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六百八十二章:余音(三)

ps:看《》背后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第五騎兵軍團本有一部分早期就處于濟水一線,這一部分騎兵在掩藏之后就一直是休整待戰狀態。接到新的命令后,為數一萬的騎兵出了樹林,他們利用起高速機動性,又有臧荼和韓廣的刻意掩護,沒有人任何難度就迂回到了原先戰區的北方。

第一步的戰術調動進行之際,剛剛完成與禁軍主力會師的第五騎兵軍團余下騎兵部隊,他們也在一陣物資補給后,與三萬禁軍序列下的三萬輕重騎兵一同踏上了北進的道路。

對于臧荼和韓廣來說,設下全套圍殲早前一刻還是盟友的東胡人,他倆是一點心理障礙也沒有。那是因為燕國與東胡本來就不對付,與東胡進行結盟純屬是某種時刻下不得已的選擇,能夠設下圈套一舉將五萬多的東胡騎兵坑進去,其實兩人心里是蠻樂意的。

除了五萬東胡之外,與燕軍待在一塊的還有十來萬陳勝武裝、七萬余的齊軍,說實話燕軍這一方的兵力并不是最多的。

聯軍聯合作戰四年,長久的協同作戰并不是那么理想,不論是誰作為聯軍的指揮官,他們都在聯合作戰中吃透了苦頭。

多方聯合看似實力增強不少,但是問題其實更多。事實上也是那樣,只要是以結盟形式的聯合作戰,關于指揮上的扯皮就永遠不會缺少。很多時候因為爭吵和扯皮浪費戰機也就算了,更多時候是處于一種互相扯后腿造成不必要戰損的產生。

聯合了幾年,以優勢兵力對上秦軍的時候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對上漢軍的時候情況已經對同盟勢力不利,幾方聯合部隊心思就更多了。結果是與漢軍交戰在表現上更加的不堪。

三十來萬部隊與十來萬漢軍交戰,打了將近兩個月都是在打什么玩意?韓廣作為救援臨淄的同盟指揮官,他算是煩透了一幫瘋子一般的齊軍將領,也對那些漫不經心的東胡首領和陳勝一些人出人不出力心知肚明。

怎么看都沒有什么希望了,所以韓廣在臧荼一陣“有理有據”的勸說下很干脆就同意站到漢王哲這邊。

“漢軍有一支已經迂回到后面,另外一支漢軍也在迫近。”韓廣心里其實是有些糾結的。不無擔憂地問:“真的只是解決東胡,然后逼迫齊軍和陳勝軍投降,不會對我們食言吧?”

臧荼搖著頭:“那位的心思和我們不一樣,想法也跟我們不同。”

韓廣是在說呂哲會不會連他們一塊殲滅,但是臧荼不需要舉太多的例子。只需說明以呂哲目前的實力硬推已經能夠一個又一個將列國消滅,哪怕是想玩陰謀詭計也不會拿自己的信用消耗在這種事情上面。

“那……”韓廣并不太信任所謂統治者的信用,但是事情已經到這一步基本的是沒得選,咬牙道:“也好。”

設置圈套并不是那么的簡單,需要防止的第一步就是別讓友軍發現自己被賣了。索性的是聯軍這邊一直也都是采取分營駐扎方式,韓廣將警戒周邊的調配給燕軍斥候,在漢軍發動進攻的時候閉營又干擾性地下達一些命令給其余人也就算達到了目的。

漢軍的駐地離聯軍不過是二十來里,雙方的一些動靜基本是被對方盡收于眼底。

前些日子有一支漢軍被調離濟水戰線。后面又增補了一些援軍,韓廣給予友軍將領的信息是漢軍正在做增補性的休整,認為他們也該趁這個難得的時機主動退后進行休整。

三十萬左右的聯軍打了幾個月沒能把濟水一線的漢軍怎么樣。在作戰傷亡上也是聯軍這邊屬于傷亡慘重的一邊,韓廣提出退后休整的建議,除了齊軍將領反對退后,呼吁應該趁漢軍在進行調動的時候進行強攻,其余燕軍、東胡軍、陳勝軍就沒有一個同意的。

很殘酷的事實,東胡和陳勝雖然被齊國所招攬。打打順風仗沒什么問題,但是在遭遇苦戰的時候能奢望他們去拼命?東胡眾首領和陳勝愿意來助戰可不是什么原因。東胡是能得到來自齊國的制式兵器,陳勝除了兵器的誘惑之外是有關地盤的獲取。他們要喝要喝還行,其余能免則免了。

在韓廣后撤休整期間,齊軍按捺不住自己行動了幾次,每次都是碰得個頭破血流,他們與燕軍、東胡軍、陳勝軍的爭吵也越來越激烈。

看現在剩下的二十余萬聯軍軍營布置很瞧出很多問題……

“燕軍是靠東位置,在他們的左側是陳勝雜并,后側是東胡,”韓信已經帶人盯了聯軍營盤許久,納悶地發現竟然看不到齊軍:“哪去了?”

戰前的偵查嘛,漢軍對此早就有一套自己的要求,因此哪怕是有臧荼、韓廣這些人在提供情報,他們還是比較相信自己斥候。這不,衛翰在戰前按照規律派出人手前往偵查,還真發現問題了。

“臧荼給出的情報里沒有談及齊軍的動向,是臨時的變動,還是有什么陰謀?”韓信是在心里猜測,他現在不過是一曲司馬,出來當斥候也是因為他們這一曲在開戰后會是前鋒,所以當起了臨時客串性質的斥候。

韓信的情報傳回本部,衛翰也針對齊軍的“消失”與人進行討論。

他們討論到一半,臧荼終究還是讓人帶來了情報,原來齊軍也是在三天前才脫離聯軍自行向東而去。

“派人向東進行探索,另外也向第三混編軍團進行核實。”衛翰的性格是任何的小心都不會有什么大錯,這在指揮第五騎兵軍團征戰齊魯大地的時候雖然浪費掉一些戰機,但是也將第五騎兵軍團的傷亡一直控制在最低限度:“等待得到信息回饋,我們再行動。”,說著他看向了梅鋗和蘇烈等禁軍序列的將領。

本次禁軍雖然參戰,但是呂哲安排的指揮卻是國防軍編制下的軍團長衛翰為主將,禁軍除開三萬輕重騎兵參戰之外,兩萬弓弩手和五千重步兵也加入到進攻序列。

禁軍之中沒有純粹的步兵,漢國的戰馬數量雖然不富裕,但是在馬匹上面并不欠缺。另外,千萬不要以為是匹馬就是戰馬,戰馬是經過馴服適合于騎戰的馬匹,也不是每一匹馬都適合作為戰馬,像是駑馬、拉車馬的存在就是不適合用于騎戰卻能利用到其它方面。

漢國沒有戰車兵這個兵種,但是漢國卻也沒有放棄關于畜力車的研究,后面開發除了多款馬車,有一種類似于兩漢時期的廂車就被研究了出來,該款廂車其實就是一種移動式的“城墻”,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進行并聯成為防御工事,它們也有被裝上固定的中型弩。

所謂的中型弩是比床弩小但又比手持弩大,在它被裝上長方形的廂車時,第一次看到這玩意的呂哲當時就忍不住愣了一下,似乎還嘀咕過“冷兵器版的土坦克”的感概。

研發廂車的主要原因是呂哲想要有一款可以在草原被用于防御的車型,畢竟華夏大地政權統一之后絕對會與草原胡人干上,華族軍隊目前的騎兵雖然不怵于胡人,可是軍隊中的騎兵著實也太少了,大規模的訓練騎兵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成事,所以步軍的參戰是注定的事情,那么屬于烏龜流的呂哲自然是要研發一點什么有助于的“工具”。

呂哲所謂的“冷兵器版土坦克”還是處在試用階段,這種長四米、寬三米的廂車需要動用四匹馬拉動,按照現代的“計速”在平坦地形最快能跑到五十邁,但是最佳的移動速度也就是三十邁左右,不過三十邁最多也就是奔跑半個時辰左右,要是想要保持一整天都在移動的姿態,它們保持在十邁以下的速度才能保證持續性,畢竟是用馬拉動,不是使用機械動力。

對于指揮官是國防軍序列,一直當自己是君王親軍有那么高人一等的禁軍序列將領,他們心里并不是完全沒有意見,可是君王說得很對,禁軍從兵員素質和裝備都要優于其它番號的袍澤,但是禁軍的實戰經驗真心是沒有國防軍序列的袍澤豐富。

呂哲對禁軍的將領說得很坦白,禁軍的組建不是想用來作為儀仗隊,禁軍打從開始建設就是奔著作為王牌軍的目標,華夏內戰對于禁軍來說舞臺太小了,該是奮戰在草原和“域外”,活躍于對外擴張中去。

該次禁軍北上是一次預熱,首次參戰的目標放在東胡而不是被拉去臨淄打攻堅戰,也證明呂哲確確實實就是要用他們去與異族征戰,算是初步了解異族都是些什么玩意。

禁軍的將領受于國防軍的中郎將統率稍微有些抵觸,對于衛翰說要開戰后要用第五騎兵軍團作為前鋒卻不止是抵觸了。

“主將,王上可是期待我等能有所表現,”梅鋗當然不會盛氣凌人,可是語氣非常堅決:“我等不敢有負王上厚望。”

起于夷陵的那一批人,很多都是貴族了,梅鋗與蘇烈卻是因為曾經留下“污點”,兩人本以為是要被清洗掉或是干脆不再任用,現在雖然一直在禁軍序列但該表不了還是白身一個的現狀,可都憋著一股勁呢!(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