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第113章:品,您細細品

這是一次一邊倒的作戰,也是一場乏善可陳的交戰。

沒有謀略上的碰撞,不存在什么爾虞我詐,有的只是趕路、沖鋒、殺人、勸降,然后結束。

出現困難的是追逐逃離的胡人以及牧畜,用在他們身上的時間,遠要超過正面交戰。

呂武不止一次在內心里發表過感慨,要是胡人一直這么傻的話,就真的太好了。

一直到漢初之前,胡人的內斗其實一點不比中原列國少,甚至遠比中原列國要激烈。

沒有出現強權人物統一胡人,他們也就難以對華夏文化圈造成足夠的威脅。

通常是中原的一個列國就能逮著胡人打,或是一個方面軍就能震懾讓胡人不敢南下。

需要等待第一個草原天驕冒頓統一了草原,游牧民族才成為農耕民族長期的威脅。

其實,也是冒頓做到了讓中原王朝屈服,首次給了胡人信心,知道自己原來也能壓著中原人打,開啟了游牧民族長時間對農耕民族的壓迫。

不然在冒頓之前,游牧民族在對上中原王朝后,其實沒打就自己先心里虛了。

信心一直很重要。

很多事情明明能夠做得到,只是因為自信心不足,變成了做不到。

像現在,中原人在面對胡人時,固然有兵器和甲胄上面的優勢,更多的是因為對自己信心十足,一個士兵就敢追著十來個胡人殺。

而那十來個胡人要是不膽怯,他們哪怕被殺傷殺死幾個,剩下的人咬也能將晉軍士兵咬死。

偏偏胡人對自己沒有信心,也就不存在返身一搏的膽氣,被殺死一兩個后,跪倒在地上求饒了。

站在戰車上的呂武感覺到眼角一涼,耳朵里開始傳來了雨點滴在甲胄上的聲音。

片刻,下起了磅礴大雨,使得人的視野變得模糊。

“主?”衛睿最近的戲份有點不足,冒雨跑到呂武戰車邊上,大聲詢問道:“是否進入狄人帳篷躲雨?”

呂武看向還在追殺敵人的己方士兵。

胡人四散而逃。

晉軍士兵幾個就敢追一大群。

曠野之上到處都有人在逃奔或追逐,漸漸被大雨掩蓋了身影。

又沒大喇叭,他們也沒有攜帶“鉦(zhēng)”這種工具,甚至連戰鼓都沒有。

話說,怎么短時間內讓部隊知道上官的命令?

做卻還是應該做的。

醫術不發達的年代,并且全軍就沒一個醫生,感冒就有生命危險。

他們已經達到了作戰目標,沒有必要冒雨繼續行動。

呂武命擅于騎馬的人,散出去通知己方部隊回來。

雨一點都沒有變小的趨勢,相反越下越大。

做好了一名統兵者該做的安排,呂武在衛睿的引領下,來到一個面積頗大的穹廬。

他走進去,適應了一下昏暗的光線,看到里面有七八人跪著。

而這些跪著的人后面,站著幾名老呂家的武士。

他再仔細一瞧,跪著的都是些女人,看上去還挺年輕。

沒看錯的話,好像都是白種女人?

這是老呂家的家臣知道呂武的癖好啊!

“主。”衛睿請呂武過去主位坐下,一邊匯報道:“此戰我軍大獲全勝,俘虜敵眾四千七百余人、繳獲……”

那些跪著的女人有動作了。

她們挪著膝蓋,有的開始煮馬奶或什么奶,漸漸穹廬內有了奶香味;有的則是開始扒衣服,只是等她們要將呂武的腳放進自己懷里取暖時,看到的是兩條被金屬包著的腿;一些則是搬來了肉脯,小心翼翼地伺候著。

呂武沒理會那群女俘虜,聽完衛睿的匯報,要說話時穹廬外有人高聲求見。

得到同意進來的是霍遷。

他看到帳篷內的陣仗先是一愣,應該在內心評價“會玩”,行禮后才說:“旅帥,不見雨勢減弱,我軍是否在此暫駐?”

部隊其實有攜帶遮雨工具,也就是一定數量的蓑衣和斗笠。

只是吧,哪怕現代的雨衣都不一定能保證不濕,何況是現在的雨具?

呂武之前已經命令拿出斗笠和蓑衣,讓有遮雨工具的士兵繼續追殺逃跑的胡人。

當然,肯定也要安排警戒的人手。

他還命令輔兵不管用什么方法,反正就是煮姜湯,煮好后分給將士驅寒。

也就是老呂家出征還會帶上足夠的姜,數量方面還不少。

所以并不純粹是因為呂武好享受,只是想的比其他人多,有備無患的動力在驅使。

而這,不就用上了?

要是翻找老呂家的攜帶物資,其實還能找到更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凌。”呂武沒抬頭,說道:“吩咐下去,宰殺牛羊,全旅放開了吃。”

凌應“諾!”,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大步離去。

跟呂武有肉吃已經不止是老呂家眾人知道,歸在他麾下的將士,也享受到了相同的待遇。

并不是他拿出自家攜帶的物資散財,是作戰就會有繳獲。

而沒有回去繳令之前,他這個旅長多多少少有點權利,殺些牛羊不在話下,肯定是要讓廝殺了一陣的將士吃頓好的。

一旦回去后將戰利品登記上繳,就該等著下一步的分配了。

下雨天,曠野能燒的東西肯定是濕了。

胡人雖然社會等級不高,可他們有自己的儲藏手段,只不過木頭不會多,一般是儲備馬糞。

他們攻下營地,又在里面歇息,合適嗎?

其實,要看是在什么年代。

工藝技術和醫療技術不夠發達的時代,除非是必須去那么干,要不心再大的將領都不敢讓軍隊冒雨行軍,更別說是冒雨發動進攻了。

這里的前提就是,感冒發燒缺乏藥到病除的特效藥,乃至于連中醫藥都缺,淋雨是真的會致命,不是在開玩笑。

所以了,遇上了下雨天,不但呂武這支部隊需要避雨,其他人也是需要的。

這雨一下就是大雨細雨交替著下了兩天。

等待天氣重新放晴,新的麻煩出現了。

“地面泥土松軟……”呂武看了看戰車移動時輾出來的深深車轍,再看看自己一踩就陷進去幾厘米的腳,皺眉對霍遷問道:“可聯系上友軍了?”

霍遷一樣在皺眉,答道:“稟旅帥,派出之信使并未歸回。”

白翟大軍將自己的后勤部隊分成了四股,散在了了大軍后方的很大一片區域。

呂武這一個“旅”并不是跑得最遠的一支。

黃召那一個“旅”才是出擊最遠的晉軍。

這樣一來的話,呂武要率軍回去,必須要與黃召取得聯系。

這么做的原因并不復雜,總是需要保障友軍的撤退路線,免得友軍按照原路退回來,卻是一頭撞上了敵軍的大股部隊。

“如此啊……”呂武想了想,說道:“敵軍必約定幾日取糧,糧不至必生疑。”

簡單的說,白翟在前線的大軍肯定是需要補充糧秣,不是前面的大軍派部隊來取,就該是后勤部隊派人送去。

超過了補給期限,時間短了,還能解釋是被意外耽擱;時間一長,傻子都該知道出問題了。

呂武從來不會將自己的敵人當成傻瓜來看待,很清楚真有這種想法,自己才是一個傻瓜。

“再派!”他需要保證黃召的后路,卻不會傻傻留在原地等,復道:“俘獲、繳獲處理妥當,全軍緩速向南開拔。”

霍遷應命離去。

事實上,下雨過后地面變得松軟,并且泥土里有著不少的水份,一再經過反復的踩踏或輾壓,必然是會踩出一條泥濘的道路,想快速行軍也辦不到。

他們向南緩速行軍的第二天,派出的第一批信使回來了,稟告黃召所部已經在向南撤退。

至于黃召有沒有順利完成使命之類?

信使只能依靠自己的所見所聞判斷。

畢竟,黃召才不會對信使多說什么,呂武也不是他的上司。

兩個“旅”并不需要會合。

呂武這個“旅”在前面開路。

黃召統率的“旅”沿著他們走過的痕跡,一路南下也就是了。

只是,他們少不了一路去踩泥濘地。

花了兩天的時間,呂武跟程滑完成會合,繳令的同時,知道了“交剛”那邊的情況。

白翟大軍進逼到“交剛”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情。

士燮(范文子)率領一部分“上軍”出城,與白翟大軍交鋒了一次。

他們逼迫白翟大軍退后了二十里。

隨后,出城的“上軍”直接在距離“交剛”十里外的曠野扎營,與“交剛”形成了掎角之勢。

呂武問道:“‘帥’,白翟兵力如何?”

程滑無聲地搖了搖頭,也不清楚是不知道,還是覺得沒有對呂武說的必要。

“你等辛苦。”他面無表情地下達命令,道:“下軍將令我‘師’,當即南下與之會合。”

所以,是“交剛”那邊的戰況對“上軍”不利?

呂武以為程滑是要馬上開拔,沒想到還是拖了兩天,等待出征的各個“旅”全回來,才正式下達開拔的命令。

他們向南走了三天,與韓厥親率的主力完成會合。

然后,又是花了六天,半路擊潰了一支大約四五千人馬的白翟部隊,抵近到距離交剛大約十五里外的東北側。

那支白翟部隊就是要去后勤部隊獲取輜重的。

“下軍”的到來能被“上軍”以及“交剛”城內守軍看到。

當然,將營地駐扎在“交剛”西北方向約三十里的白翟大軍,肯定也發現了“下軍”的到來。

呂武卻是有些納悶,明明能從白翟的背面直接發起突擊,不理解韓厥為什么要繞到東北側。

后面,呂武又知道了一件事情。

韓厥派出了一名“軍尉”去白翟的營地,當眾告訴白翟的首領,說是感謝款待和贈予,他和所有“下軍”將士對那些馬、牛、羊,包括俘虜和其余戰利品,感到非常的滿意。

這是啥情況?

品,細細品!

襲擊對方的后勤部隊,一陣殺戮與繳獲,還特地派人過去感謝?

呂武有很大的好奇心。

白翟有沒有首領被氣吐血,或是被直接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