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五十章 滿意

“見過程公。”

程公聽聞消息后,氣得暴跳如雷,好不容易將去年的事抹平,說不定修得到政績,又來了。

但他知道這事兒可不小,本來因為去年的事,民間就有些怨氣,又出來了,弄不好就會產生民變,立即帶著十幾名親衛,以及幾名官員立即騎馬奔到王家寨。

可他看著諸鄉親,氣樂了。

場面很不友好。

對于王家寨姓來說,去年的振武營乃是黑蜂盜,但今年調來的官兵比黑蜂盜更惡劣,至少人家不敢公開。并且去年官府一直在找他們,嚇得王家寨的姓都不敢說話。所以對朝廷徹底失去了信任。

王巨帶著大家出來迎接。

可是大伙兒面色很不善,有的人刻意將沾血的衣服露出來,甚至還握著刀,背著弓。

王巨揮了揮手:“諸位鄉親,還不快見過程相公。”

大伙兒有氣無力的唱了一諾,見過程相公。

當然,王巨可不相信程勘會象程平那樣粗暴地處理。可能程勘同樣還是不快活,官兵這樣做不對,可他們是官兵,姓反抗則是更不對。

天地無情,視萬物如芻狗。官本位思想,那么官員無情,視黎民若芻狗。

做為官員,第一要任,得維護官員的威信,也就是尊尊!

有人說宋仁宗后期變好了,無他,許多大家上位,士大夫逼得宋仁宗一步步讓權,產生了類似民主的制。王巨卻不以為然,宋朝的內治要感謝感謝的人是柴榮,是趙匡趙匡義,因此才有了趙普的齊人之說法,因此才有了宋宗時一個姓失去了一頭豬崽居然敲響聞鼓院的大鼓,驚動了趙匡義的古怪事。實際只要蕭規曹隨,宋朝內治就不會差。

有沒有變好,得看經濟民生。事實這兩條在劇烈惡化。

這種士大夫與天共治天下的模式更非是民主模式,只不過是士大夫成功地從皇帝手中搶來了更多的權利,而這個權利并沒有讓給姓。姓依然沒有分配到權利,何來民主模式?

姓依然是芻狗!

“這是怎么一回事?”

“稟報程公,事情經過乃是這樣的……”王巨將經過講了一遍

“然而程公,你也是知道的,寨中鑄打的不是真正的夏國劍,一把售價不過幾十貫錢,而且成本高昂,雖是得了一些錢,家用以及寨中為了防御,治了一些武器,也就沒有了。至于羊確實養了幾頭,但都是羊羔呢。可是此人刻意混淆,說成真正夏國劍,未提羊羔,那寨中財富可就多了,況且他自己也拿出一千匹絹。”

“你說他拿出一千匹絹,僅是為了陷害你們?”

“也不全是,剛才我們問過俘虜,還有一個用意。寨位于邊境,財富巨大未必是好事,物以稀為貴,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因此小有意限制了鑄劍數量。但換一個想法呢,它僅是幾十貫錢的劍,想來宋朝能佩得起的人還是不少的,若是一年能鑄五把或者一千把劍,那將是何等的利潤。因此他又提出一個要求,務必活捉寨中的鐵匠,想來就是得到這種鑄劍的技術。又報了仇,又得到鑄劍技術,為什么不做呢?”

原因就說出來了。

發生了這么大事,總有一個動機吧。

“僥幸我們提前聽到消息,似乎將要出動六七人。”

“為什么不報官?”

“程公,你乃是我們大宋的重臣名臣,非是庸官,應當明白當時那種情況報官,誰信啊?不信又打草驚蛇了,何苦之。”

這是給程勘臺階下的,否則王巨就要說了,報官屁用啊,有幾人會管邊荒地帶姓死活!看看土門南面的姓吧。

“特別是我們回來問情況,程指使破口便是一句,你們想造反哪。”

“程公,邊區姓很苦,生活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人命如芻狗,兵役,力役,賦稅,一樣還不少,但我們還是大宋民。因此我主動將鑄劍關健的技術寫在紙上,交給朝廷,就是希望國家強大。人生自古必有死,可死也要死得其所。一個造反意味著什么?他們馬上就要用這個理由動手,會用我們人頭進一步冒功,會給我們扣上謀反的大帽。程公,你讓我們怎么辦?”

程勘臉色便青了。

不要說不可能,而是很可能。

那么到時候冒功不提,連這個寨都會讓這群無良官兵給滅了。

若是不懂罷了,但知道后果,這小不急嗎?

講道理,那就好辦,史“大哥”長撫了一口氣。

程勘大踏步邁向寨里面。

里面還有幾十名被抓起來的官兵。

一個親衛輕拽了他的官袖。

窮山惡水,潑婦刁民,在寨外與在寨里面是兩回事的。

“無妨。”程勘冷靜地說道。

一開始王巨下令射腿,他便知道這個野小也給寨留下后,留下后那么及時處理,便不會有煩。

寨里情況很慘,死了許多鄉親的,分成了兩排,東面是那些躺在地上直哼哼的婦人,以及一具死尸,西面死尸更多,還有許多傷者。

程勘又悶哼一聲,這是有意擺給他看的。

都大半天過去了,陽也漸漸落山,尸體還擺在這里做什么?

但不用說,東面的那些傷者與那個老年人就是官兵做的孽!

“程公,我們冤枉哪。”程平大叫道。

程勘冷冷地盯著他:“為什么來王家寨?”

“我們是好心來救援的,那知道這群刁民想謀反。”

“閉嘴!”

臨來的上他已先騎馬趕到圍林寨,大約問了一下情況,然后史矸又搶出來迎接,在到寨門口的上又將大約情況說了一遍。各人角不一,說法也不一,但大約情況程勘已經很清楚了,就包括程平這一行前來搶功勞丑行,圍林寨也有官兵招供了。

搶功勞也不丑,丑的就是他們前倨后懦,開始那么兇悍,結果一波箭射在腿上,便一個個將武器扔掉,伏手投降。這樣的官兵還能上戰場嗎?

“小,是誰動手殺死王老六的?”

“他,他,他……”王巨連指了七人。

正是這七人用刀活活將王老六捅死。

“拉出去,斬了。”

“程公,饒命哪。”七人狂叫。

叫也不行,不要說他們丟了那么大丑,就是青澗城那邊的老兵功將,因為營田的丑行,也讓程勘斬殺了好幾人。

程勘又看著王巨。

王巨于動無衷。

“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好詩好詩,好雅趣的小詩。”

“岸曲絲陰聚,波移帶影疏。還將眉里翠,來就鏡中舒。這詩柔美之,卻是出自唐宗之手。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這清麗的江南春小令卻是出自寇萊公之手。詩詞的好壞未必與人好壞有關,若此,江南國主李后主都是一代名君了。”

“奇少年,”史矸心想。

一個蛋大的孩與若大的相公程勘侃侃而談,不但講道理,詩詞信手拈來,能不是奇才嗎?

這是賞識的看法,不賞識的看法則是這小無法無天,性野,刁滑!

包括程勘也是這種想法。

真是糟糕的一天,又遇到一個糟糕的野小!

不繞彎彎了:“你可否滿意?”

還不放人哪。

“程公,小自有分寸,”實際王巨心中也嘆了一口氣,在中國得會低調做人哪,他也不想發生這種事:“昔日曹寶臣公久在秦中,治軍森嚴,由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然而世人卻譏之。可是軍紀象這種樣,官家歡喜嗎?程公乃是一代名臣,當向官家稟明。”

“小,這是程某的事,勿勞你操心,你還不放人!”程勘性喝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