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航空

第六十四章 假電傳(加更)

您的位置:第六十四章假電傳(加更)

第六十四章假電傳(加更)

作品:

字數:

請記住本書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咱們知道,二代機是液壓操作,就和汽車的剎車一般,用的是液壓油來操作動作筒,控制各個舵面的,這樣計算機無法干涉,到了三代機,就是電傳操作,手里的操作桿控制的是電信號,后面也是用電信號來控制舵面的,這樣的話,計算機就可以加入進來,飛機的操作就更加的先進。”</>

這個原理大家都知道,具體說啊,秦風在心里想到,卻也不便打斷對方的話。</>

“目前來說,咱們還在原理方框圖的階段,想要實現這種電傳操作,咱們需要操作桿,舵機,這些都進行改進,換成電信號的輸入輸出裝置,同時,咱們還需要給操作桿一個力回饋。”周金海一邊說,一邊在畫出各個方框圖。</>

如果是搞設計的,就能知道,這畫方框圖是設計的第一步,想要實現什么功能,需要有什么結構,都是從方框圖上來體現的。</>

“就這些?”秦風問道。</>

周金海看著秦風,說道:“目前我能想到的就這些,你還有什么補充嗎?”</>

“我們飛行員操作飛機,那是需要先判斷飛機所處的狀態,然后才能操作的,咱們這套電傳操作系統,那也必須要隨時監測飛機的狀態才行吧?”秦風說道:“我們需要有大氣數據傳感器,需要有戰機姿態傳感器,都輸入到控制計算機中去,比如,在萬米高空,和在五千米的空域,我們拉相同的操作桿,舵面的偏轉應該是不同的,高空偏轉大,低空偏轉小,如果僅僅是把我們的液壓油換成了電信號,其余的還和以前的一樣,那又有什么用?”</>

現在,大家對電傳操作的認識,也有待提高啊,秦風這幾年鉆研國內外的航空技術,對電傳操作十分向往,但是,在國內的這些技術人員手里,怕是要簡簡單單代替油路就算完事了,這樣怎么行?</>

在后世,當國內的重卡跨向自動擋的時候,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駕駛員踩油門,系統就知道要加速,就要升檔,但是,如果是上坡呢?</>

駕駛員知道要上坡了,提前踩油門,結果,升檔了!一爬坡,高檔帶不動,就只能掉檔位,到了低檔位,發動機剛剛松口氣,結果,又升檔了!就這樣來回反復,結果爬坡硬是沒上去。</>

這種時候怎么辦?多加傳感器啊,如果電腦知道卡車要爬坡,就調出爬坡的程序來,這樣就行了啊。</>

周金海的臉上露出了難色:“那這樣的話,我們的工作量就會大大增加,實驗的危險性也會增加,我們的設想是一點點地改變。”</>

“可是我們的空軍等不了那么久的。”秦風說道:“如果我們先搞了那么一個假的電傳操作,那有什么用?前前后后,要折騰多久?”</>

遇到技術上的問題,秦風是個直腸子,有什么說什么,不在乎對方是什么權威,連老王都被秦風懟過,眼前的負責人說要這么搞,無論如何秦風是不贊成的。</>

周金海的臉上帶著難色:“咱們的技術底子薄啊,這樣的貿然大躍進,怕是最后還得失敗。”</>

這些年來,因為眼高手低,沒有顧及到國家的工業基礎,提出一個個高高在上的指標,最后導致項目失敗的還少嗎?</>

當蘇聯有了米格25之后,三機部給下達的指標是雙三,后來又是雙二八,雙二六,這些指標都沒有顧及到工業基礎,全部敗下陣來。</>

這些年搞成了什么?一個在殲7基礎上的雙發放大版,都搞的這么艱難,別的就更不用說了。</>

周金海的顧慮也是有原因的,這么多先進的技術搞到一起,萬一出了狀況,試飛的時候摔了飛機怎么辦?</>

飛機一摔,項目可能就真的完了,誰還敢涉獵?誰能背得起責任?</>

“這樣的話,我倒是有一個主意。”秦風繼續說道:“咱們采用一架雙座型的教練機來改裝,保留所有的機械備份,這樣試飛的安全性不就大大增加了嗎?對,咱們的殲教6,就完全可以啊,兩臺發動機,安全性更高。”</>

直接改裝成電傳操作的變穩機,危險性很大,但是搞個上面的方案,秦風認為是大大不妥的,為了提高安全性,就可以用教練機。</>

1957年10月,中蘇兩國簽定協議,由蘇聯向中國出售米格19飛機的制造技術,提供全套技術資料、樣機和部分散裝件、成品附件等,由沈陽飛機制造廠進行研制和組裝。</>

這款飛機的到來,讓人民空軍進入了超音速飛行的時代,迅速地成為了主力,這種國內批量制造米格19型戰斗機被正式改名為殲6戰斗機。</>

截止到60年代末,國內軍隊己裝備了近400架殲6戰斗機,部分一線航空兵部隊完成了由殲5向殲6戰斗機的換裝,殲6開始逐漸成為了空軍的主戰裝備。</>

殲6在氣動布局和飛行性能上與殲5己經有了很大不同,為更好、更快地使原殲5飛行員過渡到殲6,空、海軍非常需要一種可以快速培訓殲6戰斗機飛行員的超音速教練機,但蘇聯的米格19戰斗機并沒有發展雙座教練型,</>

因此,沈飛于60年代中期開始在單座殲6的基礎上研制適合訓練殲6飛行員以及其它超音速戰斗機飛行員的殲教6教練機。</>

這款飛機很成功,前前后后造了四百多架。現在,隨著空軍已經開始向殲7過渡,這種教練機也就會逐漸落伍了,從空軍要一架來改裝,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想了想,秦風繼續說道:“這樣,咱們的飛機的前艙改裝為評審試飛員艙,采用電傳操縱系統。后艙為安全駕駛員艙,保留了原來的機械式操縱系統。兩艙駕駛桿之間的小拉桿經電磁離合器,協調電傳操縱以及機械操縱前后桿的脫開和嚙合。實施電傳操縱時,后駕駛桿與機械桿系聯動,一且電傳操縱出現故障,經應急切斷開關,后架駛桿可立即接替飛機的操縱。”</>

這個想法在秦風的腦子里一閃而過,迅速地就轉成了實際的操作,這樣一來,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周金海聽了之后,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就在秦風期待的目光中,定定地說道:“不行,這樣的話,風險還是很大,我們必須要控制風險。”</>

小說第六十四章假電傳(加更)網址:/book/282/282255/5717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