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起蓬萊

第93章天地歷劫

隨著時間推移,東王公在雷道上的造詣,越來越深。

如果說,一開始東王公手指之上,繚繞的不過是一點淡藍色的弧光,那弧光微弱,若風中火燭一般,隨時都會熄滅,那么現在,東王公泥丸宮中,一點雷道種子,不斷壯大,化作了參天大樹。

到這一步,雷道生根發芽,成為東王公本身大道的一部分,就見得天地之間,滔滔流轉的純陽氣流,激蕩不休。

在那純陽氣流上空,氤氤氳氳的衍生出部分雷云,雷云呈現淡藍色,有淡藍色的弧光,在四方上下虛空交錯。

這看起來十分恐怖,滾滾不休的雷光,偶爾傾瀉下一絲半縷,就宛若在虛空中,顯化出一柄長刀,長刀所過之處,虛空都被切割開來,有混沌氣炸開。

那虛空都遭破滅,有極為恐怖的偉力,氤氳流轉,一朝宣泄,若洪流一般,無物不摧,無物可抵擋!

“雷道融入進來,并無半點造作之痕,一切都顯得無比完美,那么毒道呢?”

按照東王公的想法,那毒道自然不好融入進來,這其實也是事實,畢竟東王公本身走陰陽大道,若理解的十分深刻,到時候自然萬道交匯,都是無妨的。

但東王公畢竟沒走到那種程度,眼下來,還需要謹慎一些。

“雷道與毒道,是否會有關聯?”

若有關聯的話,借助雷道為引子,東王公未必不能將毒道囊括進來。

這算是一種嘗試,一旦成功,那就解決了東王公很大的麻煩。

畢竟在這之后,東王公不是說不接受其它諸般大道的洗煉了。

歸根結底,陰陽大道要成長,要升華成為一種根本性的天地至理,還任重而道遠,不是東王公閉門造車就行的。

“一旦可行,那么萬道交匯,融會貫通,并非不可能之事。”

“若是不行,那我就需要謹慎一些了。”

這不同的結果,代表東王公的兩種不同的前路走向。

東王公要這樣做,倒不純粹是為了冒險,而是為了那一件先天靈寶蠱神幡。

蠱神幡中,天然帶有毒道的痕跡,或者說,那蠱神幡的前身,就是一尊在毒道走的很遠的大羅。

如此情況下,除非東王公不動用蠱神幡,不然的話,隨著時間推移,那毒道必定會對東王公進行浸染。

影響是相互的,東王公不過太乙道行,無法完全規避這種影響。

但手中有著蠱神幡,莫非不用了?這樣一來,蠱神幡又有什么作用呢?

好好的一件先天靈寶,就這樣廢了,那不是說笑嗎?

故而無論如何,東王公都要嘗試一二。

東王公拿出那蠱神幡,只見自蠱神幡上,淌落一絲絲一縷縷黑光。

那黑光交錯,氤氳流轉,傾瀉不休。

“嗡!”一縷黑光融入東王公身軀之中,血肉受到腐蝕,像是要徹底化作土灰。

一絲絲黑線,在東王公身軀之上蔓延,若草灰蛇線,不過那一縷黑光,自然不會有太大作用,侵染三寸長,就到頭了。

“毒道,與雷道的確沒有直接的關聯。”

東王公仔細感悟毒道,就見在泥丸宮中,倏忽之中,有黑光在虛空中無中生有而來。

泥丸宮中,無比廣大,就宛若一方浩瀚大界,有著幾分特殊性。

那黑光在虛空中交織,若無邊黑云激蕩。

“看來我只能放棄了。”

東王公嘴角掛著一絲苦笑,這種結果,雖然不是東王公所樂見的,但說實話,這并不讓東王公意外。

或者說,對于這種結果,東王公早有心理準備,沒有奇跡出現,談不上失望,只是這之后,東王公的路,并不好走。

有些大道,不能參悟,但若完全放棄,又不行。

這其中的平衡,需要東王公來把握。

“咦,不對。”

陡然間,東王公眸子中露出湛湛精芒,就見得泥丸宮中,那一絲絲一縷縷黑光,不知何時,與那大片大片的黑云融為一體。

“這兩者之間,并無關聯,為何能融為一體?”

東王公心中有著疑惑難解,“轟!”

那雷云與黑光相融,就見得那部分雷云化作一片烏黑色。

黑云激蕩,有灰黑色的大光淌落。

“劫光!”

東王公訝然,而后又平靜下來,“我明白了,這雷道本身,蘊含毀滅與大造化,但這龍冢本身經歷天地大破滅的劫難,使得這雷道帶著末日氣機,并不奇怪。”

“所謂末日氣機,天地墜入末法,永久的崩壞中,而后化作地水火風,歸于混沌。”

“在這過程中,天地歷劫。”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切都屬于劫,只不過,這是天地之劫,是世界成住壞空的輪回走向終末,一切都到了盡頭。”

“那毒道,本身也是劫的一環,天人五衰,是五衰之毒,屬于劫。”

“兩者交錯,讓我可以借此補全大道。”

東王公心中松了口氣,只見那一絲絲劫光,其中蘊含著劫的氣機,而雷道與劫相合,威力大增。

如此想著,東王公不斷自蠱神幡上,接引一絲絲黑光,借此機會來參悟劫道。

萬物有劫,若能將劫參透,那指不定能握天機,順天成道。

本身眼下就處于天地量劫中,而陰差陽錯間,有機會洞察劫道的本質,這對東王公而言,實在太難得了。

那毒道看著與陰陽大道毫無關聯,而與雷道,同樣相隔甚遠,沒想到,兩者還有交集。

這倒是讓東王公心中松了口氣,大道彼此間,并非是完全獨立的,彼此都有交集,借此不斷參悟大道,到得最后,必定可以融匯貫通,萬道皆集大成。

這就是一道演萬道的的根源所在,到了最后,一道演萬道,并不困難。

東王公這樣的先天神圣,只要有足夠時間,無論是誰,都能做到這種程度。

實際上,成就大羅之后,就可以不斷刷新跟腳,開辟獨立的時間線,這樣在最短的時間里,萬道都得圓滿。

想到這里,東王公心情就不甚美妙,在太乙之境上,可不是掌握的大道越多越好,太乙本質上,沒有上限可言。

但若掌握的大道太少,或者說,沒有深入進去的話,那又沒有進階大羅的資本。

在太乙之境上,實力可以無限拔高,但無論如何拔高,與大羅之間,有著天塹之別,這是無論天資才情如何絕世,都不能彌補的。

大羅之下,皆是螻蟻,大羅為天意,天意高高在上,舍此之外,皆為凡物,翻掌之間,俱化塵土。

請記住本書域名:www.shuyuewu.co。書閱屋手機版閱讀網址:.shuyuewu.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