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第234章:小宋啊,你路走窄了

作為老外交官的郤犨知道現在應該先穩住元華,說道:“右師,寡君已率中軍、下軍南來途中,豈會坐視宋國危局于不顧?”

元華一聽,晉國的中軍和下軍在南下?

他心里多少穩了一些,只是覺得遠水救不了近火,說道:“楚、鄭、陳、蔡大兵已抵‘上蔡’。這……”

這個“上蔡”就是蔡國的都城。

而蔡國是一個小國,規模方面算是四流國家。

像許國則是屬于不入流。

陳國比起蔡國強了那么一點點,算是一個三流國家。

晉國與吳國會盟時,邊上有個徐國。

這個徐國以當前的實力劃分來算是一個二流國家,也就是跟鄭國、宋國差不多實力的國家。

既然是在邊上,徐國怎么沒在晉吳會盟時摻一腳?

他們現在奉行的是閉關鎖國的國策,誰愛跟誰怎么樣就去,反正就是我不見、我不聽。

如果考究歷史的話,會發現這個徐國比誰都要歷史悠久。

相傳徐國是夏朝的分封國,商朝時期就是玩自己的,一直到周穆王時期才肯臣服于周王室。

成為諸夏一員的徐國歷來跟誰都玩不到一塊去,搞得中原列國都快忘了有這么一個國家;南方各國考慮到徐國不弱并且沒招惹到自己,還是不去挑釁了吧。

這一次宋國病疾了亂投投醫,派了使者去徐國。

人老徐家連接待都沒有,直接讓宋國使者滾蛋了。

元華抱著十萬分的希望來到“雍丘”,就指望著晉國的上軍和新軍救命。

結果?

郤犨送走了元華,回到帳內,臉上泛著冷笑,說道:“宋人膽小。”

不給好處就要俺們去拼命?

想太多了!

這個想法極度靠譜!

現在是春秋中葉,國與國之間講究禮法,也追求實際。

出兵肯定要奔著收益去的。

可以是征戰時獲得戰利品,也能是獲得正治影響力。

元華壓根就是找錯了人。

晉國負責跟宋國外交的是范氏,不是郤氏。

什么好處都讓范氏拿了,等到要流血時卻是郤氏去流,沒這樣的道理!

真的要救援宋國的話,怎么救有很多需要說道和計較的地方。

首先,老范家需要在國內讓出多少利益?

國內的利益不讓,別希望大家能拿出多少力氣去拼。

不想讓出國內的利益,外部的收益渠道總該拿出來一些。

要不然,雖然說是國家的事情,但更是老范家的事,憑啥讓各家為了老范家的收益去付出!

真的要這么搞,別怪各家可勁地去瞎折騰,再來讓所有人為自家的利益東奔西跑。

郤氏為什么名聲能差到這地步?

他們又為什么在國內幾乎沒朋友?

不就是郤氏平時真的囂張跋扈。

可是,晉國好幾代“卿”中囂張跋扈的多了去了,沒有一家能像郤氏這么的沒朋友。

真正讓郤氏交不到朋友的原因挺簡單,他們動用國家力量來為自家泄憤!

偏偏泄憤完,郤氏也沒對各家表示表示。

現在是個什么情況?

無非郤氏雙標了而已。

“楚國合兵三十余萬?”郤犨眉頭深皺,說道:“三‘軍’齊出,國之重臣皆至。”

楚國一個“軍”有多少人,建制怎么樣,跟周王室的諸侯國并不一樣。

只是,楚國的一個“軍”絕沒可能達到十萬。

他們的“軍”算是正經建制,該有多少戰兵就是多少。

其余多出的人員是以各家貴族自成建制,人數方面沒有一個固定。

比如,一個叫甲的楚國貴族帶來了五百人,他這五百人不被算在“軍”的序列里面,自己就帶著這五百人玩;另一個叫乙的楚國貴族帶來幾千人,同樣是帶著自家的人玩。

因為這樣,總是導致楚國無法做到令行禁止,很多次壞事就是壞在不處在建制的貴族私軍手里。

他們管這種現象叫“率部而戰”,也就是自帶干糧率領部眾上戰場立功。

往后數百年,以楚國人出身建立漢朝的老劉家,他們一直保存著上古先秦時期的楚國習俗,對外爆發戰爭的話,良家子也可以帶著鄉黨上戰場立功的。

呂武真不愿意在場聽郤氏的一叔二侄商議,找了個機會告辭離開。

按照郤氏一叔二侄的意思,他們壓根不可能現在去救援宋國。

不單單是宋國一毛不拔的關系。

留在南方的上軍和新軍合起來也就四個半的“師”,軍隊的士氣不高,疲憊也真的是非常疲憊。

拿三萬多士兵,又是這樣的狀態,去跟楚國的三十來萬軍隊拼?

腦子瓦特了吧!

停留在“雍丘”的上軍和新軍沒有動彈,只是做好了隨時開拔的準備。

時間就這么過了一個多月。

期間,他們肯定是要關注楚軍那邊的動向。

已經進入宋國地盤的公子喜所部,長久時間沒有異動。

聚兵在“上蔡”的的楚共王一樣是待著沒動彈。

在某一天,呂武得到了通知,說是國君率領的大軍已經靠近“雍丘”這個地方。

他走出帳篷向西北面看去,果然看到了地平線上的大軍。

長久待在南方的眾將士,看到己方大軍到來,忍不住爆發出了歡呼聲。

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是一點都不想在南方待了,就盼著新的部隊趕緊過來,好讓自己能夠回家。

歡呼完了,他們跑回自己的帳篷,什么東西該收拾,不收拾還等著什么?

郤至對新軍的各級軍官進行召集。

他沒有別的什么廢話,要求將需要歸鄉的人,成建制地進行集結待命,決不能與到來的部隊造成沖擊。

這個大家都懂。

郤至需要強調,只是真的在南方耗太久,進行一次強調而已。

新軍中的貴族大部分是出自郤氏,要么就干脆是郤氏的部將,算是外人的也就呂武一人。

郤至特意將呂武留下來,問道:“今次陰氏作何安排?”

這是問要不要繼續留在新軍,還是在問調來了多少輪換的部隊。

呂武已經不是那個什么都不懂的懵懂少年,說道:“留駐之兵,歸回大半。”

要不要繼續留在新軍這種事情,要是能選的話,他真不樂意繼續待了。

郤至又問:“新來所部可有著甲?”

老呂家當然不是人人穿著鐵甲,甚至有些連皮甲、藤甲和木甲都沒有。

郤至說道:“今次楚軍來勢洶洶,必有人建言避其鋒芒。我已決議主戰,你若有所抱負,當在我之麾下。”

呂武很坦白地說:“溫子,武僅為‘中大夫’,難以自己。”

其實,郤至也是明白這個道理。

他更看出呂武來新軍服役是還人情。

郤锜干了什么事情,想必呂武已經知道。

新軍九成九是郤氏的人,呂武感到格格不入很正常,再加上郤锜上次的作為,但凡是個有自主權的貴族,誰還心里沒點想法?

“范伯屬意你往中軍,智伯多次言及你歸回下軍。”郤至半瞇起了眼睛,不知道是不是在警告什么,說道:“將往何處,由你自決。”

呂武感受到了壓力。

郤至揮了揮手,示意呂武可以離開了。

新來的部隊離得近了。

看去遠不止兩個滿編的軍團,更像是四個滿編的軍團。

事實上呂武的目測沒錯。

不止中軍和下軍滿編南下,人在南方的郤氏一叔二侄和中行偃,一樣從封地征召了數量足夠的士兵。

只是不清楚郤氏和中行氏是想在征討鄭國時得到足夠的利益分配,又或者早預料到楚國會大舉北上。

應該是前者居多?

“主!”宋彬時隔一年再次看到呂武很激動,行禮過后說道:“家中一切安好。”

封地里更多的事情需要等一下再匯報。

宋彬先稟告帶來了多少士兵以及輜重,士兵是個什么成份,輜重里面有多少物資和數量。

原先呂武帶了七千五百士兵和將近三千輔兵南下。

有四千多的士兵想要回去。

輔兵沒有自主權,看他們是來自哪個武士的家里,主人要走肯定也是跟著走。

呂武新征召過來的士兵只有一千五百,再加上隨軍的輔兵,一共是三千多人。

他這邊在進行安置,包括讓誰帶著想回去的部隊一塊回去。

宋彬請求留下參與這次大戰,沒有得到呂武的同意。

老巢不能沒人看顧。

呂武自己出征在外,老呂家在軍事上值得信賴的只有宋彬這個家臣,壓根就沒得選。

重新南下的國君剛安頓好就召集軍中的所有貴族。

呂武算是比較早過來的人之一,剛到就被程滑叫到了一邊。

等待貴族聚齊,國君過問南方是個什么情況。

郤锜沉著一張臉講述,主要講楚國的動作,再稍微提下宋國危若累卵的局面。

他們本來是想南下打鄭國,壓根沒想到楚國會大舉北上。

幾個“卿”中的士燮、智罃和韓厥立刻眉頭皺了起來。

郤锜還在繼續匯報,只是外面突然有人大聲求見,著實令他有些惱火。

“報!!!”來人進入大帳,大聲喊道:“鄭國子罕率兵進攻宋國,宋將樂懼于‘汋陂’戰敗,退往‘汋陵’。”

眾人一聽有些發愣。

子罕是鄭國的執政,這個大家都知道。

只是鄭國什么時候這么猛,能對宋軍一戰既勝了?

最重要的是那個叫“汋陵”的地方,距離“雍丘”也就一百幾十里。

不得不讓晉國的一種高層多想啊!

宋國這個小老弟,想干嘛???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biquge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