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091 矢志殺敵

:最新網址:shenshuwx

在李泰剛剛來到西魏的時候,驃騎大將軍、開府還是最高級別的將領專屬的官職待遇。但是近年來隨著西魏軍事制度的逐步完善與封授、蔭授的增多,這一級別的官職編制與含金量也在逐漸下沉。

李泰剛剛組建霸府的時候,同時還興建諸驃騎府,由諸驃騎大將軍領銜掌管。但是由于國中達到這一級別的將領越來越多,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連戰場都沒有上過的勛貴子弟,這一官職的威嚴莊重便越發難以體現。

所以在不久前西魏國中便做出調整,諸驃騎府府主皆加上驃騎大將軍、上開府,余者驃騎皆為開府,而蔭授驃騎則不加開府。雖然驃騎大將軍這個將軍號保留下來仍然通用,但重要的職權標志則轉移到開府與否上面。

在如今的西魏軍隊中,開府通常擔任一軍軍主,而軍主又分為驃騎府軍主、府兵軍主、鄉兵軍主等等。

驃騎府是在原府兵基礎上更加精選出的授田勛士,府兵則就是指的大統九年以來所招募為軍的關西豪右部曲,鄉兵則是州郡鄉團武裝。三者其實都屬于府兵,只是組織度各不相同。驃騎府無論組織度還是戰斗力都是最高的,鄉兵相對而言則就要低劣一些,至于豪強部曲們還有著比較強的私曲性質。

此番李泰于國中大作征發軍眾以出擊北齊,三種形式的府兵自然都在征召之列。前前后后自平陽東來的軍眾也有八萬余眾,而今抵達烏蘇前線的則有六萬余眾,其他的則仍留守沁水河谷與甲氏嶺道等重要路線上。

諸軍軍主統率人馬數量也各不相同,大體在兩到五千人之間。通常驃騎府軍主由于組織度更加嚴整、所統率的人馬基本保持在三千人左右,而鄉兵軍主通常還擔任當州大都督,有的州乃是人多地廣的大州、有的則不過一城轄地,所以兵員數量也就有多有寡。

諸軍軍主主要負責執行霸府軍令,除非唐公特別召見垂問,否則基本不會參與軍事討論與決議。

自從向北齊開戰以來,李泰也是首次聚集諸軍軍主于大帳中商討軍計,諸軍主將在收到這一命令后也都不敢怠慢,除了當下身當要職、不便離開的之外,其他的全都在第一時間趕來了中軍大帳,很快聚集在大帳中的諸軍將領便達到了將近二十人。

這些將領既有一直以來追從于李泰麾下的心腹們,也有原宇文泰霸府體系中的鎮兵與關中豪強,當然也少不了近年來陸續從東面轉投過來、以及在開疆拓土過程中各方加入進來的武人。

李泰在軍中很少刻意強調地域和派系的元素,再加上他自己本身在西魏軍隊中便擁有著崇高威望,故而諸將或許因為各種緣故而或親近或疏遠,但也并沒有什么太過明顯的派系存在,起碼不敢在李泰面前和這樣重要的征討戰事中有所流露。

“前在銅鞮水與賊主隔河相見,并相約來日集結諸軍于彼境大戰!”

待到諸將到來,李泰便先將此事告知眾人。

眾將聽到這話后,神情反應各不相同,有的好戰渴功之人忍不住便笑逐顏開,賀若敦更是直接開口說道:“大軍征討已有多日,雖然屢有克獲、士氣如虹,但卻一直未能與敵之大軍交戰奪勝。

東賊之強在于其晉陽師旅,若不能嚴厲剿殺其軍,無論克獲多少城地,也都難免會有反復得失之憂。唯有趁我師旅軍勢正壯之際對敵軍大加剿殺,使其膽寒怯戰、虛弱不堪,才能長據所得!”

雖然這家伙常常因為嘴太臭而人緣有些不佳,但是聽到其人所言要抓住機會盡量消滅更多敵軍有生力量的看法,許多將領聞言后也都紛紛點頭附和。

但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率領雍州鄉兵參戰的將領王悅便開口說道:“大軍東征已有月余,連場戰事進行下來雖然多有斬獲,但將士也多疲憊。此番進克烏蘇誠是大喜,賊西向之道為之而塞,且上黨等地亦受我兵鋒威脅。

賊主匆匆引晉陽之眾南來欲戰,足見其失地之惶恐。而今急于求戰者是賊非我,其軍勢仍壯、未可輕敵,況且當下晉州之戰未了,今于烏蘇貿然與敵決戰,勝則固然可喜,敗亦足以為憂啊!未若固守當下所得,待賊意志有弛再為謀進之計。”

王悅這么說也不無道理,西魏將士們畢竟不是鐵打的,征戰進行了一個多月,許多人都已經流露疲累之態。

而且眼下敵我雙方兵力對比也是非常的懸殊,在沒有更進一步圖謀的情況下,固守烏蘇鎖定住當下戰線和戰果算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如果再繼續戰斗下去,無論是對前線將士們的體力精力消耗、還是后方的物資補給輸送都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一個不慎,便極有可能將之前已經吞下的全都吐出來。

隨著王悅開口發表意見,又有幾名將領開口表示出了類似的隱憂。但是這種比較保守穩妥的意見自然引起了其他好戰者的不滿,諸如賀若敦聽完后當即便要開口嘲諷這些人膽小怯戰,不過卻被李泰用眼神制止了。

李泰自知無論一件事情有多么正確,只要參與討論的人足夠多,那就一定會聽到不同的聲音。所以真正想要去推動某件事的執行,反而不需要征求太多人的意見,只要能夠做出成果,質疑聲也就會逐漸的消失。

但是此番與北齊進行決戰又有不同,這件事本身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但卻未必人人都對此持贊同態度。

李泰之所以在戰前召集諸將于大帳中商討此事,與其說是商討,更多的是給這些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一個表達的機會,說服他們達成一致,從而在接下來的戰斗中能夠摒棄那些消極的看法,從而積極參與戰斗。

隨著幾名將領表示彼此轉為相持對峙要比尋求決戰更合適的看法,又有一名曾經坐鎮玉壁、正平等沿汾要地的將領高琳站起身來說道:“王驃騎等見解雖確持重之論,但仍有失片面。此番用兵因主上籌謀運計使賊疲于應對,遂成今日之功。

然則賊之晉陽師旅皆驍勇好斗,縱然我明智罷戰,賊亦絕不會輕允。舊年我軍駐守玉壁、柏壁等諸與敵相接之城戍,因險據要尚可維持。而今戰線向前推進許多,與賊接壤更多,若不欲放棄所得,則邊防壓力尤重,國之谷帛賦稅恐怕大半都要耗于諸境。

況此諸新拓領土民皆乍附之眾,尚未深被主上德義,一旦見我裹足不前,恐將疑我勢力不繼,輕起去就之念,屆時必將謀亂頻頻、戰火四起。唯痛擊賊之大部,方能以此嚇眾,使其恭從吾國法度!”

高琳這一番話講完之后,其余將領還未有發聲,李泰便先鼓掌贊嘆道:“鉅野公所論當真深得要旨,切中根本。今烏蘇一戰,確非能循我心意、或可免除。賊勢確壯,譬如豺狼乍醒,如若不能傷之殺之、則必為其所噬!哪怕是要罷戰休養,亦需先斷其脊梁、折其犬齒。”

高琳對于此戰的必然性認識和講解都非常深刻,雖然說眼下急于交戰的乃是北齊而非西魏,但是眼下西魏還做不到全程掌握戰爭的節奏,既然主動挑起事端,就必須要打得對手起碼暫時喪失戰斗力。而眼下的北齊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是絕不容許勝利者帶著收獲拍拍屁股離開賭桌的!

眾人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后,也都意識到此戰的必然性,之前開口提出避戰對峙的王悅更是站起身來說道:“末將聽聞主上并鉅野公等所言,才知所見偏頗。前者計差皆見識短淺所致,絕非膽怯畏戰,既然必與賊戰,則末將請為先鋒,破賊師旅!”

其余幾名將領聞言后也都紛紛起身請戰,李泰觀此態度后心中也頗感滿意,如何排兵布陣,他心中早有定計,自然不會隨意的更改。眾人能夠意識到此戰避無可避從而端正自己的態度、統一想法,就是這場戰前會議最大的收獲。

于是接下來,李泰便開始安排接下來的戰陣人事布置。他自己親領三萬人馬作為中軍,高樂與賀若敦則各統兵一萬為左右軍,其余的人馬則在韓果的率領下仍然據守烏蘇城這一大軍后路。

諸將在各自獲得分派的任務后,便也都紛紛起身告辭、離開大帳后便返回各自營宿地整頓軍伍,迎接之后的大戰。

(本章完)

請瀏覽wap.shenshuwx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