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小廚娘

第156章 蒜苗回鍋肉

所謂因材施教,便是如此。

“是,我一定潛心練習。”夏明月沖周智清福了福,“有勞周山長。”

“夏娘子客氣。”周智清呵呵一笑,“時候不早,不打擾夏娘子忙碌,先告辭。”

“周山長慢走。”

送走了周智清,夏明月將書本和筆墨紙張皆收拾了起來,進廚房去查看肉的狀況。

豬肉在加了黃酒和姜片的水中煮了八分熟后,此時已經完全晾涼。

夏明月和牛氏將晾涼的豬肉,皆是切成薄薄的片,而后入鍋煸炒,將豬肉多余的油紙小火煸出,直至肉片呈現焦黃色澤。

將豬肉盛了出來,留些許底油,炒香豆瓣醬、姜片、白糖、醬油、花椒粒兒,待全部調味料翻炒均勻,香味漸漸散發出來后,將擇洗且切成段兒的蒜苗桿兒放入鍋中。

豬肉片和蒜苗葉子依次入鍋翻炒均勻后,香噴噴的回鍋肉便可以出了鍋。

回鍋肉對火候要求較高,而小飯堂的廚房用的是大火加大灶,許多菜式為了能夠做熟入味,大多只能采用燉煮的方式,夏明月為了確保回鍋肉的滋味,只得采用一次少量,分做多次的方式來進行回鍋肉的烹制。

但這樣的話,容易出現菜全部做好后,前面做的菜涼透,滋味不好的情況。

且夏明月為了能夠物盡其用,炒制蒜苗回鍋肉用的并非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而是帶皮后臀肉,放涼后肉皮容易咬不動,極其影響口感。

于是,夏明月決定,仍舊采取晌午為學子打飯的方式,由牛氏等人張羅著為學子們打飯,而她則是在后廚忙碌。

如此,兩不耽誤。

只是,讓夏明月沒有想到的是,晚飯時,學子來小飯堂的時間比平常早上一刻鐘。

而且是蜂擁而至。

所有人皆是排著隊,只等著領到飯食,好大快朵頤。

而這些學子在看到今日晚上的菜是冒著濃濃香氣的蒜苗回鍋肉時,原本好不容易壓下去的饞蟲,統統冒出了頭。

就連口中的唾液,都要上演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麗場景。

牛氏等人自然瞧出來學子們雙目中透出來的“貪婪”之光,深知晚上這蒜苗回鍋肉又是供不應求,事先給所有人說明了晚上打飯的原則。

定量分配,每人等量,不可以再添。

話音落地,整個小飯堂響起了濃重的嘆息聲。

這樣色香味俱全的回鍋肉,竟然不能吃個夠,實在是可惜至極。

但一想到魏大廚不在的這段時日,皆是能夠吃到這樣美味的飯菜,心中立刻又平衡了許多。

學子們依舊按著秩序去領取飯食,又各自選了桌子坐下,慢慢享用分量有限的美食。

而為防有不妥,仍舊是心中暗喜,眉頭緊蹙。

很快,周智清和夫子們來吃晚飯。

保持著翠綠色澤,清香十足的蒜苗,帶了些許嚼勁兒,噴香十足,卻并不覺得有絲毫油膩的回鍋肉片,讓周智清和夫子們覺得十分美味,飯也吃得津津有味。

唯獨戴昌年此時眉頭緊蹙。

如中午一般,他吃著碗中的蒜苗回鍋肉十分好吃,有著想將碗中的回鍋肉快速吃完,再去添上一些的沖動。

但方才端飯時,廚娘說過,回鍋肉有限,每人定量,山長和夫子也不例外,添是不能再添的。

這讓晌午就沒有添到菜的戴昌年覺得有些煩躁。

煩躁到眉頭越擰越緊,連咬口中的饅頭時都有些咬牙切齒。

“戴夫子是哪里不大舒服?”周智清關切詢問,“我看你臉色有些不大好。”

戴昌年回過神來,忙道,“多謝山長關心,并無大礙。”

“這樣。”周智清眨了眨眼睛,“那就是這飯菜不大合口?”

“并沒有……”戴昌年急忙解釋,“大約是不大餓吧,所以有些吃不下……”

其他幾位夫子,看著戴昌年早已將蒜苗回鍋肉吃的干干凈凈的碗,面面相覷。

那恨不得要用饅頭將碗底兒給擦干凈的樣子,當真是吃不下?

還是說,吃成這個模樣,對于戴夫子而言是吃不下吧。

從前好像沒有注意到戴夫子飯量大的事情……

周智清將所有的事看在眼中,并不多言,只交代戴昌年飯后早些休息,莫要一直批閱學生們的文章,勞累晚睡。

“多謝山長記掛。”戴昌年拱了拱手,默默地將剩下的小米粥喝完。

吃完晚飯,各自回屋。

學子們皆是十來個人一間屋子,而夫子則是一人一間。

戴昌年回到屋中,照例批閱學生們這兩日交上來的文章。

此次的文章乃是有關時務政事,主題是有關現如今朝廷征戰的見解。

新朝建立時日不長,朝廷眼下只大力著手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開疆拓土,第二件事是休養生息,因而在選拔人才的考試中,有關時務的題目,總逃不脫這兩樣。

所以近日戴昌年給學生們布置了這樣的課業,要好好看一看縣學學子們自身的見解。

這些文章,戴昌年已是看了兩日,每一篇文章皆是逐字逐句,仔仔細細的閱讀,語句不通之處,難以理解之處,甚至連錯字皆是認真地給標了出來,末尾更是寫下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評價。

而今日,戴昌年在看文章時,卻覺得心緒飄忽,怎么也沉不下心來。

晚飯回鍋肉的美妙滋味似乎還在口中,無論是咽一下唾沫還是舔一下嘴唇,皆能品嘗到其味道。

而面前那篇文章中密密麻麻的字,似乎都變得有些模糊,字里行間,似又幻化出了一些東西,那些東西很快堆集到了一處,形成了回鍋肉的模樣……

戴昌年愣了愣神,而后閉上眼睛,伸手去揉了揉太陽穴。

他大抵是病了……

晚上不必夏明月收拾打掃,加上夏明月還要回西城區家中,便聽牛氏等人的勸說,早早離開縣學往家走。

正值秋冬交替之時,此時夜色已經降臨整個大地,街上兩邊的店鋪或已經上了門板閉店,或是點燃了門邊的各種燈籠,燈火通明。

路上行人不太多,夏明月加緊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