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航空

第五十二章 擋住它

您的位置:第五十二章擋住它

第五十二章擋住它

作品:

字數:

但是,朱組長卻不懂飛機,他只是按照601所的要求,把各個電路板設計成確定的形狀,可以塞到給他們預留的空間內,而且滿足了散熱需求等等。</>

他們設計的目標就是搜索距離30公里,準確截獲目標,顯示到屏幕上,同時制導己方的導彈。</>

現在導彈還沒出來,也不用說制導了,能搜索出目標來就行,當時在地面上實驗做了無數遍,現在一上天就出問題了,原來是地面雜波的影響!</>

這里的停機坪是硬化過的,水泥地面,秦風撿起一塊紅磚的碎片來,在地面上蹭蹭蹭幾下,畫出來了一個三角形。</>

雷達向下最大的俯視角度,和水面畫出兩條線來,加上高度,這樣就能算出距離來了。</>

“高度兩千,這個是三角形的豎直高度,對面雷達的俯角大概是三十度,這樣的話,根據正弦值來計算,斜邊就是四千米,我們的雷達搜索距離是三十千米,已經遠遠地超過了。”</>

不用高等數學知識,簡簡單單的一個三角形就能說明了問題。</>

204雷達,天線上的萬向節旋轉的角度是一定的,對于亞音速目標,橫向機動性強,雷達截獲范圍方位上寬,俯仰上窄,也就是說,水平方向上它的最大夾角可以達到120度,豎直方向上卻僅僅有六十度,這樣按照水平線來算,就是三十度,無數的雷達波都打到了地面上,回波肯定也是密密麻麻啊。</>

現在秦風這么一畫三角形,直接就計算出來了,扔掉了手里寫剩下的紅磚碎片,秦風說道:“要不在電路里面限制一下,減小它的俯角?”</>

既然向下看會閃瞎眼,那就別向下看啊,增加一個專門的控制電路。</>

“不,不行。”頓時就有人反對了。</>

這個雷達天線是用電機帶動的,在電路里面控制一下就好了啊,為何不行?</>

秦風望著這個人,他是專門負責天線一塊的,他不斷地搖頭:“不行,不行,這樣電路就復雜化了,我們不能讓電路更繁瑣,這樣故障率會更高。”</>

如果是后世的雷達,采用的都是數字電路,那只要在程序里面加幾條指令就行了,很簡單,比如讀取飛行高度,低的時候,就讓雷達的俯角小一些。</>

但是,現在不行,這款204雷達不折不扣地采用的是模擬電路,增加一個功能,那就要增加很多的電路,如何和現有的電路綜合起來,更是考驗技術。</>

蘇聯人的裝備,單個子系統并不先進,但是合起來卻是最好用的,這就是他們整合能力的強大。</>

現在,己方卻沒有這水平,再增加一些電路,那說不定進度得拖一年!</>

要知道,對付亞音速目標,是要兩邊寬,上下窄,對付超音速目標,雷達波束正好反過來,兩邊窄,上下寬,這電路必定是相當復雜的。</>

他強烈地表示反對。</>

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了,現在卻不能用,秦風也皺起來了眉頭。</>

手里拎著飛行頭盔,身上穿著抗荷服,秦風和眾人一起都在對著機頭的雷達天線出神,如果不改變電路,那該怎么解決?</>

眾人都是一籌莫展,秦風來回踱著步子,顧總也跟著走過來了。</>

“秦風,試飛出了什么狀況?”</>

隨著試飛的原型機的增多,顧總也忙碌起來,剛剛處理完上一架飛機的數據,就看到這架飛機的進氣錐給拆下來了,就知道有問題。</>

“咱們的雷達,受到地面雜波干擾,無法正常工作。”秦風說道。</>

不是自己的事,而是雷達的事啊。</>

戰機,需要有武器才行,以前的殲7,機炮就是主要的攻擊武器,老舊的光學瞄準系統也能湊合著使用,但是現在的殲8就不同了,它要攔截轟炸機,必須要用雷達制導導彈才行。</>

配套的霹靂4導彈在研發之中,而殲8戰機如果不能用雷達的話,那就是有槍沒彈。</>

顧總也是皺起來了眉頭,向著朱組長問道:“原因呢?找到了嗎?”</>

“秦風給大家分析了一下,我們覺得有道理。”</>

指著地面上秦風畫出來的那個三角形,朱組長介紹了起來:“您看這個三角形,哪怕就是飛行高度一萬米,咱們的雷達也會有相當一部分波束射到地面上。”</>

朱組長比劃了幾下,顧總就明白了,也是覺得很難處理。</>

秦風又看了看地面上的那個豎著的進氣錐,突然間,自己的腦子里就想到了什么。</>

“有了!”</>

秦風說道。</>

“有什么了?”</>

“顧總,咱們上次的那架飛機,和咱們這殲8的進氣錐差不多吧?”秦風向著顧總問道。</>

顧總點點頭:“比咱們的還小點。”</>

米格21mf是個秘密,在場的人不清楚,但是顧總知道秦風說的就是那架飛機。</>

米格21mf的兩個特點,一個是背脊,一個就是進氣錐,當初到了132廠之后,就開始拆解測繪了,自己對著進氣錐研究過很久,當時有些疑惑,現在猛地恍然大悟了。</>

“拆開之后,進氣錐的下半部分,有一層額外的黑色的東西,摸起來有彈性,當時我問過,有人說著幾十平方厘米的東西是一層特殊的導電橡膠。”</>

為了讓電磁波透過去,進氣錐一般都是用玻璃鋼等有機材料制作出來的,金屬的話那就屏蔽住電磁波了。</>

而這個導電橡膠,自然也是擋住電磁波的了,為何是在下半部分?</>

以前秦風不解,但是現在遇到了技術問題,回想起這場景來,再看看地面上自己剛剛畫的那個圖,頓時就恍然大悟了。</>

蘇聯人是最聰明的,他們一直都是用最直接了當的辦法解決問題,在后世,國內研發紅旗九的時候,技術問題一大堆,明明國內的科技水平已經比俄羅斯高很多了,卻是無法完成項目的研發。</>

后來進口過來了s300,拆開一看,恍然大悟,原來這么做就行了!</>

當看到的時候,就覺得這么做是最巧妙的,但是,讓自己想的話,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這就是人家的聰明之處吧!</>

小說第五十二章擋住它網址:/book/282/282255/5717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