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632章 右孫吳

“邕州城怎么變成這個樣子?”謝晨道。∽↗頂∽↗∽↗∽↗,..

過了一年,邕州又重新修起城墻。當時交趾還是有些想法的,破掉邕州城后,將城墻全部毀掉,丟到郁江。

想建城墻,就得需要磚石粘土,現在連城墻都扔到郁江里,宋朝后面想建也會困難了。不定還能指望著第二次過來打劫。

可是邕州太重要了,它不僅是重要的邊防州,而且境內有四十多個羈縻州,包括這些羈縻州在內,面積能達到后世廣西的百分之四十幾。這么大一片地區,必須要有一個安全的首城。

因此交趾退后,陶弼臨危授命,來到邕州后,一是練兵拱固邊防,二就是修葺邕州城墻。

不過邕州城墻雖然在原址上又立了起來,可整個城中人煙稀少,恍若死城一般。

謝晨是后來招募來的舉子。

海外那攤子在迅速擴大,其實若是包括控制的土著人,人口不比西夏與交趾少多少了。

這必須得有更多的管理人才。

實際早在幾年前,王巨就吩咐過,利用各個產業不斷地培養著各種人才,包括管事,經濟人與各色工匠。

又刻意用高薪招募了一些舉子,不過想進入核心,必須要經過觀念與考驗的,第一個得有頭腦,而不是書呆子。第二得忠心,得有一顆感恩之心,白眼狼是絕對不得進入核心的。

這些舉子經過觀察考驗后,陸續進入各個核心,包括各定居的臨時管理。以及各種經營。還有其他的一些事務。

謝晨便是其中一個。

經過考驗后。王巨讓他來到嶺南協助黃良與呂何讓做事。

以前謝晨因為做事,曾來過邕州。

當時邕州僅是城中百姓就有一萬多戶,所以一部分百姓及時逃了出去,還讓交趾屠殺了五六萬百姓。

或者有人,我們一個鎮子的人口就不止五六萬百姓了。但這是宋朝,一百多萬百姓,就逼得北宋不得不將京城多次擴大,以至達到了六十多平方公里。還是住不下,后來不得不在城外開了九廂安置。

一萬多戶百姓的城,在人煙稀少的廣南,算是一個大城市了。

“子沾,恢復起來會很快的。”王巨道,著,順著路人所指的方向,一拍馬向州衙馳去。

來到州衙門口。

不用介紹,王巨穿著紫色公服,在廣南有資格穿紫色公服的官員并沒有幾個。而且又是如此年青,那只有王巨一個了。

王巨翻身下馬。衙役心地問:“閣下可是王公。”

一邊話,一邊主動替這行人牽馬。

郭逵南征,名頭很嚇人,安南道行營馬步軍都總管、招討使、兼荊湖廣南路宣撫使,也就是除了掌管著征討交趾事宜,還有權管轄著荊湖廣南四路的軍事之權。

王巨下來,名頭要弱了。

前面是什么太子太保兵部侍郎資政殿大學士宣徽南院使的什么,這些也是官,并且是一大堆三品到四品官職,不過都是職官,館閣官與階官,除了公服換成紫色,其他的王巨就不大在意了。

這也是趙頊借機升遷他的官職,而且總掌兩廣,沒有這么多高官輟身,有的官員會不服的。

于是王巨也沒有婉拒。

另外就是他的差官,判桂州兼廣南兩路宣撫經略使。

多了一個經略,而且還多了一個許便宜行事。

也就是從現在起,兩廣就交給你折騰了。而且趙頊又下詔給各司與各州軍長官,讓他們必須聽從王巨指揮。

但也不是真讓王巨胡來的,如果王巨將下面的百姓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不管他做什么,各知州與各司使都會抵觸,甚至鬧到京城了。

所以這時衙役不敢稱喟明公了。

官職高得怕人,已經超過了年齡的限制。

幾名衙役還是很喜歡的,在連番大捷下,即便是南方,也聽到了王巨的一些事跡,并且聽這個官在治理百姓上也頗有一手,以至讓慶州幾十萬百姓上萬民書。

就不知傳言是真是假。

王巨語氣很溫和,:“謝過諸位衙哥子。”

又問:“陶公可在州衙。”

“陶公正在州衙處理政務,”幾個衙役一臉肅敬地。

王巨暗中頭。

臨來前,他向朝廷央請必須留下幾個人,老將和斌、燕達、曲珍、苗履、姚麟姚雄叔侄、楊從先、種誼。

為何要留下這幾將,因為這幾將都隨大軍南下過,不管是不是慘勝,都對交趾的地形以及風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和斌更是久在南方的老將。

實際楊從先原來僅是戰棹都監,就是負責制造戰船的技術官員,非是武將。然而未來必用到水軍,也讓王巨留下了。

除了留下這幾將外,又再三申明讓朝廷在這幾年內讓陶弼一直擔任著邕州知州,不得調遷。

其實這一戰發生前,王巨也沒有注意這個陶弼。直到戰爭消息傳出,王巨才對這個陶弼感到訝然。

然后派人打探了一下此人的生憑,更是訝然。

此人是陶岳之子,陶岳在后世沒名氣,但在宋朝很有名氣,乃是有名的清官,整個端州知州不取不用端硯者只有包拯與陶岳兩人。

不過陶弼更其父一籌,很早就隨楊畋討伐過五嶺徭,平儂智高時又立下戰功,并且在隨后兩次興修靈渠,皆出過大力。以前也知過邕州知州,聽內政很好。被人輿為“左詩書,右孫吳(孫子吳起)”。章惇經營南北江,慮無人可用,便想到了陶弼。用他擔任辰州知州。陶弼去辰州不久。便替朝廷招降北江彭師宴。

蘇緘遇害后。朝廷又用此人擔任知邕州。

郭逵連夜撥軍撤退,還有其他各部軍隊,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都匆匆逃跑,甚至連輜重都丟下不要了。

但這時江對岸還有許多交趾軍隊的,正在隔江觀望。

陶弼無奈,只好約束著他帶來的邕州土兵殿后,才使得江對岸的交趾軍隊不敢異動。

否則郭逵那次會引起很惡劣的后果。

王巨手下還特別打聽到一件事。因為陶弼好士樂施,所得俸祿悉以與人,所以家至貧不能恤,妻在鄉里,居然租別人的房屋居住。

什么叫好官,這才叫好官。

文彥博韓琦的什么都是假扯的。包括王安石罷相后也開始置田產了,呂惠卿很早就在潤州置田產,還是向潤州大商人“借錢”置辦的田產。

王巨于是在上書中也提到這件事,趙頊看后,十分感動。派永州官員替陶妻興修一棟屋宅。

這一戰的關健就是這個陶弼。

而且王巨所圖謀的,遠比趙頊章楶想的要大。畢竟海外這么多年的經營。替王巨積累了龐大的力量,不僅僅是財富。

只要能繞過悲催的宋朝官員政治體系,那就好辦了。

王巨直接闖進州衙,當然衙役們不敢阻攔了。

一個清瘦的老者,正在桌案上看卷宗,看到王巨進來,他立即反映過來:“見過王公。”

“陶公,免禮,你是長者,呼我王子安即可。”王巨遠遠地就虛扶了一下。

衙役喜,至少這個青年大官對陶公十分尊敬,當然,這也反映了陶弼在邕州百姓心中的聲望。

陶弼呼衙役沏茶,又請王巨坐下。

王巨:“紫川,你去找一家客棧。”

天色漸晚了,待會兒還要商議許多事,今天晚上必須要在邕州住上一晚。

“喏。”王紫川出去。

“紫山,大井,你們也一起騎馬出去,打著我的旗號,問一問周邊百姓對交趾的態度,然后于客棧集結。”

“喏,”王紫山他們也陸續走出去。

陶弼道:“王公。”

“子安就行了,在家中,連我的傔客,我也強行他們呼我子安。”

“老朽就斗膽呼一聲子安了,子安,不用打聽,整個邕州百姓對交趾恨之入骨。”

“可樂戰乎?”

“子安低調行事,不樂戰也。若是高調將子安事跡宣揚,百姓皆樂戰也。”

這便是郭逵一戰帶來的消積影響,出動了那么多兵馬,半途而廢,百姓就是恨之入骨,也不想再打了。然而如果是一個百戰百勝的名將來統領,還是有許多百姓愿意參戰的。

“那就好,不過我還有幾事不解,想請教陶公。”

“不敢。”

“郭公六月從潭州出發,七月抵達桂州,九月向邕州出發。這個能理解,十萬大軍,二十萬民夫,再加上無數糧草物資的征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然而為什么九月到了邕州后,郭逵一直逗留了七十多天,三軍這才出發?豈不知越是逗留不行,越容易引來瘧疾。隨后進入交趾后瘧疾傳染更厲害,又為何不隔離?”

問題就出在這里。

而且關于瘴癘瘧疾的什么,王巨很早就解釋過了。

并且也由葛少華推廣了。

那就是遷徙時百姓得動起來,再減少每批遷徙百姓的數量,夜晚宿息時,盡量繞過那些傳中的瘴癘惡地。

將遷徙百姓多分批,每批數量盡量減少,這個能理解,減少了,就不會互相傳染。

為什么要動起來,因為一旦停留,雌蚊一旦交配后就要吸血,大軍逗留不行,等于產生了一個很大的血原地,吸血的蚊子來了不走,遠處的吸血的蚊子又不斷地涌來。因此越逗留,中標的可能性越大,逗留的人數越多,中標的人數就會翻倍增加。

繞過瘴癘惡地,原因同樣很簡單,非是所有的蚊子都攜帶著瘧疾病原體的,那些煙瘴惡地,往往人煙稀少,物多,這些物就極產生瘧疾病菌。蚊子在上面爬行后,也攜帶了瘧疾病原體,然后在人身上叮咬,人也中標了。

正是這些年嚴格地執行了這幾條,包括遷徙百姓到來后,立即疏散,還有一旦有人得了瘧疾,立即隔離,可以于白天看望,保持通風,但蚊子起來后,立即撤離此屋,并且周邊百姓必須用蚊帳隔離蚊子叮咬,以防傳染。所以這些年,遷徙的百姓一直沒有出現大面積的瘧疾感染。甚至許多圍田,正是王巨所的煙瘴惡地,當然,圈成圩后,這些物成了肥料,又經過翻曬,瘧疾病菌也就失去生存土壤了。

還有一個例證,那就是民國時鼎鼎大名的緬甸野人山。

然而后來百姓多了,野人山的種種恐怖,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

王巨之所以有此一問,乃是原先陶弼一直在嶺南為官,第一次重修靈渠就是陶弼主持的,隨后因為木棉,朝廷又出資重修了靈渠,那次葛少華與陶弼同時參與了。并且現在木棉司不僅在廣南東路,也開始擴大到了桂州。

不提消耗了,就提這個瘧疾的危險,郭逵也不能在邕州搖擺了七十多天。

“子安,老朽不是沒有過,當時老朽就勸郭公,讓他立即出兵。他天還熱,實際那時到了九月,雖熱,難道京城不熱嗎?這個熱度官兵是能承受的。然而郭公又,向南煙瘴更重,須等等。我,邕州就沒有煙瘴嗎。然而郭公不聽。隨后軍中開始蔓延瘧疾,陛下派中使賜藥,那也不管用。也隔離了,但不能將病員丟下不管,于是越傳染越厲害。最后富良畔一戰勝利后,雖然老朽堅持用兵于升龍城。但確實軍中人心惶惶,每天都有數千人死亡,因此郭公丟失其他諸軍,率領中軍先行逃離戰場。”

“郭公為什么在邕州停留那么久時間?”

“老朽也不大清楚,不僅我催促,趙公也催促,差一為此事翻目成仇。據趙公猜測,可能與朝中的王公、吳公(王安石吳充)有關,直到王公罷相,郭公這才出兵。”

“王公,吳公?”王巨也茫然了。

但就是因為吳充與王安石的勾心斗角,郭逵受到牽連,他也不能拿幾十萬軍民開玩笑。

“郭公要撤退,你為何不同意?”

“子安,你是不知道啊,我去年來邕州,瘡痍滿目,無比凄慘。而且打到那地步,已經有十萬百姓被屠,十幾萬軍民死去,為何不進一步,為這二十幾萬無辜的亡靈報仇雪恨!”

“如何報仇雪恨?”

“殺掉李乾德這個賊。”

“陶公,如果我用交趾對待邕州百姓的做法,施加于交趾人身上,你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