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471章 迷宮(上)

“定蔑,你怎么看?”梁乙埋問。↗頂點小說,www.

宋吉又改了名字,變成了宋定蔑,對于這個無恥的漢奸,趙頊氣得曾一度下暗詔,誰能得此漢奸者,賞一千金。不過王巨反而喜歡,這個宋吉越得西夏重用,越會坑干爹。

“大將軍,當立即發兵。”

西夏兵分三路,一路是仁多零丁的南路,環州車廂峽路。余下的一路去白豹城,一路去金湯城。北二路中金湯城的道路更寬闊此,這里雖不屬于唐朝兩大商道,但也有一段輝煌的歷史,那便是有名的大秦直道的副道。大秦直道,便是秦朝修通往九原郡(包頭附近)的那條大道,主道從延州、子長再沿無定河的東側,一直通達九原。但還有一條副道,自黃陵沮源關開始分岔,穿過子午山,經過華池,也就是鳳川堡到荔原堡的那條道,直達鐵角城,穿過橫山,從定邊進入九原,定邊就是現在西夏的鹽州。

在秦漢時多次修建,使之變得平坦寬闊,又用黃沙鋪路。

不過到了唐朝時,漸漸為環州與綏州兩條大道所代替,象鐵角城等關城也全部消失。

不及兩大商道寬闊平坦,但也是一條重要的道路。

然而在這種天氣下,西夏行軍速度也快不起來。到現在,還有軍隊在半路上呢。

但這邊相比于其他兩路又要好一點,白豹城那條路,比較崎嶇,想快快不起來。車廂峽那條路是河南的軍隊,所有軍隊都必須要長途跋涉。所以那兩路集結的速度更慢。

可很多人對宋吉不喜。骨勒能說:“那么糧草怎么辦?”

“骨勒將軍。即便我們不用兵。宋朝就不撤離百姓了嗎?就是宋朝不撤離百姓,我們又能攻破多少村寨。”

當然,在三十萬大軍碾壓下,什么村寨也保不住,不過西夏能值得為這些村寨以及少許財富糧食,付出重大犧牲么?

但得到了慶州,那就是兩樣,子午山的另一側幾乎都是漢人了。那么隨時侵略,都會有巨大的收獲。

宋吉繼續說道:“然而現在卻是一個機會,無論破去宋朝的那一堡砦,都會獲得許多供給武器補給,并且各村寨百姓全部撤離,可以駐軍,可以存放糧草。”

前線諸村寨多是蕃人村寨,常年面臨著西夏隨時入侵的可能。

因此皆選擇在地形險惡之處建寨,這往往反成了西夏進入慶州的掣肘,現在全部空了。能當成兵營,能當成糧倉。

所以這個堅壁清野。能這樣看,也能那樣看。

也與遼夏河曲之戰的那次堅壁清野是兩樣的,哪里是大沙漠,戈壁灘,以及大荒原。撤了也就撤了,哪里有多少房舍。

宋吉這樣說,還是有些道理的。

那么現在慶州大撤離,又給百姓帶來了無窮的恐慌,整個慶州更是一片混亂,這時還不出兵,到什么時候出兵?

梁乙埋道:“那就出兵吧。”

“高都監,你還需要什么?”竇舜卿說道。

王巨來到慶州后,重用一些“嫡系”,這也是必然。

因此竇舜卿有意地向王巨推薦了一些人選,不過還是有部分將領,未得王巨重用,比如環慶路鈐轄郭慶。

但好在王巨重用了高敏。

不要小看了太監,宋朝有的太監真的很爭氣,就象宋真宗時的秦翰,連楊六郎都望塵莫及。

還有后來的李憲,五路伐夏慘敗實際與李憲沒有多大關系的,相反的,李憲在那一系列戰役中表現得很出色。

然后挑選這個重要的人選時,竇舜卿又再次推薦了高敏。

“勿用了,”高敏尖著嗓子,又自傲地道:“咱家當不負竇公重托。”

他是不會感謝王巨的,盡管他六營官兵都是王巨刻意挑選出來的。

竇舜卿還是有些擔心。

“咱家有它。”高敏拍了拍身后親兵身上掛著的那個“千里鏡”道。

隨著又對那名親兵說:“白九,咱家傳一令給你。無論戰場上發生了什么事,你都不得冒險,那怕咱家被害,都不得出手相救,然而勿必將它保護好。如果咱家犧牲了,就將它托負給向方,向方犧牲了,就將它托負給齊忠,依次,關所、黃畈、宋平、楚半州。”

“喏。”

“向指使,你們也聽好了,如果咱家犧牲了,請三軍聽從向指使調命。如果向指使犧牲了,請聽從齊指使命令,繼續依此類推,關指使,黃指使,宋指揮,楚指使。”

六營官兵,一營禁兵,也是諸營禁兵中戰斗力較為強大的一營,并且這一營還參加過上次大順城之戰。指使正是向方。

一營清邊弩手,環慶路只有兩營清邊弩手,就是選撥出箭術最好的蕃漢士兵組成的專門以弓弩兵為武器的軍種,一營在環州,一營在慶州。慶州的這一營便是齊忠率領的一營。

一營保捷,也是慶州本土的保捷軍,指使是關所。

余下三營都是從鄭白渠增派過來的保捷軍。

這也是王巨刻意挑選的,高敏不會懷疑其戰斗力,只不過他們都在鄭白渠,對慶州這邊的地形不熟悉,因此讓高敏排在最后面。

“喏。”六人齊聲答道。

這一行之前,王巨也未做什么承諾。

兵力太多了,無法做出什么巨大的承諾。

不過王巨說了一句話:“此行,本官會優先關注之。”

也足夠了,即便有犧牲,就以燒酒作坊的利潤,他們家人也會后顧無憂了。

“各自準備吧。”

六將下去。

他們開始讓六營官兵換裝。

最好的鎧甲。

最好的武器,整整兩營全部清一色的神臂弓。

余下的戰刀,也是剛剛研發出來的新式提刀。以及才制造出來。數量很少的藤盾。同樣也最大限度地裝備給了這六營將士。

還有,一種特制的戰靴,靴子有皮革有布,不過靴底下面鑲了一層木板,木板下面又設置了一些鞋釘,用來防滑的。

以及這一戰過后的種種安排,所以竇舜卿想再給高敏什么,都想不出來了。王巨全部安排好了。

看著六營官兵在忙忙碌碌。竇舜卿只憋出一句話:“好在敵寇發起進攻太過匆忙,兵力還沒有達到巔峰。”

高敏點了點頭,悶聲說道:“咱家若是犧牲了,請替咱家傳一句話給明公,宦官也是大宋的官,也是大宋的子民,也想報效君王,下安百姓。”

梁乙埋帶著大軍大搖大擺地撲向大順城。

也不能怪他囂張,雖然兵馬還沒有來齊,他帳下的兵力也達到了近九萬兵馬。

整個環慶路。包括王巨的那八十六營保捷,以及所有的強人壯馬。合在一起,也沒有他手下兵力多,至少能聽從指揮的兵力,沒有他手下兵力多。

為何,比如現在慕容族的強人壯馬,能聽從朝廷命令,參與這場大戰嗎?

或者一些上有老,下有小,又是家中獨子者,又如一些老弱病殘者,能忍心讓他們上戰場嗎?

或者一些離主戰場偏遠的部族,比如環州的大后方,特別是宋夏交界之處的部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們愿意配合宋軍大戰嗎?

因此那個龐大的三萬多壯馬強人,頂多只能抽出一半人來。

所以這近九萬兵馬合在一起,在整個慶州幾乎是一個無敵的存在。

大軍迤邐向東而行,戰鼓震天,旌旗蔽日。

眼看就要到大順城的時候,前方斥候過來稟報:“大將軍,大順城前面出現了一些古怪的事物。”

來的時候,西夏還不知道宋朝有備,繼續打著兵向保安軍、延州的旗號,在金湯城集結,試圖繼續迷惑宋軍。

但第一戰必然是在大順城。

上次大順城之戰后,蔡挺迫于大順城前面的水濠淺,人幾乎都能淌著過去,因此在前方置了水壩,又于水壩上建水寨,保護著這個水壩。

然而在這時間段里,這個水濠不起作用了,什么水濠也結上了厚厚的冰凍,足以跑馬了。

但梁乙埋對能否拿下大順城,信心還不是很大,至少想在第一戰便拿下大順城,他幾乎沒有任何信心。

因此計劃是對大順城發起幾次試探性的進攻,看看能否圍點打援。如果宋軍不派援兵相救,先行將大順城圍困起來,再趁亂分兵去大順城后方,使慶州境內更加混亂,再看那一堡砦虛弱,拿下此堡砦。

然后再靜候另外兩路發起進攻,或者配合著將安疆堡拿下,那么三路龐大的兵馬,就會形成一個整體。

總之,這個后勤還是讓梁乙埋頭痛。

“什么古怪的事物?”

“一些古怪的墻。”那名斥候還沒有說清楚,后面斥候又過來稟報:“大將軍,前方開戰了。”

如今大順城兵力仍然很厚,兩個旅將兩個旅,二十二營兵力,此外還有從后方抽調過來的兩千余人強人壯馬,四百余名自愿參戰的百姓。高敏那六營官兵不能算,有另外的安排,現在必須養精蓄銳。

竇舜卿盯著城外,城外西夏的前鋒已經抵達,正在構建營寨。

“林廣,能不能將他們擊敗?”

這不是王巨的計劃安排,不過眼下確實是一個戰機……

林廣看著城外的敵人,兵力不少,即便是前行軍,也有一萬余人。要命的是后方敵人大部隊隨時能趕過來。想要出城迎戰,必須在一個時辰里結束整個戰斗。不過確實是一個機會,西夏人抑仗兵力優勢,太囂張大意了,又是跋涉而來,不算是長途,但在這個冰天雪地里行軍,三軍上下肯定很勞累的。

他想了想說:“竇公,行,不過我有一個要求,我率八旅將士出城痛擊,隨后請竇公在關健時候派兵支援。”

“好。”

兩人簡短對話后,林廣迅速集結軍隊。

當真西夏九萬兵馬全部是吃素的?所以必須得快,那怕一分鐘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