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第270章差距(感謝盟主歐天明的支持!)
聽到導演的挑撥,所有正在觀看節目的觀眾幾乎笑岔了氣,同時又感覺熱血沸騰!
上嗎?
還是不上?
這是一個問題。
所有人都在期待廖遠的反應。
微博上,關于《戀愛旅行》的頁面話題中,無數網友幾乎以每秒鐘數十條的評論在刷新著頁面。
“住口,你個無恥老賊!”
“我就靜靜的看著你裝逼……”
“這導演是魔鬼嗎?哈哈哈!”
“我從未給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噗,臺上那個人臉色變得也太快了吧?”
“來自德川晴明的凝視……”
“廖遠:別說了我上還不行嗎?”
“導演牛逼!廖遠牛逼!”
瞿良偉成功挑撥,致使廖遠主動站了出來。
在鏡頭的運作下,觀眾們成功的看到德川晴明的表情三連變,從疑惑到驚訝再到懵然,成功的反映出了德川晴明的心理表現。
就仿佛看到了一只潛水的鱷魚浮出表面,正向他露出猙獰的笑臉,并漸漸張開了血盆大口……
很快,來自華夏與日本兩國的年輕一代最強鋼琴家的斗琴大賽正式開始。
一曲李斯特的《鐘》,讓觀眾們驚嘆莫名,德川晴明那飛速跳動的手指,猶如打樁機一樣,噠噠噠的在琴鍵上迅速跳動,放眼望去,滿屏幕都只剩下手指的殘影。
但廖遠卻后來居上。
不僅姿態優雅,琴音飽滿有力,彈奏的速度更是比德川晴明快了將近一半的速度,讓無數正在電視機前的觀眾震撼不已,感覺像是開了加速器一樣。
盡管德川晴明心機勃勃,但在真正的實力面前,依然慘遭落敗。
當廖遠拿下了一分后,微博熱搜榜關于“廖遠斗琴”瞬間登頂第一。
話題榜上,關于“濱松鋼琴大賽”的話題,閱讀數瞬間突破三千萬次,名列話題榜第三。
許多行業內外的音樂家都發現了這個現象,然后通過各種截圖、視頻對該事件發表若干評價。
“廖遠雖然沒有拿到過真正的古典樂獎項,但卻絕對是目前華夏乃至整個亞洲最一流的鋼琴家,在國內他評價不菲,而在國際上,他的《戰爭狂想曲》系列、《不朽的樂章》、《野蜂飛舞》俱都被知名鋼琴家演繹。”
“是的,不管是維亞納的多瑙河畔,還是日本靜岡濱松這個號稱亞洲音樂之城的城市,每天都有無數人去演奏廖遠的這些作品,廖遠在國際鋼琴界的地位,絲毫不亞于獲得過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的林微音,甚至還要更上一層樓。”
“根據日內瓦競賽聯盟發布的最新消息,廖遠已經接受了柴可夫斯基大賽評委主席彼得的邀請,擔任下個月在莫斯科舉辦的柴可夫斯基大賽其中的鋼琴比賽的評審,柴可夫斯基大賽可是世界級的頂尖音樂賽事,單單是這一點,廖遠就已經超越了大多數音樂家的成就。”
“德川晴明是日本最杰出的青年鋼琴家,但論人氣及地位,實際上,他連林微音女士都不如,最多與國內新近崛起的青年鋼琴家孟晗相當,與廖遠也更是無法相比,同樣彈奏《鐘》,普通人可能看不出來,但在專業人士眼中,廖遠比德川晴明要厲害太多,后者顯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才會略施小計,故意彈錯音給廖遠下套,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真正的實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濱松鋼琴大賽的評審的確有失公允,從已知消息來看,林微音女士在演奏手法、技巧、情感方面超越了在場所有選手,但卻被濱松鋼琴大賽的評委們判定第二名……”
“德川晴明能拿到第一,不過是日本鋼琴界最后的一塊遮羞布而已,具體是怎么回事,業內人士應該都明白。”
業內音樂家的點評,讓大眾很快就明白了現場發生的事情。
盡管《戀愛旅行》因為節目時長原因,剪輯了太多相關畫面,但從結果來看,廖遠顯然是贏得了這場勝利。
而在第二場比賽中,廖遠的一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更是讓整個樂壇陷入一片高潮。
整個華夏能夠彈奏出《拉三》的鋼琴家屈指可數,能夠彈好的更是鳳毛麟角,畢竟是鋼琴三百年發展到頂峰的產物,其難度自然是沒的說。
不過,人們對于難度的衡量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衡量的。
對于學生來說,很多時候彈不下來的曲子,那就是難。
但對于能勝任一切的鋼琴家來說,如何把音樂的思想、情感表達得盡善盡美,那就是另一種難度了。
所以,也有人說,莫扎特比李斯特難得多。
畢竟,拉赫或者李斯特的作品,在很多時候,因為曲子本身足夠華麗,旋律也足夠流暢,所以彈奏起來,在專家眼中,不會露出演奏者太多的馬腳。
但莫扎特卻會非常無情的暴露演奏者關于技術和音樂的弱點。
因此,很多追求炫技類手法的鋼琴家,往往最不愿意觸碰莫扎特的作品。
如果一名鋼琴家,能把技術和情感完美結合,那自然就自動成為大師級。
比如廖遠,手速不僅夠快,技術也夠華麗,最關鍵的是,關于情感的雕刻也異常的出色。
這幾乎就是天賦異稟。
近些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完整彈奏《拉三》,《拉三》的神話程度和難度系數也在不斷消減,當然,能彈好的依舊是鳳毛麟角。
與《拉三》難度大致相同的,也有幾首,比如大鋼琴家勃拉姆斯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就并非善類。
但很多人之所以寧愿彈奏勃拉姆斯,也不想彈奏拉三,完全是因為后者,不僅在情感、思想表現上是世界頂尖難度,在體力、耐力堅持上也屬于世界第一。
再優秀的鋼琴家,彈奏完一整首長達四十分鐘的《拉三》,也會累的趴在琴鍵上口吐白沫。
所以,在特殊情況下,判定一名鋼琴家對于《拉三》的理解是否過關,可能幾分鐘的演奏就足以體現。
當廖遠彈奏了五六分鐘的《拉三》后,整個濱松鋼琴大賽現場的音樂家、評委們,全部起立,盡皆拜服。
“對不起,我認輸!”
電視屏幕里,德川晴明向廖遠躬身下腰,聲音里滿是尊敬。
在技術上、音樂的理解上,和思想的傳承,乃至情感的雕塑上,廖遠通過對《拉三》短短五六分鐘的演奏時間,就讓現場所有鋼琴家迅速的意識到了與廖遠之間的差距。
那幾乎是史詩級的橫溝。
那道橫溝的一邊,站著數不清的、黑壓壓的人頭,每個人都渴望跨過橫溝,登臨彼岸,享受成功的碩果。
而在橫溝的另一邊,則只有寥寥數人。
他們站在山巔,孤獨求敗。
那是一道門檻。
對于許多人來說,過跨這道門檻,世界就將從黑白變成彩色。
本身也將會從一名學徒,搖身一變,成為一名世界級的大鋼琴家。
可惜的是,直到他們孤獨終老,默默死去,依然無法邁開這最堅實的第一步。
這就是差距。
赤裸裸的差距。
ps:感謝歐天明大佬的十萬飄紅打賞!!我懵逼了,徹底懵逼了……從上本書到現在,一次打賞十萬大佬我都沒見過,這一次終于見到了,原來這就是十萬飄紅的味道……那么問題來了,請問怎么跪舔大佬比較誠懇?今天第一更送上!
書閣網歡迎您,請記住我們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