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

“那好啊,”黃公公欣然說道,但又問:“與誰打?”

不是說好的明年用兵嗎?

“你隨我來就知道了,一個具有宋朝特色的地方。》,”

“宋朝特色?”

宋朝特色有很多,但這個地方還真具有宋朝特色。

“你去了就知道了。”

“不行,官家還讓咱家去看一看那個長城。”

“別當真,就是一個厚實的院墻,”王巨說,說長城是好聽的說法,連普通堡砦的城墻都不如呢。但這個超大院墻,現在就起作用了。王巨有的還沒有說,負責指揮北面的是韋勝,交趾將朱庭光的這支百姓解決掉,集中全力對付韋勝這支百姓,于是也漸漸不敵了,這些土著人終不是兇悍的女真人,盡管在饑餓之下,什么事都能干得出來。

韋勝也且戰且走,向鐙州方向敗退,鐙州就是后世的越南老街,不過老街在紅河南岸,鐙州在紅河北岸。這一席卷無論勝敗,破壞了多少地方。

現在正在打著呢,如果到了萬不得己之時,韋勝就帶著真正屬于宋朝的部下,向大理方向逃跑,再撤到廣南西路來。反正大理那邊,王巨已經利用貿易,布下了很多眼線。

這一破壞,交趾又有多少地區被席卷一空?

“不過要看,等這一戰我會帶你過去看一看,對了,再替我向官家帶一句話,說不定明年我會給陛下帶去一個更大的驚喜。”

“何?”

“現在還沒有十成把握,如果有十萬把握。我才能行動。所以先不要驚動官家了。”王巨沒有說。究竟能不能動手。他確實還沒有想好。而且朝堂變化,也讓他變得更小心。

去年兩府宰相,吳充、王珪、元絳、馮京。

且不說這幾個人的能力吧,宋朝那么多事務,兩府四個宰相如何能處理得好?特別西府,只有馮京一個宰相……

所以今年陸續又添加了一些宰相,將呂公著與韓縝調到西府,加上曾孝寬孝期結束。也去了西府。曾孝寬與韓縝,王巨不擔心,他擔心的就是呂公著,呂公著與司馬光、文彥博關系太深了。

其實王巨應當幸運了,原先趙頊準備將孫固調回京城的,但考慮到王巨想法,于是才用韓縝取代了孫固。否則這個政敵去了西府,王巨才有的是麻煩了。

王巨不說,黃公公不好詢問,但心中也在想。何謂更大的驚喜?難道是占城?

一行人上馬出發。

目的地就是特麻道!

其實整個廣南西路,有許多地區還是王巨束手無策的。不僅僅是特磨道,較大的地盤就有好幾處。

桂州過去就是融州,融州過去就是宜州,在宜州的西北與融州交界的地方就有一處,撫州蠻。開始知道種稻捕魚……就是這個,還受了中原文明的薰陶,否則還不知道會是什么樣子,說不定與呂宋島現在那些土著人文明差不多。不過技術很落后,種植幾乎完全是刀耕火種,甚至都不會養殖,所以吃不飽了,便打獵,一個地方鳥獸打完了,便遷徙他處。兵器有環刀、標牌(一種粗掉的盾牌)、木弩,但會在箭上抹上毒藥,中者隔夜便會死亡,后來還是邕州一名醫官找出配方,才化解了這個毒箭的危害。

吃不飽了,周圍百姓開化,那么他們就做強盜了。宋太宗沒辦法,只好讓官兵將其首領捉住,押到京城詰問,對答道,臣等蠻陬小民,為饑寒所迫耳。趙匡義無奈,賜錦袍、冠帶、銀彩,讓他們回去安份守己。

若干年后又來,曹克明與楊守珍又將其擊破,宋真宗同樣無奈,將其首領釋放,然后用錢買安。慶歷時,撫州蠻又屢屢抄掠,那只好派兵清剿。可清剿過后怎么辦?難不成將這么多蠻人一起殺掉吧。于是送錢送糧食。

這就是磚家筆下宋朝壓迫,蠻人“起義”的真正真相。

王巨來到廣南西路后,撫州蠻仍有小規模的抄掠。

今年長城修結束后,王巨用兵清剿了幾個部族,清剿過后怎么辦?還得送錢送糧食。不過王巨做得更深入一點,主動派人過去修道路,教他們先進的種植養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吧。

但是結果修路,無人反對,然而讓俺出苦力參與修路,那是萬萬不能,象漢人那么辛苦的勞動,更是不可能!至于送來的牛犢子,羊羔子,立即就宰殺吃掉了……養,養個鬼啊!

這如何是好?王巨到現在還沒有想出好辦法。

不僅是撫州蠻,撫州蠻下面就是環州蠻,宋仁宗時有一讀書人區希范,居然還中了進士。估計名次很低,因此沒有重用。然后其叔區正辭應募討安化蠻,結束后去了京城敲登聞鼓,俺與叔叔立下大功,朝廷要錄用。宋仁宗聽到后,立即讓宜州知州馮伸己斟酌此事。馮伸己便查功勞,募軍是有的,可哪里有這么多功勞。原來是冒功請賞,馮伸己便將兩人發配于全州編管。是進士嘛,不能黠字流配的。

區希范便逃了回來,蠱惑當地蠻人造反,意欲奪取整個廣西,說若得廣西一方,當建為大唐國……

所以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什么樣的人都想做皇帝。

宋朝也一直沒有好辦法解決。

不是不努力了,在王巨之前,有n個宋朝優秀的官員,想授之以漁。

然而人家就是這個傲驕的性子,怎么著。

至于征稅的什么,根本就不指望了,就象儂智高,宋朝向他征過稅么?連稅都未征過,何來的壓迫,何來的正當起義?

因此不但不征稅,平時呢還得小心哄著,腦白金娃哈哈的什么。一箱箱地送……

然而這個送能解決問題嗎?甚至連刀耕火種都談不上的耕作方式。如何能使得肚子溫飽。餓了,又化為強盜下山搶掠了。于是又用官兵鎮壓。隨后算一下賬,用兵兵費太多了,還不如買安吧。于是送的腦白金數量更多。

這成了宋朝的特色,至少是治理蠻人政策的特色。

并且宋朝的圣母婊們很多,就象區希范那次造反起義,都立大唐國了,那還用得著客氣。杜杞前來鎮壓,便對部下說,這些叛賊是走投無路才投降的,威不足制則恩不能懷,所以數叛,不如盡殺之。

話外之音便是指這些蠻人每次造反后不但不處理,反而送許多錢帛糧食安撫,所以膽子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傲驕。餓了,就下山來搶。或官員做得稍不如意,便攻城破寨。殺戳官兵百姓。

但他們這種耕作方式,饑餓是避免不了的。官員同樣也是,誰能保證派下來的官員個個都是好官。如果有一個官員做得不好,就要造反,就要起義,如何了得。

因此得換一種方法對付,必須狠狠震懾后,再施恩,百姓才能久安。

于是將其首領五十六人殘酷地解剖,刳出五臟六腑。好了,一下子環州全部安靜下去,至今沒有產生大規模的叛亂抄掠。

問題是宋朝的圣母們很多,御史紛紛彈劾,然后朝廷下詔書警告。甚至杜杞死后,宋人鄭景望在《夢齋筆談》中說,杜杞平定叛亂后不久,如廁時撲倒,血從鼻口中流出,家人將他救出,他說區希范鬼魂用拳打我。三天后便死去。這是何等的誣蔑!

事實是杜杞在平定這次叛亂后,還擔任了兩浙轉運使,又在河北任職,又知慶州,何來三天而亡的說法?

或者說區希范與這些蠻人是人,那些被殺害被搶的無辜軍民就不是人?

因此這種虛偽的圣母們,使得宋朝政策越來越偏軟,越來越畸形。

圣母們,王巨不會管的,雖然這些圣母也讓王巨頭痛。

更主要的是四個字,量力而行。

因此改造的線就在宜州到橫山寨,以這條線往東,往西,王巨只好買安了。

邕州西側橫山寨就是宋朝與大理商人互市的地方。從橫山寨往西,還有一些屬于宋朝羈縻的小州。再往西就是特磨道,原來屬于大理,不過嘉佑七年,儂夏卿帶著儂平、儂亮背叛大理,投奔宋朝,他們的地盤就是特磨道。但特磨道下面還有一個群體,那就是白衣九道,又叫富雅州,王巨派人招降其首領李聚明。李聚明先是不情不愿,但看到交趾慘狀后,立即來降。

于是一個完整的特磨道,被王巨拿下。

這條道路修建得比較順利。

但還有一條商道,那就是北道。

從宜州往西就是南丹州,宋太宗時,洪皓派子洪準通獻貢銀碗二十,銅鼓三面,銅印一枚,旗一帖,繡真珍紅羅襦一件。這讓趙匡義樂得不行,其他的收下,這個比較貴重的珍珠紅襦帶回去吧,另賜一百匹上等彩絹。

不過這個洪皓做得也不錯,每年輸白金百兩(此白金非彼白金,乃是以銀為主的合金物),那時是宋朝銀價最低的時候,一兩銀子只有五六百文。然而也不錯了,最少人家是主動送禮物過來,而不是宋朝送過去。

后來其弟洪沅與其鬧翻了,被攆出南丹州,于是到京城請朝廷發兵征討,宋朝沒有同意。洪沅死后,其子洪淮勍襲父任,然而弟弟洪淮辿帶著親信將哥哥打跑了,自立為主。宋朝無奈,只好將哥哥洪淮勍安置在宜州,每年發放一些工資養活著。洪淮辿傳位于子洪世漸,洪世漸傳位于子洪長帳。然而內亂又開始,洪淮辿另一個兒子洪世忍帶著手下將侄子洪長帳殺死,向朝廷效忠。

反正這個亂的……王巨與宋朝的政策一樣,只要你們不要禍害其他地方百姓,由著你們吧。

但總的來說,洪世忍還是蠻配合王巨的,甚至在王巨募兵時主動地出了一百多個子弟。王巨今年也沒有動這個南丹州。

隨后雙方配合相對比較和睦,王巨修路,建設水利。甚至騎馬過去與洪世忍談了一個多時辰的心。讓他明白其意義。洪世忍也同意了。

因此這一段商道擴建,絕對沒有問題。

關健是南丹州過去。南丹州北部就是鼎鼎大名比儂氏規模更大的羅氏,后來還建立了羅氏鬼國、羅殿國這些國家,但宋朝也不問,你們來稱臣,送你們腦白金,不來稱臣自稱為王也行,只要別學儂智高。

羅殿就在南丹州的西北。

南丹州西邊就是王巨所說的自杞。現在還不能屬于宋朝,直到北宋末年,黃遠稱臣,才成了宋朝的一個羈縻州。北宋滅亡,南宋要買馬,只好從大理那邊買馬了,于是造就了自杞與羅殿的繁榮,最后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自杞國。據說有鐵騎上萬,雄兵十萬。那個也不能當真,蒙古人來了。實際攻入大理的蒙古人到了大理后,只有兩三萬騎兵了。自杞的十萬雄兵在哪兒了,怎么一眨眼就被蒙古滅掉?

據說這里的百姓左右佩雙刀,喜斗好殺,父子兄弟之間一言不合,則兵刃相接,以輕死為勇。尤兇狡嗜利,少拂意,即撥刀向人。

說得有些夸張,越傳也越邪,但民風確實很剽悍。

王巨能打下來,但琢磨了一下,易打不易治,于是同樣放棄了,派人與他們的首領談了談,我幫你們修路,以后這里通商了,對你們也有好處。喜歡嗜利,就以利動之了。

而且王巨對這條道路十分慎重。

閉塞了就落后了,落后了就貧困了,貧困了餓了就下山來抄掠了。

其實從自杞有一條道路直達橫山寨。然而王巨還想從自杞修一條道聯貫南丹州、宜州、融州與桂州,并且還想在南丹與宜州邊境處也置一個互市。

開始比較順利。

今年黃良帶著那批百姓來到廣南,王巨又抽調了一些丁壯,增援兩條道路的修建。

修路就是為了商業繁榮的,也包括買馬,還有就是能鼓勵當地種茶業的發展。宋朝茶政,廣南西路茶葉不能外銷到其他路,那么銷往海外沒有關系吧,銷往大理與藏邊沒有關系吧。王巨開始買馬是以廣南西路本土的馬為主,直到今年春天,才從特磨道運來滇馬。隨著自杞道拓建,五百匹馬也從自杞道運向內陸。

但到了自杞道后,忽然被當地人扣克了一半戰馬下來。

主持修路的是左千牛衛將軍胡廣林,以及指使鄧群、劉質江、趙儼。四人就上門論理,結果當地幾個豪強用手比劃著,說是要征稅。

那有這樣征稅的?兩相沖突起來。幾個豪強便發起百姓,圍攻修路的各營軍士。

但這個王巨早就招呼過了,胡廣林立即帶著各營兵士,以及修路的那些昆侖奴轉移到一處險要所在,與當地蠻人鏖戰,同時又派人騎馬向后方求援。

這個可以不急,胡廣林據險而守,有兵有糧,可以堅守一段時間,稍拖一拖,說不定能鏟除更多的毒瘤。黃公公來了,那就一道過去看一看,也讓他對廣南西路有一個了解,回去才能向趙頊稟報。

王巨帶著黃公公先是去了橫山寨。雖然不急,王巨也開始點集兵馬了,在橫山寨集結了五千騎兵,五千兵步,還有四千押運糧草的役夫,兩千護糧軍。

王巨與燕達帶著騎兵先行。

越往西人煙越是稀疏,只是偶爾在青山綠水之間傳來幾聲蠻人嘹亮的歌喉,但認真去看,卻看不到任何人影,只有鳥在兒山林里飛來飛去。

燕達卻蹙起眉頭。

這里如此,那么西邊呢。

當然建功立業是好事,可弄不好,王巨不是建功立業,而是替宋朝帶來一個超級大包袱……

攻易治難啊。

就是用對付交趾的辦法對付大理都不可能,大理可沒有靠海,而且面積更大,是交趾的數倍。

黃公公看得頗有興致,說道:“這里倒是山清水秀,風景美麗。”

“風景雖好,可寨民很好。”燕達說道。

“慢慢來吧……”王巨幽幽道,這也是無奈,正常發達,海邊的比內陸的肯定要好,內陸大江大河邊上的肯定比偏遠的要好,平原又比山區好。

到了這里,即便在前世,發展依然緩慢。

燕達又說道:“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