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揚帆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這話可不能在外面亂講

第二百五十三章這話可不能在外面亂講

“我也給徐廳長打了電話。”

“她怎么說?”

“她說你肯定有辦法。”

“啥!”

“她說你肯定有辦法,而且說這是鄭部長說的。”

“我艸!”

“說什么呢!”

“不是,我說的是一種植物……”

這一刻,高凡真想找一只哈士奇來親熱一下,不如此不足以表達內心的郁悶。

實在是太欺負人了,我還是一個孩子好不好!

你們一個是省化工廳的副廳長,一個是化工部的副部長,成天使這種陰招來算計我,真的很合適嗎?

“我估摸著,廳里是看中你要搞的維生素廠了。”

高逸平換了一種平和的口氣,對高凡提醒道。

都是千年的老狐貍,徐盈,甚至可能是鄭立農,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盤,高逸平能看不明白嗎?

小化肥關停并轉,是大勢所趨。正如前面說過的,在碳酸氫銨的年代里,每個縣建一家化肥廠是合理的。但隨著國家逐漸掌握小尿素裝置的制造能力,一批小碳銨廠將改造成尿素廠,而另外的那些就必然要關停。

在過去幾年中,全國各省區都在整頓小化肥,已經有一些技術不達標的小化肥廠被關閉了。關閉一家廠子,不是簡單地在門上貼個封條就可以的,一家小化肥廠有上千名職工,這些人都是需要進行安置的。

這個年代還沒有下崗一說,國企職工端的都是鐵飯碗。廠子可以關,但職工的飯碗不能扔,必須把這些職工安排到其他企業去。

可這是足足上千人的大廠,在有些縣就是全縣最大的企業,要安置這么多人,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夠實現的嗎?

化工廳也罷,化工部也罷,其實一直都在糾結于這個問題,卻苦于找不到解決方案。不解決這個問題,淘汰落后企業以及銨改尿,都無法推行,這可是很耽誤事的。

就在這個時候,茂林省冒出來一個小天才,能夠無中生有地建起一家清洗劑廠,非但一下子安置了200多名待業青年,還能出口創匯。

更神奇的是,這個小天才又提出了要建一家維生素廠,還從美國拉到了一筆投資。一家維生素廠需要使用多少工人,徐盈并不知道,但從高凡此前說要投資200萬元這個數字來看,安置一兩百名職工應當是沒啥問題的。

要知道,一家小化肥廠的固定資產也就是三、四百萬而已,職工人數是上千的。

于是,徐盈靈機一動,便想到可以讓高凡來幫助省廳解決一部分關停化肥廠的職工安置問題。比如說,直接把化肥廠改成維生素廠,原來的工人保留不變,或者至少保留一半,這不也減輕了當地的負擔嗎?

對于高凡,徐盈自覺還是有些了解的,知道如果去和他商量此事,沒準他又要獅子大開口,提出各種各樣的條件。正好,滄海化肥廠的銨改尿完成,延秀、武源兩個縣開始抵制滄海化肥廠的尿素,徐盈便順水推舟地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高逸平。

至于說這也是鄭立農的意思,就純粹是徐盈在扯虎皮做大旗了。她倒是打算好了,如果高凡真能把這件事辦好,她是會向鄭立農隆重匯報高凡的事跡的。

至于現在,還不著急。

滄海化肥廠的銨改尿能不能取得預期效益,取決于產品能夠打進周圍幾縣,取代原來幾縣小化肥廠的產品。

而一旦滄海化肥廠的尿素取代了幾個小化肥廠的碳銨,就意味著這幾個小化肥廠要關門大吉,那么他們的職工安置以及為當地上繳的稅利,就要著落到滄海化肥廠頭上來解決。

這件事的起因,是高逸平的寶貝兒子高凡想給父親謀一個政績,而最終的結果也的確謀到了這個政績,高逸平憑空升了兩級,從一個正科級的廠長變成了正處級的廠長。

好處你已經拿到了,那么,因此產生的麻煩,你不得去解決嗎?

我看好你哦……

“我如果不接這個茬,徐廳長那邊會怎么樣?”高凡冷靜下來,問道。

高逸平說:“應當也不會怎么樣吧。畢竟你連一個正式的干部都不是,完全是義務為省里做事,還辦起了兩家合資企業。省里如果還找你的麻煩,就說不過去了。”

“那你覺得我該不該接?”高凡又問道。

高逸平反問道:“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高凡說:“這取決于省里能給我多大的授權。光是化工廳的授權還不夠,起碼得是省經委給我撐腰才行。”

高逸平說:“你的意思是說,你要對延秀化肥廠和武源化肥廠動大手術?”

“那是肯定的。”高凡說,“我的滄化科貿是股份制企業,各種機制都是非常靈活的,制度也是非常嚴格的。

“延化、武化這些廠子,就像咱們滄化一樣,都是十幾年的老廠,而且他們的廠長還不像我爹這樣英明神武,廠里的風氣可想而知。”

“這話可不能在外面亂講。”高逸平趕緊叮囑。對于兒子送給自己的“英明神武”一詞,他倒是笑納了。

高凡繼續說:“維生素廠這邊,需要一些熟練的操作工。現在勞動服務公司的這些人,我不太放心,主要是太年輕了,責任心不夠。搞搞清洗劑還無所謂,維生素合成裝置是有一定壓力的,沒有一些熟練的化工操作工不行。”

“延化、武化都有一些不錯的操作工。”高逸平說道。

“沒錯,這是我覺得可以接下這件事的理由。”高凡說,“不過,兩家廠子加起來2000多人,合格的操作工能湊出200都值得慶幸了。

“剩下的人,都是習慣了好逸惡勞的。如果愿意接受管理,我倒是可以給他們找到活干。如果仗著手上有鐵飯碗,不肯做事,那我只能是請他們走人了。”

“維生素廠能夠安置下這么多人嗎?”高逸平追問道。

高凡說:“目前肯定用不了這么多人。一套年產100噸維生素E的裝置,各個崗位加起來,有200人就綽綽有余了。不過,維生素E只是我的第一個產品,有哈奇集團做靠山,我打算繼續上馬維生素C,生產規模看市場開拓的情況而定。

“如果干得好,一年之內安置2000人沒什么難度,而且這個廠子絕對是一頭現金牛,比十個滄海化肥廠賺的錢都多。”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滄海揚帆的連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