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何造反

第464章 不反對,不同意

“陛下,福建總兵李彥直父親李伯倫到了濟南。”王承恩稟告道。

“李彥直之父?李家應該是膠州人吧?”朱由檢目光閃爍了一下,問道。李彥直是膠州人,家里好像還是地主來著,是不是被卷入整治貪官污吏事件中?

“萊州府所屬膠州,陛下還未派人去萊州。”明白朱由檢在想什么,王承恩連忙道。

朱由檢點點頭,還沒卷入就好,李彥直是自己派往東南的大將,肩負海貿重任,其家里斷不能卷入這樣的事情中。

“李父此來好像是要捐獻自家田地給清田司,涉及李總兵家人,下面的官吏不知道怎么辦,便讓奴婢請示陛下。”王承恩繼續道。

“主動捐田?”朱由檢一下子來了興趣,不管是士紳還是地主,都是只嫌自家田地不夠,哪有主動把田地送出的,這種事還真是第一次見。

“李彥直不錯,李家也不錯。”朱由檢贊道,這件事絕對是李彥直寫信讓家里做的,遠隔千里能猜透自己要在山東動士紳地主的心思,并主動表明支持態度,李彥直真的不錯。

“那就宣李伯倫進來吧,朕見見他。”朱由檢道。

“草民李伯倫拜見陛下。”李伯倫年約五旬,身材魁梧,面貌冷峻,看起來和李彥直頗為神似。

“平身吧,賜座。”朱由檢道。

王承恩親自搬來一把椅子放在李伯倫身后,李伯倫謝過恩,又向王承恩施禮后方才穩穩坐下,神態非常自如完全沒有百姓見到皇帝的緊張感,這種鎮定自若的神態讓朱由檢頗為欣賞。

“聽聞你要主動獻出自家田地,為何要如此?”朱由檢直接問道。

“其實獻田并非出自我意,是我兒彥直寫信讓我這么做,彥直在信中說我大明雖然幅員遼闊,但大部分田地卻掌握在士紳地主手中,士紳儀仗權勢從不交稅以至于國庫收入年年減少。他說我李家因為他的緣故已經成為膠州大家族,這幾年兼并了不少田地,讓他深感不安。我李家人口不過十幾口,百十畝田地所產便足以糊口,再加上有自家生意,足以保證家人衣食無憂,根本沒有必要占有太多田地。

因為彥直的緣故,我李家的田地不用交稅,然而李家每少交一斗糧食國庫就少收入一斗。膠州人口眾多土地貧瘠,李家每多占一畝田地,其他百姓就少一畝,便有百姓會因此餓肚子甚至餓死。故接到彥直的信后,草民深思之后,決定只留下百畝田地用以養家,把其他田地共八千余畝捐給朝廷,還請陛下接納!”

“真乃深明大義也!”朱由檢不由得贊道。

不管是否出自李彥直授意,這李伯倫能做出捐出自家田地之舉,都是值得贊揚,對這樣的人家,自然要表彰一二。

“你可有功名?”朱由檢問道。

李伯倫搖搖頭,有些羞澀道:“草民讀過數年書,卻只是童生,無奈才做了生意。不過我長子李彥秀、次子李彥朗皆有秀才功名。”

“既如此便賜李彥秀、李彥朗國子監監生身份,封李彥秀為益都縣丞,封李彥朗為歷城縣主薄。”朱由檢當即道。國子監監生身份便有資格做官,縣丞是正八品,主薄正九品,自然由朱由檢隨口而封。

“多謝陛下!”李伯倫大喜,跪地磕頭道。捐獻了幾千畝田地,竟然為兩個兒子弄來了官身,實在是太賺了。其實李家主要靠做生意賺錢,對土地并不十分看重,這也是李伯倫愿意捐獻田地的一個原因。

“陛下,這是內閣擬的任命山東諸官員公文。”王承恩把一份冊子擺在朱由檢面前。

朱由檢雖然不在北京,但玉璽掌握在身邊,重大事情皆需要他的同意才行,所以哪怕是內閣決議,也得讓人飛馬送到駕前,等他披紅蓋印后方能施行。

朱由檢看了看,在山東左右布政使及按察使等省級官員任命上畫了圈,而在濟南府知府歷城縣知縣等親民官上直接劃叉。

濟南府州縣官員大都被拿掉,各州縣都派了商貿畢業生和宗室為吏,衙門算是充實了起來,其實有沒有知州知縣根本無所謂。朱由檢決定仿造李彥秀兄弟之例,賜給一些表現好的商貿學生監生身份,讓他們出任州縣縣城主簿,沒有知州知縣,縣丞主簿便是事實上一把手,以這樣手段便可以把州縣控制在自己手中。

對,就這樣做!

朱由檢的批示很快送回了朝廷,看過之后,內閣眾人面面相覷。

“山東左右布政使和按察使任命陛下都通過了,各府縣官員卻被打了回來,這是為什么啊?”黃立極驚訝道。

“是不是吏部推薦的名單有問題?”孫承宗猜測道。

“哪有什么問題啊,都是吏部文選司jing挑細選的人選。”吏部尚書王永光委屈道。

若是說其他官員任命有貓膩的話還有可能,山東府縣官員的任命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剛剛的官場大清理,因為皇帝還呆在山東,導致根本沒有官員愿去山東做官,任命的這些官員都是毫無背景者。

“吏部再擬一份任命名單吧。”黃立極嘆了口氣道。

王永光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

按照慣例,吏部有權任命四品一下官員,凡是吏部文選司擬定的官員人選,不管是內閣還是皇帝都不會打回,內閣大學士們更在意朝堂上官員的升遷,而皇帝對這些小官根本就不熟悉自然不可能反對,沒想到這次竟然出了意外。

很快第二份任命名單擬好,派人送往濟南城。然而卻如石沉大海一般再沒了動靜,皇帝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就那樣把任命文書留下了,根本就沒有批閱。

沒有皇帝同意的話,任命文書便不做數,官員自然無法上任。

對這種情形,朝堂官員恍然感覺回到了萬歷年間,萬歷皇帝也是經常不批閱官員任命,導致朝堂和地方衙門官員非常空缺,六部衙門往往只有幾個官員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