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

第一章 桃花三月下江都

大業十年過去了。留下一地雞毛!

楊廣三征遼東。征天下兵馬,百道俱進,誓要一舉平定高句麗。

然則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經歷兩次征伐失敗后,國力大損,士兵厭戰,民力疲乏。

楊玄感失敗了,但卻引發出劇烈動蕩。

各地反叛此起彼伏,聲勢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士兵無心戀戰,逃亡者相繼不絕。即便楊廣在涿郡祭祀黃帝,斬逃亡者,以血涂抹戰鼓,亦不能制止士兵的潰逃。至七月楊廣督戰懷遠鎮時,各地兵馬失期不至。好在高句麗經歷兩次征伐后,也呈現出疲態困憊。

加之百濟王義慈突然強硬,與新羅同時上表朝廷,表示愿意臣服楊廣。

高句麗王高元。在乙德文支和淵太祛的建議下,派遣使者請降。與此同時,楊廣似乎也厭煩了戰事,眼見大軍將勝之際,卻同意了高句麗的投降。八月時。隋煬帝下令,班師還朝。

之所以說一地雞毛,卻是因為在那一東的十月,也就是高句麗人請降后的兩個月,高元再次向楊廣宣戰。

楊廣聞之大怒,意欲再次征伐。

可是連小孩子都能看出,隋室已無力再次征伐,于是連番勸諫,最終令楊廣平息了這個念頭。

因楊廣一時好大喜功,致使靺鞨人再次崛起,并與突厥達成聯盟。

不過高句麗的情況,也并不樂觀。高元在第二年。也就是大業十一年病亡,留下幼子繼承王位。然則這個時候,高句麗兩大權臣,淵太祛和乙支文德又發生了沖突,致使高句麗出現分裂的態勢

同年延安人劉迦論勾結稽胡,自稱皇王,起兵造反。

隋煬帝命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為關內討捕大使,發兵擊之,于上郡大敗叛軍,斬劉迦論及其將辛,萬余。

然則,反叛雖然平息,劉迦論所帶來的危害,卻更為嚴重。

突厥可汗咄吉。那鷹隼般的目光,已開始凝視中原。露出了猙獰的面容……

大業十一年,王須拔造反,魏刀兒肆虐山西。

隋煬帝在巡視雁門時,遭遇突厥人附近,被困雁門關。山西討捕大使,太原留守李淵前往救駕,也就是在這一年,年十六歲的李世民,第一次隨父參戰。并立下戰功,賜千牛備身。

李子通在江南造反,試圖吞并險些被丹陽郡守房彥謙打殘的杜伏威所部。

不成想杜伏威與輔公佑奮起反抗,擊潰李子通。后隋軍大將來整,乘勢追擊,大敗杜伏威。杜伏威只得退回歷陽。厲兵秣馬。丹陽郡郡守房彥謙則對李子通窮追猛打,將其趕回海陵。

十月,有城父人朱粲起兵造反……

十二月,李淵括降山西群盜,使河東地區,恢復安寧。

大業十二年,在不知不覺中,到來!

楊廣自從在雁門關遭遇突厥人圍困之后,精神一直萎靡不振。

他想不明白,自登基以來,他可謂是兢兢業業,苦心籌謀。憑借父輩留下的基業,他開疆擴土,可謂是春風得意。怎么突然間風云變幻,江山就亂成一團麻?難道說,他開疆擴土,錯了嗎?難道說,他宣揚國威,錯了嗎?難道說,他想要令四方來朝”都做錯了嗎?

楊廣越想就越想不明白,越想,就越鉆進了牛角尖。

非我負天下人。實天下人負我!一日,當楊廣看罷三園演義之后,突然仰天長嘆,把那部由洛浦書館刊印的《三國演義》,丟棄一旁。我欲為世人謀萬世福澤,然則世人卻視我為昏庸。既然如此,我做這許多事情,又有何用?

楊廣是個聰明人,但聰明人,往往會變得偏執。

楊廣就是這樣的狀況,一時間心灰意冷,再也無心朝政。

同時,楊玄感之亂給他帶來的打擊,至今仍無法消除。他對朝中文武百官,更是萬分猜忌,總覺得這所有人,都想要篡奪皇位。關中的關隴世族,關東的世胄門閥……歷數之下,世上無一好人。勿論是洛陽還是長安,都無法給他帶來安寧,反倒是早年間的江南煙雨,變得極具吸引力。

在大業十一年時,楊廣下令修造龍舟。

如今龍舟已成。他再也不想留在這個讓他感覺恐慌的地方于是在大業十二年三月。下詔前往江都。

“陛下欲往江都。可洛陽卻不能沒有安排。但不知,陛下予以何人留守?”

“一如前例。越王留守洛陽,代王留守長安。”楊廣破天荒,自從雁門回歸后,主動早朝。

他在朝堂上。下詔開設箕山,黑石兩大鷹揚府,以增強對東都洛陽的拱衛。

此前,滎陽郡治下,已開設有羅口、滎澤、牛渚口、圃田和大騩山,五座鷹揚府。其中滎澤、牛渚口與金堤關、虎牢關相互拱衛;羅口鎮守黑石關,保護黑石關和邙嶺通路;圃田位于滎陽最東面,也是最前線;大騩山則臨近新鄭,是滎陽東南面的一處屏障。本來,以此五府拱衛滎陽郡,已經綽綽有余。然則隨著民妾日益增多,滎陽作為東都鎖鑰,更要嚴密保護。

故而,楊廣在金紫光祿大夫裴世矩等人的建議下,增設兩座鷹揚府。

不過在同時,也撤銷了羅口鷹揚府,并入黑石府治下。

原羅口鷹揚府鷹揚郎將徐世績,因功升任鹿蹄山鷹揚郎將,秩比從五品,出鎮伊闕關。其麾下兵馬,歸黑石府所治。也就是說,新開設的黑石府,不僅僅要擔負起護佑虎牢關、滎陽至黑石關所有通路,同時還要擔負起黑石關西南。黑石渡口的守備任務。

其責任更顯重大。

故而,黑石關鷹揚郎將,秩比正五品,將凌駕于滎陽六大軍府之上。

這樣一個官職,自然極其重要。

以至于誰將接任黑石府鷹揚郎將,就成為文武百官,討論的重

箕山位于滎陽西南。與大騩山遙相呼應。而箕山,鷹揚郎將的人選,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后。很快就有了結果。

楊廣下詔,封張季珣為箕山鷹揚郎將,秩比從五品。

對于這個任命;所有人都不會感覺奇怪,更無心反對。張季珣,吳縣張氏族人,同時也是張仲堅的族叔。張季珣的父親張祥,曾擔任晉王府長史。楊廣在太子之爭勝出后,出鎮地方。

漢王楊諒起兵時,張祥誓死不降,與城同亡。

說起來,張祥是蕩一批從龍之士,對楊廣忠心耿耿。所以當楊廣點張季珣為箕山郎將的時候,誰油不敢反對。這可是楊廣的心腹重臣,同時吳縣張家,又與蕭皇后關系密切。蕭皇后未嫁時,就是在其舅父的撫養下長大成人。而蕭皇后的舅父,也正是吳縣張氏所出。朝臣們不是傻子,得罪了楊廣,說不得在他那喜怒無常的脾氣下,還有一線生機。若得罪蕭皇后……

所以,爭論的重點,就集中在了黑石郎將的上面。該由誰來出鎮黑石關?誰來擔當黑石郎將?朝臣們你爭我奪,相互爭辯,只把這朝堂。亂成一鍋粥。

“裴卿,為何不說話?”

楊廣發現,雖然朝臣們爭吵激烈,可是金紫光祿大夫裴世矩,卻兩眼微閉,一言不發。

裴世矩說:“滎陽是東都鎖鑰,黑石關更是洛陽的最后一道屏障。此關系東都安危,臣不敢妄言。”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息聲。

楊廣不禁笑了!

“既然裴卿不愿開口,那就由朕代裴卿,推薦一人如何?”

“陛下所推薦之人。定然合適,老臣絕無異議。”

這君臣之間一番對話,其實也是楊廣告訴滿朝文武:黑石郎將的人選,朕已經有了主意。

所謂代裴世矩推薦。說穿了,就是楊廣自己的意思。

如此費周析,不過是不想被說成獨斷朝綱而已。楊廣說罷,環視滿朝文武。

他沉吟一下,“黑石關距離鞏縣,不足十里,屬鞏縣所轄。既然是黑石郎將,何不由鞏縣男出鎮?”

鞏縣男,五等爵之中,品秩最低的男爵。

若說全稱,應該是鞏縣男爵,配享有二百戶食邑。

楊廣笑瞇瞇的說出了心目中怕人選,一時間在朝堂上炸了鍋。

“陛下,黑石關乃東都最后一道屏障,關乎洛陽安危。鞏縣男年方十九,恐無法擔此重任。”

“是啊陛下,鞏縣男年幼,恐無法擔此重任。”

楊廣臉色一沉。剛要開口。

卻聽裴世矩說道:“諸公此言此言,鞏縣男雖尚未成丁,然則名動士林,功勛卓著。其文名且放在一旁,單論其十五歲征戰高句麗,生擒高建武;十六歲率一縣青壯,阻楊玄感十萬大軍近十余日,更有復奪汜水、滎陽、管城之功勞。只因其祖父病故,故而三載丁憂

如今,三載已滿。陛下論功行賞,區區黑石郎將,也是在常理之中。

這鞏縣男,赫然是李言慶。

說起來,李言慶三年前因鄭世安亡故的緣故,丁憂三載。

雖則無法出仕,可是卻得了一個鞏縣男的爵位。在當時人看來,李言慶的功勞,出任這終身鞏縣男,似乎并無大礙。加之這只是個虛職,除了二百戶食邑之外,李言慶并沒有什么權力。

想來,這是楊廣為安撫功臣,向世人昭示恩德的手段。

所以當詔書發出之后,許多人雖然吃驚,倒也沒有站出來反對。

可現在弄來,三年前的一紙詔書,所為的,確是如今的黑石郎將。也就是說,在滎陽開始黑石府的構想,在三年前就已經有了端倪。可惜,誰也沒有覺察到楊廣的這個想法,甚至包括裴世矩在內,同樣感到意外。但既然楊廣說了。是代他來推著,裴世矩當然會竭力維護。

“元太府也說。黑石關是東都屏障,豈是等閑人可以出鎮?

李言慶文采出眾。忠直剛正,兵法謀略,無不精通。況且其在滎陽善名卓絕,三載來,各地紛紛奏報庫府不足,饑民眾多。唯有滎陽,從未有過這等消息。此何也?全賴李言慶召集滎陽緒紳。捐糧獻才,開始粥棚。據我所知,李言慶等人三載來,耗費錢糧近十萬貫。當初,楊玄感肆虐河洛時,洛陽也有此等情況。卻偏偏無一人肯站出來,行此等大善之事……

元太府可能不知道,滎洛百姓,提起李言慶,莫不要尊一聲:李大善人。

有此等人物出鎮黑石關,若有意外,其振臂一呼,可令河洛呼應,東都又何愁不得安寧乎?”

元太府。名元文都,任太府卿,洛陽留守。

他此前長住長安,雖知李言慶之名,但了解并不算多。

聞聽之下。向對面樊子蓋看去。那樊子蓋如今出任民部尚書,向元文都點頭,表示裴世矩并沒有說錯。

裴世矩說:“況乎李言慶為人至孝,品性端正。

固有甘羅十二歲能為宰相,我等又何需以大小論英雄?似李言慶這等忠、義、仁、孝、勇皆備之人,依我說,出任一個黑石郎將,只怕還小了些。”

裴世矩話音剛落,卻見一人站出。

“若說鞏縣男忠孝勇,我沒有意見。

可說他品性……我聽人說,自他主編《奸妄注》以來,麒麟館外,車馬不絕。更有傳言,他收受賄賂,凡送萬貫錢帛者,即刻以提出要求。

著書立說,自古為圣賢事。其人以圣賢事而大肆斂財,何來品行端正之說。”

說話的人,正是楊廣寵臣,秘書監虞世基。

想當初。李言慶在鞏縣城頭,罵死虞世基之子虞柔。雖說虞柔何當該死,就算李言慶不罵死他,楊廣也會取其性命。可問題是,李言慶罵的太過狠毒。虞世基也感覺到顏面無光彩。

三年前。他找不到由頭,去為難李言慶。

三年后。他怎么著,也要讓李言慶難受一番。

至于李言慶收受賄賂一說,則是源自于李言慶在大業十年中,編撰完春秋戰國兩篇奸妄注后,兩漢第一篇,直指漢高祖劉邦。言其且黑又厚,拋妻棄子不說。又不忠不孝,故而被指為有漢以來。第一奸妄。

他這篇文章一出,所引發起出的震蕩,可以用天崩地裂來形容。

漢高祖劉邦。一直以來都是以正面形象而出現在史冊當中。李言慶饑諷其厚黑。令得無數人,莫不感到惶恐。可言慶所用事實,皆出自于《史記》。有些事情分開來看,好像的確是那么一回事。

士林之中,為此爭論不休。

然則真正惶恐的,還是那些世胄門閥。

隋唐時期的世族大家,論其淵源,大都是起源漢時。

說句不好聽的話,李言慶如果在書里罵了什么人,那說不定就是那個大家族的祖上先人。

《奸妄注》的流傳,遠勝于薛收編撰的總圣賢注》。如果說。圣賢注是教人為善,那么奸妄注,就是刨名人祖墳,揭名人的老底兒。普通百姓,對圣賢會敬而遠之。可是對名人的八卦,確是格外關注。而奸妄注的目的,就在于八卦。

或是斷章取義,或是穿鑿附會“

總之,李言慶就是要用盡一切辦法,使人們對其中的故事,產生出濃厚的興趣。為便于推廣,李言慶還盡量以白話編撰。如此一來,在百姓中的影響力更大,甚至不弱于《三國演義》。

于是乎。世胄豪族子弟,莫不感到惶恐。

有聰明的人。試圖尋找門路,懇求李言慶筆下留情。不過李言慶只做了一篇漢高祖的文章后,便收手不再繼續。奸妄注的后續編撰,則交由麒麟館中。一名為許敬宗者,負責編撰。這個許敬宗。說起來也有來頭。

出身于官宦家庭,父親許善心,曾是南方一郡官吏。

許敬宗本人也是文采不俗,是大業二年的進士,和杜如晦是同期。

杜如晦如今是長安縣的一名縣正,雖說不是很得以,可好歹也是個正六品的上郡官職。而許敬宗呢,一開始也出任了一縣功曹,可不成想大業八年。隋煬帝一征遼東時,飛黃上廄的御馬。在途徑許敬宗治下時,被悍匪楊公卿劫掠。許敬宗也因此受到牽連,被罷官貶為庶民。

李言慶的麒麟館,在大業十年建成。

許敬宗正處于落魄時,聽聞麒麟館括納人手,就前往應征,并且成功進入麒麟館。

論文采,他比李言慶不弱于薛收等人;論筆力,更是雄健異常。從李言慶手中接過了《奸妄注》的編撰權后,他很快就理解了李言慶的意圖。于是乎接過筆來,不僅挖人祖墳,他還會在撒一泡尿上去。其文筆陰毒,用詞刻薄。曾生生將兩個登門指責的名士,氣得差點吐血。

當然了。這家伙斂財的手段,和他的筆力,成正比。

虞世基拿這件事出來,也不一定就能擋住李言慶的仕途,可惡心他一下,也不錯。

裴世矩微微一笑,“聞秘書監,亦有求人否?”

聽說你也派人。過去行賄了吧“

虞世基頓時面紅耳赤,瞪著裴世矩,半晌說不出話勺

宇文智及陰陽怪氣地說:“聽說裴公族中有女,以平妻許以鞏縣男,可知裴公,真愛才心切。”

你老裴家乃是河東世胄,居然把侄孫女許配給李言慶,而且是以平妻許配?

裴世矩臉色一沉,“舉賢不避親,老臣舉薦李言慶,乃是出于一片公心。至于兒女之事,非老臣可以約束。不過,裴翠云與長孫無垢平妻許以李言慶。似乎并無不妥。莫非宇文侍郎,以為長孫不計裴氏?”

楊廣被困在雁門關的時候,曾感嘆:若長孫安在,敢使突厥至此?

其言語中,對長孫晟無比懷念。

裴翠云之所以會以平妻的身份許以李言慶,那是我裴氏,對長孫大將軍的敬重。你宇文智及是不是覺得,長孫晟比不上我們裴氏?

這話頓時說中了楊廣的心。

楊廣臉色,有些陰郁……

“況乎,老臣未有鳳女,強嫁他人。”

宇文智及那張俊俏的面孔,頓時漲得通紅,如同滴血。

這其中,又有一個典故。

大業十一年,也就是去年,麥鐵杖的孫子麥子仲,孝滿出任左監門郎將。宇文智及有一個閨女,名叫宇文鳳,年已二十三歲,至今未嫁。只因其性情暴烈。而且頗為自大,屬于那種正義感超強的女人。一次在長安街頭,看見麥子仲痛打坊間地痞,頓生愛慕之心。并誓言非麥子仲不嫁。

宇文智及就找來了麥子仲老爹麥孟才,一頓酒下去,提出要把女兒嫁給麥子仲。

麥孟才知道,麥子仲心里還是喜歡裴翠云,而且他對宇文家,也不是非常感冒,就借口推諉。

可宇文智及愛女心切。死活非要把女兒嫁給麥子仲。

這其中究竟是怎么個緣由,如今已無人知曉。反正不久之后,就傳出宇文智及摟著麥孟有的脖子,許以重金,把女兒嫁了出去。故而就有了,鳳女強嫁,的典故。為朝中文武笑料。裴世矩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出鳳女強嫁的事情,把宇文智及氣得,眼冒金星。

楊廣也聽說過這個典故,忍不住大笑起來。可他這一笑,卻讓宇文智及是有火發不出,只能惡狠狠,瞪了裴世矩一眼。

看起來,楊廣已經有了主意。

而且他又找了裴世矩這么一個老謀深算,老奸巨猾,有三寸不爛之舌的人做說客,誰能說得過裴世矩?這家伙就是以嘴皮子利落而聞名,當年在西域,憑借一人,攪得西域不得安寧。

這時候,誰若是再站出來反對,惹了楊廣,最多是被一頓斥責。

可是惹了裴世矩,弄的好像虞世基和宇文智及那樣下不來臺,才是顏面盡失。

楊廣說:“宇文卿所言,倒是讓朕想起來一件事。麥卿,子仲今年好像也到了成丁的年紀了。”

麥卿,是指麥孟才。麥鐵杖的次子,麥子仲的老爹。

他如今出任左備身府將軍,虎賁郎將,是負責保護楊廣的近衛頭子。剛才被裴世矩提起了,鳳女強嫁,的典故,麥孟才正縮在一旁。聽楊廣詢問,他連忙站出來。躬身道:“犬子去歲末,業已成丁。”

從楊廣對麥子仲的稱呼可以看出,他對麥家,何等喜愛。

說起來,楊廣現在也就喜歡麥孟才這種沒有根基的新近權貴。這種人好拉攏,而且很忠心。

這也是楊廣為什么。愿意相信李言慶的一個緣故。

如果李言慶是出自鄭氏,裴氏,李氏,“他斷然不會委以重任。偏偏李言慶反出了鄭家之后,又沒歸宗李氏。這也就造成了,他如今孤家寡人的局面。楊廣也因此,對他多出些喜愛。

“說起來,子仲十七從軍,也曾立下過許多功勞。

朕在他這個年齡的時候。已經統領一軍了這樣吧,讓子仲出任黑石府鷹擊郎將,和李言慶一同出鎮滎陽,諸公以為如何?”

楊廣之所以這么安排。當然還有其他考慮。

雖說有蕭皇后舉薦。可李言慶這家伙過于狂傲。當初先抗旨不尊,后來又抨擊朝政,不是個安生的主兒。把黑石關真的交給李言慶一個人,楊廣還真就不太放心。麥子仲和李言慶,有奪愛之仇“兩個人沒什么太深的交往,讓麥子仲出任黑石鷹擊郎將,正可牽制李言慶。

他這番考究,自然是不可能與旁人說明。

不過有了李言慶前車之鑒,這時候也就沒人再站出來反對。

剛才得罪了裴世矩。難不成現在再去得罪宇文智及和麥孟才?弄不好,連楊廣一同得罪進去。

所以,文武群臣,齊聲表示贊同。

楊廣這心里,不禁暗自長出了一口氣。

“既然如此,三月三,朕將在洛口登舟,前往江都。

除留守官員之外,其他眾人,隨朕一同前往,左右驍果隨行。朝中之事,關中置于代王,關東置于越王,可自行決斷。如有不決之事,可奏報江都,由朕親自決斷……

散朝!”

說罷,楊廣甩袖,離開金鑾寶殿。

第三卷結束了……

雖劍第三卷里,還留有一些事件沒有解開,但該交代的都已涇交代。

楊玄感之亂以后,實在沒什么好寫。注水似乎也無意義,索性開出第四卷,而第三卷中的一些瑣事,可在第皿卷里,慢慢交代。

總體感覺,這樣子也不算太突兀。

時間跨度三年,李言慶將正式,登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