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智瑤來說,征討東山黑狄只是一次練兵而已。
他不知道的是,僅以這一次用兵的規模就達到了二流諸侯國的極限。
很多的諸侯國未必有超過兩千的戰兵部隊,二流諸侯國能拿出兩個周禮的“軍”都算很牛逼。
兩個周禮的“軍”一共有多少戰兵?連帶戰車兵在內就是合計兩萬五千名戰兵。
智瑤動用了四個晉國編制的“師”,晉國一個“師”的兵力是七千五百名戰兵,四個“師”就是三萬名戰兵了!
而智氏這一次用在東山黑狄的兵力,甚至都快逼近韓氏和狐氏聯合南下的總兵力。
話說,韓氏和狐氏兩家,再加上一些中小貴族,他們也就湊了一個“軍”南下。
智氏動用是個“師”的兵力,花了將近四個月攻克“蓋與”并活捉東山黑狄的大首領以及一幫中小首領,戰事結束的時間點恰好是卡在冬季來臨之前。
“化胡為夏?”智瑤其實不那么懂得老子的化胡是怎么回事。
很久之前是怎么回事誰都說不清楚,輪到姬周成為天下共主以后,是不是諸夏的一員表面上不看血統,看的是關于文化,尤其是禮儀上的認同度。
其實,愿意執行諸夏的禮儀,文化的認同肯定就有了,大家都執行相同的禮儀規范,首先也就有了溝通的基礎。
至于說表面上認同施行諸夏禮儀就是諸夏一員,原因是姬姓諸侯還是在會心里鄙視非姬姓的那些列國。
恰是因為這樣,齊國當初吞并了萊國,還是讓當時的好多國家,包括晉國在內,想管也不是那么好管,甚至還要為之叫好。
根本原因很直接,齊國好歹是姜太公的后裔之國,不是姬姓諸侯也算是姬周的嫡系諸侯之一,萊國則是東夷體系的國家。
當時也是齊國用飛快的速度將吞并萊國造成既定事實,弄得死活要跟齊國過不去的魯國都不好多說什么。
一直想要吞并鄅國的魯國足足花了五六十年的時間,才趁著晉國和齊國無法干涉,搞到前兩年(前493年)才完成對鄅國的兼并。
這一次智氏攻擊東山黑狄?別說晉國內部的家族有話說不出來,比如有那閑工夫為什么不去鏟平范氏,又或者南下去跟楚軍較勁,還是去毆打鄭國什么的之類;其余得知消息的列國,他們可能還要派出使者給智氏道賀。
沒辦法呀,諸侯之間開戰,無論是什么理由都不算正義之戰,打異族在天然上就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
“隨之而來便在此封建罷。”智瑤說的是半路上來投奔的那一批原屬中行氏的人。
至于將土地封給誰,智瑤無法越俎代庖,需要智申來干這種事情。
以智瑤的安排,智氏的老人肯定會占其中的七成或以上,留下三成來安撫新投奔過來的人。
屬于東山黑狄的領土,其實也就西北部具有農業價值,山區什么的哪怕存在礦產,以當前智氏的情況,毛病了才去開發。
沒有修建道路為前提,資源無法得到轉運,任何的發展其實都是在耍流氓!
所以,智瑤想要開發的礦產可以是在山區,但是絕不能太過深入,能不能將出產運輸出來才是前提。
修路?關于這點智瑤當然有規劃,只是沒有將之規劃為短期內必須完成的大工程,各地一年修一些,積少成多將道路貫通,花上二十年的時間都不嫌長。
其實春秋時期對修路什么的真沒有太清晰的概念,講究的是人走多了自然有路,輪到有修路需要是動輒使用數十萬大兵團成為慣例,出于對后勤物資的運輸保障,才有刻意修路的記載。
智瑤不可能在“蓋與”渡過一個冬季,帶上俘獲的東山黑狄大小首領,同時也帶走新軍和其余的部隊。
他們走了,要是東山黑狄前來反撲怎么辦?剛才已經提到“封建”兩個字了。
所謂的“封建”就是上對下的一種賜予,得到封地的人在天上有有守土并且建設的使命,能夠進行求助,但更多的是依靠自己。
哪怕是東山黑狄有反撲,留在當地的貴族能做的就是自己抵抗,堅持不住了再進行匯報,后面主家會派來軍隊,同時也代表貴族失去封地要卷鋪蓋走人了。
周王室一開始的“封建”就是這么回事,分封了三千多諸侯,一般就是給個名義,諸侯能不能占下某塊地依靠自己的本事,有一大半被異族給滅了,存活下來才有資格繼續作為諸侯。
正式有那種“封建”才有了諸夏體系列國當今的地盤,固然有很多諸侯身死族滅,然而諸夏一系的生存空間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在半途,得到召喚的智瑤讓新軍返回“邯鄲”,自己則是帶著其余的部隊前往“新田”。
三個得著征召的“師”,他們之所以前往“新田”的原因是完成了今年的納賦任務,沒有抵達“新田”之前就會解散大半,回到“新田”因為不是國戰并不需要走“棘門”的程序,得到解散命令各歸各家就是了。
“楚軍未歸!”智申一副要出大事的表情。
之前智瑤在做自己的事情,比代表沒有關注國內和蠻氏的狀況。
成功滅掉蠻氏的楚國確實沒有退兵,他們一部分駐扎在“曼氏”城以及周邊,更多則是去了鄭國。
有相關的消息證實鄭國再一次與楚國結盟。
鄭國這么干等于背離了子產的既定策略,不過看現在的國際環境,怎么都能說是處于實際需要。
子產給鄭國制定的方針是不再左右橫跳,選擇晉國與楚國的其中一國堅定履行盟友的義務。
可是晉國自己把優勢徹底葬送掉,鄭國又介入了晉國的內亂,一旦范氏被剿滅的話,晉國不可能放過鄭國。
之前干涉晉國內亂的幾個國家,魯國最先退出,隨后趁著沒有諸侯會進行干涉吞并了鄅國;齊國遭遇沉重打擊又陷入內亂,并且齊國現在又遭到了吳國的入侵;衛國干脆就是選擇對晉國躺平,還擺出一副晉國讓我打誰就打誰的態度;宋國將注意力轉到曹國身上,大有一種誰支持他們兼并曹國就跟誰走的意思。
當代的鄭國君臣很清楚自己無法扛住晉國的報復,重新投向楚國不是好出路,然而明知道楚國可能靠不住,他們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范氏、鄭國抱上了楚國的大腿,范氏想要借楚國的力量逆風翻盤,鄭國則是用楚國來嚇阻晉國的報復?”智瑤用最快的思維將復雜的態勢簡單化。
士吉射和中行寅一起勾搭齊國、鄭國、宋國、衛國、魯國介入晉國的內亂,目前除了鄭國之外的其余國家不是退出就是難有后繼動作。
不管時局怎么變,遭到智氏兼并的中行氏算是告一段落,楚國的介入注定會讓范氏遺臭萬年了。
智瑤問道:“‘元戎’是否需我家出兵?”
還沒有將事情講出來的智申見智瑤提到這事,可能再一次在心里產生“我的種就是好”的想法。
“‘元戎’確有此意。楚軍北上,已非家事。”智申說道。
從始至終晉國都沒有拿楚國當成諸夏一系的諸侯看,其余諸侯干涉是一回事,楚國的介入又將演變成為另一種狀況。
智瑤說道:“雖是國事,亦是家事。如我家介入,可獲利也?”
終究還是趙氏和魏氏無能,不能解決掉范氏,才有了楚國可能的介入。
用國家大義來讓智氏出兵?智氏確實不能不出兵,問題是好處不能讓趙氏和魏氏全占了吧!
智申有些欲言又止。
老實說,智氏在這一波內戰的獲利已經足夠多,消化中行氏是沒有問題,總的來說確實內部需要沉淀,再爭取獲得新封地,可能會讓人覺得貪得無厭。
智瑤一看智申的表情就知道在想什么,說道:“我家亟需勞力。”
在封地上,智氏確實是不應該提出訴求,提出獲得人口就很合適了。
而獲得人口的渠道可以是攻下范氏的城邑,乃至于是進軍鄭國的分配額度,也能是趙氏或魏氏從自己的封地轉交給智氏,看趙鞅和魏侈究竟怎么選。
智申身為一家之主,可能對智瑤在“邯鄲”的動作對智氏帶來什么不太懂,為家族增加人口代表什么則是以前身為世子該得到的教育。
“如此,我自要求。”智申像是保證那樣地說道。
智瑤知道趙氏和魏氏不可能拿出自己的人口作為智氏出兵的報酬,說道:“大人可與‘元戎’、上軍將約定劃以戰區,各家攻也。”
“戰區?”智申有點懂,又不是那么懂。
智瑤干脆命人拿來山川輿圖,指著輿圖說老智家可以負責攻打哪里和哪里。
“此事易也。”智申先一口答應下來,隨后問道:“瑤欲使新軍?”
智氏在訓練新軍又不是什么秘密,其余家族只是不知道智瑤怎么訓練,智氏的新軍戰斗力怎么樣而已。
所以,智瑤并不是出于對新軍的保密才提議劃分戰區,純粹是決定將“洗地”干得更加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