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一百七十二章最終選擇助苻秦第五千一百七十二章最終選擇助苻秦←→
劉裕沉聲道:“你的意思,是想把屠戮漢人百姓的責任,推到老羌姚弋仲的身上,卻要把他兒子姚襄說成是個仁義之人?”
王鎮惡正色道:“姚襄一向有小孫策之名,在他的手上,戰功赫赫,但確實不對俘虜和普通百姓舉起屠刀,當然,這些事情,也是因為他想要留在中原,所以要拾起漢家的這套仁義理論,不能全用胡人冷血嗜殺的這套,畢竟,他一個小小的姚羌部落,不過數萬人,想要奪取天下,無異于癡人說夢,只有爭取更更多漢人的支持,他才有可能發展。”
“得益于當時天下的那些軍閥首領們,從石虎到冉閔,再到苻健,以至于麻秋這些各地的軍閥,無不是屠公屠伯之類的殺人狂,姚襄相比之下倒是顯得是個好人了,他在趙秦之間的地方屯田駐軍,招撫流民,給與土地耕作,還會為了保護這些人,而出兵與其他的軍閥作戰。”
“所以,在當時的百姓眼里,他是一個守護神,后來姚襄歸順了東晉,作為前鋒將領,愿意為晉國北伐出兵效力,卻是被當時主政的殷浩所嫉妒和防備,還派了手下想要象當年晉元帝兼并祖逖的軍隊那樣,把姚襄的軍隊收歸大晉所有,但他卻忽略了,姚襄的部下是他的族人,根本對晉國沒什么忠誠可言,所以當殷浩要動姚襄的根本利益時,他給逼反了,大敗殷浩,也讓那次很有希望的北伐,還沒出兵就失敗了,殊為可惜。”
劉裕冷笑道:“殷浩的做法雖然操之過急了,但是讓這些胡人首領與部下分離這個原則,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當時的晉軍實力不濟,殷浩本人又是個文人,根本不知兵,不然要換了我,肯定也會用北府軍和姚襄所部混編,找機會再下手,就象我滅了南燕之后,也不可能讓俱裝甲騎再給慕容氏所統領。”
王鎮惡點了點頭:“是的,長遠看是要這樣做,但是在實力不足時,還是要權宜之計,而且姚襄在我祖父大人看來,也根本沒有長期想要效力晉國之心,他只是想暫時在晉國棲身,利用這些邊境之地招撫流民,增加自己的實力,將來看天下大勢而動,在和殷浩翻臉大戰之后,他也知道無法繼續呆下去了,于是就舉部落向西,想要進入關中,據這秦漢之地再自立。”
劉裕正色道:“只可惜桓溫是不會放過他的,剛剛在關中北伐不成的桓溫,就是要找個出氣筒,于是在姚氏羌部落路過洛陽時,出動大軍與之決戰,姚襄雖然善戰,但部眾還是太少,一番苦戰之后,不敵桓溫,只能帶了幾千戶殘余部眾向關中逃跑,而那些沒來得及跟他撤離,最近被桓溫所俘虜的漢人百姓,卻是仍然把姚襄看成是自己的君主,聽到這些事時,我除了感慨,還能說什么呢,這亂世之中,一個異族首領都能比我們的皇帝,大臣們更得漢人之心!”
王鎮惡正色道:‘百姓是不太會去分漢人胡人這些種族的,在他們看來,誰對他們好,誰能保護他們,誰讓他們交的稅少,服的役少,就是他們的好君上,姚襄做到了這點,而當時的大晉和后趙的統治者沒做到這點,所以,將來我們的北伐,肯定也要引以為戒,包括這回平定妖賊,都要做到盡收百姓之心哪。”
劉裕點了點頭:“這點我當然會好好考慮的,不過,先得做到象姚襄一樣能打贏才行,不然如果打不了勝仗,也保護不了百姓,好了,回歸正題,姚襄的實力不濟,先敗于桓溫,又輸給了前秦,最后兵敗身死,這才是令祖父不愿意輔佐他的原因吧。”
王鎮惡微微一笑:“是的,其實當時他就是在前秦和姚羌之間二選一,兩邊都有對百姓仁德的主君,但相比之下,姚羌的實力更弱一些,而且來關中來晚了,前秦已經在這里站住了腳,打退了桓溫的北伐軍,一統關隴之勢已成,只不過,苻氏前秦的諸多宗室里,多是長于打仗,而缺失仁義之將帥,尤其是苻生,此人雖有萬無不當之勇,又身為太子,卻是殘暴異常,要是讓他得繼大位,那很可能又會是石虎,冉閔之流,絕非天下漢人百姓之福,所以祖父大人當時還是猶豫了很久,并沒有選擇出山。”
“直到前秦擊滅了姚襄,兼并了姚氏部落,而苻堅作為前秦宗室,斬殺了即位后殘忍不仁的苻生,自登大位,當時一開始苻堅是個什么樣的人,祖父大人也不了解,仍然是處于觀望階段,但是苻堅的大臣卻搶先一步推薦了祖父大人,他也沒想到,苻堅居然會親自上門拜訪,求賢若渴,而且苻堅明確地提出了,要全盤學習漢家制度,讓氐人變成跟漢人一樣,成為在中原的長久居民,為此,他也愿意改變氐族的胡風夷俗,用實際行動來震懾那些氐族之中的反對力量。”
劉裕長嘆一聲:“從此,苻堅就象是找到了諸葛亮的劉備一樣,一飛沖天了,只不過令祖父大人原本答應苻堅只是教化氐族人,為何又要幫他南征北戰,攻滅前燕,代國,前涼這些國家,助他一統北方呢?”
王鎮惡搖了搖頭,說道:“因為苻堅畢竟只是一個人,如果與整個氐族軍功貴族集團為敵,那時間一久,自己都有給人推翻的可能,只能一邊勸人漢化,一邊不削減氐族軍功貴族的好處,才能讓這個改革繼續下去。所以,只有繼續與周邊的敵國戰爭,才能滿足這些人的軍功需要。”
“只不過,祖父大人自己也沒有想到,前燕和代國這樣的大國,居然會因為內部的矛盾,而如此地不堪一擊,幾乎是一戰滅國,不過二十年的功夫,前秦就一統北方,但在這看起來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是有非常深重的危機的,祖父大人在晚年的時候,不停地為此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