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各大諸侯、隋庭都在謀劃著各自的打算。
而人革聯則在夯實基礎,盡快增強本身的實力,以減少改朝換代過程中的傷亡。
大流求,嘉南平原。
這大半年來,北方和江東的移民大量到來,而管理這里的唐菲林,利用以工代賑的方式,
建設了大量的基礎設施。
嘉南府的北部有一片煤礦,雖然儲量只有1200萬噸左右,而且還是質量不好的褐煤,但是作為水泥廠、蜂窩煤廠的原材料,還是綽綽有余的。
目前當地已經建設了一個月產1500噸的水泥廠。
在水泥的加持下,嘉南府完成了5個小水庫、13個碼頭、197公里的鄉村公路(其中水泥路面21公里)、206公里的河道修繕。
同時還建設了房屋6750套,
其中竹筋混凝土房屋537套。
開墾出來的農田為86萬畝,其中占城稻種植面積為62萬畝,甘蔗9萬畝、亞麻10萬畝、香蕉5萬畝。
由于不同移民過來的時間不一樣,
因此占城稻種植的時間也不太一樣,導致現在糧食收割時間也各不相同。
唐菲林現在正在東南州的主持改革工作,因此流求州的很多事情,都是喬三才在做。
此人是唐菲林的秘書官出身,經過一年多的培養,已經初步可以代理一部分管理工作了。
喬三才對于嘉南平原的開發非常重視。
帶著草帽的喬三才,如同鄉民老農一般,站在連綿不絕的稻田邊:“中新同志,你們新豐鄉要趁著農閑的時候,盡快修建水利、曬谷場、谷倉,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同樣年輕無比的杜中新點了點頭:“我們已經盡可能動員大家,這些設施都是給大家用的,民眾非常支持。”
“別讓民眾打白工,
你們可別搞什么義務勞動,這不好!”喬三才提醒道。
杜中新也知道聯盟的規定:“我知道,
工程都是走專項賬戶,
不會克扣民眾工資的。”
喬三才仍然非常嚴肅:“別馬虎大意了,
黑衣衛和巡查辦公室可盯著這些,千萬不要被腐化了,我們只要實現大同社會,到時候不差那一點錢。”
“我一定注意。”聽到黑衣衛和巡查辦公室,杜中新也是有些害怕。
不過他仔細回想自己的工作,發現并沒有出現什么問題,倒也不害怕被調查。
來到一片已經金燦燦的稻田邊,三個月前移民過來的二十多戶,正在忙碌著收割。
看著顆粒飽滿的水稻,喬三才詢問道:“你們鄉現在的占城稻畝產多少?”
杜中新興奮的回道:“只有用熟肥,沒有化肥的稻田,平均畝產120~130公斤;有化肥的稻田,平均畝產180~190公斤,州長!如果……”
“沒有,化肥配額已經分配下去了。”
杜中新無奈的撓了撓頭。
顯然化肥的應用,讓很多農民都嘗到甜頭。
要知道,在沒有使用化肥和發酵有機肥的時候,占城稻也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也就畝產100公斤左右。
使用發酵的有機肥后,產量可以提升到畝產120~130公斤。
而使用化肥,這可以提升到畝產180~190公斤。
這還不是極限,農業司的一部分實驗田中,有畝產可以達到240公斤的占城稻,那是在合理添加化肥之后,當前可以獲得的極限畝產。
雖然沒有雜交水稻之類的高產良種,但是化肥一樣可以提升農作物產量。
而且比起雜交育種,化肥增產才是古典時代的王道,畢竟雜交育種需要十幾年起步,甚至幾十年都不一定有成果。
但是化肥的增產效果卻立竿見影的。
目前人革聯的化肥,主要有三種渠道獲得,人工合成、半人工、天然化肥。
人工合成的化肥,有硝酸鉀、過磷酸鈣、硫酸鉀、硝酸亞鐵四種。
半人工的化肥,就是硝田法生產出來的硝酸鉀、魚骨粉磷鉀肥。
天然化肥就是鳥糞石磷酸鹽,這是一種氮磷鉀天然復合肥,而且是當前人革聯產量最大的化肥。
流求島的周邊附屬小島上,有不在少數的鳥糞石礦場,而且整個南海諸島中,蘊含的鳥糞石儲量,大概在150萬~200萬噸左右。
至于后世為什么沒有這方面的數據。
那是因為這些島嶼上面的鳥糞石資源,已經被西方列強、東瀛人掠奪了。
這些外部勢力在1850年之后,就或明或暗的盜采、明搶南海諸島上的鳥糞石資源,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島上的資源早已經所剩無幾了。
現在這些島嶼的鳥糞石資源,還有處于無人發現的狀態,唐菲林掌管流求州期間,就設立了澎湖磷酸鹽開采公司。
目前在周邊的小島上,一共發現了13個有鳥糞石資源的島嶼,每個月可以開采300~500噸鳥糞石。
南海諸島的鳥糞石資源,足夠人革聯初期使用一段時間了。
如果這邊的資源枯竭了,還有瑙魯島這個超級大礦,上面的鳥糞石磷酸鹽總儲量在1.1億噸左右,足夠開采幾十年了。
因此現在人革聯一方面通過人工合成化肥,一方面通過開采鳥糞石。
化肥在農作物的增產效果上,可以達到30~50左右,特別是在沒有優良品種的情況下,是當前單位畝產提升的核心技術。
1噸鳥糞石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可以增加3~4噸糧食。
澎湖磷酸鹽開采公司一年開采4000噸鳥糞石,就可以實現1.2萬~1.6萬噸糧食的增產,獲得3~4萬人一年的口糧。
化肥才是填飽人類肚子的核心技術,而且是第一要素。
很多人以為良種才是核心,這絕對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觀念。
有人研究過所謂的無化肥種植,哪怕是使用了大量的有機肥,農作物的單位產量,仍然比使用化肥的農作物,減產了30~40。
如果沒有化肥,地球的土地最多只能供應20億人口的食物。
因此化肥才是農業的第一要素,然后才是良種。
如果以為帶著后世的高產種子,來到古代就可以獲得畝產上千斤的水稻、小麥,以及幾千斤的土豆、番薯,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自然界不僅僅能量守恒,元素也是近乎守恒的。
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一塊土地的養分是沒有辦法自然暴漲,這也是為什么,古代很多農田會越種越貧瘠,最后不得不進行休耕的根本原因。
高產農作物沒有化肥,會迅速將土地的養分吸干,到時候畝產一萬斤的種子都沒有用。
這就如同后世的人種,東亞人在養分充足的情況下,一樣可以長到一米八、一米九。
但是可以長到一米八,不代表就可以長到一米八,讓基因再好,也扛不住營養不良的削弱。
農作物也是一樣的道理,占城稻有畝產240公斤的潛力,但是在沒有足夠養分的情況下,它無論如何都長不出240公斤的畝產。
考察了幾個鄉之后,喬三才發現鳥糞石復合肥的增產效果明顯,因此他連忙坐船去澎湖縣。
澎湖列島的總面積不大,只有94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常住總人口3375人,都是澎湖海產公司、澎湖磷酸鹽公司的員工和他們的家屬。
來到澎湖磷酸鹽公司的鳥糞石jing加工工廠,經理安栗向喬三才介紹了公司的情況:
“州長,我們公司目前有員工627人,150噸運輸船5艘,加工廠1座。”
“鳥糞石礦場的情況呢?”
安栗解釋道:“目前勘探出有鳥糞石的島嶼,一共是13座,總儲量為8.7~9.5萬噸,礦物品位在30~65之間。”
喬三才搖了搖頭:“不夠,這個產量不夠,至少要達到年產5萬噸左右,才可以滿足當前三個州的需要。”
對此安栗苦笑不已:“州長,我們也想擴大生產,但是流求周邊的島嶼已經勘探過了,總儲量就這么多,而南海諸沙上的鳥糞石,距離是一個大問題。”
“這樣吧!你們不用管儲備,繼續擴大開采量,我們很快就不用擔心運輸問題了。”
知道一些內部消息的喬三才,做出了最合理的安排。
既然上級有解決方案,安栗自然沒有意見:“那我就向礦業部打報告,申請擴大生產。”
“嗯,你將報告直接發給礦業部,就說是我批準的。”
“明白!”
糧食產量對于人革聯而言太重要了。
或者說,糧食對于沒有掌握可控核聚變之前的人類社會,其重要性不亞于軍隊。
畢竟民以食為天。
沒有衣服可以用樹葉干草,沒有金屬可以用石器木器,沒有藥物可以靠免疫力硬扛。
可是如果沒有糧食,那就沒有辦法了。
在人類進入封建時代之后,單純的打獵采集,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社會的整體食物需求了。
哪怕是游牧民族,其實他們也要糧食。
不用感到奇怪,他們不僅僅需要糧食,而且需求量還不在少數。
別被現代社會中的“游牧民族”誤導了,其實古典時代的游牧民族,可沒有辦法天天喝酒吃肉,他們的牛羊相當于農民的農田,普通牧民主食是奶制品、谷物和草籽。
漠北的游牧民族,每年都好在南下過冬之前,在河谷平原之中撒播草籽和谷物種子,然后明年再過來收獲。
甚至部落里面,還有專門的農奴,就是專門種植谷物的。
另一邊。
淡水鋼鐵廠。
不斷升級改造的鋼鐵廠,此時已經擁有12座小高爐,每月生鐵產量達到了3600~4800噸的規模。
而在冶煉技術上,又陸續研發了煤氣增溫技術、純氧脫碳技術。
特別是純氧的出現,讓鋼鐵的質量變得越發可控起來,加上流求州本身有錳礦,現在鋼鐵廠已經可以冶煉錳鋼了。
至于純氧如何獲得。
非常簡單。
鋼鐵廠的不遠處,已經建起了一座火電廠,利用鋼鐵廠的廢熱和煤炭進行發電。
然后用火電廠的電能進行電解水,獲得氧氣和氫氣,然后使用汞吸收氧氣,變成氧化汞,提純氫氣。
氫氣被送去冶煉鋼鐵。
而氧化汞加熱之后,又可以獲得純氧和汞,汞進行循環利用,氧氣提純之后,儲備在高錳鋼制造的鋼瓶之中。
現在鋼鐵廠每個月,可以生產生鐵3600~4800噸,然后使用這些生鐵,進一步冶煉出穩定的高質量鋼鐵,每個月產量大概在1200~1500噸左右。
而且由于火電廠的電能相對充沛,又利用這些電能,供應一批電動機床。
龍莎此時就在這里,帶著上百個助手,利用鍛壓機、沖壓機、電動機床、翻砂鑄件,打造出第一批成熟的蒸汽機。
這批蒸汽機的功率已經相當高,單臺可以達到2000馬力左右,而且熱效率也接近1930年的水平。
隨著最后的檢查工作完成,龍莎看著噴吐著黑色煙霧的鋼鐵機器,那是工業的人造偉力,正向這個時代咆哮著。
她研制的這一批高壓蒸汽機,一共有12臺,是準備安置在船只上的。
淡水造船廠已經建造了6條咆哮級混合船。
咆哮級的滿載排水量1800噸,有效載荷為1100噸,擁有5道硬帆、32個水密艙、鋼結構拼合木龍骨,以及大量的鋼結構部件。
之所以采用大量鋼結構部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整體強度,以適應蒸汽機。
大業14年1月13日。
咆哮級的首船,完成了蒸汽機安裝工作,龍莎在設計上,直接跳過了明輪,進入螺旋槳推進的階段。
至于螺旋槳早期容易漏水的問題,她采用了高jing度部件,加上油封技術。
當鍋爐被燒熱之后,伴隨著一陣尖銳的汽笛聲在淡水港響起,剛剛從北方移民過來的農民,看到這一幕后,仿佛見到到了神跡一般。
龍莎讓鍋爐工將火力開的最大。
半個小時之后,祝融1型蒸汽機的功率達到最大,提供了2130馬力的強勁動力。
而咆哮級在蒸汽推進的狀態下,會放下硬帆,減少船只航行的阻力。
此時咆哮級的速度,達到了19節的高速狀態,對于木船而言,這個速度已經是極限了,如果速度再快,那船只的結構會承受不住。
而且長期最大功率的使用蒸汽機,也不利于蒸汽機的熱效率、使用壽命。
現在只是為了測試,才會使用最高功率。
按照龍莎的估計,咆哮級的巡航速度,維持在10節左右,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經濟航速。
咆哮級的動力煤儲備為150噸,以10節的經濟航速,可以航行4200公里左右。
如果是采用高速模式,即16節航速時,續航里程只剩下2100公里,而且機械故障率會迅速攀升。
不過蒸汽機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采用木炭、木材作為燃料,保持10節的航速。
畢竟煤炭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特別是對于前往未知海域探索的蒸汽船而言,可以燒木炭、木材,才可以保證續航能力。
而且風帆也必須保留,不然遇到蒸汽機故障了,又剛好在茫茫大海上,沒有風帆那就真要完犢子了。
龍莎指揮著咆哮號,從淡水港橫渡流求海峽,直接逆著西北風,向舟山港航行過去。
全程保持10節的航速。
不到兩天就抵達了舟山港,由于咆哮號上裝了200噸煤炭,都足夠來回好幾趟了。
在舟山造船廠檢修了一次之后,龍莎沒有發現大問題,又急匆匆開著咆哮號返回淡水。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