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之道

第一四五章

正式開業那天,天公也是作美,艷陽高照。小都會的停車場里很快停滿了各式小車,粗略一看車牌,五花八門,但是公家車占多數,當然最氣派的還是紫東來大都會老板魏民的奔馳600了,黑黝黝亮錚錚,仿佛鶴立雞群。

門前門后的保安人員固然跑前跑后,可負責此路段的八名交警、民警也累出了一身臭汗。既要指揮車輛,又要管制看熱鬧的人群,來了領導的車要敬禮引路,還要把現身附近的乞丐流浪漢趕跑。

小都會大門左右兩側擺滿了賓客們祝賀的花籃,大門正上方紫東來小都會六個大字在陽光下爍爍生輝,這幾個字還是省里一位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師所題。身著鮮紅旗袍、高聳的胸脯上一律斜掛明黃色綬帶的迎賓小姐如蝴蝶一般往來穿梭,初春的黃縣氣溫還是蠻低,可她們嬌艷的面孔上卻滲出點點晶瑩的汗珠。

大堂內更是人聲鼎沸,前來參加典禮的人們穿著筆挺的西服,個個面帶歡笑,有來頭的貴客已經在包廂里就坐品茶,在外面或立或坐的僅是黃縣各行各業的來賓。

隨著鑼鼓器樂地奏響,八只各色舞獅在門前歡快地舞動,雖然黃縣早就嚴禁在城區燃放煙花爆竹,可刺耳嘈雜的鞭炮破天荒地響了起來,丟在墨綠的垃圾筒里發出了悶悶的聲音。

十點整,氣派十足的張大輝已小都會總經理的名義主持了開業典禮,在熱情洋溢地致詞后,由魏民等八名特邀佳賓揮動黃金剪為開業剪了彩。

這小都會完全是大都會的縮小版,餐飲娛樂住宿一條龍全方位服務,為了應付開業,還從市里請來了不少坐臺小姐,已備不需。僅受禮金就多達二十萬。總而言之,小都會讓老百姓看到了黃縣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開業典禮。

一連三天,小都會賓客滿坐,餐飲部不停地外出采購原料,服務員小姐連接累倒,坐臺小姐也是奮力支撐,幾乎是沒日沒夜地操持著。

魏華當初結婚因為各方面原因,只請了張書記、李縣長,雖然黃縣有太多的人要為他慶賀。所以他在小都會大擺流水宴席,請遍了黃縣各部門單位各鄉鎮的領導干部,人們也樂得來吃喝一頓,順便見識見識小都會的富麗堂皇,魏華是不收禮金的。

小都會可是生意興隆、財源滾滾,樂得舒臘梅做夢都笑,她連班也懶得上,成天就在各個酒桌飯局間穿梭,一面表示感謝之意,一面暗示他們照顧生意。能與黃縣第一夫人把酒言歡對很多人來說特別是想在仕途進步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榮幸,當然來光顧小都會也是進身的一種方式。

有人歡喜勢必有人愁,小都會生意興隆,賓客滿坐,可就把金滿樓給冷落了,一天到晚沒有幾個鬼上門,眼見著門庭冷清、生意一落千丈,把金輝給氣得直咬牙,可也沒奈何。畢竟人家小都會來頭大,又是大老婆開的,就連張云生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只得暗暗好言慰籍,金輝也不是省油的燈,見大勢已去,索性提出結束金滿樓,反正幾年來錢也賺了不少,夠下半輩子做個富婆了,萌生了去市里居住的念頭。張云生也覺得離開黃縣的好,也就同意了,不久金輝帶著孩子去了市里,至于那個瘸腿老公、有名無實的許滿也完成了歷史使命,好歹給了筆錢離了婚,回了鄉下。

魏民之所以親自到黃縣來剪彩,主要還是為了跟張大輝合伙搞地產的事,張大輝那四千萬不到位,他的計劃就不能順利展開。

張大輝也是個做生意嫌小不嫌大的人,小都會雖然賺錢多,可管理那玩意太煩瑣,干脆就一股腦把管理工作交給了原來魏民派來的三個經理,請他媽舒臘梅當財務總管,未婚妻江靜兼任小都會會計,自家人把財權抓牢,以舒臘梅的精明應該不會出太大紕漏。至于業務方面他一點也不勞神,只是做了黃縣的生意,一年下來就可以賺上了五、六十萬甚至更多,什么稅費都只出個小頭,意思意思,還是張云生再三強調各部門要收的。

張大輝其實還是喜歡當公司老板,既實惠又有名氣,鴻發公司才搞了幾個月,生意只做了那么幾筆可賺了不少錢。給縣委縣政府的機關干部發了獎金、發了過年費,把一班干部們樂壞了,人前人后夸他張大輝有生意頭腦、辦事能干,不但能賺錢,還處處考慮普通干部的困難;最主要的是拉攏了一批人,在張云生的暗示下,有不少行局頭頭、鄉鎮書記鄉長都到鴻發公司入了股金,最多的是胡長新,一次入了十萬,其他人八萬、五萬、三萬不等,每月按股本的百分之二十分紅,可以月月領錢,也可以把紅利滾入本金,這樣一來把眾人的利益與公司完全的掛在了一起,不少人對張云生父子是感恩戴盡。

其實最讓張云生心動地就是魏民合伙搞地產,雖然四千萬資金難搞,可僅僅一進一出就可以賺五百多萬!簡直就是天上掉黃金,他是不會失去這樣輕易而來的橫財的。

張云生也非常支持張大輝,而且通過各方面渠道的了解,確實省城有這么塊黃金寶地要進行投標,而且就在三月分開始,所以他也開始了活動,利用易立宏為說客,盡量在黃縣四大銀行爭取貸款。

當魏民問及此事時,張家父子立即保證在短時期搞到資金,絕對不會誤事,魏民也就心滿意足地回了南林,啟動了他的計劃。

李學之跟張云生的較量,表面上看是李學之獲勝,王連山沒有當上人事局長,而是平調交流到了教育局當副局長,負責工會工作,基本是那種閑職副局長了。人事局長由副局長陳遠青當任,這讓很多人信心倍增,在他們眼里李學之無疑是打破了張云生等為首一班人的人事壟斷,是場輝煌的勝利,也讓很多隔岸觀望之人再次對李學之增加了信任的砝碼,也對政府的各項命令、決議執行得更堅決更徹底。

李學之卻很清楚這僅僅是市委對黃縣的一次平衡,沒有根本地改變黃縣縣委的格局,雖然張云生在市委的壓力下服了軟,可真實再次涉及到他們的利益,勢必又將激發矛盾。

劉明亮為首的財政局黨組向政府提交了一項建議,算是把財政權全部交到了政府手里,更直接點就是交給了李學之。財政局黨組認為黃縣九八年財政預算緊張,開發區投入較大,為了避免資金分散,所以一致決定,一萬元以下(不含一萬元)的批復權歸財政局,超過一萬元的資金批復由李縣長簽字。

按照政府縣長們的分工,一般財貿線由常務副縣長分管,但在縣長辦公會研究討論時,魏華力主還是由李縣長主管,原因很簡單,李縣長一直負責財貿線,而胡長新只是來黃縣過渡的,只有半年多時間,怕是還沒熟悉全面工作,又要調動了,不利于財貿工作。

魏華的建議馬上就通過了,胡長新自己雖然很想管著財貿工作,可事實擺在眼前,他確實是來過渡的,也就只得答應。財政局的提議也就是基于此才及時上報了政府。

這也創了先河,一般都是政府去收財政局的權,這次反倒的財政局主動交權。其實歸根結底是魏華和劉明亮商量的結果,雖然給李縣長日后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麻煩,但不能不說是個樹立威望的好辦法,把住了各鄉鎮各行局的錢途,象李縣長這樣講原則的縣長,不是正當用途的支出,只怕很難得到簽字,還有幾個副書記在自己分管的范圍合理支配部分資金的權利也集中到了李縣長處一支筆簽字,嘿嘿,這招還真有點“陰”。

李學之也當仁不讓地照盤接受,張大輝的小都會開業來,不斷有人告之各鄉鎮各行局的頭頭腦腦們進出其間,無非就是大吃大喝揮霍國家的資金,李學之便借此召開了縣直各行局、鄉鎮長會議,在會上嚴令禁止大吃大喝公款消費,嚴格規定了各級部門的應酬經費和辦公開支等等一系列措施。膽子小的倒少進了幾次城,膽子大的又有資金來源的還是照此不疲。也是管不勝管、防不勝防的了。

這天縣長辦公室來了個不速之客,他就是程波,還帶來了一大疊材料。程波先是恭喜李學之當上了縣長,李學之則有點責備地說:“老早你就說要把材料給我帶來的,拖到了今日!”

程波擔憂地說:“李縣長,我寫的這些東西實在是領導們不愿意看的,都是寫麻煩事。也只有象您這樣正直的領導,我才敢拿出來,而且里面反映的問題證據并不十分充足,有我看到的,有我聽到的,也有我猜測的,還望李縣長斟酌著辦了。”

李學之已經是飛快地翻閱著材料,越看心越驚、越看越氣憤,程波也坐立不安,他深知材料的嚴重性。

李學之花了大半個小時才看完,看完后長噓了口氣,神情嚴峻地說:“小程,我先感激你冒著危險整理的材料,同時也深深敬佩你的正直和良知!你材料里反映水利局局長、副局長們朋比為奸,貪污受賄、挪用防汛搶險的物資資金,甚至還有某些防洪大堤是豆腐渣工程。這些都是關系到一個黨員的聲譽、一個干部的前程問題!而且你也說了,有聽到的、有猜測的,自己親眼看到聽到知道的又有多少呢?你這份材料是揭發的水利局上至局長、副局長還有下面的站長、副站長不下二十人之多啊!”

程波艱難地咽了口唾沫說:“李縣長,這就是我為什么要等您當了縣長后才送來的重要原因啊!我其實不敢這樣做的,我開始選擇的是沉默、逃避,我知道這一揭發不締于重磅炮彈,涉及的人太多太復雜。我相信您是個剛正不阿的好領導,所以才大膽地向您遞交了材料,文大哥曾經也勸說過我,叫我放棄,叫我永遠

埋藏在腦子里,可我做不到!可我又不全信任其他人,我只信任您!我相信你!

”他把頭垂了下去,哽咽著說:“李縣長,其實我好怕!我當驚受怕兩年了。”

李學之坐在他旁邊,拍著他的肩膀安慰道:“小程,你不要怕,我會很小心地替你保密,而這份材料我會妥善保管好的。你也趕快回南林,我們有什么事電話聯絡,雖然證據不全,但我會去慢慢找全這些證據的。真到了水落石出那一天,你就是黃縣的功臣,我將為你請功!”

程波擦去淚水,說:“李縣長,我不是為了立功來的,我只想讓壞人受到懲處,而我也永遠不會再回黃縣。為了聯系方便,我特意買了個漢顯傳呼機,有什么事只管呼我。”說罷把傳呼機號碼抄給了李學之,在走之前還說:“李縣長,水利局還是有不少好人的,但他們都有顧慮,不敢聲張,如果先搞出點眉目,他們一定會明里暗里匯報線索情況的。”

李學之拿著這份材料又再三看了幾次,最后他決定利用檢查冬修水利、驗收防汛物資開始,暗暗調查問題。

身為黃縣縣長,就自動成為了黃縣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副總指揮,縣委書記也是副總指揮,總指揮是市政府一位副市長。

李學之帶著政府、水利局等一班人開始了預定的檢查工作,先是檢查驗收了幾個重點的防汛物資倉庫,沒發現什么問題,又轉而視察沱江大堤,這是一條百年一遇的大堤。這百年一遇意思是可以防住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要求十分嚴格,大堤需要省防指的驗收合格才行,李學之估計這樣的高標準大堤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如果這條堤出現了決口、坍塌,洪水就會把這個方圓四十多公里的大垸淹沒,損失是十分慘重的。追究起責任來就得從省里開始了,所以李學之還是比較放心的。農村在冬修水利工程也似乎很規范,找不出什么紕漏。

這樣逐鄉逐鎮檢查驗收時,市委市政府聯合下達的政府部門精簡機構文件又到了黃縣,為了配合全省的行動,各縣縣轄市區黨政主官統一到市里開會學習文件精神,務必要求做到全省思想一致、行動一致!這一搞,李學之只得放下暗中調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機構精簡議程里去。

市委市政府一番舉動,各種說法就象流云一樣籠罩在黃縣上空,一時間種種有關機關的傳聞象二月間(農歷二月)的風,刮到哪就在哪里生根開花結果。有些無關緊要的政府部門、機關設置便開始人心惶惶,而一些雷打不動的也不見得好過,國務院機關都精簡掉了二千多人,何況一個縣城里臃腫的政府機關呢?人們都知道機關工作人員被精簡了,也就是下崗分流了。

可已經習慣了機關生活的人們怎么會愿意輕易地放棄這么優越的工作環境呢?人們早就習慣了八點上班,一杯茶一張報紙混到吃中午飯,睡個午覺又繼續喝茶看報的生活,人們還習慣了相互竄辦公室交流看法、說說玩笑的生活,突然把他們精簡了,叫他們以后還怎么生活?

雖然機關生活平淡無趣,這年頭什么都漲,就是工資不漲,人們也會聚在一起埋怨用錢捉襟見肘,維持生活不容易,可一想到那些效益不好、發不出工資或是干脆企業破產下崗的人,機關不諦是美景天堂!

可想法歸想法、傳言歸傳言、吵鬧歸吵鬧,機構精簡卻是實實在在降臨到了機關干部們的面前,可人們沒有得抉擇,他們的去留前程由不得自己做主,只得眼巴巴等待好運的來臨。

當然還是有不少人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他們及早就為自己做的打算,甚至還能利用這一契機更進一步,在自己后顧無憂的情況下,人的憐憫就很自然地在蔓延,他們會指著某人惋惜地說某某其實不應該這樣的、某某其實還會比別人強的,他們只是運氣太差,沒把握好機會而已。說到運氣,說到把握機會,他們又會不言而預地會心一笑,似乎一切盡在不言中......

(本文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