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大中小///五百七十六歷史就此發生了劇變五百七十六歷史就此發生了劇變→
審配的絕望只是剛開始,而鄴城守軍的絕望已經持續很久了。
他們大多數都是鄴縣本地人,被審配以堅壁清野的理由全部拉入城內成為壯丁參戰,一開始只是搬運后勤物資,但很快就開始直接到一線參戰了。
然而他們沒受過什么訓練,傷亡率很高,對審配的怨恨很深,尤其在鄴城內外交通斷絕之后,城內物資漸漸緊缺,糧食還好,藥品嚴重不足,于是軍官尚且可以得到治療,他們這些人受傷生病就是等死。
而當他們得知援軍不可能出現之后,情緒也是最早崩潰的,也是最早無法繼續忍受現狀的。
還沒等城外漢軍殺進來,城內的袁軍就開始自相殘殺了,越來越多的大頭兵要求開城投降,要求出城獲取自由和藥品,審配一開始還能死攔著不讓,但是這種阻攔很快就成為了對攻的導火索。
上午知道消息,中午開始混亂,到下午的時候,城內已經開始亂戰了。
最開始,審配還能調動一些兵馬撲滅反叛,但是很快,反叛就如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鄴城內外的防御開始崩壞,還聽從審配指揮的軍隊越來越少,造反的叛軍越來越多。
審配一退再退,最后甚至連自己家都放棄了,任由叛亂軍隊沖入自己家中,而他本人則帶著最后的軍隊退入了鄴城內袁紹的家里,調動最后的兵馬保護這座府邸,保護府中袁紹的家人。
盡管他做出了那么大的犧牲,但還是抵抗不住叛軍如潮水般的攻勢,府邸被攻破了。
審配帶著最后的親衛且戰且退,戰斗到了最后一刻,面對殺紅了眼的叛軍,他絕望的橫刀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審配死后,袁紹的府邸也被占據,理智的軍官沒有讓部下殺害袁紹剛剛納入沒多久的家眷們,而是看管好她們,接著開城投降,迎接漢軍。
建安元年三月十八日,鄴城被漢軍占據,鄴城守軍全部投降,守將審配在內亂中死亡,袁紹的家人被全部俘獲,并州牧董卓、青州牧劉虞和兗州刺史橋瑁一起入城,一起取得了這場勝利。
取得鄴城之戰的勝利之后,最后一支成建制的袁紹所部軍隊的抵抗也終結了,那么冀州之亂也就告一段落了。
以討伐袁紹為核心目標的此番作戰,以中央漢軍的勝利而告終。
而以袁紹、袁術兄弟為核心發動的叛亂也就此徹底終結,這場由雒陽政變而引發的余波于一年之后被雒陽朝廷的信任掌控著者劉備正式平定。
這場叛亂的最終平定也進一步昭示了在后劉宏時代的以劉備為絕對核心的四輔臣體制的最終確立,并且意味著四輔臣體制開始在全天下范圍內具備了一定的權威性。
一個新生的、短暫的但是強有力的體制已經初步建立起來,漢帝國原本將要混亂起來的秩序也在新的體制下重新被建立起來。
歷史就此發生了劇變。
一個時代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董卓等人在鄴城寫了奏表,把消息往雒陽送,又寫信給劉備,讓遠在幽州的劉備知道這件事情。
這場戰爭結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徐徐拉開序幕,而作為這個全新時代的掌舵者,劉備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三月二十五日。
當時,大將軍府主導的幽州行政運轉的比較順暢,且劉備睡醒之后恢復了精力,主導工作,用軍隊和大將軍府的吏員們處理事務,很快就把幽州的局勢平定了下來。
這一次繳獲的戰俘和牲畜數量太大,所以劉備采取了很多措施,多管齊下,意圖盡快將這些繳獲給消化掉,讓失血嚴重的幽州回回血。
對俘虜和繳獲的牲畜,劉備除了發賣之外,還動用大將軍府的行政力量和上谷郡、代郡兩個郡尚且完整的郡府力量加急建設幽州北部草原的朝廷直屬牧場。
這些牲畜全部賣掉或者吃掉太浪費了,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和涼州一樣,建設牧場加以管理,這樣就能為朝廷提供大量所需要的牲畜,意義很大。
建立牧場需要啟動資金,但更需要人。
啟動資金他們不缺,這一波繳獲很多財物可以用上,然后就能配置很多人了。
劉備從大將軍府的吏員之中選派此前在涼州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出任牧場管理,接著從俘虜當中找尋愿意服從管理的鮮卑、匈奴、烏桓牧民,用他們來快速建立牧場。
對于這些人,給他們的待遇和一般的俘虜不同,一般的俘虜一天只能吃一頓簡單的,保證他們餓不死,而對于這些為官府工作的人,則是一天有兩頓可以吃,保證他們不會感到嚴重的饑餓。
同時,劉備還和他們約定,雖然他們目前的身份是奴隸,但是只要給大漢工作滿三年,沒有任何違法違規的行為,就可以編入幽州戶籍。
從此成為一個正兒八經的幽州漢人,就此擺脫種種限制,不再是奴隸,擁有了自由。
當然,這三年間他們只有一日兩餐飯食可以獲取,其他的沒有任何報酬。
劉備以大將軍的身份發誓遵守約定,然后給每個愿意合作的牧民發一塊木牌子,刻上他們開始工作的日期和三年之后期滿的日期,只要這個日期到了,他們就能找幽州的民政部門兌換幽州戶籍,成為漢人。
然后他們就算是朝廷直屬部門的雇員,可以享受相對應的朝廷工作人員的福利,有月俸,有逢年過節的福利,有各種賞賜。
所以,只要老老實實做三年活兒,奉獻三年,不犯法,不做錯事,聽從命令,那么留給你們的就是未來的美好生活。
怎么樣?
不錯吧?
通過這種懷柔手段,一批一批的草原優質牧民選擇和劉備合作,進入牧場為漢帝國工作,做他們擅長的事情,為漢帝國放牧,看管牲畜,培育牲畜。
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劉備成功規劃了四個規模較大的牧場,從俘虜中抽調了兩萬多經驗富豐富的優質牧民和帝國合作,他們領了木牌,拖家帶口踏上路途,開始他們的三年苦熬。
一大批牲畜也就此有了去處,可持續發展算是勉強搞起來了。
而短時間內沒有去處又沒有買家的,就只能發動大家伙兒給吃掉了。
頓頓牛羊馬肉的日子劉備過了一陣子,各種花樣翻過來倒過去,反正搞得挺好,肚子吃飽了,力氣增加了,也成功給劉備吃上火了,喝了幾副藥才給壓下去。
然后對于其他的俘虜,就按照涼州的老做法,把生育適齡的女子挑選出來編入戶籍之中,用來補充幽州失血嚴重的人口數量。
其余人則進行挑選,掌握特殊技能的挑出來另作他用,剩下的用作壯勞力,給建設損毀嚴重的幽州進行修復和翻新。
草原上的這些人也是掌握了一些對漢帝國有意義的特殊技能的。
比如他們制作食品的技能,尤其是奶制品,對于劉備未來北伐的計劃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劉備需要他們提供奶制品的制作技術來幫助漢軍更新食譜。
另外草原也是有技術工匠的,人不多,但是會打造鐵器、銅器、金銀器和陶器的人也是存在的,會制作弓箭的人也是存在的。
以及那些掌握紡織技能的人,掌握制造皮具、骨制品等等技能的手藝人,這些都是對漢帝國有所幫助的,所以全部挑選出來,編入戶籍,納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