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郝運正在辦公室打魔獸世界,被幾個聯盟豬在塔倫米爾一頓爆錘。
吳老六帶著董憑找過來了。
“董叔叔……”
郝運抬起頭,沖董憑綻放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這老哥是《爆裂鼓手》的制片人。
郝運回來,他還留在那邊賣片,現在他回國找郝運,肯定是《爆裂鼓手》的海外版權已經有了眉目。
“叫我老董就行。”董憑和他握了一下手。
也不知道怎么滴,就覺得這個董叔叔聽著很不自在。
剛認識的時候,郝運是個小趴菜,還是看在姜聞的面子上,董憑才給《心迷宮》當了制片人。
那時候郝運喊姜聞蜀黍,因為他和姜聞稱兄道弟,所以也喊了他叔叔。
可現在郝運這樣的發展勢頭,讓他覺得這個稱呼燙人。
不出意外的話,郝運只要保持每兩三年一部能獲獎的影片,等到他三四十歲的時候,他就是下一個姜聞。
讓小姜聞喊自己叔叔
再加上郝運的有一些影片已經不讓他當制片人了,董憑如果還是以長輩自居,后面很可能就真的漸行漸遠了。
所以,適當的放低一點姿態,是他重回郝運核心圈子的有效辦法。
“這怎么行,董叔叔你幫了我這么多忙,我現在賺了點錢就改口喊你老董,那也太不是人了。”
其實就是董憑想多了,郝運真沒把叔叔哥哥之類的稱謂當回事。
李嘉成如果能給他一百億,喊李嘉成二爺也沒事。
“不管你叫什么,別叫我董叔叔了,我覺得心里不踏實……”董憑很堅持,他就是個掮客,然后有點兒賣片的本事。
可是隨著郝運的名氣越來越大,他在中間發揮的作用就越來越小了。
現在賣片靠的已經不是他的人脈和經驗,而是郝運不斷拿獎的硬核宣傳。
“這有什么不踏實的,那我叫你董總吧。”郝運無語。
扯扯嘮嘮的也太不干脆了,你看姜蜀黍就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如果自己改口叫姜哥哥,肯定會迎來一頓暴打。
“行,叫我董總老董都行,我今天主要是說倆事。”
董憑也知道郝運剛回來比較忙,所以就不再拐彎抹角,當下拿出了資料,介紹說道:
“……這幾家公司打算聯手拿下《爆裂鼓手》的海外版權,出價是三百五十萬美金……”
“董叔……董總覺得這個價格怎么樣?”郝運覺得行。
《爆裂鼓手》才八百萬人民幣的成本,2006年開年1美元兌換7.9718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一百萬美元就能夠把爆裂鼓手的成本賺回來了。
另外的二百五都是賺的。
這些錢八家出品方一起分,每家都能回款三百五十萬人民幣(一百萬本錢兩百五十萬利潤)。
“再高的話也不太可能了,《千機變》歐美版權賣出過八百萬美元,但那是因為有房龍,不然一百萬都賣不到,《少林足球》只賣了一百五十萬美元。”
董憑已經盡力了,再高也頂天多幾十萬美元的出入。
最主要的是,郝運的上一部《心迷宮》沒讓海外發行商賺到什么錢,新片自然就賣不上價。
而且他急急忙忙的趕回來還有其他的事情。
“那三百五十萬美元ok的,就這樣吧。”郝運一錘定音,他的原則就是只要不虧本就行。
“然后是翻拍版權,這個感興趣的電影公司有點多,所以賣到了一百萬美元。”
董憑頓了頓又補充說道:“2003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以一百七十五萬美元的價格勝出競拍,購買到了《無間道》的重拍版權。他們拍的電影叫《無間行者》,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馬特·達蒙主演,目前已經拍完了,大概年中就能上映。”
“一百萬啊,那挺不錯的了。”郝運眼睛一亮。
上次海外版權只賣了100萬美金,改編權是20萬美金。
這次海外版權賣350萬,改編權100萬,簡直可以說的上是驚喜了。
450萬?
350的投資回報率!
發財了啊。
連續三部電影都是賺錢的,郝運覺得他爸媽真沒給他起錯名字。
“如果同意,這兩份文件還是需要你簽一下的,然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董憑拿出文件,他也是投資人之一。
跟著郝運做了三部上映的電影,回報率驚人,讓他也有了上千萬的身家。
“什么事啊?”郝運一邊簽字一邊問道。
“我很好奇,伱是因為什么做出《爆裂鼓手》票房會很慘淡的判斷?”
董憑急匆匆的趕回來就是為了這事。
電影的好幾家出品方都在找他商量,讓他找郝運確認此事。
“因為音樂這個題材,而且還是架子鼓,如果當時我選擇古琴古箏什么的,可能都會更好。”
郝運有想過改換樂器,可是系統獎勵給了他一整套配樂,換了之后就用不上了。
而且,系統給的劇本有很多細節全是基于架子鼓這種樂器。
為了不造成劇情違和,郝運也只能硬著頭皮維持原樣,放棄了票房成績,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海外版權上。
事實證明郝運賭贏了。
如果是古琴古箏,海外版權可能就賣不到這么高了。
“我在網上找了一些評論,集中在一起打印了出來,你可以看一看。”董憑拿出另外一份文件,全都是從網上找來的影評、觀影感受,還有一些吐槽的東西。
郝運接過來,納悶著難道這事還能有什么反轉?
系統給的劇本很明顯是國外劇本,主人公也是安德魯、弗萊徹這樣外國人的名字。
再加上是架子鼓和爵士樂這種主題、曹遠征變態的角色塑造、還有全程壓抑的氣氛,所以郝運才判斷票房不會太好。
臟兮兮才好滿地爬:學了幾年架子鼓,今天看到《爆裂鼓手》這電影,感慨萬千,拍的真尼瑪好,配樂也很好聽。
錢兜兜:有病吧,我們這邊電影院一天排了兩場,一場早上七點半,一場晚上十點半,我特么帶孩子怎么看。
不耍陰謀不舒服斯基:電影是好電影,就是排片太少了,我們市里只有最大的電影院才有,而且就尼瑪一場,我還沒搶到票。
賭書潑茶香:約了個妹子,看完《霍元甲》還沒到開房時間,又看了《爆裂鼓手》這部電影,看完之后就回去打鼓了,原來影響我水平提升的是妹子。
太極卡卡:我上學的時候如果能碰到一個這樣的老師,我就不至于沒考上北大了。
恨冰不成水化雨:帶上高三的兒子去看的,把他給看哭了。
上百條評論,郝運從里頭獲取到了幾個有用的信息。
第一,電影好看,也或許是董憑有意挑選的原因,觀眾對電影本身的反饋基本上都比較積極正面。
故事不難理解,雖然大家對架子鼓不感冒,但是咱們也不是沒有鼓。
什么狗屁爵士樂不懂,就當是敲鑼打鼓的鼓,也一樣不影響觀看。
第二,大部分觀眾都把電影當勵志片看了,不少評論都說是帶著孩子去看的,還有一些遺憾自己沒有碰到這樣嚴厲的老師,還有一些則是感謝學生時代老師的嚴厲。
大家喜歡看勵志的故事和電影,并非是期望看到人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那只能被定義為童話。
而是想要看到主人公的不屈與反抗,從而獲得力量。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這部郝運認為的外國劇本,其實并非完全是美式文化,反而與華夏式教育有著很多交叉的地方。
電影中,曹遠征的高壓手段包括不僅限于極其嚴厲的要求,毫無下限的辱罵,充滿暴戾的摔砸物品和高強度的教學節奏。
外國人覺得叫虐待,電影參展的時候,英文名被定為《whiplash》,本身便是“鞭打”的意思。
然而,在儒家文化中,我們認同“天地君親師”。
老師是與父母、皇帝同樣級別的存在,在傳統文化中老師和父母都是對的,這種說法貫穿了華夏上千年的歷史。
很多人可能都有印象,爸媽送你上學的時候,或者碰到老師的時候,總是不斷地強調讓老師別客氣,給我狠狠地打,照死里打(這個肯定是客氣話)。
從影片的中段開始,鮮血一直貫穿到影片結束。
鮮血,僅僅是努力的象征嗎?不,同樣代表了走向偉大的“代價”。
華夏認同這種“代價”,有太多的名言警句反復闡述。
甚至到了現代社會,在各種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依舊有許許多多的家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希望孩子也能碰到嚴厲一些的老師。
郝運再三強調過,《爆裂鼓手》不是一部單純的勵志片,他并不提倡曹遠征的教學方法。
在內地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在柏林首映的時候說,反反復復的說。
奈何家長根本不鳥他。
反正2.19號看了電影的人都說這部電影非常勵志,非常適合帶著孩子去觀看。
然后大家就把這部電影當成勵志片看了。
第三,由于郝運這個導演不看重,出品方出于對他的信任也沒把票房太當回事,所以,明明有韓散屏、王重駿這樣的出品人,電影的排片卻少之又少。
小點的縣城或者影院根本沒有拷貝帶。
大一些的城市和影院,就算有排片也沒把電影排在黃金時段,以至于有些家長要起早貪黑的帶著孩子去電影院向沈運哥哥學習。
誤判了!
郝運抓抓腦袋,有些氣惱。
氣惱自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給自己郝霸天這個英明神武的形象罩上了一層陰影。
也氣惱觀眾不把他這個導演當盤菜,野蠻的扭曲了他要表達的東西。
我真的沒打算拍勵志片啊!最新網址: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