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洛的幸福生活

第一百六十一章 捂蓋子

馬臘德也知道這里靠近地方營地,扎營之時也做了相應防備,夜間更是增加了雙倍的循巡哨,奈何這個世界有種叫武林高手的bug,他們和官軍剛正面或許不行,但是說起夜間偷襲這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了,暗器、潛伏襲殺等等一連串的絕活兒使出來,那些巡哨很快就被一掃而空,接下來的故事就不用說了,反正到天亮的時候馬臘德收攏敗兵,原先三百綠營只找到二百出頭,兩百莊丁也只剩下了一百多人。打掃戰場之時清點出七十來具尸體,還差的那些數字估計是逃跑了。

“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馬臘德的心情從昨日的云端降到現在的谷底,本來輕松愉快的發財之旅成了喪命之路,這次來的三百人算是桐山營中最能打的了,一下就讓他損失了差不多五十人,這下回去恐怕黃游擊要砍自己的腦袋了。

一旁的陳家洛也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嘴里不停的念叨著,“這下如何向知縣大人交代啊!知府大人不日就要來福鼎巡查堤壩修筑事宜,要是讓他看到福鼎如今亂成這樣,我家大人的頂戴恐怕不保啊!”

嗯?要說起打仗馬臘德可能不太在行,但是要掄起做官他可是非常拿手滴,聽到陳家洛的訴苦他很快就想到一個逃避責任的主意!既然知縣大人都害怕丟掉頂戴的話,那么游擊大人想必也不會想把官軍慘敗的消息暴露出去,如此一來自己或許能找到活路。

“羅先生,您看咱們現在肯定是沒辦法進攻惡虎寨了,若是在此地繼續停留,一來糧食不夠吃了,二來到了夜間要是賊人再來,下官恐怕無法護得先生周全啊!”,在馬臘德看來陳家洛是文人,文人么向來都是怕死的,自己不妨先嚇唬他一下,要是他下令撤兵的話自己的責任能少一些。

“怎么?還有來!那咱們呆著這里豈不是很危險?”就像他想的一樣,陳家洛馬上露出驚恐的表情,一把拉住馬臘德的胳膊,“那一切就拜托將軍了,將軍但有吩咐,晚生定會全力配合。”,可惜的是對方雖然慫了,但就是不說出撤兵的話。

“既然師爺說此地不宜久留,那咱們就回縣城去吧!”,馬臘德大聲說道,還是把責任扔給了陳家洛一些。收攏敗兵,把尸首放在大車上安放好,幾百號人不復昨日的風采,垂頭喪氣的往回走去。

“我估摸著他們也該到惡虎寨了,嚴知縣請放心,本官手下的兒郎個個驍勇善戰,知縣大人您就等著好消息吧!”,這兩日心硯每天都要往桐山營跑三回,黃奎倒是沒多少擔心,看在到時候上奏報還要心硯說好話的份上不停安慰著。

黃奎吹牛的話還沒說完,一名親兵闖了進來,“大人,不好了,有人看見馬守備領著人馬回來了,看他們的樣子好像是打了敗仗!”

親兵的話給了黃奎一記響亮的耳光,自己正吹噓著你就給我來這個?沒看到屋內還有別人么?有什么話不能下來再說么?呵斥的話還沒說出口只聽身旁的知縣大人驚呼一聲,“什么!馬守備敗了?”

“呵呵,知縣大人勿需驚慌,或許是下面的人看錯了呢!”,黃奎回過頭來擠出一絲笑容,立刻又轉過頭去喝罵道,“軍中切忌傳播謠言,還不下去打聽清楚了再說!”

“且慢!”,陸菲青從心硯身后轉了出來,湊到黃奎耳邊小聲說道,“大人,若是貴軍真的偶有小挫,切勿讓他人知道啊!若是有人去知府大人面前.....恐怕對大人不利啊!”

黃奎這才反應過來,同樣小聲答道,“多謝陸先生提醒,下官理會的。”,他緊鎖眉頭在屋內轉了幾個圈,然后吩咐道,“你現在就騎馬出城去通知馬守備,讓他暫緩行軍,天黑了再回來,一路上若是有人問東問西就地拿下!”

心硯和陸菲青聞言相視一笑,果然讓總舵主猜中了,這家伙真的要把事情捂在福鼎縣之內!天黑再進城是為了避免更多人知道兵敗的消息,拿下路人也同樣是為了封鎖消息。雖然這么大的事情終究瞞不住,但能多幾天反應的時間總是好的。

馬臘德收到這個消息后也很快領會到游擊大人的意思,稍微松了一口氣,看來短時間內自己的頂戴算是保住了。陳家洛則在隊伍后面安撫著典吏李秀閑,他在昨夜亂軍之中被射了一鏢,正中大腿根部,雖不致命但短時間恐怕是沒精力去管衙門的事兒了。

夜里馬臘德帶著人馬悄悄地回到城里,他和陳家洛馬上被人帶到黃奎的房內,在屋子里的還有心硯和陸菲青;他們五人細細的商議起善后事宜來,按照黃奎的說法就是這次不過是誤中敵人奸計,等休整完畢下次出兵定能直搗賊人巢穴。但心硯問起下次出兵的時間他又開始顧左右而言他,顯然是不想再出兵了。

經過一夜的商討,雙方總算是商量出一個都能接受的方案來,對外宣稱官軍大敗惡虎寨的賊人,殺敵眾多,但官軍也有死傷,準備休整后再戰。至于向上司匯報和索求援兵的話雙方誰都沒有說,他們打算把這件事捂在福鼎縣之內。反正福鼎在外的士子不多,只要把他們招呼好就可以,至于平民百姓的話,想必府城的那些大人也不會理會。

好不容易對好口徑,黃奎正要回去休息之時,陳家洛又提出新的問題,“大人,眼前這一關雖然過了,但惡虎寨的賊人還在,若是他們又要下山劫掠該當如何?”

只要不打縣城就好啊!鄉里的那些土財主我管他們的死活!黃奎心里罵道,當然這話是不能說出口的,他反問道,“不知羅先生有何高見?”

陳家洛沉吟片刻,“下官倒是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