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岸的李元昊不敢退,退則士氣全無,而且還要承受黨項內部的質疑,而大宋這邊卻不能一直等下去,萬一天氣突變,這仗就沒法打了,所以趙振也只能主動渡河與黨項人決戰。
對于這場決戰,雙方各有利弊,黨項無法退回興州城,也就失去了城墻做依靠,但卻可以發揮他們騎兵的威力,而大宋這邊雖然有火器,但在與騎兵野戰時依然要吃點虧,不過大宋這邊占據著數量的優勢。
十月二十七日,隨著趙振的一聲令下,五萬宋軍開始拔營起寨,周美的先鋒軍也開始在冰面上鋪土,因為黨項人就在對面,很可能在他們渡河時發動阻擊,而這時宋軍在冰面上是很吃虧的,所以必須鋪出一條道路來。
看到宋軍這邊的舉動,對岸的黨項大軍也停止了派出斥候騷擾,隨后各路騎兵在大營前集合,而李元昊也坐在自己的車子上親自坐鎮中軍,隨時準備對宋軍發起進攻。
只是讓李元昊沒有想到的是,宋軍渡河的動作竟然出乎意料的慢,特別是先鋒軍負責在冰面上鋪路,結果等了大半天,道路竟然只鋪到一半,這讓黨項這邊的人也有些焦躁,特別是天氣這么冷,騎在馬上更是凍的人手腳發麻,可是宋軍卻是遲遲不過河,更讓所有人心中都生出幾分焦躁的情緒。
與此同時,宋軍這邊卻依然慢悠悠的鋪路,而在岸邊的大軍后方,一桶桶的熱湯菜也被送到隊伍中,讓將士們分批吃飯,另外這些將士外面都穿著厚重的棉衣,隨著棉花的收獲,李璋也優先給軍中做了一批棉大衣以及棉鞋,現在剛好派上了用場。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岸的黨項人也越來越焦躁,中軍中的李元昊更是本能的感覺有些不對勁,現在離天黑頂多只有一個時辰左右,就算宋軍鋪好了路,難不成他們還想在夜間過河不成?
不過就在這時,忽然只聽背后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只見一個斥候狂奔而來大聲稟報道:“啟稟陛下,后方三里發現宋軍騎兵!”
李元昊雖然沒有公開稱帝,但他這些年依附遼國,遼國也封他為大夏國王,而在內部時,李元昊也一直以皇帝自居,所以黨項人也一直稱李元昊為皇帝陛下。
“不好!”李元昊聽到這里也是大叫一聲,當即醒悟過來自己中計了,宋軍顯然是假意準備過河,其實暗中派出騎兵從其它地方過河繞到自己背后偷襲。
想到這里,李元昊也立刻下令,分出一支騎兵調頭迎敵,不過就在這時,忽然只聽背后傳出一聲巨響,似乎是背后的宋軍騎兵在發信號,結果他很快就發現了對面的宋軍也加快了鋪路的動作,眨眼間黃河的冰面上就鋪上了黃土。
“殺殺殺!”這時只見對面的大宋軍中高呼三聲,隨后只見整個宋軍也緩緩向河灘逼近,不過還沒等宋軍踏上冰面,背后的大宋騎兵就已經殺了過來,畢竟三里的距離對于騎兵來說幾乎是瞬息而至,李元昊派出迎敵的黨項騎兵這時卻剛剛出擊,連馬速都沒有提起來。
宋軍騎兵的主將名叫郭遵,也就是狄青想要拜師的那位,號稱打遍三軍無對手,無論是步戰還是馬戰都十分精通,事實上郭遵也掌握著邊軍中最為精銳的騎兵,只可惜在原來的歷史上,郭遵與劉平戰死三川口,他手下的騎兵也盡數戰死,不過郭遵在死前在黨項軍中殺了個三進三出,死在他手下的不下百人,最后才因力竭初殺。
郭遵在三天前就受趙振的指派,于夜間率領手下的五千騎兵悄悄離營,繞到黃河上游過河,然后日伏夜出的悄悄潛到黨項大營的后面,按照之前趙振的吩咐,他準時對黨項人發動突襲,在離營三里時才被黨項的斥候發現。
雖然李元昊的反應極快,這時也派出了一支騎兵迎敵,但是郭遵卻是十分淡定的一笑,這時竟然調轉馬頭,沒有殺向迎敵的黨項騎兵,而是直接殺向了旁邊的黨項大營。
李元昊之前為了迎敵,幾乎是全軍出動,大營中雖然有守軍,但數量并不多,所以當郭遵的騎兵殺到時,這些守軍幾乎毫無阻攔之力,眨眼間營門被撞開,緊接著騎兵就殺了進去。
“轟轟轟……”就在郭遵的騎兵剛殺進大營,立刻傳出一陣又一陣的爆炸聲,原來郭遵這支騎兵的目的就是燒毀黨項大營,所以他們出來時只帶了少量補給,但每個騎兵的馬匹上都架著兩個袋子,里面全都是手雷。
隨著郭遵的騎兵四處扔手雷,整個黨項大營也是亂成一團,而宋軍騎兵殺到哪,哪里就起了大火,爆炸聲更是不絕于耳,這時派出攔截的黨項騎兵也終于殺到,后路被斷的郭遵騎兵這時也只能回身殺來,雙方的騎兵就在火海般的大營中廝殺起來。
隨著黨項大營的被燒,李元昊手下的黨項人也終于慌亂起來,畢竟大營中不但有帳篷,而且還有糧食等物資,如果沒有了這些,哪怕他們打贏了,恐怕也要凍死在黃河岸邊,所以這時有不少人都想要回身救援。
不過這時趙振的主力大軍已經開始過河,眼看著就要殺過來了,不過李元昊也的確不愧是用兵的天才,這時竟然強令主力不許擅動,可以說放棄了救援大營,而是專心應付大宋的主力大軍。
事實上這也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如果黨項的主力回身救援,過河的大宋主力肯定會趁勢猛攻,到時黨項首尾難顧,肯定會一敗涂地,而且現在大營已經燒起來了,郭遵的騎兵也被之前派出的黨項騎兵纏住,根本無法對黨項主力形成威脅,如果李元昊能指揮大軍擊敗宋軍的主力,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看到黨項大軍依然按兵不動,大宋中軍中的趙振也不由得嘆息一聲道:“曹將軍曾夸贊李元昊真英雄也,以前我還有些不信,現在一見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