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第166章:到底要怎么追趕大家族?

為什么不搞華夏自己特色的兵種?

戰戈兵就是華夏最為特色的兵種之一。

歷史上出名的兵種還有許多,只不過使用特殊兵器的真不多,一般都是多兵種配合,強的是一整支軍隊,不是單個兵種。

呂武回憶了一下,比較有特色的單純步兵大概就是大戟士和大劍士。

大戟士的唯一一次閃光是在東漢末年,也就是袁紹和公孫瓚交鋒的“界橋之戰”。

比較關鍵的是,袁紹的大戟士身穿重甲,并且不是只有手持大戟,其實還背負了大型單兵用的弩。

一次閃光之后,大戟士就絕唱了。

另外,要說起使用大戟,其實還是戰國時代的楚國最早用,只是沒有著名戰例。

大劍士的代表是戰國時代的秦國鐵鷹銳士。

他們就是一群身穿重甲和使用巨型闊劍的士兵,戰法是排列成整齊的列隊,緩緩向前推進,遇到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劈出重劍。

要有個更直觀印象的話,鐵鷹銳士跟唐代陌刀兵的戰法相似。

不同之處在于鐵鷹銳士能夠發起集團沖鋒,單兵作戰能力并不弱小。

陌刀兵則是對陣型的依賴度更高,不成陣型為前提,陌刀陣的威力也將急速下降。

呂武還知道其它的一些強軍。

以步兵為主的話,陷陣營、北府兵、背嵬軍、戚家軍都據有代表性。

還是那個問題,強的是一整個軍團,不是單一一個兵種。

簡單的說,是以多兵種配合,使用到的武器種類繁多。

騎兵方面的強軍更多,有品牌效應的是玄甲軍,但要區分他們之間的強弱,不好進行排名。

呂武當然想要發展騎兵!

當前還是戰車橫行的年代,等待被淘汰已經是西漢的漢武帝劉徹之后了。

呂武不是搞不了馬鞍和馬鐙、馬蹄鐵。

這些玩意其實沒什么技術含量,哪怕不使用金屬材料,單純適用皮革和木頭也能制造出來。

他面臨的難題是缺少合適的戰馬。

一樣都是馬,種類卻有點多。

現在的馬,中原的馬匹既小又矮。

平均馬背高度一米一到一米三的馬匹,不是制約成為騎兵用戰馬的原因。

是中原馬不但身高過矮,普遍沒爆發力又不具備太好的耐力。

這樣的馬匹,怎么來組建騎兵啊!

蒙古馬雖說矮,但是它至少還有耐力方面的優勢,養起來也不用太精細。

事實上,沒有引進更優質的戰馬之前,華夏真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騎兵。

胡人那邊也僅是用馬匹來代步,開戰時會下馬步戰,并不是進行騎兵集群沖鋒的作戰方式。

在尋找到合適的馬種之前,搞騎兵集群沖鋒作戰,壓根就是一種瞎胡鬧。

單純用馬來作為代步則會非常合適。

呂武記得自己在什么節目,還是哪個論壇看過一些觀念。

一兩千年中胡人與諸夏的交鋒,極少發生騎兵沖陣的戰事例子。

更多時候,騎兵的優勢在于短途機動性,并不是沖鋒突破能力。

騎兵與步兵的交戰,優勢體現在想打就打,不想打則是能跑的靈活機動上面。

呂武親自上過戰場了。

即便是戰車沖擊密集步兵方陣,撞進去一段距離也會被逼停,何況是騎兵。

并且時間再往后移,不到迫不得已真沒多少騎兵沖擊步兵密集方陣的戰例。

重點就是,騎兵的優勢在于短途機動性。

認為騎兵就是該被用來沖擊密集步兵方陣,只會是外行人。

懂行的還知道一點。

越是質量優秀的戰馬,照顧起來就越麻煩,導致騎兵在長途跋涉方面的速度,并沒有比單純的步兵快。

要是真的想要組建騎兵軍團,呂武要么開始挑選優質的戰馬進行培育,要么就是派出隊伍長途跋涉前往極西尋求馬種。

無論是哪一種,組建騎兵軍團對老呂家來說都不是短期內可行。

所以了,呂武很符合實際地將目光盯在步兵的改革上面。

接下來,又有新的武器上場。

箱子被抬了過來,掀開后幾部弩進入他們的視野。

拿出來的弩,它看上去結構并不復雜。

一個跟弓沒有什么區別的弩弓成為彎曲形狀,它連接著弩臂,弩臂之上有放置弩箭的凹槽,里面還有弩機的零件。

這部弩的弩機同樣沒什么復雜的地方,由青銅制作而成,只有兩個銷軸、鉤心和懸刀,并沒有瞄準用的望山。

說白了,就是一個“咬”住弓弦,還能提供回力以及張力的裝置。

因為絞盤沒有形成小型化的關系,弩自然不存在這種部件。

它的弩弓韌性非常高,使用手臂力量難以完成張弓的步驟,只能用腳來進行。

所以,它其實就是一部蹶張弩。

呂武親自進行了試射。

結果嘛?

他不管玩什么遠程武器,反正不會存在什么準頭。

弩箭被射出去非常遠,丈量下來射程超過三百步(約450米)。

正常的弓,射程最遠大概是七十步(約105米),只是超過二十步(約30米)威力就不怎么樣了。

強弓……,也就是三石以上的弓,最遠射程大概是一百一十步(約165米)到一百三十步(約195米),超過五十步(約75米)之后威力下降。

呂武自己的射術不怎么樣。

他讓凌一再上箭并試射。

在實驗過程中,弩在二十步(約30米)內直接射穿了八層甲,隨著距離越遠穿透力開始下降。

“主,百步仍能穿甲!”宋彬被驚呆了,感到難以置信,非常激動地問:“我‘士’可大舉列裝此‘兵’?”

呂武倒是想啊!

這種弩,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哪怕是進行了合理的分工,一部弩的完成依然要耗時八天。

而這是三名匠人的一同努力。

老呂家一直都缺少匠人,不可能將所有匠人調來制作弩機,不去干其它事情了。

呂武東扣扣西扣扣,頂多能調動三十名匠人專門制造弩機。

這樣一來,三十名匠人八十天只能出產三十部弩,想要形成足夠的數量,時間方面比較長。

當然了,隨著經驗的累積,過程中還會改善工藝,制作周期肯定能降得下來。

呂武覺得遠程兵種的話,不形成一定的數量,只能用在耍流氓上面。

比如,用在斬首戰術上面。

形成數量的話,怎么著也要數百上千吧?

以一千為基礎數量,八十天能造出三十部弩,八百天是三百部弩。

考慮到匠人熟練度以及工藝改良,怎么也要花個兩千天來造一千部弩機。

又或者,呂武調集更多的匠人加入到弩的制作之中。

不然,老呂家想要發展弩兵,起碼也是兩年之后才能形成規模。

另外還有一點!

晉國承包遠程兵種的是韓氏。

韓氏弓箭手不但是晉國最強悍的遠程兵種,于當前的華夏文化圈也有赫赫威名。

他們沒有弩這種兵器,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弓箭手。

老呂家發展弩兵,一樣都是遠程兵種,職能上面卻沒有重復。

畢竟,韓氏弓箭手的射程就那樣,老呂家可以承包超遠程的專項嘛。

只是,一樣都是玩遠程。

老呂家先搞重步兵,又搞遠程兵種,覆蓋了魏氏與韓氏的“專業”范圍?

這就很尷尬了啊!

需要考慮魏氏和韓氏的看法。

一旦韓氏和魏氏覺得老呂家是在挑戰他們的地位,呂武用嘴巴是絕對無法解釋清楚。

除非呂武甘于平庸,否則必然要從跟韓氏和魏氏的蜜月期結束,進入到對抗階段。

現在,呂武其實也沒得選擇。

因為短時間內無法儲備足夠的弩,遠程兵是后面的事情。

呂武搞出了“精羅”模仿,首先要做的是將武士訓練到符合要求。

他這么搞也不是瞎胡搞。

華夏自古以來就有優秀的密集陣傳統,能不能玩出大隊陣型配合,壓根就難不倒中原人。

透徹一點的來說,沒有集體意志以及團隊配合傳統的民族,好好去玩單兵勇猛就算了,玩什么團隊配合。

羅馬人的對手不知道羅馬軍團為什么那么強嗎?

他們為什么不進行模仿?

就是因為他們的民族習性問題,不存在什么團隊意識,玩的就是浪漫。

一個反面例子,就是曾經和羅馬人在高盧交手的日耳曼步兵。

他們在羅馬軍隊的多種火力壓制下,不得不擺出類似龜甲陣的隊形死守。

結果,這些平日里以勇猛沖鋒見長的武士,也喪失了大部分戰場機動能力,徹底淪為被動挨打的可憐蟲。

羅馬士兵甚至跳到日耳曼人的龜甲陣頂部,從縫隙中將短劍插入其中。

至于中原軍隊所在的東亞地區,從古典時代起就缺乏大量使用盾牌的文化。

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在其他地方都非常普遍的圓盾,一直到宋朝時才被部分騎兵部隊采納。

步兵的長形盾牌雖然源遠流長,但各種古怪的造型也決定了其不是全軍大部分兵士所使用的常規裝備。

亞軍隊的盾牌手們,往往只居于全軍前幾排位置,負責掩護身后的眾多輕裝同僚。

其中不僅有使用弓弩的普通輕步兵,還有很多使用各式長柄武器的重步兵。

雙方緊密配合,產生了兩種士兵相互依存的戰場共生關系。

呂武琢磨著,自己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