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陣陣的明悟,李顯忠回到了現實。
耳畔除了戰場上的嘈雜之聲,還有部下驚慌失措的詢問。
“將軍!我們該怎么辦?”
“將軍!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將軍!屬下就算舍棄性命也要護送將軍逃出去!”
李顯忠看著面色焦急的部下們,心中思慮百轉千回,從當年在西夏和金國的忍辱負重,想到了回歸南宋之后的崢嶸歲月。
他做出了決定。
“你們兵分兩路,殺出戰場,一路不惜一切代價奔赴川蜀,把明軍有新式火器的消息告訴川蜀軍隊,一路奔赴臨安,把明軍有新式火器的消息告訴臨安朝廷。
記住,明軍有兩種火器,一種是堪比投石機的火器,可以發射巨大彈丸,一擊之下就能摧毀一個軍陣,一種是單兵手持火器,發射時冒出白煙,我方jing銳不能阻擋。”
李顯忠決定依靠自己最后的jing銳親信們把戰場上的消息及時傳遞給南宋朝廷和川蜀大軍,讓他們不要再吃虧。
而他自己……
“將軍,那你呢?”
一名親衛小心詢問。
李顯忠望著兵敗如山倒的局面,苦笑出聲。。
“作為國朝大將,深受陛下信任,統兵八萬救援襄樊,卻在這里陷入重圍,兵敗如山倒,
救援失敗,
大軍盡喪,這種情況下,
我還有什么臉面活著離開戰場呢?唯一死而已。”
“將軍!!!”
親兵們大驚失色。
“不要顧忌我,也不要顧及軍法,關鍵時刻,我需要你們把具體的消息告訴朝廷和川蜀大軍,
讓他們知道咱們是怎么失敗的,
而我,又是怎么戰死沙場的。”
李顯忠下定了必死之決心,準備和明軍殊死搏斗。
親兵們還不愿意走,李顯忠拔刀橫在自己脖子上。
“再不走,
我就死在你們面前!”
如此逼迫之下,
忠誠的親衛們紛紛下馬向李顯忠磕頭,然后含淚疾馳而去。
明軍終究不可能把這方天地圍困的到處都水泄不通,大部隊走不了,小部隊還是能沖一沖試試看的。
李顯忠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
嘆了口氣,
然后便開始進行自己的最后之戰。
他帶著剩下的親衛和可以組織起來的中軍部隊向前進擊,
準備和明軍展開最后的肉搏,
他舉著自己的帥旗,希望自己的沖鋒可以帶動宋軍向他靠攏,
并且發起一波有威脅的沖鋒。
這樣的做法的確有效果,的確有大量六神無主的宋軍士兵向他靠攏,但是與此同時靠過來的還有明軍。
明軍騎兵一部包抄過來,奮力沖殺,
而李顯忠率軍頑強抵抗,
雙方殺紅了眼,
你來我往,
戰況極其激烈。
李顯忠顯然有著極為強大的戰斗意志,跟隨他戰斗的宋軍士兵顯然也很勇敢,但是戰場上,組織度比勇敢更加重要。
不過兩炷香的時間,李顯忠身邊的士兵就損失殆盡,只剩下最后的兩三個衛兵還死死護著李顯忠,
李顯忠連戰馬都失去了,
渾身浴血,
氣喘吁吁,
顯然已經是強弩之末。
馬宏興聽說李顯忠被包圍了,
喜不自勝,立刻帶兵趕了過來,看著狼狽的李顯忠,心中滿是快意。
“李顯忠,當年長江邊山,僥幸讓你逃脫,這一次,
我絕不會再放過你,投降吧!”
馬宏興舉著手中長矛,
搖搖指向了李顯忠。
李顯忠喘著粗氣,看了一眼馬宏興,似乎也記起了此人是誰。
沉默片刻,
他大笑出聲。
“哈哈哈哈哈,明狗,你可知我為什么叫李顯忠?我原本不叫這名,
這名,是大宋皇帝賜給我的,大宋皇帝賜名顯忠,我若背叛,難道還有臉面活下去嗎?想要我投降?不可能!”
李顯忠遂橫刀自刎。
他死后,身邊最后三個衛兵極為悲憤,遂跟著他一起橫刀自刎。
主帥戰死,戰旗倒下,馬宏興遂下令明軍在戰場上高呼宋軍主帥已死的消息,宋軍殘部遂徹底崩潰,紛紛放下武器跪地請降,放棄了抵抗,
沒有繼續戰斗。
這場從正午時分開始的戰斗,
還沒到夕陽西下就結束了,這對于一場將近十萬人的大戰來說,的確超乎尋常的快。
馬宏興攔不住李顯忠,心里多少有些遺憾。
不過,真正的遺憾并不是李顯忠,而是他發現在現有的狀態下,只要南宋不能擁有和明軍一樣的裝備,而天上也沒有下大雨,那么明軍對抗宋軍就幾乎是必勝的局面,宋軍根本不可能的打得過明軍。
火炮面對宋軍的密集軍陣,一打一個準,殺傷力且不說,威懾力極大。
火槍面對宋軍的軍陣同樣是威懾力極大,弓弩不能突破的盾牌,在有效射程內的火槍可以突破,擊穿盾牌就和擊穿一層紙片一樣。
而宋軍的甲胄也不能對火槍造成有效防御,就算打不穿,震也能震死宋軍。
如此一來,只要掌握基礎的指揮軍隊前進、進攻、后退、防守的號令之術,就能帶兵戰斗,且幾乎都能取勝。
明軍武器裝備的升級使得明軍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切仿佛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獲得了這場大戰的勝利之后,馬宏興忽然很想知道,這場勝利的原因到底是明軍太厲害,還是宋軍太拉胯呢?
亦或二者兼備?
桐柏山下的戰斗結束之后,宋軍主力覆滅,馬宏興下令一支人馬快速南下棗陽協助棗陽守軍戰斗,結果抵達棗陽的時候,棗陽外攻城的一萬宋軍已經被張越景親自帶領一萬軍隊消滅的干干凈凈。
得知馬宏興大獲全勝、李顯忠戰敗自刎的消息之后,張越景十分高興。
但是來不及享受這場勝利,他就決定趁勢展開下一場軍事行動。
展開此戰之前,他就給襄樊二城守軍布了一個局,讓他們知道宋軍援軍來了,而明軍后方失火。
這樣的情況下,襄樊二城士氣大振,而這些日子他也明確要求炮擊放緩,給城內宋軍以明軍戰力不繼的印象。
而他們的確沒有繼續感到明軍的強力攻擊,并且由此判斷出明軍后方真的出了大問題。
隨后,在五月二十八日上午,樊城守軍和襄陽守軍同時注意到了從不同方向殺來的宋軍大軍。
請記住本書域名:。何以笙簫默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yetian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