彈袋里面拿子彈,然后推上槍膛相比,這種方式,只需要一下子的事,大大地簡化了步驟!可以說,相當巧妙!

當希瑞克說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點頭佩服!

一個不夠,那就來兩個!

“關于這種彈匣,我認為,也可以再改進一下,現在的彈匣,截面都是矩形的,我們可以改成梯形的,可以更高地提高供彈的可靠性。”

在后世,一款36發的雙排雙進彈匣被認為是最好的配用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彈匣。

這種彈匣最大的特點就是前后寬度不同,前部稍窄,后部較寬,這樣彈匣截面近似于梯形。

采用這種形狀的好處是槍彈軸線并不與彈膛軸線平行,左右兩排槍彈與彈膛中心軸線都有一很小的夾角,推彈進膛時便于規正槍彈,故供彈可靠性較高。

同時這種形式的彈匣對污物和溫差均不敏感,可以減小在寒冷天氣里就會出現彈匣收縮“擠壓”內部槍彈的現象。

希瑞克只提供思路,具體的方案設計,讓他們來弄。

“而另一種方案,就是采用彈鼓。”希瑞克繼續說道。

其實,雖然MP38系列看起來威風凜凜,其實并沒有一直量產到二戰結束,到了和蘇聯作戰之后,德國軍隊就不喜歡MP38系列了,往往會撿起蘇聯的波波沙來打仗。

為啥?因為波波沙是71發的彈鼓!

火力中斷的時候,往往就是死神到來的前奏!

71發的彈鼓,火力持續性要遠遠地高于32發彈匣的MP38!

在后世的戰爭中,由于德軍士兵使用波波莎沖鋒槍的過多,德軍居然還專門研究了一個波波莎沖鋒槍的改進型號,這種改進型號通過改進波波莎的槍管和彈夾接口,從而使其可以發射MP40所發射的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

所以,希瑞克在這時,就提出了另一種意見,可不可以上彈鼓?

如果上了同樣的71發彈鼓,那肯定更受前線戰士的歡迎!雖然使用彈鼓的Mp38,想想會更加的滑稽,但是,這是更適合戰場的選擇!

“是,希瑞克將軍,我們會認真地進行改進。”貝特霍爾德說道。

以往的時候,裝備部只是提出問題而已,而現在,希瑞克連改進的思路都給說了,這無疑是更加有效的,貝特霍爾德相當興奮,繼續向希瑞克問道:“還有什么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沖鋒槍的保險問題。”希瑞克繼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其實,這個意見,不是那么容易發現的,是后世的二戰資料中提出來的,現在,希瑞克毫不遲疑地提了出來。

保險機構僅僅是機匣里的一個簡單的卡筍,卡住拉機柄使武器處于待擊狀態。當槍機處于前方位置時,已經待擊的武器沒有保險。

&n你現在所看的《》第一百一十八章沖鋒槍的改進(加更8)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