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第72章 海上接戰

橫陳在前方的是嵊泗諸島的主島大橫島,是座東西狹長、南北狹窄的大島,東西延伸開來有近二十里寬,最西端的南北縱深有四五里,但狹長的東部就仿佛是伸入湛藍海水里的長戟。

大橫島的最高峰金雞山也位于島西端,有七八十丈高,林縛站在津海號的甲板上,望著蔥蔥郁郁的金雞山,依山而建的塢堡墻壘在山林間若隱若現。近六七十年來,嵊泗諸島一直都是東海域的海盜窩,屢剿不絕,時常有大寇盤踞大橫島上,金雞山的塢壘也給經營得固若金湯,只有要一兩千精悍寇兵據守,想要強行用兵,便是三五千兵馬涌上,即使不計傷亡,也很難猝然間攻陷。

這時候大橫島南端的海灣里,陸續駛出十數艘海盜船來,以六艘海鰍船為主,外圍則以小型的蒼山船為哨船,快速的朝這邊船隊駛來,欲加以驅逐,甲板上站滿寇兵。

寇兵都穿上統一的禇紅色兵服,半數穿有各類鎧甲,船桅、船頭及護舷上所插的各類旗幟嚴整密集,軍容遠勝過去年暨陽血戰時期的東海寇。可以看出化名東海鷂袁庭棟的奢飛熊在過去一年時間里,對東海寇的整合非常的有成效,至少將嵊泗諸島的寇兵都直接置入他的麾下、直接指揮。

軍容嚴不嚴整,很大程度上是觀察旗幟,所以作戰時,時常用增減旗幟的方式來迷惑敵軍哨探。江東左軍整編近七千人,包括林縛指揮帥旗在內,各類指揮旗、將旗、營旗、傳令旗幟共七百一十二面,旗幟丟失在軍中是大罪。即使林縛在實際戰訓中,重演戰,輕行操,訓練或出戰時,仍然將旗幟的整飭與否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寇兵操舟隊列嚴整,出島后沒有直接過來接戰,而往上風向劃去。

“寇兵自知船小不利接戰,有意占上風位,好搶得主動。”葛存雄看著敵船動作,與林縛解釋,這時候趙青山在另一艘津海級戰船下達變帆指令,要求船隊所有船舶與寇船爭搶上風位。

除津海號外,靖海水營第一營整編隨林縛離開崇州巡海,靖海水營第一營以趙青山為營指揮,編隊出海時,林縛不干涉趙青山的指揮權,津海號上也沒有升起他的帥旗。除靖海水營第一營整編隨林縛巡海外,仍從親衛營、崇州步營抽調六百精銳甲卒乘津海號、東陽號,編成林縛的護軍,是為此次巡海的加強主力,所以調第二營副營指揮葛存雄上津海號,親自擔任津海號、東陽號這兩艘船的戰船指揮。

巡海船隊編有兩艘津海級、四艘集云級的大型海船,借風勢而行,極為迅捷,船體龐大且堅固,寇船也知在下風向絕無與巡海船抗衡的可能。

津海級、集云級的大型海船,載量都在千石以上,雖然船上都備有大櫓,以人力搖櫓,逆風而行時,還是遠不及海鰍船、蒼山船這類帆櫓齊全的輕型海船便捷迅速,逆風時很容易給拉開距離,很難展開攻勢。

在威力強大的遠程武器大規模應用于海戰之前,水戰還以接舷戰或以船隊直接沖撞為主時,搶戰風位就顯得極為的重要。寇船搶占上風向,便能在海戰中有效的限制津海級、集云級大型海船發揮作用。

巡海船隊,除了六艘大型海船為主力外,仍編有近二十艘海鰍船、蒼山船、艨艟、大翼船等中小型快速戰船,規模不見得比出島接戰的寇船小。巡海時,這些中小型戰船系于大船尾后,節省人力,這時候都解開纜繩,散于外圍,穿梭船隊之間,充當護衛船及哨船,使得巡海船隊的戰術編隊更加靈活。

這時候趙青山在靖海水營第一營的指揮船上傳出搶占上風位的指令,船隊變帆轉向,以之字形逆而行,與寇船幾乎是隔著三四里海路平行而行。

宋博站在林縛的身側,看著海戰一觸即發,也不由的緊張起來。雖說化名袁庭棟的奢飛熊在嵊泗諸島布下少弱的兵力,但是船隊的規模要比巡海船隊小得多,而且缺少在海戰中能發揮大威力的大型海船。

江東左軍巡海到嵊泗諸島,對盤踞于此的東海寇勢力是嚴重的挑釁,東海寇不能龜縮在島上不出戰,但是實力不濟,出海作戰不利處又太多。

寇船只能借風向的便利進行試探性的接戰,只要能糾纏拖延時間,若能尋機奪下一兩艘船,便能將無法在海上長久停留的巡海船隊趕回去,不讓巡海船隊繼續南行,去騷擾涂山、岱山諸島。

大型海船靠風帆逆行搶占上風位,需要走出大“之”字形才能借到風力,要比直接逆行的槳櫓船慢許多。巡海船隊遂以十數艘海鰍船、蒼山船、艨艟船及大翼船等中小型戰船獨立編成一隊,與寇船先搶占上風位,集云級、津海級大型海船獨立成隊,在廣闊無垠的海面上走出更大的“之”字,想要繞到上風向然后借風勢直接沖擊寇兵船隊。

寇船見巡海戰船隊分作兩部,沒有能力將巡海主力船隊吃下,看著主力船隊揚帆繞開四五里遠之后,便想著分而擊之,先將中小型戰船分出來的船隊吃下來,行船接近有意接戰。

這邊只以弓弩迎擊,寇船接近到三五十步以內,便槳帆齊用,往下風向行,拉開與寇船的距離,避免接弦混戰。

寇船心里也明白,如此糾纏,會不知不覺的給拖到下風向去,一旦給巡海主力船隊占據上風向后,將會給他們迎頭痛擊,看著這邊誘戰,便停止追擊,繼續往上風向行。這邊也便變帆轉向,繼續逆風而行,三番數次,拖延寇兵的行速,消耗寇兵的體力。

在廣闊的海面上,逆風不借風力,搖櫓劃槳而行,對槳櫓手的體力消耗是巨大的,兩方三支船隊在海上糾纏了約兩個時辰,離開大橫島往西行了有三四十里的距離,在遠遠能看到大小洋山島出現在海平面上,寇船的速度終于是緩慢下來。

宋博站在津海號的甲板上,他是清楚津海號除了五桿船桅共二十一面縱帆外,還配有八副大櫓以便在海面上能逆風直行。

津海號主甲板下除最下層的裝壓艙石的底艙下,還有一層貨艙、兩層藏兵艙,從船底龍骨到宋博所站的主甲板有兩丈六尺高,在主甲板的尾部還有三層尾艙,尾艙甲板距海面就有三丈高。

櫓艙就在主甲板下藏兵艙室的兩側,平時舷板封閉,需要用時才打開來,將大櫓放下水。

在寇船逆行速度緩下來之后,雖說巡海主力船隊還是沒有能占到上風位,但是這時候趙青山所在的指揮船變換了指令。

宋博看不到腳下津海號的情形,卻能看到其他戰船兩側的舷板開,長達數丈的大櫓伸出來落下水中。先借風帆盡可能的接近寇兵,緊接著八名輔兵合力操作一副大櫓,在櫓室里合力搖櫓逆風直行,逆行的速度還是比不上輕便的蒼山船,但是竟然不比中型的海鰍船慢。

寇兵這時候才面臨接戰以來的最大危機,看到在逃到大小洋山島之前,六艘海鰍船根本擺脫不了追擊,便調整陣形,轉向揚帆,欲借風勢對巡海船隊發動攻勢,想要沖開巡海船隊的陣形,好借風勢往大橫島方向逃竄。

整個巡海船隊經過加強之后,正卒輔兵總數加起來近兩千人,是出島寇兵的兩倍,而且戰船所占的優勢很大。林縛不怕寇兵接舷作戰,就怕寇兵借著船小輕便的優勢在海上兜圈子或龜縮在島上不出海。

看著寇船沖來,兩艘津海級主力戰船先變帆轉向,讓開到兩側,以四艘集云級戰船為接舷戰主力,輔以海鰍船、蒼山船,將十數艘寇船糾纏住。在十數艘寇船給拖到下風向之后,兩艘津海級主力戰船,變帆轉向,直接以船體高大的優勢壓迫寇船,箭矢磚石以及裝滿火油的陶罐一起泄下,打擊寇兵。

津海號咬住寇兵的一艘海鰍船,周同、葛存雄在主甲板上親自指揮作戰,林縛在敖滄海等人的護衛下,帶著宋博、王成服等人退到尾艙甲板上,觀望整個戰局。

宋博心里替寇兵暗感可惜,雖說寇兵幾乎都是招募奢家在東閩沿海地區裁撤下來的精銳,作戰悍勇不比江東左軍差多少,兵甲也利,但是雙方在戰船的差距,此時看來尤其的刺眼。

津海號的主甲板比海鰍船要高出近丈,堅固厚重的橫撞過去,幾乎要將海鰍船直接撞沉,有數名寇兵冷不及防,給直接撞落下海。津海號寬闊的甲板上,甲卒輔兵多達二百余人,多持弓弩、刺槍,打擊寇兵,防止寇兵強登主甲板;甲板下的兩層藏兵艙室也有甲卒輔兵二百余人,小孔弦窗打開,弓弩射擊,或拿槍矛攻擊接近的寇兵,尾艙甲板更設有兩架床弩射擊遠處的寇船,在津海號的兩側,還有兩艘海鰍船、兩艘蒼山船護衛,防止其他寇船合圍津海號。

接舷糾纏而戰了大約半個時辰,寇船便不支潰敗,殘部往大橫島方向逃竄,巡海船隊這邊拿數十支鉤鑲鎖住兩艘海鰍寇船、五艘蒼山寇船,將這幾艘寇船上頑抗的寇兵剿滅之后,沒有對寇船殘部進行追擊,而繼續變帆走“之”字形,逆風往大小洋山島方向航行。

大小洋山島是嵊泗諸島最西端的兩座島嶼,是東海寇最接近海虞縣的兩處據點,距海虞縣最東端的陸地,才七八十里海路,是東海寇進攻海虞縣的橋頭堡,盤踞的寇兵不多。攻陷大橫島的難度很大,聚集江東左軍所有兵力,才能放手一打,但是還要防備東海寇主力從昌國縣諸島來援,江東左軍的兵力還是嚴重不足,林縛此行巡海,主要是將大小洋山島的東海寇清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