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位面穿行

第865章 狂熱的腳盆雞

殺完了雞儆過了猴,第二批的新入選者也很快就位了。

這批人從數量上來看和被淘汰的那批人相差無幾,但紀律性和服從性方面卻不可同日而語,一來是因為此前那批人的下場大家都看在眼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PPDC放開了對各國.軍隊的限制。

再怎么說,軍隊也不可能連一個具備天賦者都找不出來,在經過一輪篩選后,這次新補充進來的學員,有大半都是各國的職業軍人。

要是再算上沒有被淘汰的那三百人,一千多學員中,軍人和非軍人各占一半。

獵人學院趙澤基本上不怎么插手,他只負責提供最主要的技術支持,外加PPDC總部的管理工作,要是讓人類政府覺得無事可做,肯定會時不時的生出點事端來,這點道理趙澤還是明白的。

學員們才剛一就位,就開始了殘酷的地獄式考核——主要以各種強化體質的訓練為主。

其實這在趙澤看來都是沒必要的,可以說是多此一舉,哪怕只是個身體孱弱的人類,只要具備通感的條件和天賦,就可以靈活自如的駕駛機甲,不過人類這邊卻不這么看,好歹也是代表了人類的最頂尖戰力,要是到頭來都是些弱雞,輿論宣傳方面也不好出手。

雖然不敢說所有的機甲戰士都是魔鬼筋肉人,但也要讓他們提升到平均值才行——這個平均值的標準,是以各國野戰部隊中的精銳戰士作為參照。

簡單地說,不要求機甲戰士個個都是特種兵,但起碼也得達到特種兵入隊考核的標準。

好在關島足夠大,PPDC為獵人學院劃撥了小半個島,有的是地方讓這些菜鳥或老鳥提升自我,在未來半年間,這一千多位學員唯一要做的,就是往死里操練自己。

就在學員們陷入水深火熱中不可自拔之時,初代機也已悄然下線。

因為有了趙澤的插手,本位面的機甲發展從一開始就走向正軌,整個過程中沒有出現過任何偏差,這也導致初代機的外形看上去就像個超大號的鋼鐵俠。

事實證明,終究還是這種人形機甲最合適人類的操縱,也只有類人形機甲,人類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它的戰斗力。

當身高八十米、重量兩千噸的初代機“托尼.斯塔克”——某人的惡趣味——亮相在世人面前,全世界都為之歡呼雀躍,其中最激動的,莫過于關島隔壁的島國中人了。

眾所周知,腳盆雞以動漫和A.V聞名于世,其中機甲類動漫在整個腳盆雞的動漫產業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特別是那些購買力和消費能力驚人的死宅們,恨不得專門舉辦一個獨屬于他們這一群體的節日,以此來慶祝初代機的下線。

也就是趙澤沒那個心情去照顧這波人,否則他要是沒有節操的專門推出一個三無少女為機甲做代言人,恐怕死宅們都敢坐船偷渡到關島來尋找心目中的女神。

即便如此,當PPDC授權腳盆雞,把初代機的手辦版權賣出去后,短短一個月不到,就收回了數千萬美刀的分成。

在每周一次的PPDC例行會議上,趙澤曾以玩笑般的語氣說道,假如機甲的更新換代速度能再加快一些,或許研發費用的一半都可以從腳盆雞那邊賺回來。

這當然只是在開玩笑,但也能感受到腳盆雞對初代機的興趣是多么狂熱。

實際上,腳盆雞不但對初代機感興趣,這個國家本身也是對機甲研發最熱衷的,得知“外星人”愿意把機甲制造的全套技術無償出讓給各國后,那位和現實中的腳盆雞首相如出一轍的苦瓜臉老男人,幾乎三天一個電話的打給PPDC總部這邊,為的僅僅只是問一聲好,其目的自然不外乎是想第一個拿到機甲制造技術。

制造機甲并不困難,在趙澤提供了超級合金的配方,以及冷核聚變技術之后,全世界能獨立打造機甲的國家,兩只手都數不過來,難的是制造費用。

PPDC這邊能像下餃子一樣打造機甲,憑借的是所有原材料自備,無需人類一方提供支持。

打造兩千噸重的大家伙,少說也需要五千噸左右的超級合金,而提煉出這五千噸超級合金,又需要至少三、五萬噸等多種金屬,僅以成本來看,假如是人類各國獨立打造機甲,每打造出一臺機甲,需要差不多十億左右的資金投入——單位是美元。

這里就能看出機甲成本的駭人之處了,這也是原劇情中,人類各國為什么會在十年后開始放棄獵人計劃,實在是支持不起了。

但趙澤插手后的PPDC就不同了,所有原材料均取自外太空,每天都有大量礦產在太陽系的幾大行星上被提煉出來,再通過星際迷航世界的超空間傳送技術,成噸成噸的被傳送到地球上,對趙澤來說,這幾乎就是無本買賣。

另一方面,作為原型機的初代機并沒有加載什么武器裝備,身為原型機,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驗證和測試,本位面的人類科學家雖然看不出來,但趙澤等一行人可是心知肚明,這臺初代機的水準差不多已經達到了原劇情中的第三代機甲——也就是男主角羅利.貝克特兄弟倆駕駛的危險流浪者號。

各種測試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擔任初代機駕駛員的,正是原劇情中的黑人將軍斯泰克.彭蒂科斯。

當然,現在的他還只是一個二十七歲的愣頭青,遠遠談不上成熟可言,有的只是滿腔熱血和無畏的精神。

但就個人表現來說,這個黑人小伙兒可要比電影中的男主角強多了,英國皇家空軍出身的他具備了軍人應有的一切品質,同時又不失為一個合格的英倫紳士——即使他是黑人。

在斯泰克.彭蒂科斯的不懈努力下,初代機的測試數據就像流水般源源不斷的被送回基地主控制平臺,并為各國科學家提供了翔實的數據,也為首批正式投產的第一代機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