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作者來說很重要,并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謝謝了!
大船劈波斬浪,一頭闖進了氤氳之中,婁小乙就感覺渾身一震,腦海記憶體中仿佛拂過了一層海浪,清滌一切異常!
在他有意識的自我記憶保護下,這層海浪對他來說沒有任何作用;但他知道其他人會在這層海浪中完全忘記夢境中的一切,重拾原有的記憶。
這個過程,向他展示了靈狐天象變化記憶體,拉人入夢的至高秘密,有了這樣的經歷,他就再也不會輕易的隨人如幻,這是他這次夢境之旅最實際的收獲。
環顧四方,空無一人!這里是靈狐幽徑,一片浩大的天象之中。其他幾個原力者也不知道蘇醒去了何處,在這片空域里也沒法找,也不應該去找!
原來隨一夢,醒后各不知,感懷常惆悵,夢斷跑馬場。
聞知和他說過,進了靈狐幽徑,自然就有機會知曉去往莫愁路的途徑;老頭兒沒騙他,他這一出來,立刻就知道了自己該往哪里去,沒有為什么,就是一種直覺。
晃身而遁,迅若流光,就感覺自己的心境更加的剔透,這是逐漸揭開仙庭那層神秘的面紗后的豁然開朗!
修士在修行的每個階段里都有不同的潛力要求,筑基看靈根,結丹比心性,成嬰看神魂,證君在道境!
那么到了半仙這樣的層次又要看什么,眾說紛紜!
婁小乙現在發現,是要看大勢!不是個人的勢,門派的勢,道統的勢,而在于宇宙大道之勢!
不知宇宙何去何從,不明大道此長彼消,那你又憑什么修成仙人?修成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傻仙么?
宇宙的變化,紀元的更迭,仙庭體系的構成,這些東西越清晰,修士的目標就更明確,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容許你走錯路,一步錯步步錯,再也沒有重頭再來的機會!
也包括對自己的定位,對自己在整個修真界的站位,在這個風起云涌的時代,這一點尤其重要。
一邊回思,一邊檢討,最近些年是他頻繁回顧的時期,就怕走錯,再也回不去。內心里其實很是羨慕鴉祖的那個年代,可以隨心所欲,可以為所欲為,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
而且,破壞總是要比重建更簡單!
身形,在晃動中變的模糊,越來越淡,他意識到這個所謂的莫愁路其實和內外景天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那種你無論身處宇宙何地,只要你能感覺到,就一定會很快到達的地方!只不過這個地方不由境界而定,哪怕你成就了半仙也看不到這里,除非你和天狐一族有些關系。
會遇到什么呢?那些美麗的天狐的脾氣如何?他只有一個要求,不要再來幻境了,那實在是讓人郁悶的場景。
能真槍實彈,而不是夢中跑馬么?
這是一個瑰麗的世界,整個世界就仿佛處身在一個狹長的走廊中,走廊四壁異彩繽紛,流光四溢!
這里是莫愁路,是修真界經過藝術加工的說法;如果單只從宇宙天象本質來看,這里就是一個巨大的灰洞!所以,主世界不能見。
宇宙有四洞,黑洞,白洞,蟲洞,灰洞。
黑洞,它是由一顆恒星崩潰而來的,當恒星將自身半徑壓縮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吸收物質甚至向外垂直的光線都能夠吸收時,便可轉變為黑洞。具有吸收一切物質的特性,它能將任何物質容納其中。
與此同時,還有一種神秘的天體的性質則是與黑洞正好相反,這一天體無法讓任何物質容納其中,只能不斷地噴出其內的物質,因為與黑洞的性質相反,所以被稱為白洞。
顧名思義,白洞與黑洞具有“反演關系”,它們在特性上呈現出相反性,一個是吸收一個則是吐出。
黑洞與白洞之間是存在關聯性的,因此,無論如何都會有一定的通道將二者連接起來,而蟲洞便是這一通道。換言而之,蟲洞便是連接黑洞與白洞二者之間的通道。
這不是枯燥的說教和虛幻的想象,事實上,宇宙中最出名的黑洞白洞就是內外景天!它們被偉力者所改造,就被當成了半仙修士的大本營,這是天象和修真的結合,互相之間并不矛盾。
灰洞,則是恒星轉變為黑洞不成時的產物。由恒星轉變到黑洞這一過程中,如果恒星半徑壓縮達不到黑洞的程度,便是形成了灰洞。
灰洞具備黑洞和白洞的部分特點,就可以吸收,也能夠吐出,就是沒有黑白洞的那么極致!是個半成品,但卻不能說是個殘次品,因為在時間的長河中它也可能最終變成黑洞,當然,這個時間甚至就只能用紀元更迭來衡量。
誰也不知道它最終會變成什么洞?黑洞?白洞?或者新的亂七八糟的什么洞?
莫愁路,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用文詞來形容,顯得就比較高大上,比較修真!這是修真界的傳統,他們不喜歡用本質來命名,因為這會讓修真變得廉價!
天狐一族,就是被下放到了這樣一個地方,你不能說它不是在主世界,但出入這里卻需要一些規矩;既控制數量,也限制頻次,相對來說,對外來者倒是沒什么限制。
不管怎么說,這里要比主世界更嚴格,卻比內外景天更輕松,也沒有專門的仙君來管理,更不會出入都是人類半仙的存在,生存壓力也就小了許多。
兩萬年下來,這里已經成了天狐一族的樂園,不管是真樂還是假樂,反正看起來很快樂。
也偶有人類修士來到這里,基本至少都是真君,真君以下的境界限于修為層次是看不到灰洞這樣的宇宙奇觀的。
但最近些年,來到莫愁路的修士尤其多!其中還以半仙修士為主,在紀元更迭的前夕,這也屬于很正常的不正常。
但對天狐一族來說,就有些不厭其煩!從本質上來說,天狐并不是一種很喜歡和人類打交道的物種,這從她們喜歡用幻境來考驗人類就可以看出一二。
寧可在幻境中認識對方,也不愿在現實中發生交往,既是習慣脾性,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但沒有哪一種保護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