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二百八十六章 圣菲,指日而克!(一)

流域河汊縱橫,樹林、蘆葦到處都是,而且因為淺水沼澤區的存在,使得船隊跟主力部隊也隔開了一定的距離,因此常開勝非常擔心他們的安全。好在這一路上還算太平,西班牙人不知道是反應不及呢。還是根本沒什么像樣的水面艦艇,總之運輸物資的內河船隊沒有遭到任何敵人的攻擊。但這并不是常開勝放松警惕的理由,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嘛。

部隊行軍走到這里時,大家一個個都成了泥猴。這里到處是沼澤泥地。一片未開發的景象。很多人的衣服、鞋子都已經完全濕透,甚至就連那些騎兵們也不例外,他們經常需要牽著馬穿過一些沼澤區,人、馬都疲累得很。要不是打前站的騎兵第1連的兄弟們發回了準確的信息,常開勝甚至都懷疑這片充滿蠻荒氣息的土地上到底存不存在西班牙人的城鎮。

果然巴拉圭地區和后世的阿根廷地區在此時就是兩個世界啊!

到圣菲的這數百公里行程中,東岸人竟然只碰到了寥寥幾個耶穌會的傳教區。這些傳教區內的白人農民非常少,加起來還不到兩百人,他們雇傭了一些高喬人。同時還奴役著大量印第安人,在當地種地、放牧,日子也還算過得去。

這么稀少的人口以及蠻荒的土地讓來自東岸的士兵們大開眼界。他們總以為自己的國土已經是地廣人稀了,沒想到鄰近的拉普拉塔更是地廣人稀到了極點。要知道,最近十來年西班牙人因為直面東岸的威脅已經往拉普拉塔地區大力移民開發了。就這樣才讓該地區稍微有了些人氣。要是沒有十多年如一日的連續移民,可想而知此番東岸人也許在路上根本就連這幾個傳教區都不會碰到。

對于這些可能會威脅東岸人后路的西班牙村莊,常開勝對他們可就沒什么好臉色了,該征的糧食、牲畜一樣不少,同時所有武器也都收繳了起來。至于那些克蘭迪印第安奴隸嘛,自然是一概釋放。看到那些被釋放的印第安人先是錯愕萬分、繼而感激莫名的神情,大為滿足的常開勝決定送他們一些武器“防身”。嗯。都是些收繳自西班牙人的刺劍、長矛、火繩槍什么的,但愿東岸大軍離開后這些西班牙農民和高喬人能過得愉快。

10月12日,當在泥水、沼澤、草地中跋涉了兩天后,東岸軍隊終于遠遠看到了一座矗立在

港,然后用海船運回舊大陸的西班牙本土。

因此,圣菲城作為重要的中間貿易節點,其人口數量應當還是不少的。據軍部綜合分析估算,圣菲城的人口當在兩三千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白人,其余都是混血的高喬人。至于印第安奴隸嘛,這個數量就不好估計了,估計是白人的幾倍到十幾倍不等。

當然了,以上這些數字還沒有包括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地區的最大的一支軍事力量——拉普拉塔步兵團。這個步兵團東岸人已經搞清楚了,其兵力大概在六百余人,大部分都是火槍手,少部分是胸甲長矛手。至于火槍手的裝備嘛,由于富庶的巴拉圭地區的大力贊助,他們中的一半人已經裝備上了燧發槍,另外一半人則仍然使用著老式的火繩槍。他們的團長名叫安東尼.卡洛斯,是一名西班牙陸軍上尉或者少校,曾經在西班牙本土系統學習過現代軍事理論。

而值得注意的是,圣菲城內西班牙抵抗力量可能遠遠不止拉普拉塔步兵團一支,除了大約百余名地方守軍外,他們很可能還擁有大量來自

上游各傳教區的瓜拉尼人助戰。但值得欣慰的是,這些瓜拉尼人的裝備很差,不但火槍數量極少,就連盔甲、弓箭等裝備也不多,大部分人應該都是長矛手,且訓練時間有限、戰斗素質往往不咋滴。但他們終究是一個麻煩,值得東岸陸軍謹慎對待。

10月12日、13日這兩天便在東岸人瘋狂地開挖工事,修筑臨時碼頭、臨時營地中渡過。盡管大家疲累欲死,但承擔后勤保障任務的民兵兄弟們卻不能向正規軍那樣可以輪番休息。他們必須盡快卸載物資、修建營地和臨時碼頭,此外還要挖掘壕溝、架設鐵絲網、協助炮兵開挖工事等等,總之忙得不可開交。

而西班牙人在這兩天自然沒有眼睜睜地看著東岸人完成這一切。他們派出了大量瓜拉尼人向東岸人未完工的營地進行試探性攻擊,但他們被早有準備的陸軍兄弟們用猛烈的排槍齊射與火炮打擊擊退。他們什么也沒有阻止到,反而白白遺棄了數十具尸體在草地上。

白天的進攻失敗后,西班牙人并沒有放棄,他們在夜晚派出了更多的瓜拉尼人向東岸營地發起沖擊。不過他們在三道鐵絲網面前鎩羽而歸,裝備很差、戰斗技能也很差的他們僅僅憑借著一腔熱血與宗教狂熱,是無法打破東岸人設防嚴密的陣地的,反而損失了更多的人手,連帶著自身的士氣也受到了嚴重打擊。

據隨軍的《真理報》記者黎達彥記載,10月13日東岸陸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