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687章 飛錢司

不過段正明未來的生活,不會象他想的那么慘……

一行人在山林里又轉了兩天,正月初二下午,蔣清帶著大伙鉆出山林,這里就是華竹部地界了,屬于烏蠻與白蠻混雜地區,這也意味他們相對也變得安全了。

于是蔣清找來幾匹馬,幾人騎馬向東飛奔。

蔣清先行找到王巨,將情況稟報了一下。

第二天段正明與段正淳兄弟就被帶到。

王巨讓他們坐下。

這些天亡命生涯,讓這對兄弟吃了不少苦頭。

不過王巨也沒有說,而是道:“世子,你看看。”

王巨說著,拿出一張紙,就是他寫給朝廷奏章的草稿。

得到大理,得治理大理。

如何治?王巨在這張紙上寫得很詳細,流官與土官分權而治。

因為大理情況特殊,因此必須置永久性的經略使,主管大理一路政務,永久性的安撫使,與兵馬總管一文一武掌管大理軍務,提舉使與轉運使,掌管大理財政,刑獄使掌一路刑獄案件,營田使掌一路農田水利,不過營田使則屬于經略使管轄了,因為農田水利也是政務。

實際就是在州府以上正式置了一級官員,讓大理變成三級制度,路、州、縣,而非是象其他地區是州縣兩級官制,雖然路有提舉司、轉運司、刑獄司等機構,不過對州一級別的官員罕有直接領導權。

為何得分權,這也是王巨害怕出現安祿山之類的情況,畢竟是大理,而非是中原地區。

一個分權,政、軍、財、刑分割,就不易產生安祿山。

而且為了進一步防范。流官三年一任,但為了接手的官員熟悉當地情況,所以是分批交接。如第一年任命經略使,第二年則任命安撫使。第三年則任命提舉使。

不過必須置路一級別官員,畢竟大理廣域廣大,貧富不均,生蠻也多,以后隨時能出現叛亂,如果不置路一級官員,則無法教導當地百姓,合理的開發。也不能根據情況調撥財政賦稅。就象騰沖府,那么多裸形族,如何征稅,不能征稅,難道不派官員治理,那么就要從其他地區調撥稅賦支援。還有以防叛亂,那更是要集中力量去鎮壓了。

這是路,下面才到各州府縣,州府置知州知府、通判、判官簽判,知置知縣主薄。余下的則由附屬官員將由蠻人擔任,實行蠻漢共治局面,用此緩和沖突。

稅賦則還是王巨在廣南西路執行稅賦政策。若是兩稅則是十稅抽一,若是身丁錢,則是身丁其家總收入的十五分之一。

不過商稅則必須把持住。

不要小看了這個商稅,未來羅殿與自杞能立國,則是茶馬交易帶來的龐大商稅,南北江蠻之所以能強大,也是利用地形的優勢,把持了漢人與西南諸夷的貿易稅賦,所以才得以強壯。

這個王巨必然杜絕了。那怕不惜用兵去討伐。

也必須控制住商稅,否則這個十稅抽一。根本滿足不了未來治理所帶來的支出。

除了商稅,還有坑礦作監其他的收入。結合在一起,基本就可以滿足未來治理支出需要了。

然后到兵,現在王巨手中的兵力主要是來自廣南西路的兵,而且薪酬很高,將來肯定不能支付這樣的薪酬,因此王巨將唐朝府兵制、屯田制以及鄭白渠的保捷軍制結合起來。

未來大理的駐兵仍以廣南的兵力為主,從善闡府鎮池周邊抽出一些耕地,讓兵士實行屯田制度,屯田所得歸兵士所有,然后象鄭白渠保捷軍那樣,每年再發放十幾貫兵餉即可了。這樣就可以保留五六萬的廣南兵,然后將五六萬廣南兵分成三批輪戍,南邊則是交趾、東面則是邕州桂州,西面則是大理。同時大理與交趾本路可保持五千到一萬名土兵,那么足以能應付各項戰事,而且由三路分擔這幾萬兵支出較少的邊軍,也不會產生巨大的負擔。

并且都不用象河東河北路,要經過集訓,兵力是現成的,平定大理后,將各軍裁減一下,便能產生一支精銳的軍隊。

然而還有的王巨并沒有寫。

高楊兩家打得不可開交,再加上段正明兄弟來了,奇貨拿到手了,平滅大理已經難度不高。

不過打敗大理還不行,得要治理起來。

這個過程必須要用兵,還必須要精心的治理,所以得有一個文武雙全的人領手這項艱巨的任務。

那么除了章楶別無第二人選。

而且這個時間比較漫長,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等到大理安定下來,才可以正式實施段正明所看到的流官制度。

并且想要治理起來,就要最大限度地實施改土歸流制度,別看諸葛亮七擒孟獲,孟獲對蜀國也比較忠心。假如蜀國不滅亡,但時間久了,誰都不能保證孟獲子孫還會對蜀國忠心。唐朝南詔蒙氏就是最好的證明,南江蠻也是最好的證明,儂智高也是如此。

因此最少得讓大理境內三分之二地區實施改土歸流,沒有了各個蠻首掣約,大理才能真正治理起來,這個改土歸流過程,必然會不停地用兵。

所以也需要章楶南下,并且還要給章楶放權。

還有余下的一些措施,真正沒辦法實施改土歸流了,得將他們分化,分成各個小部族,那么即便叛亂,影響力了不那么大了,更易平定。

這些就沒有寫在這張紙上了,王巨等他看完后,道:“除了這些措施外,還有你們兄弟。”

“少保如何安置我們兄弟?”段正明苦澀地說道。

“我第一個安排,會向陛下請求賜封你為大理郡王,至于你弟弟,則可以賜封國公之爵,并準以世襲,當然。能世襲的只能是你們以后子女中的一個人,同時,你們可以適度地去京城覲見陛下。”

這個覲見的什么。真的無所謂。

雖然宋太祖宋太宗干掉了好幾個皇帝,不過那是在以前。現在則不同了,比如占城國王就釋放回來,聽說還帶回大量禮物。

再說他們是階下囚,還能指望什么?

王巨繼續說道:“另外我在東川郡城這里將重建一個大型互市場所,大世子,你也去過廣南,應當知道廣南的商稅制度,一道往稅。本州之內一道過稅,本路之內兩道過稅,但在這個互市里,往稅非是百分之三,而是百分之二征稅,過稅則是百分之一,如果征收商貨價格超過五十萬貫,則歸朝廷所得,若是在五十萬貫之內,扣掉管理成本。余下收入會做為你們的收入。”

百分之三的稅率,扣掉管理成本,也能得到七八千貫了。

不過段正淳問了一句:“如果商貨很少呢?”

這個得說清楚。不要以后讓自己掏腰包來彌補,自己那有錢墊付?

“若沒有,一年也最低交給你們五千貫,當成你們的收益。”

“為何?”段正明不解地問。

“希望你們做一個對大宋忠心的郡王,并且五十年后,隨著你們子孫增加,這個上限,將是一百萬貫商貨的稅賦所得。如果滿了一百萬貫商貨交易,那么你們段氏可獲益一萬多貫。”

其實真正的原因不僅是收買段氏人心。也在收買烏蠻人心。

東川郡也有許多烏蠻,瀘州與戎州下面許多部族也多是烏蠻。許多部族比較閉塞,燕達用兵北上。打得很辛苦。并且為了用兵成本與節約時間,許多部族只好用了招撫政策,依然還是各個土司制度。

如果將這個大型互市打著段家的旗號,那么就會有許多支持段氏的烏蠻交來交易。

只要商貿交易了,商貨流通起來,不僅改觀了各族百姓生活,而且南北通流,也能改變一些地區封閉的情況。那么巴蜀地區以后就能與大理緊密聯系在一起了。

這個王巨換不著說的。

“至于你們所擔心的交易商貨數額不足,估計也不會出現,東川郡上面就是巴蜀,這個交易量很龐大,并且稅賦少了近半,這里未來交易極限肯定不止五十萬貫,一百萬貫同樣也有可能。這是第二個優惠條件,第三個,你們來看。”

王巨拿出一張大理地圖,上面標注得很詳細,甚至每一座山峰都標了出來。

段正明色變,人家情報都如此發達了,大理還能用什么來抵擋?

王巨指著洱水邊上的三座山峰與下面一塊平地說道:“這里十頃耕地,它們將作為你們段家的永業田,這三座山峰上有一些茶葉,同樣賜予你們段氏,作為永業田。當然,你們得派相關的人手去管理了。”

大理有茶,不過現在的普洱茶名氣不大,產量也低,不過若經營得池,這個產業也會帶來一筆收入。

“那么我們要做什么?”段正明問,他不傻,得到了這么多好處,就得有付出。

“你們要做的就是對大宋忠心,適度地號召百姓聽從朝廷管理,當然,你們做為大理未來最高的階官,名義上的首領,也可以向朝廷提出一些建議,比如一些官員做得不好,一些政策不當,以便讓大理百姓過上更美好安定的生活。同時若有大型活動時,你們也能做為最高官員參加,不過有一條切記,你們有監督之權,但不可以真正參與到軍政政務當中,非是對你們不放心,而是怕你們的后代會產生不好的想法。這就是對你們唯一的要求。”

“就這樣?”段正明有些不相信。

“大世子,你以為要怎樣?”王巨道,段氏號召力沒有想像的那么大,但也不可忽視,不僅眼下的用兵,將來的治理與穩定人心也會發揮作用,所以王巨才給予了這么多優惠條件。他又說道:“不過這段時間,你們最好不要外出。”

得暫時將他們軟禁起來,不過挑明了說,段氏兄弟內心就不會排斥,王巨又說道:“這一路長途跋涉,你們吃了不少苦。早點下去休息吧。”

然后安排人手讓他們下去休息了。

等他們離開,王巨對黃驊說道:“醇之兄,你看看這份詔令。”

也就是王巨提出那個旅游業的設想。

朝廷同意了置飛錢務的建議。并且還在京城置了一個飛錢司,與郵驛監結合起來。反正都有兌換系統,兩者不相沖突,并且不是王巨所說的南方城市,普及到了全部各個商業城門,一共有四十六個城市置了飛錢務。

還有的大臣聰明的,曾計算了一下,如果措施得當,一年可以為朝廷斂出一百多萬貫。甚至兩百多萬貫的收益。

這么多收入,不算少了。

但王巨其他建議,朝廷則沒有再提了。

黃驊說道:“一是朝中有大臣擔心長途旅游,會有風險。二是朝廷還以斂財為主。”

之所以有飛錢司的想法,是王巨從旅游業中聯想起來的。

為何有旅游業,為的是改善南方許多落后地區的收入,加強交流。而且一旦普及起來,確實會養活許多人。

簡單的,一路過來得要吃喝穿住行,這無疑就養活很多人了。還有王巨所說的,各景點銷售當地的工藝品,觀看當地人的風俗。以及導游的啥,這些雜七雜八加在一起,養活的人可不少。

但朝廷在中間受益不是很大。

又加上有風險存在,這才是朝廷沒有批準的原因。當然,王巨自己派人組織,朝廷也不會反對。不過以后若是出了事故,其責任就是王巨的了,或者是王巨手下的了。

“無妨,太過完美。反而容易讓君主忌憚。”王巨自嘲地說。

黃驊想勸,不過轉念一想。如果宋朝真容不下王巨,還有海外呢。于是沒有勸,只是說了一句:“朝廷如此斂財,長久下去,會嚴重缺乏貨幣。”

現在朝廷一年盈余多少,王巨不大清楚。但知道盈余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這些盈余將分成三條儲蓄,一是糧食,各常平倉嚴重缺少糧食,所以東南那次旱災,導致餓死了大量百姓。儲蓄過多,必然帶來沉重損耗,但最少得儲蓄一部分,這樣無論大災或用兵,國庫里就會拿出充足的糧食賑災或用作軍糧了。

第二部分便是貴重財貨,包括香料珠玉,這個多放在內庫了。

第三部分就是帛與錢,帛一般不會儲蓄很多的,有一個保質期,因此一旦盈余多,必須儲備銅幣與金銀。

可是宋朝貨幣嚴重不足,即便王巨從海外帶來大量銅,還是不足。那么就會導致貨幣進一步惡化,也會妨礙商業流通。

王巨笑了笑說:“不會,朝廷可能會用兵西夏。”

“用兵西夏?”

“李秉常漸漸成年,梁氏為了掌權,居然將兒子禁錮起來,朝廷有許多人以為這是一個機會。”

“似乎是一個機會。”

“不是機會!朝廷小視了西夏,當真西夏有那么好滅的?若此,我都不會讓韓韞在陜西苦心經營那么多年了。與西夏相比,大理弱爆了。”不是大理百姓不勇敢,而是西夏那是真正的游牧民族,真正的騎兵,這時代騎兵無疑是最無敵的兵種。一旦面臨國破家亡之時,反撲起來,戰斗力絕對不可小視。

“若是無功,少保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士氣,又會跌落。”黃驊擔憂地說。

“可是朝廷沒有下詔詢問我,我如何上書?”王巨道。

而且不知道王韶現在的情況,南方又離不開章楶,或者讓他率領大軍西征,然而捫心自問,王巨可做不到立即滅掉西夏。

除了這三個人,其他人更差。

特別王巨又遠在南方,不大好過問,因此他在心中默默說了一句,小皇帝,你可千萬不要沖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