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四十二章 為難

四更時分,正是黎明時刻。不過這個安靜的時光被一陣馬蹄聲打破。

歸娘褱羅的孫歸娘浪埋翻身下馬。

這個姓氏很古怪,也很娘化,不過歸娘浪埋一點也不娘,近六尺高的個頭,長得五大粗。

歸娘浪埋的到來,驚動了整個寨。

“來了多少人?”王巨問道。

“六多人,不止是撞令郎,還有部分是長城嶺那邊真正的擒生軍。”

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來的敵兵多了,而且擒生軍戰斗力十分強大。大家臉色一起變了。

“怕什么,不是有歸娘部族幫助嗎?”王巨喝道。

歸娘浪埋苦笑,我們是相助了,關健還得靠你們自己。

“歸娘大郎,他們到了哪兒?”

“大約現在到了杏峁。”

杏峁離王家寨還有十幾里,也就是不到兩個時辰敵人就可能出現在王家寨。

“他們是什么時候出現在藏底河?”

“昨天傍晚時分。”

傍晚時分越過宋夏邊境,才不會引人注意,然而王巨眼睛亮了:“他們昨天傍晚時分出現在藏底河,又多是步卒,現在到了杏峁,也就意味他們一夜沒有休息,長途跋涉而來。”

歸娘浪埋眼睛也亮了。

難怪臨來時,祖父一再囑咐自己,莫要小視了王家寨眼前這個少年,這可能會成為宋朝未來的大人物。才十四歲啊,這是何等的智慧。

其他人還沒有會意。于是王巨解釋道:“他們一夜未休息,人就會疲憊,戰斗力無疑會嚴重下降。”

其實原因很簡單,傍晚越過邊境線,趕一趕,天亮時到達王家寨,瞬間將這個小寨攻破,即便宋軍趕來,他們也撤走了。畢竟只有六來人,宋朝這邊害怕西夏人,西夏人當真不怕死,也怕。

然而這就是生機,勝機。

“叔,你來調吧。”

“好來,”李狗說道。

他開始發布一道道命令。

歸娘浪埋悄聲問:“王小郎,他是什么人?”

剛才他留心了一下,聽到敵人的數量,大多數臉上都不大好看,只有王巨與這個中年人臉色平靜。這個少年臉色平靜,也許能理解,或者是天才,或者是無知無畏。但這個中年人為何神態平靜?而且這份調井井有條,不象是凡夫俗所為。

“他啊……那邊逃過來的。”王巨朝西方努了努嘴。

但未說出真正的身份。

隨著了解,王巨聽到似乎以前歸娘族與野利族也不大和睦。

說完后又說道:“這一戰過后,若是朝廷問起,便是你指揮的。”

“不妥,”歸娘浪埋立即回絕。開什么玩笑,祖父答應將自己小妹嫁給王家寨族長的兒,兩族聯親,當然親事必須等王家寨挺過這一關才會議。并且王家寨還承諾,以后還會拿出一把真正的勁弓,一把上等的手刀,以及其他一些財物做聘禮,祖父才答應兩寨聯親,并且暗中相助。

實際最大的聘禮是王巨那個飄緲的承諾。唱名于東華門,讓歸娘褱羅忽信忽疑,不過那天那一番交談,他也感到王巨的不凡。當然,王巨這個年齡迷惑了所有人。任誰與王巨交談,都會認為王巨不凡,甚至是妖孽……

是不是妖孽,這次戰斗便能驗證。若是能挺過這一關,必是妖孽!

這個歸娘浪埋就不知道了。

但他不是傻,歸娘族相助那是在暗中的,第一關得讓王家寨挺過去,歸娘族才會相助,否則會坐看王家寨灰飛煙滅!

即便相助,也不會公開。歸娘族才是真正頂在最前線,何苦公開得罪山那邊的軍隊?

“勝了,朝廷會重視你的。”

“王小郎,得了吧,你不是其他小孩,難道不明白嗎?”

王巨微微嘆口氣。

山遇兄弟既然逃到宋朝,立即去了歸娘褱羅家,可想他們與歸娘褱羅的感情。然而宋朝官兵公開進入他們部族將山遇兄弟抓走,送給李元昊射殺,歸娘褱羅心中會有何想法?

聽說郭勸是一個君哎!

更好玩的是另一個君,川口之敗后宋朝讓夏竦主持陜西軍政,夏竦到了陜西一看漫長的邊界線暈了,于是提出十條建議,主要就是增兵,不但增兵,還考慮到禁兵戰斗力嚴重下降,用禁兵成本高昂,因此要廣增土兵,正是這條建議,保捷軍漸漸成形,最強西軍也漸漸誕生。

但另一個君楊偕卻說增兵門兒也沒有,當年霍去病率輕騎八人脫離大將軍衛青部隊,深入大漠,斬捕過萬,又以萬騎逾烏盭,涉狐奴,歷五王國,過焉支山千有余里,合兵鏖皋蘭下,殺樓蘭王、虜侯王,執昆邪王,收休屠祭天金人。

趙充國也以萬騎破先零。

李靖更只以驍騎千破突厥,又以一萬騎至陰山下,斬千余級,俘獲男女十余萬,擒頡利以獻。自漢朝以來,以少擊眾,不可勝數,你夏大人在涇原守城壘,據險阻,來則御之,去則釋之,不聞出師,乃是貪生怕死,勿托以兵少為辭!

差一點將夏竦活活氣得吐血。

但楊偕不認為他說錯的,并且著《兵論》1篇,《兵書》15卷,俺可是一個懂軍事的人……

“君更害國啊,”王巨心中暗道。甚至他心中產生一個更腹黑的想法,若宋朝沒有范仲淹,沒有范仲淹興起的神馬君,可能北宋存在的時間會更長久。

以成敗論英雄!

王巨又看著李狗:“狗叔,要么就說你指揮的吧。”

“休想。”李狗立即答道。

為了寨,為了家人,自己可以協助王巨協助寨鄉親擔任副手,但讓他拋頭露面,向宋朝官府交待身份,那是休想。指不準宋朝朝廷為了平息西夏的憤怒,就將他交出給西夏射殺了。

“王小郎,為何你不承認?”勝負未知呢,這個少年那來的自信?不過若是勝了,那是大功一件啊。所以歸娘浪埋不解地問。

“我是讀書人。”

“讀書人好啊。”

“可是我想科舉。士最好少碰兵事,你不懂,回去問一下你的祖父便知道了。”

然而王巨就為難了。

這一戰聲勢想小也小不起來,那是六七名西夏兵士。

雖然也做了預防,不過戰后必然會驚動延州官府,到時候也必然追問是誰負責指揮謀劃的?自己肯定不能承認。可自己不承認,歸娘浪埋也不想承認,李狗同樣不想承認。那么說誰指揮謀劃?

難不成說王全?

王全是族長,替寨也做了不少實事,可見識就那么一點大。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然而再老,沒有開闊的見識,到時候稍稍一問,便會牛頭不對馬角。

這是一個問題,不過現在提出來,不僅是問題,也起到安撫人心的作用。既然王巨在發愁誰最后擔當這份功勞,那么就有勝利的希望。不要說他歲數小,山道上那一戰正是王巨迅速安排的,那么倉促,居然漂亮地打勝了。

但若不是如此,恐怕寨鄉親早逃之一空。財產的什么重要,還有性命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