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644章 長城(上)

其實這時候交趾的語言與嶺南很相似,包括文字,還多在用漢字,不過李朝也開始發明文字,包括語言在內,開始與南部各族語言融合,也就是從李朝起,正式“去中國化”了。

而且效果不錯,語言改變得很多,反正說的不是真正的漢語了,文字也在逐步改變。

曲珍帶著一支土騎兵訓練,這也不是秘密,不過在欽州,離這里還有點遙遠,然而富良江一戰,宋朝騎兵的作用,許多兵士都知道的。

一個個都急了,發瘋似的向幾十名堵在城門口的宋軍撲去。

“結陣,”其中一名都頭喝道。

也就是背靠著城墻,結成方陣共同抗敵,以便讓敵人不將城門關上。

又有一些宋兵倒下。

然而宋朝的騎軍也到了眼前。

看著那些騎兵飛快地逼近,終于有交趾兵耐不住恐懼,丟下武器,向后面逃去。

曲珍沖到坡下面,看到城門口還是沒辦法關上,寨中的幾百交趾士兵撥腿而逃。

∴≧“沖。”曲珍撥馬沖進高嶺寨,看了一眼,又說道:“武都頭,你們辛苦了。”

其他就沒有再說了,因為前面還有一個關健地方,平良渡。

升龍府前有幾個重要的大河,如富良江,白藤江,求江,太平江(注,交趾學者認為富良江乃是在富良府內的太平江上游的求江,我國學者認為富良江就是紅河。不然交趾不會請降。只有逼到了紅河。交趾才會那么緊張。但交趾認為他們打敗了宋軍,所以就在求江了。但那樣,為何向宋朝死皮賴臉地求還五州之地?因此富良江就是紅河。太平江在接近入海口處注入紅河,不過在臨近入海口處分出一條支流,從海防北部注入下龍灣入海,這條支流就是鼎鼎大名的白藤江。求江與滄江在越南太平會合,會合下游稱之為太平江,會合前的上游則是求江。)。

天德府在求江之北。武寧州在求江之南。

但求江有一條主支流自蘇茂州滾滾而來,正好成了諒州與天德府之間的一道天塹。

平良渡就是這道天塹上的一個重要渡口。

元豐元年二月末,宋交之戰重新打響。

先是曲珍率兩千騎兵,悄悄進入諒州,入夜后,借助夜色保護,潛行到磨隘寨側面的一個山溝里。黎明時分,由禁兵都頭武銘帶著九十幾名敢死隊員,兵分兩路,以商人打扮。來到高嶺寨,堵住高嶺寨的城門。

隨后曲珍迅速殺入高嶺寨。撲向了平良渡。

交趾猝不及防,迅速讓曲珍拿下平良渡。交趾天德府官員這才接到消息,迅速組織兩千士兵,前去救圍。

兩軍于一處平川上相遇,一是步兵對騎兵,二是以劣質武器對精良武器,兩千交趾士兵眨眼被擊敗。

天德府官員立即向升龍府告急,同時緊閉城門。

隨后姚麟與黃金滿率領駐扎在諒州的三千步兵,帶著攻城器械趕到。

但他們沒有立即攻城,只做了幾回佯攻。

聽到這條消息,交趾立即聚集軍隊,一路大軍跨過求江,準備與天德府城中軍民里應外合,擊敗姚曲五千馬步軍,另一路從水路繞到背后,將平良渡切斷,試圖不讓宋軍逃回去,全軍殲滅。

天德府戰役打響……

“啟蒙少保,交趾人開始嚴備東良港與白藤江。”

黃驊在邊上冷笑,所謂的嚴備,不過就是老一套,白藤江入海口處也寬闊,但隨后就變得相對要狹窄一點,然后于水下布木樁,海船就不得過了。

東良港則是富良江入海口處的港口,雖然富良江更深更廣闊,無法布木樁,也沒有那能力布木樁,得多長的木樁哉?但是富良江水勢洶涌,若是派駐一支水軍卡在上面,那么敵人水軍還是難以攻克東良港。

然而這一回宋朝若從水路進攻,可就不是原來的戰艦了。

但現在沒有必要打蛇添足,那場好戲得往后挪兩個月才能上演。

其實交趾這兩江嚴不嚴備都無所謂,王巨根本就不會動用水軍。

斥候又繼續稟報:“敵人又不停地集結大軍,渡過求江,同時將大量戰艦駛赴平良渡。”

“有多少戰艦?”

“大大小小有四十多艘。”

不算太多,一是郭逵將交趾人打狠了,二是來不及調度。

“你下去休息吧。”

“謝過少保。”

“林清,你們隨我出發。”

“少保,你不能去啊,太危險。”

“只是四十艘戰艦,有何危險,而且我也要看一看,才能安心。”

天色漸漸黑下來,不過在王巨率領三千兵馬、四千民夫到達前,斥候已經仔細地打探了這一帶的地形。過了高嶺寨,漸漸就到了平原地帶。李朝能去中國化,也是有一手的,不僅重視武功,也重視內治。準確地說,中國失去這塊肥活的土地,也不僅僅是宋朝的錯誤,以前歷朝歷代,對整個嶺南都不重視,認為是化外之地。就不要說交趾了。所以凝聚力一直都不強。

但在李朝帶領下,百姓也開始了大開發,包括這片平原,種植了許多水稻,阡陌交錯,有的稻田插上了秧苗,只是宋軍到來后,多數百姓一起逃走了,許多村舍都空蕩蕩的。

這樣最好不過,省得被這些百姓發覺,然后跑去通風報信。

過了這片水田區域,又進入了雨林。

一行人不得不下馬。

雨林密集得讓人難以想像。

還是有路到河邊的,只是交趾人設了一個哨所,因此只好遠遠地就從邊上繞道了。

一根棘條從王巨臉上劃了一下。王巨不由低低呼了一聲。

“少保。沒事吧。”

“不用大驚小怪。”王巨忍著痛,說。

馬到了這里,沒辦法再往前行下去了,大伙將馬栓在大樹上,從馬背上卸下一些物事,繼續磕磕碰碰地向前走。

“就是在這里。”一行人來到河邊,一名姓汪的斥候說道。

求水到了這里,正好是一個拐彎處。比較窄。要的就是這個窄,王巨看了看,就是窄,也有兩百多步,但南方水系發達,一般河面都比較寬闊,也不奇怪。并且因為變得窄小,水流很是湍急。

王巨說道:“樂小五,你們要小心。”

“少保,你放心。我們就在左江邊長大的,水性可好著。”一名土兵憨厚地說。

然后他們各自套上王巨替他們準備的救生圈。但在這里想泅水過去,就是有救生圈,水性不好也不行的,況且他們還帶著繩子游向對岸。

十幾個人下了水,余下的人開始接鐵鏈,為了攜帶,鐵鏈分成段的,但現在必須接上了。

“少保,為何郭公未用此策?”王紫山問。

“不大清楚,但估計是富良江太過寬闊,又或許郭公未準備這個物事,或者是其他原因……”王巨說道。主要富良江戰場在西南方向,離這里還比較遠,所以王巨也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他說完,又用望遠鏡看著東北方向的交趾艦隊,果有四十多艘船,大者有五六十噸大小,才者只有十幾噸。還有一些小舟,就是漁民所用的扁舟,被交趾征來當巡邏艇了。

不過這時候快接近三更天,船上的人全部入睡了,只有岸上的哨所隱在密林間,看得不真切。但這些艦隊雖泊在對岸,卻結成了一個水寨。所以說不能小視交趾人,被中國統治了那么長時間,文明懸差并不大。

就是王巨在泉州看慣了自家的大船,再看這些戰艦,有點兒看不上眼了。

但不可小視它們的作用。

因為兩大入海口被控制,有了這些戰艦在江面上游曳,宋軍就不易渡過或撤回。

王紫山打了一下臉,擔憂地說:“少保,有蚊子。”

“你啊,仔細看一下我寫的那篇說明的文章。”

為了讓大家對瘴癘,也就是瘧疾有所了解,王巨刻意寫了一篇長文做了說明,有的河流處也有瘴癘重災區,但那些河流多有巨大的彎道,水流沖向彎口,形成回漩,于是從上游漂下來的各種物,包括尸體,一起在哪里淤積,然后產生重毒的病菌,蚊子在上面繁衍,然后在人身上吸血,便傳播了瘧疾。所以久而久之,便有了瘴癘重災區的傳說。

但這里河流相對要比較平直,而且河兩岸開始了開發,基本沒有瘧疾病源存在了。

如果讓蚊子咬上一口就有危險,那還了得?

樂小五等人已經游到對岸,因為水流急,沖偏了很遠,不得不拉著繩子順著河邊往上面走。走了好一會,才將繩子系在樹上,然后十幾個人合力拽著一根根繩子,繩子后面就是鐵鏈,很重的。又一根根絞緊在對面樹干上,重新將棘條撥下來,用此隱蓋,繩子還要帶回來,防止交趾人發現。

隨后游了回來。

“走。”王巨道。

一行人返回,天色漸漸黎明了,王巨索性將諸將召集,說道:“我們立即行軍吧。”

“后路大軍還有幾天才能抵達。”指使平巍說道。

“平指使,諸位,不用再等了。而且春瘴漸漸上來,不宜久拖。”

說完,三軍集結,包括幾千民押運輜重的民夫,其實這一戰準備許久,輜重就放在太平寨內。然后就在邕州集結的百姓,但與郭逵南下不同,這次是有償的集結,每一個民夫付了不菲的薪酬,同時還承諾,若有犧牲者,每人撫恤其家屬五十匹彩絹。因此南下的速度奇快無比。

宋軍很快抵達平良渡。

王巨下令就地扎營,然后讓軍民一起伐木,做船是來不及了,但可以用木排做大木筏。

交趾水軍也迅速知道了,派出小艇劃到河這邊,觀看著岸上的情形,然后讓王巨命令士兵用神臂弓迅速射到河中間去了。

兩天后,兩百多個大型木筏子制造成功,王巨說道:“拉到河邊,準備放下河。”

這個能看到,交趾水軍立即將各艘戰艦從對岸發出,準備對渡河的宋軍發起進攻。

就在這時,宋軍軍中響起了三聲長長的號聲,息了一會,又是三聲長號聲,又息了一會,再次三聲長號。

隨著九聲號響,從上游漂下來一捆捆稻草,然后隨著波浪拍打,迅速散開。接著一桶桶猛火油又傾倒于河中,河水沖擊而下,遇到了漂著的稻草,便一起裹在這草叢下的河面上。春汛也開始了,河水水流速度很快,這一捆捆稻草迅速向交趾戰艦靠攏。

但交趾有些莫明其妙,因為稻草并不是太密集,而且河水拍打,許多稻草捆也打濕了,即便能燒著,也不會引起火海。況且他們的船只靈活,哪里能燒得著?

王巨用望遠鏡看著莫名其妙的交趾軍隊,說道:“放箭。”

不是普通的箭,而是火箭。

總之,這些戰艦因為太小,讓王巨看不上眼,心中甚至以為是用牛刀宰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