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066 沁水伏兵

最新網址:wangshugu

1066沁水伏兵1066沁水伏兵

義寧城坐落于地勢狹長的沁水河谷之間,沁水兩岸各有一座城池,因為這一段河道仍然比較狹窄,遠遠望去兩座城池恍若一座。

之前晉州城遭受襲擾,晉州刺史尉粲下令關閉城門、龜縮自守,雖然保證了白馬城的安全,但是平陽周邊區域內一些來不及入城的軍民卻倒了霉,因為不能再入城,于是他們只能向東翻過黑水嶺,來到義寧城尋求庇護。

作為沁水上游最大的城池,義寧城盡管不像晉州城所在那樣交通便利,但各種配套的設施也是比較完好的。東西兩城足以容納幾萬人入駐集散,同時也是沁水河谷中重要的物資存儲和轉輸中心。

不過隨著抵達平陽的敵軍數量越來越多,坐鎮此城的義寧太守韓祖念也自知盡管雙方距離還有幾百里、且彼此間還間隔著一道黑水嶺,但此城未必就絕對的安全。

而且一旦東面的援軍到來,義寧城也將成為大軍前進基地,所以當西面的人員向此投奔而來的時候,他便將這些人員往東面的上黨地區進行疏散,僅僅只在城中留下能夠參與守城作戰的人員。

事實證明韓祖念也頗有先見之明,因為不久之后東面便傳來平原王段韶的命令,著其將沁水河谷中的軍人家眷們往上黨地區進行疏散轉移,并且往義寧城中收聚物資、做好接應大軍到來的準備。

為了確保義寧城的安全,段韶在河陽大軍還沒有大舉回撤的時候、便先從自己麾下為數不多的兵力當中抽調五千將士快速奔赴義寧以協助守城,也使得義寧可用兵力超過萬人。

因為沒有尉粲這個昏庸上司在城中掣肘,韓祖念也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計謀。盡管義寧所在并不是敵軍的主攻方向,但他也深知不可松懈。

因恐被敵軍突襲城下而孤城難守,他并沒有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義寧兩城之中,而是沿上下游各自布置了一定的人馬,一旦敵軍突襲至此,如果來犯兵力不多,可以收內外夾擊之效。如果來犯的敵軍數量不少,則城中固守待援的同時,城外伏兵亦可裝作上黨地區來援的大軍,以驚懾嚇退敵人。

且不說韓祖念這樣的安排是否巧妙,起碼在當下因其有此預謀,使得魏軍斥候對其兵力探查判斷有誤,彼此間有著三分之一的驚人差距。如果這樣的誤會能夠保持到魏軍正式攻城的時候,對義寧守軍而言將是一個極大的利好。

李泰率領著親兵部伍穿過黑水嶺進入沁水河谷,又北行數里之后便見到了義寧城,稍作一番打量之后便皺起了眉頭。

這座城池所在位置比較刁鉆,地處黑水嶺的正北面,下方因為溝嶺的限制使得地勢頗為狹長,河谷寬處不過數里,近處則只有十幾丈而已,然后便是高低起伏的丘陵了。

這樣的地形不要說攻取堅城,就連大隊人馬進駐河谷都頗為困難,再看到河谷兩側茂密的松柏植被,李泰腦海中沒來由的便泛起一個詞匯“火燒連營”!

李泰繞著這座城池不斷在左近山嶺間攀高眺望,但一時間腦海中也沒有形成一個清晰的思路,當其視線掃見身后一眾親衛時,便不由得心思一動,開口說道:“賊城左近地勢如何,你等皆有所見,各自對于攻城交戰又有什么見解,皆可暢所欲言!”

之前巡視雀鼠谷的時候,賀若弼的應答給他留下了挺深的印象。原本他還覺得這些三衛兒郎仍是少年輕躁、經驗尚淺,還不到真正派上用場的年紀,也僅僅只是當作侍從出入的親兵差遣。

但經此一事后也意識到這些少年本身便有濃厚的家學氛圍,而且各自還頗有稟賦,并不需要等到了一定年紀才突然頓悟,少年活潑跳脫的思路和看法往往也能給人以極大的啟發,有的時候甚至還要勝過了用熟但同樣也有些僵化了的老腦筋。

就比如眼下李泰在將眼前這座義寧城察望一番之后,首先便是從自己過往戰績中尋找有沒有值得借鑒的過往戰例思路,心思主要用在不同的戰役之間的差別和相似之處,反倒沒有基于當下的戰場環境而產生什么有效的思路。

一眾年輕人們聽到唐公作此問話之后,全都不由得精神一振,旋即便瞪大眼睛、開動腦筋的思考起來。包括不久前才得到征辟進入三衛之中的賀若弼,這會兒也都思緒飛轉的想要再表現一把。

“啟稟主上,義寧城前河谷狹窄且城分左右,若以正面強攻,強兵重器皆難施為。末將所見,此城左右雖然溝嶺崎嶇,但亦未可稱為絕險,可使精兵兩千翻山飛渡于此城之后,拔其后路城戍、絕其援助,使其孤城自危……”

因有隨同其父穿過千里徑而直襲介休城的成功經驗,賀若弼很快便也想到一個類似的作戰思路,同時還不忘給自己爭取上陣殺敵的機會,繼續叉手說道:“主上若覺此計可采,末將亦請隨軍出擊。今我師旅巨萬入侵賊土,東賊將士皆據城以守,境內軍民且驚且疑,一旦繞過邊境城垣而直襲內里,則群徒驚走、人莫敢敵,勝于攻堅癡戰!”

李泰倒不知道歷史上賀若弼用兵是個什么風格,但聽到這小子眼下一腦瓜子全是抄敵軍后路腹心的用險計謀,也不由得感嘆人生第一次給人帶來的影響之大。懵懵懂懂之中嘗到了一口甜頭,往后余生都會回味無窮,每每遇到合適的機會都想要再次復刻一番。

“義寧城后方所接乃是賊之戎州、烏蘇等要地,況且還有上黨諸城,皆非易奪之地。賊之滏口當下想必重兵云集,若知我師旅入寇上黨,必然大舉西至。賊勢愈壯,將更難敵。”

李泰講到這里,又給眾人做出一些提示道:“今雖問計何以攻城,但你等所應也不必專注于一城一地。我軍何以需要奪取此城,而賊又何以必守,甚至于此戰因何而起、又要怎樣結束,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視野有限,格局需大。”

眾人聽到這話后,便思考的更加用心,過了一會兒之后,高颎才有些猶豫的開口說道:“末將窮思一番,略有所得,或許未必準確,懇請主上斧正。”

“放膽說來!”

李泰聽到這話后,便微笑著鼓勵說道。

“義寧城所在當真地勢雄奇,若守城將士皆有固守頑抗之心,我軍亦絕難匆匆克定此城。既然事難速定,不如運計從容緩慢。今之軍機所在,是我穩敵急,主上引軍東進是為擴大戰果,賊之西來則是為的救其必亡之城。既然遇此堅城,則我何必急于附城就敵?不如因此佇立,待賊出城就我。”

高颎得了鼓勵之后,便也勇敢的將自己思路詳細道來:“此間河谷狹窄,難容大軍進駐,勉強入此則隱患叢生,為了早日脫離險境必須強攻城池,如果這么做則正中城中固守頑賊之下懷。

但其實大軍大可不必急進,賊可設堅城駐守沁水,我又為何不可?可使諸軍分道而入,沿沁水擇地筑城,與賊臨河對峙。我可不入上黨,而賊則必失平陽!況安陸公業已東進賊之建州,建州克定之后,我師旅于此扼賊西出之道,主力南去或斗于長平、進討上黨,或下掠河內,完吞河洛,賊又何計可阻?”

李泰一開始還是饒有興致的作傾聽狀,可是越聽越覺得有點不對勁,他確定自己是沒有將核心的戰略計劃透露給這些三衛兒郎,但是高颎這一張嘴叭叭一頓、差點把自己這點險惡心思全都給抖落出來了!

不過高颎這一想法還是有點過于樂觀了,低估了敵人的反應強度,雖然眼下北齊在戰略上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但并不意味著其君臣將士們便完全喪失了主觀能動性,不久前斛律光還偷襲河東后路呢。

但是這個思路也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我不就賊而使賊來就我,既然你比較急,那你就多動一動。

在接連聽完兩人進計之后,李泰也不由得感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賀若弼的思路雖然激進一些、而高颎所想有些保守,可是他們都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眼前這座城既然正面磕不動、那我就先不磕,拋開強攻這一條下計,選擇別的方法來拿捏你!

適當的迂回和放棄就是一種智慧,很多人經歷過無數教訓、被撞的頭破血流,未必能明白這個道理。人生只懂得蠻干,那就熱血沸騰的當個廢物就是了,可是一個將領如果不懂得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代價可就要大得多。

“那便不必急于攻城,先于下游擇地筑城,以供師旅與賊臨河相持!”

李泰此時引軍東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控制沁水河谷,從而讓楊忠方面能夠心無旁騖的攻取建州,而義寧城只是沁水上游的要塞,將其兵力限制在黑水嶺以北不得南下,便也影響不到魏軍對沁水下游河谷的占據控制。

在返回黑水嶺西側的臨時營地后,李泰便安排將士前往義寧城下方的沁水河谷擇地筑城,然而合適的地點還沒有選到,前往查探的隊伍卻回報沁水下游發現一支數量可觀的敵軍!

得知此事后李泰自是大驚,莫非敵軍早已經看破他的戰略構想,之前只是作態,誘使楊忠所部東進后再伏兵沁水河谷斷其后路?

一時間他也來不及再深作權衡思忖,忙不迭分遣幾千精卒自黑水嶺南側山嶺進入沁水河谷,殺向發現敵軍的方位去,別一個搞不好被敵軍切斷沁水、數萬師旅盡喪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