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人生模擬器

第二百零二章 尾聲

自己該定怎樣的國策?

呂布突然間有些迷茫,在大乾時,呂布雖然是當皇帝,但當時的做法多是效仿古代君主以及一些來自父親呂伯雍的觀念,哪怕國家經營的不錯,也只是大漢的翻版而已。

但如今呂布歷經數個完整的人生,已經做過一次天子,經歷過完全不同的兩個時代,同時還有在大漢的見聞。

隨著見識和經歷的增加,呂布也開始發現很多自己上次做天子時的不足,他要建立一個完美的國家,根據自己這幾世經歷。

首先要明白一點,如果單憑中州這片土地,哪怕再肥沃富足,也是有極限的,就跟耕地一樣,就那么多,農耕能夠帶來的財富是有限的。

所以工、商的使用或許就是搶過的一條途徑。

就像南方這些義軍,靠著海上貿易,生生攢出能夠與朝廷抗衡的家底,而這也是隱患,如果商不加以制約,是會形成能夠與朝廷抗衡的力量的。

所以在呂布的新政之中,首先明確了商的重要性,但同樣也對商做出了嚴格的限制,比如商人的稅賦是最高的,光是這一點,就差點讓南方再次暴動,但呂布沒有妥協,這只是最基礎的,也是必須的,敢反對就拿命來反!

而后商人的護衛數量也有嚴格限制,不管以何種方式,只要商人護衛力量超過界限,直接抄家滅門!

最后,商人不得以壟斷的方式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一旦發現,抄家滅族。

這是呂布給商人上的枷鎖,但同樣也有鼓勵政策,在海外受到欺負,可以直接向朝廷報備,王旗所致之處,但有冒犯,雖遠必誅,相比于深入沙漠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在有了明確航線的情況下,水軍出擊的耗損反而會少很多。

此外在不觸犯朝廷律法的前提下,商人也會獲得一定的優待,比如一些朝廷特供的東西可以容許商人享受。

這是呂布第一次接觸海洋經濟,所以鼓勵和約束的同時,也是一步步試探,他想看看這些是否適用于大漢。

另外就是對工的鼓勵了,希望工匠們能夠做出更快、更大適合航海的船只以及適合船上作戰的弓弩。

民生方面,呂布對百姓算是比較寬厚,亂世之后需有大治,這種情況下,朝廷只要維持最基本的只需,輕徭薄稅,百姓自行發展便好。

在呂布這種政策之下,中州大地以極快的速度恢復著生機,不過短短十年,中州已經物阜民豐,再無當年那百廢俱興的景象。

同時這十年來呂布也沒有放松對滿朝的警惕,一直在積極備戰滿朝,六十五歲的呂布,依舊健朗,為了以絕后患,呂布讓太子臨朝監國,自己親自出征塞北大漠,若自己不幸罹難,就由太子直接接替他登基。

這一次,呂布雖然知道徹底滅絕滿朝不太可能,但還是做足了準備,而滿朝這些年也恢復了一些元氣,與呂布在邊塞一場大戰,終被呂布所敗,接下來雙方從東韓打到漠北,直打的尸橫遍野,呂布以年邁之軀,三次殺入滿朝王庭,斬了滿朝皇帝。

直到第四個皇帝率領滿朝殘部深入漠北千里之外,呂布后勤實在難以供應,呂布方才率部而歸,去時六十五,歸來時卻已經是七十歲高齡。

不久滿朝降表送來,呂布雖然不忿,但這十年來中州積累被他打空了大半,的確不適合繼續追討,也只能暫時放下。

歸來之后,卻得到九兒病死的噩耗,呂布一時間有些麻木,這一世九兒算是過得不錯,沒受什么苦,但呂布常年不是征戰就是治理天下,與妻兒相距的時日不多,甚至連妻子最后一面都未能見到。

他在九兒的墓前住了三個月,三個月后,呂布出來,將帝位傳給太子,但卻并未歸隱,他要看看世界之大,在不顧群臣勸阻后,帶了張光耀、劉開達、謝仁松等老部下駕船離開,周游海外諸國。

他足足在海外飄蕩三十年,眼看著老部下一個個離開,而他還在不斷周游,本想就這樣一路欣賞天下的壯闊,直到死亡,誰知卻在三十年后,重新飄蕩回來,他記得明明自己是一路向西,為何會從西方飄回來?

這天下不是平的,而是圓的?

呂布被自己這個猜測嚇了一跳,但苦無證據,也只能作罷。

而中州此時,自己立下的太子已經壽終正寢,如今繼位的是呂布的孫子,他沒有回朝堂去,他這三十年見過太多為了權利父子相殘的事情,人性在受到利益相關的威脅時會變得多喪心病狂他很清楚。

他只是游歷天下,將一些西方自己覺得不錯的觀點在民間傳開,或許是因為呂布的緣故,中州三代天子在對百姓的態度上都極為開明。

但到了孫子這里時,呂布敏銳的察覺到,無論朝堂上還是地方上,類似世家的勢力再次形成,而這一次,這種力量最大的在南方而非北方。

因為海運的關系,南方積累財富的速度遠超依舊靠著農耕為主的北方,而財富的積累,也無形中在不斷改良著南方的各種條件。

比如教育資源,呂布這些年走訪中,發現如今朝廷通過考核選拔出來的官員,南方人才要比北方多了數倍不止,呂布親自在南方走訪,對比南北差異之后才發現,南方開始出現大量私人建立的學堂。

不惜重金請來名士大儒教授學問,而北方雖然也有學院,但基本都是呂布在位時的那些,他離開這么多年,北方書院基本沒有增加,而南方的書院隨著海貿的進行,如同雨后春筍一般不斷出現。

南北經濟的差距逐漸在人文、素養方面開始全方位展開,而朝廷似乎并未發現隱藏在這之下的威脅,甚至開始打壓南方人才,致使南北矛盾開始激化。

南方掌握經濟資源,而北方側重權利,后世子孫不能善加引導,反而開始以打壓和堵塞南方學子上升渠道的方式來防止南方學子抓權!

呂布確實留下過要杜絕商人跟權利融合的訓誡,但如今這情況,朝廷該做的不是妥協,而是加大北方優勢的開發,同時做出一些限制,比如商人世家如果想要當官,需放棄產業北遷之類的,總之要入仕就得放棄商人的利益和財富什么的。

總之如今已經到了變的時候,朝廷卻遲遲沒有作為,這樣下去會出問題的!

呂布曾寫了數封書信去朝廷,在他的時代,是準許天下人參議朝政的,當然這些由百姓寫出的奏折會有審核,否則呂布一個人看,那得累死。

但自己的信送上去,卻如石沉大海!

朝廷沒有看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在察覺到南方逐漸不受控制后,開始封鎖國門,開了海禁!

這樣一來,等于斷了很多南方人的財路,若非朝廷對各地軍權掌控極嚴,只這一條,說不定就能造成南北大戰!

而接下來,朝廷開始一連串的查貪,大量的官員落馬,輕則丟官,重則丟命!

這點雖然手段略顯殘忍,但呂布卻是支持的,顯然朝堂上也發現新的士族力量開始成形,借著查貪,實則將這些形成不久的士族力量重新打廢。

而這反彈一直持續了五年,朝廷大多數官員換了三批方才結束,不是朝廷想結束,而是呂布的孫子……死了。

這個孫子雖無太多天賦,但卻是頗為勤懇,事事親為,重孫對呂布來說就有些陌生了,不過自己這位重孫雖然年幼,但接掌權利的手段卻是不錯。

就在呂布稍稍放心之際,南海處卻開始有大量島國人入寇。

呂布擔心的事情終歸是發生了,因為海禁的原因,不少南方豪族暗中勾結外人開始在海邊四下販賣財物。

但這些外來的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輩,在了解到朝廷的海禁態度,知道這些人不能出海之后,不但貪了財物,沒給錢,更在沿海一帶劫掠。

也有一些因為朝廷政令家破人亡的南方人索性出海,在海外糾集一批漁民或是別國海民聚眾為寇,倒也還有些道義,不找中州人的麻煩。

呂布本不想管這些事情,但看那些島人在沿海犯下的累累罪惡,當初他游歷時也曾去過那島國,遇到自己卑微的恨不得化身為狗,但如今面對這些百姓卻是原形畢露,兇殘無比,比之當初的滿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呂布最終還是沒有忍住怒火,糾集了一批人直接渡海殺入對方本島,五年間在那島國之上殺人倒是其次,卻將所有技術的記載以及各種人才燒殺一空,讓島國各種技術包括造船、農耕等倒退了書十年乃至上百年,雖然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只要中州那邊不開海禁,早晚還是會出問題,但這種事……還是留給后人解決吧,他已經老了,老到在回到中州之后,只留下一篇富國論給后人之后,便撒手人黃,享年一百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