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119 交換戰俘

1119交換戰俘1119交換戰俘:、、、、、、、、、:xshuquge

“賊要求和罷戰?”

李泰在聽到這話之后,一時間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情況實在是有點超出了他的預料。

雖然說之前兩國也曾有短暫的罷戰盟約的和平期,但那時的背景較之當下還是有所不同。而且正因為有了之前那一次形同虛設的盟約的經歷,也越發證明了東西之間想要罷戰那就是扯淡,除非哪一方被徹底的干挺。

如今的北齊可是有著實實在在的領土和人口的損失,并不像之前那樣還指望通過談和來換回丟失的城地與被阻攔在宜陽的人馬,這一次想要挽回損失只能通過戰斗。

通過談判來找回場子,可謂是既不符合正常人的智力水平,也不符合北齊一貫桀驁的作風。除非是開啟談判、彼此罷戰本身就是北齊所需要達成的一個目標,為此甚至可以甘心承認如今已經造成的損失。

求和的信號是北齊方面的斥候所傳遞過來的,表示如果西魏愿意進行談和的話,那么北齊方面會在近期內派遣使者前來磋商彼此談和罷戰的細節。

對于這一比較反常的情況,李泰猜測有兩個可能。

第一就是北齊方面存心試探并作拖延,試探一下西魏還有沒有繼續推進以擴大戰果的決心,通過談判拖延魏軍后續軍事行動的節奏,從而爭取更多的時間來籌措力量、準備反擊。諸如眼下已經進入沁水河谷的齊軍,可以借著談判進行的同時加強對沁水河谷的封鎖。

第二個可能,那就是北齊國中可能發生或者是即將發生什么重要的人事變故,必須要確保外部的相對穩定,從而集中力量來處理內部的矛盾和問題。莫非是齊主高洋掛了?

這兩種情況可能性都不低,而在沒有更多資訊流露可供更加精準的猜度判斷的情況下,李泰也不能確定究竟是哪一種。

故而他的做法就是干脆不予理會,無論齊軍是怎樣的情況和意圖,總是需要魏軍方面做出反饋才能有所施展,而越是敵軍所想要的便要反其道而行之總是沒錯的。

因此李泰索性就當沒有這么一檔子事,部伍休養與增遣斥候等諸事一切如常,不作其他調整。

魏軍這里遲遲沒有給予反饋,段韶方面則就有些不淡定了。一方面他確實需要盡快與西魏方面達成一定的罷戰默契、從而讓麾下所掌握的兵力稍微解放出來。另一方面,此次求和乃是他的自作主張,并非出于皇帝或者是其他人的授意。

雖然說段韶做出這樣的決定的確是從大局考慮出發,畢竟眼下的北齊實在是經不起內憂外患的雙重折騰,但也不能說是完全的大公無私。

從段韶自己的考量而言,他這么做的用心占比大約是在七分公心、三分私心。整體上當然是希望社稷國運能夠穩中向好,而在國中即將掀起什么人事波瀾的情況下,他又希望爭取能讓自己站在一個相對安全和穩定的位置上。

可是如果此番求和不成,段韶對外既要承受住西魏大軍繼續發起進攻的強大壓力,對內或許還要面臨著皇帝與一些朝中大臣的追究詰責,處境可就要變得艱難了。

原本在段韶看來,魏軍的后路遭到斛律光所部人馬的襲擾,應該也會心生退意。而且銅鞮水交戰之后久久不前,也體現出魏軍前進乏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己方主動示弱,對方順勢接受下來而后彼此磋商條件細節才算比較正常。

但是如今敵軍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對自己拋出的橄欖枝全不回應,這也不免讓段韶自感頭疼不已。

權衡一番之后,他還是決定再給斛律光方面增兵三千、以加強沁水河谷方面的魏軍壓力,同時也繼續派遣心腹斥候向西魏方面釋放求和的信號,希望西魏方面能夠盡快給予回應。

他也不擔心自己過于急切的表達或許會泄露出齊國目下內部不穩的現狀,如今的齊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就是齊主高洋,其人的精神和身體狀態都非常令人堪憂。

但這在齊國也屬于高度的機密,只有為數不多的人才能知曉。其他人所知無非皇帝行事有些荒唐暴虐,是并不會輕易聯想到正當壯年的皇帝陛下已經是疾病纏身。李伯山這個敵國首腦當然也不能對皇帝的健康狀況了如指掌,隨著其消耗逐漸加劇而向前拓進的空間則不大,終究還是會同意談和的。

不過段韶這一番思考也只是針對正常人才可成立,但卻并不包括某些掛逼。李泰非但心里清楚高洋健康不佳,甚至從一開始就將之列為齊軍急于求和罷兵的一個重要原因和可能。

隨著段韶方面表露的越急切,李泰越發肯定北齊內部肯定是有大雷即將要爆了。因為如果僅僅只是試探的話,之前那么一次已經可以試探出許多訊息,大可不必一而再再而三的頻頻如此。

在有了更多的猜測之后,李泰對于談和也有了一點興趣。于是他便首次通過前方的斥候向對面傳遞一個信號,談和可以,但是需要已經進入沁水河谷的齊軍撤離沁水,并且歸還郭彥、是云寶等諸前后戰死將士的尸首。只有先做到這兩點,魏軍才會考慮彼此開始進行談判。

段韶在收到魏軍方面的回應后,心情可謂喜憂參半。盡管魏軍給出了回應,但所開出的條件卻都不怎么好完成,尤其是讓斛律光所部人馬撤軍,這實在是有點難辦。

眼下斛律光雖然是段韶的屬下,但其性格強直倔強、認定的事情通常都會堅持下去,此番好不容易趁隙而入、插入了敵軍的后路當中,想要讓其乖乖撤退無疑很難,其人是真的敢抗命不遵。而段韶如果強硬堅持的話,彼此間怕是就要鬧翻,使得這談和還沒開始就要難以進行下去。

而且眼下斛律光所在乃是齊軍為數不多能夠針對魏軍造成反制的情況,和談還未開始便先放棄自己最大的底牌,這也讓段韶有些難以接受。

但是好不容易開啟的對話,段韶也不愿意就這么還沒有談到實質性的問題就戛然而止。于是他便先避開難辦的問題,把好辦的先給做了,建立起一個對話的默契基礎,提出可以歸還魏軍戰死將士尸首,但是需要魏軍方面用尉粲等俘虜進行交換。

李泰收到這條件后當即便答應下來,尉粲這樣的貨色他也實在沒有浪費糧食繼續喂養的想法,返回給北齊可能還會讓北齊勛貴干政、吏治敗壞的局面更加劇一些。

雙方達成這一共識后,很快便約定了交換的地點,并且在之后不久便順利完成了這一輪的交易。在收到戰死將士的尸骨后,李泰當即便著令將他們暫且收殮起來,待到征師凱旋時一并運回關中安葬。

北齊方面用死尸換來活人,起碼看起來是賺了不少,尉粲在抵達下虒聚大營看到段韶后,抱著段韶的胳膊便嚎啕大哭起來:“此番被羌賊所擄,我還以為自此便要流落異國、至死難歸了……多虧了孝先兄,大恩大德、沒齒難忘……只是城破之時,我家資多為羌賊所奪,孝先兄能否……”

段韶聽到這話后便不由得冷哼一聲,如果說司馬消難的投敵是此番戰事的導火索,那么尉粲這個晉州刺史的失職就是第一個大雷,由此引發后續一系列的局勢轉劣的變化。

將這家伙交換回來本就是一個添頭,結果沒想到他經歷此番厄難后仍是死性不改,偌大晉州拱手讓賊并不能讓他心生慚愧,脫離危險后仍然念念不忘他那些家資浮財,著實讓人不齒!

在完成了第一次的交換之后,盡管雙方仍然還沒有達成罷戰的約定,但彼此間的氛圍也不再像之前那般的劍拔弩張。可是當西魏方面再次舊事重提,敦促段韶繼續履行另一個條件的時候,段韶又不免有些頭疼。

他這里還沒有想出該要如何妥善應對這一件事情,國中又有消息傳來,給他本就焦灼難當的心情又添了一把猛火:皇帝在抵達遼陽之后,便又傳信鄴都,召常山王高演、長廣王高湛前往遼陽見駕。

聽到這一消息后,段韶當即便聯想到之前向自己詢問后嗣相關的問題,背后不由得暗涌冷汗。

原本皇帝是宣揚要返回晉陽坐鎮,結果在中途直接轉道前往遼陽,抵達遼陽后又召集兩個嫡親的兄弟前往遼陽相見,這一系列的脈絡串聯起來,實在很難讓人心生什么好的聯想,總給人一種山雨欲來的危險感覺。

皇帝究竟要做什么,段韶也猜不到,或者說不敢猜。但他卻清楚如果連二王這種嫡親手足都處境不妙的話,那么他如今所處的位置同樣不可謂絕對的安全。

所以無論是為國還是為己,當下手中能夠掌握足夠多的應變力量都是最為重要的,這件事也越發堅定了段韶要與西魏罷戰的想法,并且越快越好,如若國中紛亂已經端倪漸露而為敵所知,情況將更加的難辦。

于是段韶便立即派遣自己的長子段懿前往沁水河谷,將自己的親筆書信交給斛律光并召其返回議事,至于沁水河谷的師旅則暫由其子代為領掌。

請:wap.xshuquge北朝帝業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