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蘇教授才說道:“營長,小型化問題不大,畢竟‘霍克81’有炸彈掛架具備掛載條件,我們只要減少‘高火’裝藥將其按比例縮小,再稍加改進基本就可以了。問題是,這在實戰中能起作用嗎?”
“你覺得會有哪些問題?”王學新反問。
“比如……”蘇教授想了想:“它可能依舊存在速度不足的問題!”
王學新回答:“首先是它的體積和重量減小,如果火箭發動機沒有減小或減小不多,速度應該會更快吧?”
蘇教授與和志民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這是基本常識,推力沒有減小重量和體積減小,速度當然會有所提升。
“其次!”王學新又說:“它掛載在戰機上,已經擁有戰機的初速,那么速度還會更快吧?”
蘇教授與和志民再次點頭表示同意。
“再次!”王學新又說:“如果我們要求的射程不遠,只需要三百米左右,這距離是不是對發射藥的量也沒有多大要求?是不是因為質量減少而進一步提升速度?”
王學新的話無可辯駁,蘇教授與和志民再次點頭。
“但是……”蘇教授提出了一個疑問:“即便如此,三百米外的目標也是需要幾秒左右的飛行時間。”
蘇教授這是根據“高火”300公里的時速計算的,因為如果是兩機一前一后的追逐,王學新說的那些初速優勢就不存在了,應該考慮的就是相對速度。
于是,三百米至少需要3到4秒左右。
“幾秒鐘的時間!”蘇教授說:“已足夠敵機做出反應,甚至不需要反應,他們在咬尾追逐戰中本身就是不斷的做大角度機動,而‘高火’卻是在穩定的軌道上飛行,這很難命中目標!”
蘇教授在這段時間已經學習了些軍事相關知識,尤其在接觸“高火”還學習了一些空戰戰術,因此知道一些專業術語。
王學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蘇教授這是抓住了重點。
“高火”只是會調整自身的穩定狀態沿著固定的軌道飛行,它點火發射時前方的敵機是在這個點,但是當“高火”三秒后到達這個點時敵機早就飛出這個范圍了,當然無法命中。
不過王學新想的可沒有這么簡單。
王學新說:“我們的飛行員,在進行咬尾追逐時,難道不是一直跟著鬼子的飛機一起飛行嗎?也就是說,鬼子做什么動作,我們的飛行員也在做著能以最短時間跟上敵機目標的動作……”
“可是這與‘高火’無關!”蘇教授說:“‘高火’已經發射出去了!”
“我知道!”王學新解釋道:“但是,如果‘高火’能與飛行員做同樣的動作,那是不是有機會追上敵機?”
蘇教授帶著難以置信的目光望向王學新:“營長,這不可能!‘高火’不可能與飛行員做同樣的動作!”
“為什么不能?”王學新反問:“比如線導魚雷,它難道不是在發射出去后在人的操控下命中目標的?”
此時漢斯已經發明了世界第一種線導魚雷,實現了在魚雷發射出去后還能人為修改發射方向指向目標,并且將其應用在潛艇上,此時已經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王學新有時也不得不佩服漢斯的創造力。
線導魚雷和導彈之外,還有直升機、空空導彈等,包括王學新此時說出的想法,實際上就是漢斯在二戰時期就實現并投入到實戰中的線導空空導彈。
蘇教授一聽這話就瞪大了眼睛:“營長的意思是……我們像控制魚雷一樣,用導彈控制‘高火’飛向目標?”
“為什么不呢?”王學新反問:“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操縱,只需要在戰機加裝一些感應器,感應到飛行員的操作,然后把飛行員的操作通過導線同步到‘高火’上,這就相當于飛行員在操控飛機的同時也在操控發射出去的‘高火’,陀螺儀能保持‘高火’的穩定飛行,飛行員的操控能讓‘高火’適時改變飛行姿態,如果‘高火’還裝有近炸引信……它就會在距離目標最近的時候爆炸。”
蘇教授與和志民聽著這話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王學新這想法已經遠超他們能想像的范疇,他們自認思維再怎么天馬行空也不會想到這種稀奇古怪的想法。
問題在于這想法聽起來還合情合理,更要命的是實現起來還不難,飛行員的實戰操作也不困難……實際上根本就不需要飛行員操作,他只需要對著敵人的飛機把‘高火’發射出去,然后就咬著敵機的尾巴不放松就可以了。
過了好一會兒,蘇教授才緩過氣來,他不是回答王學新的問題,而是感嘆的問了聲:“營長,你是怎么想到這個改進方案的?”
王學新故作輕松的回答:“我只是想著,既然能線導魚雷,為什么就不能線導‘高火’,然后就想到這個方案了!”
王學新說的當然不是實話。
他的這個方案是來自漢斯研發的x4線導空空導彈……對漢斯而言,其實是一種空中制導的火箭彈,由胡雷默博士研發的。
只不過當時戰爭已經到了后期,這種空空導彈即便投入戰場也沒能改變結果,知道它的人也不多。
王學新明知故問的說了聲:“那么,這種方案可行嗎?”
和志民心算了一會兒,就很認真的點頭道:“我認為可行!”
“很難實現嗎?”王學新又問:“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應該不難!”和志民搖了搖頭:“它使用的控制系統可以照搬‘高火’,只需要小型化,其它的就是加裝導線的問題。大概……一個多月吧!”
“一個月!”王學新說:“運城等不了,我們急需這種裝備,一個月能不能做到?”
和志民咬了咬牙,回答:“能!我們日夜加班,應該能做到!”
“很好!”王學新滿意的說道:“蘇老、和老,運城的生死就看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