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瑤本來只是想要建設一支三千人的常備兵部隊,后來增加到了五千人的規模。
上一次用兵,智氏的常備兵部隊出現了減員,只是因為有預備隊的關系很快就被補充到了滿員。
死亡的人數并不是太多,戰死沒有財富上的撫恤那么一說,僅是讓其兄弟或子侄獲得優先入伍的資格,殘疾同樣是這樣的待遇。
不要因為這樣就覺得智瑤冷血無情,相比起來其余家族或國家,少數貴族動了惻隱之心進行的個別補償不能算,出現傷亡一樣不存在什么撫恤的規則。
軍餉這玩意目前同樣不存在,受到征召有參戰資格甚至要對貴族感恩戴德。
所以,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特性和規則,反正不能夠一概而論。
智瑤給予更多人開放上進渠道,包括給予他們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以時代的局限性而言已經算是天大的好人了。
“不能再增加常備兵的數量了……”智瑤如果不是迫于壓力,其實連增加常備軍數量都不想做。
賞賜名單已經通過,智瑤沒打算一直待在“新田”不動彈,得到智申的允許,帶上足夠的護衛就離開了。
智瑤將要前往“邯鄲”。
這一次他不會待多久,主要是前往確認各種獎勵有沒有得到落實,再實地看看常備兵的家屬。
“世子,‘邯鄲’以東良田處處,唯難在分之過散。”子貢是隨行人員之一。
以前,邯鄲趙只是經營“邯鄲”周邊,遠一些的地方就放任不管了。
一個家族得到賞罰都掌握在智申這位一家之主手里,智瑤只有建議權而已。這個就是為什么需要智申簽字蓋章,賞賜才能真正得到執行的原因。
智氏要極力發展“邯鄲”這一片區域,智瑤的建議是將有功者的賞賜規劃在“邯鄲”周邊。
因為沒有經過開發的關系,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得到荒地的有功之人卻沒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
首先,智瑤已經幫他們蓋好了房屋,相應的生活物資也準備了三個月之多,他們需要的是將獲得的土地開墾成為農田。
本來就是“士”或“徒”的獲賞者,他們本身有一定的底蘊,可以是家人監督奴隸干活,也能是呼朋喚友來跟家人一起勞動,土地在隔年就能進行耕種了。
如果本來一無所有?智瑤還進行了其它的安排,不是無償地給予功勞之外的賞賜,其實就是派人去進行協商,大家伙互相之間進行幫助,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一塊把土地開墾出來。
站在路面的智瑤就看著旁邊曠野在忙碌的人群。
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久之前還是當前年代普通黎庶的一員,也就是沒有任何屬于自己的財產;因為家人為智氏立下功勞,變成了有屋、有田、有奴隸的三有家庭。
命運被改變了,成為有恒產的一員,每一個人哪怕是累得滿身大汗,臉上卻是洋溢著快樂和滿足的笑容。
剛剛智瑤到來時,發現世子過來的人,他們涌了上來,用最真誠的態度對智瑤進行大禮參拜。
智瑤沒有避開他們的行禮,沒有做什么暖人心的舉動,僅僅是站在戰車上面無表情地接受參拜。
沒辦法,當前正是君權天授氛圍最濃烈的時代,作為貴族該有個貴族應有的樣子,什么禮賢下士的操作,首先對方要是一個“士”啊。
如果智瑤不讓他們參拜,他們才會感到惶恐不安,以為要被趕出智氏,又或是自己做了什么惹得智瑤不高興的事了。
另外,信不信智瑤做出暖人心的舉動,比如抱起一個孩子表示親近,明天那個孩子會被送到他的歇息處,不要就等于是讓那個孩子去死?又或者是將攜帶的食物分發下去,對某個人表現出極為友好的一面,其實都會帶來相應的后續,并且極小概率才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當前時代只要是個貴族就有這種權利,別說是大家族的下一任家主了。
掌握的權力太大,任何的小動作會將被過份解讀,再有一大幫人拍馬屁……可能也是過于盡心盡責,害了某個人或某個群體。
“家中口眾多寡,何時可將農田開墾?”智瑤還是面無表情,看不出有什么和藹的地方。
一個失去一條手臂的青壯畢恭畢敬地站在一側,聽到問話先咽了咽口水,滿臉緊張地答道:“回世子,朕家中老父、老母,兄弟四人,待出姐妹二人,子嗣十六人;如今有隸為四,當是三月便可?”
自稱“朕”是吧?這個就對了。
現在是個人人可稱“朕”的年代,一般則是自稱“名”,倒是階級不高的人才會用“朕”來自稱。
像是智瑤,他謙虛一點就自稱“瑤”,用“我”則是代表一個群體,用到“我”這個字不是包含了智氏,便是將晉國包含進去。
另外,斷臂青壯說的十六名子嗣并非全是他的孩子,其實是將兄弟的孩子也算了進去。這個是目前長輩健在沒有分家那么一說,長輩不在了才會兄弟分家,差不多就是第三代人才會各自繁衍生息。
有宗族又會是另一種情況,比如智瑤所在的家庭,時代沒有得到改變,又或是某天智氏完蛋,智氏的所有族人都會一直闔家生存下去,哪怕是分出小宗的話,沒有出現意外也要再過幾代人才會關系淡化。
春秋時代只有貴族有宗族,往后則是一大群有血緣關系的人抱團,沒有例外就是異常排外。
所以了,無怪乎出了春秋戰國之后,歷朝歷代會那么忌憚宗族。
這位斷臂青壯并不是在智氏的常備軍服役,他用“徒”的身份納賦,憑借實力又或是運氣好有所斬獲,記功之后得到賞賜。
因為功勞得到得到賞賜遠比以前的訾產多得多,索性申請搬到“邯鄲”這一邊。
智氏正在開發“邯鄲”,將賞賜的土地安排在這邊,哪有不接受挪動的道理呢?
當然,智瑤不會接受有規模的家庭搬遷過來,要不然到底是在為誰開發就很說不準了。
所謂的“有規模”,大概是一家幾十上百口人,連帶擁有數百或數千的屬民。這樣的家庭在現如今不算多,一般是在某個大貴族治下,可他們當家作主的人在身份上不達標,也就是并非真正的貴族。
“我若無記錯,魯國行‘井田制’早也?”智瑤說的這件事情是魯國進行土地再分配。
子貢苦笑說道:“得其田者多為三桓,勞作得三稅七,所得之三另需繳二。”
周王朝本身就是執行井田制,魯國的改革是讓更多的人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可是玩著玩著又給玩砸了。
如子貢所說的那般,分配到土地的群體大多是三桓的人,他們并沒有因為分到土地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勞心勞力地耕作下來同時要向三桓和國家交稅,自己只能留下一成。
不是“士”也不是“徒”,連“羨”都不是,說好聽了是黎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他們之前當某個貴族的財產還不至于被餓死,擁有自己的土地相反有餓死的危險,到底是好是壞,真的不太好定義。
風突然有點大,讓智瑤瞇了瞇眼睛。
魯國的改革讓三桓變得更富?得到土地的黎庶肯定渴望過再次失去土地,偏偏因為相關約束又無法將土地甩掉,結果就是出現了逃難潮。
改革是要往好方向發展,得到了稅收的三桓和魯國肯定覺得不錯,獲得土地的黎庶不但憑空背負無法承受的負擔,倒是活成了別人眼中的笑話啊!
包括晉國在內,其余列國沒有搞魯國那一套,貴族不止是作威作福,其實還要負責治下的各種吃喝拉撒。
銆愯鐪燂紝鏈€榪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榪芥洿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寵壊澶氾紝瀹夊崜鑻規灉鍧囧彲銆傘€/p
生活在貴族庇護下的黎庶,他們活得怎么樣,要看有多大的追求,餓死這種事情卻不多見。
其實在遠古時期就是這么一種狀況。那個時候貴族還不是生下來便是貴族,貴族是帶人進行開拓,開發出一塊地皮再命名,也就出現了“氏”。
說白了就是,初代貴族身上的擔子很重,非但無法作威作福,還要為治下一大群人的吃喝和安全愁白了頭發。
智瑤生活在了古典時代即將結束的歲月,不知道還能將這種帶領群眾開發某地,群眾又樂于被驅使的心態保持多久。
他們一個地方又一個地方的走下來,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會有壞的一面。
“鄉間糾紛多出于面生,亦有貪心不足。”子貢說道。
有資格可以擁有私產,多占一些的心態肯定就出現了。
有利益的沖突,哪能不產生糾紛呢?
智瑤想道:“晉國有司寇,管的卻不是這一方面,國法也管不到各家族內部的糾紛。難道我要寫一部民典,再建設一支用于排解糾紛以及處理犯法的隊伍?”
到戰國之后,處理類似事情的人是“三老”。
而“三老”制度開創之初或許是好的,跟很多制度一樣,走著走著將路給走歪了。
智瑤越想越頭大。
民典倒是能寫,關鍵是太細化不止執行人員要暈菜,黎庶也很難知道干什么才不算是犯法。
“最好是簡單粗暴一些啊!”智瑤心想。
第117章:當今時代多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