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

這是姚麟臨時產生的想法,但幾將心中皆是一動。

不想占領大理那就算了,是占領,而非是象對待占城那樣的一次滅國戰爭。

但想占領大理,還是比較麻煩的。

大理最不麻煩的就是他們主體,白蠻,等于是半漢人群體,這個群體主要分布在大理、楚威(楚雄一帶)、永昌(保山一帶)、秀山(玉溪一帶)、弄棟(大姚一帶)、會川(會理一帶)。

白蠻現在與漢人習俗相差不多,而且皆有漢姓,張王李趙楊周高段何蘇龔尹董孫袁任為大姓,略有區別的就是比中原百姓更信佛,并且喜將佛號佛名鑲入名字當中,如張般若師、魯師藥空等等。這個無所謂,反而越信佛釋,不喜殺生,反而越容易治理,并且還有成熟的稅賦制度,也就是宋朝若接手大理,至少在白蠻這么廣大的地區,不會為稅賦發愁。

稅賦……真的很重要!不提斂財吧,至少能保住管理的成本,不用中原百姓倒貼。

余下就是少數部族了。

大理與交趾之間的金齒百夷,這個會讓王巨頭痛的,如果未得到交趾,不用管他們,說不定還能將他們當成緩沖地帶,就象宋朝與大理之間的貴州“西南諸夷”一樣,但得到了交趾,金齒百夷也要管理的。其他的如么些蠻、盧蠻、裸形蠻、和蠻、望蠻、僚蠻等,則生活在川西、滇西、滇南、北緬、北撾,這也不用急,以后可以慢慢圖之。

但烏蠻就必須要管理了,否則宋朝與大理就等于隔絕起來。不但要管理,還要全面管理,這樣從廣南西路到巴蜀,才能與大理形成一個整體。

然而烏蠻百姓剽悍,有的地區十分地勢險惡,易守難攻,如果能在這一戰。將他們大部分主力殲滅掉,就可以為拿下烏蠻打下堅實的基礎。

說不定也不用那么麻煩了,可以直接兵進大理。

否則按照王巨的計劃去執行,還要等很長時間。時間越長,變數就越多。

王巨也在思考。

確實,看起來,這些烏蠻比他想像的還要差。

他說道:“我們回去吧。”

烏蠻雖差,也派了斥候。但這些斥候還不及原來的宋軍,就不要提西夏的斥候,以及王巨對斥候的重視了。

不過這一行人站在這里觀察,說不定讓烏蠻斥候發現,就會有危險了。

一行人返回。

王巨說道:“還是按原計劃吧。”

姚麟有些失望,太穩重了,未必是穩重!

王巨又說道:“我在路上想過,烏蠻是真正的剽悍呢,還是色厲內荏呢?”

“這……”

幾將不由地沉思。

比如自杞蠻,原先傳得更邪乎。可實際呢?

王巨又說道:“如果是色厲內荏,弄不好這一戰將他們擊敗,許多部族就不敢來了,那反是一個麻煩。”

“大理不怕滅國?”

“倚城防御,城城防御反擊。”

如果那樣,宋軍就慘了,當真城池是那么好攻的?

王巨又說道:“不過姚將軍所言也有些道理,這樣吧,派一支輕騎劫掉他們糧草,然后將設法羞侮他們。”

“喏。”

對付這樣的軍隊。對于身經百戰的宋軍將士來說,太簡單了。

姚雄率領一支輕騎在斥候帶領下,撲向西南方向,第三天便帶來一支大理兵馬。不但劫了這支人馬的糧草,包括幾百頭牛羊,以及幾百名押糧的軍民,都成功地帶回到了自杞。

燕達派人審問,乃是來自落溫部的軍民,似乎落溫部這次派出不少兵力。也支持了大量糧食物資。但也不奇怪,夜苴部過去就是普么部,普么部過去就是落溫部,不過通過這些人的口供得知,來的最多的兵力,主要還是夜苴部附近十幾個部族,稍遠的可能未來得及趕上,但估計派來支援的兵力不會有很多。

燕達又問了其他一些情況后,將這些人衣服扒光了,讓他們全部赤身地回去。

這次羞侮,果然讓各部烏蠻大怒。不過他們的各路兵馬未到齊之前,不敢對宋軍發起挑戰,于是為了報復,分出部分兵力,出擊自杞的一些村寨。然而三路兵馬剛到自杞州境內,就被宋軍的騎兵迎頭痛擊,慘敗而回。但王巨為了不過份暴露真實的戰斗力,只派了少量騎兵,也沒有將三路來犯的烏蠻兵馬全部包餃子。

戰爭正式開始了。

幾場小規模的沖突,讓烏蠻意識到宋軍看上去與烏蠻軍隊沒有什么區別,至少在鎧甲武器上,大家差不多。

可實際戰斗力可能在烏蠻軍隊之上。

不過宋朝為了一個女子,莫明其妙的開戰,沖突都開始了,大多數人也斷了求和之心,只好向后方繼續不停地求援。

涌來的兵馬越來越多,但宋軍始終與大理軍隊對峙,沒有動手。

這時,王巨接到一個情報:“阿昌?”

“葛壺寨的阿昌。”燕達說。

“自杞州境內還有多少酋首未改漢姓?”

王巨對自杞用了兩次兵,在第二次用兵過程中,大多數蠻酋被宋軍殺掉,其地與宅均分給寨中百姓,隨后立州置縣。不過有極少數蠻首看到不對,積極配合,這個不好下手了。還有極個別在深山老林,主要就是與羅氏接界的一些地區,哪里太偏僻,不方便用兵,也放過了一部分,但不是讓他們以后就能逍遙自在,也派人向這些村寨下了牒令,讓他們以后必須配合官府治理管轄這一方百姓,如果不同意者,還是用兵。在這種威壓下,皆紛紛投誠,大多數蠻首還用了漢姓。

不過有極少數的,依然用了原來的蠻名,并沒有綴上漢姓,更沒有更改成漢人的名字。

“這個我不大清楚了,要問黃知州。”

“有幾個寨子要配合這個阿昌?”

“似乎有五六個寨子,但這個阿昌很活躍,還在拉攏其他的寨子。”

“也是必然。一不服官府的約束,二是我不準他們過份斂苛寨民,一部分殘存下來的蠻首必然不服。當時畏懼我軍強大,暫時誠服。現在大理大軍來了,于是又有了想法,任由他們吧……”

燕達懂的,這是斥候打探來的情報,說是這個葛壺寨首領阿昌因不滿宋朝對他的管轄。看到大理在集結大軍,于是聯系了一些村寨,想投靠大理。決戰之時,他們從西北方向的山區殺出,直插宋軍的背后。

宋軍可以將這個危脅提前扼殺,也可以放任之,讓烏蠻產生錯覺,以為可以大勝宋軍,吸引更多的烏蠻軍隊到來。

王巨采取的是后策。

一部分遷徙的內陸百姓已經來到交趾,兩軍仍在繼續對峙。

斥候又來稟報。大理的軍隊已經正式到達,而且向自杞集結的烏蠻各部軍隊也越來越少。

姚麟問:“少保,他們會不會先下手為強?”

畢竟大理這一邊現在兵力達到了五萬多,但王巨放在自杞州牌面上的兵力只有兩萬五千兵馬。如果說騎兵,大理同樣也有騎兵。還有阿昌支持呢。

“不知道……可能會借助兵力占據優勢,派使向我們施壓求和,可能會開戰,畢竟烏蠻不是高家的人。”王巨說道。

幾將不由想到了王巨那個黃雀計劃,皆無言。

王巨頓了頓說:“不過我們也不用再等了。”

還能等一等,況且還有幾部烏蠻沒有派兵到來。但繼續等下去,也未必能等來更多的大理援兵。

所以王巨決定開始動手。

大理的軍營里也在爭執,有的要主動進攻,有的繼續堅持議和。而且不僅是大理派來的援兵。還有烏蠻三十七部到達的二十九部聯軍,烏蠻三十七部下面還有各個附屬小部族,所以吵得不可開交。

但這一回贊成主動進攻的人更多,因為他們兵力確實占據了優勢。

正當大家再一次爭議時,忽然外面稟報,說是自杞南部突然有一支宋軍順著溫水向羅雄部殺去。

大家大驚失色。現在周邊的兵力一起集中在夜苴與自杞交界處,羅雄部兵力空虛,一旦讓宋軍拿下羅雄部,迅速就可以揚長直入,拿下彌鹿部、師宗部、落溫部,就是將他們后路一起切斷了。

“多少宋軍?”羅雄部首領盤啖伽緊張地問。

“一萬多宋軍。”斥候說道。

“再探再報。”

“喏。”

只是一個小小的分兵,一下子就將大理各部計劃打亂掉。不但羅雄部各頭領緊張,彌鹿部、師宗部、落溫部、彌勒部、落蒙部周邊各部頭領都緊張起來。

這支宋軍多是步兵,帶著糧草輜重,行軍速度并不快,斥候很快又回來稟報,還是一萬多宋軍,可能在一萬到一萬兩千兵馬左右,已經離羅雄部很近了。

無奈之下,大理派來的主將李圓通只好聚集大家商議。

因為從前面的幾次沖突可以得到借鑒,相對于大理軍隊,宋軍戰斗力要稍高一籌,因此發出三萬大軍,南下狙擊這一萬余宋軍兵馬,余下的人堅守陣地,利用地形與營柵,防止對面宋軍主力的反擊。

溫水之戰開始。

大理各部聯軍迅速追上這支宋軍,大理人多勢眾,迅速將宋軍逼到一處絕境被動的防御。

戰斗了一天,雙方停下,扎營休息。

夜色到來,曲珍帶著一萬騎兵迅速西上。

其實大理許多人想錯了,宋軍不是怕他們兵力多,現在是宋軍恨他們來的兵力太少。并且這一帶地形……

王巨有意地挑選了夜苴部與其發生沖突,是因為這里以山區地形為主,利于防御,這才能吸引更多的烏蠻部來支援。當然,如果真在這一帶發起戰爭,宋軍還會產生大量傷亡的。

但主戰場根本不在這里,而是在羅雄部的東面,這里的地形與自杞州東南部地形差不多,只不過小秀峰更密集一點,但余下的六成仍是平坦的坡地,足以讓騎兵任意馳騁。

因此先讓苗履率領一萬步兵,將大理的兵力吸引過來,曲珍從后方再率騎兵撲過來襲擊。

戰斗開始,戰斗結束。

第二天天剛剛蒙蒙亮,曲珍一萬騎兵就殺了過來。

雖然在兵力上宋軍兵力仍很少,但這是一支經過多次實戰與配合訓練的,軍紀有素的軍隊,而大理三萬兵馬幾乎是一群烏合之眾。

只是幾個沖刺,大理軍隊就崩潰了。

兩部宋軍繼續追殺,一邊用蠻語大喝,投降不殺。

與此同時,王巨與燕達將三萬宋軍徐徐帶到大理軍前,并沒有進攻,但將這支軍隊逼在營寨里。

姚雄又帶著一支騎兵向南殺去。

前有堵兵,后有追兵,還多是速度快的騎兵,逃出來的大理各部軍隊沒有辦法了,一個個放下武器投降。

第二天中午時分,苗履、曲珍與姚雄率領各自的部下,押著兩萬一千名戰俘,來到大理軍營前。溫水一戰,大理敗得太慘了,實際擊斃的戰士不多,只有兩千余人,余下的在宋軍利用騎兵優勢相逼下,幾乎達到八成多全部被活捉。

王巨騎著馬,來到軍前,對大理三軍喊道:“李圓通,還有各部首領且聽好了,我是大宋少保王巨,請你們立即投降,某保證投降不殺。如果在三柱香之內不投降,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