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擁兵幾何,乃是與治下人口息息相關。
十取其一,已經算窮兵黷武。
而今房陵人口不足三十萬,關平卻希望征兵三四萬。包括關平自己這個楊武中郎將在內,養八軍,每軍分八營,四千二百余人。
以目前房陵的人口來說,從民間抽調如此多的精壯,實在不利。
關平還是惦記著大巴山上的山民,搜刮一下,若能再得個四五萬,那便是十分好了。
待山民下山,房陵人口超過三十萬,關平便要轟轟烈烈的抽取壯丁,以增加兵馬,待明年秋收之后,或后年年初便可以發兵漢中了。
腳步不能停,一旦停下,必為曹操所滅。
房陵只可為暫居之地,而不是長久之地啊。要為持久之計,必取荊州,益州,走隆中對路線。
而今年秋收大豐收,自然是宣傳的絕佳時機。
不僅是大巴山上的山民,還有房陵四周深山中的山民。
正如馬良所說,以德化為本。
官府仁德,下山富裕,又哪里會有民眾愿意在深山之中討生活呢?
山民,乃是重中之重。但之后關平還是與孫乾聊了聊其他事情,其中一件事情,便是當初典農部的五千曹軍降兵的老婆問題。
當初承諾是發老婆,分三批發放。現在情況有變,典農校尉部都解散了,那批壯丁也都南下到達房陵。
有的人甚至因為自然原因死了。
古人壽命不長啊。
當初關平與北方來的神秘客商馬進商量好了,批量購買戰馬,適齡女子,不管匈奴女人,烏丸女人,還是漢人女人都要。
馬進承諾一二年內,供給關平五六千女子。
現在一年多了,關平自然關心那批昔日舊部,是否都曾婚配。
答案欣慰的。
據孫乾所說,新野官府與馬進在女人的生意上,已經結束了。也就是說昔日關平典農部的五千余舊部,每個人都有了老婆。
至于因為自然原因而死了的人,那就沒辦法了。
對此關平很欣慰,總算完成了那個承諾。當年關平也是依靠那批舊部才進入房陵,而此刻關平則需要房陵的力量,挺進漢中。
吾在房陵做太守,行仁政,布恩義,郡中子弟可愿為我驅馳,效犬馬之勞?
兵馬之事,暫且不提。
卻說秋收之事,山上山下的民眾,卻是天壤之別。
房陵西部,大巴山東部,人跡罕至的深山之中。老樹遠遠望去,猶如華蓋,遮天蔽日。老藤如蟒蛇,遠看嚇一跳。
深山之中,一陣驚動,便可引起鳥獸飛奔。
巴人馬姓部落的山寨內,山寨內走動的山民,臉上也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因為今年山上,也是個豐年。
盡管日子也不是太好過,肯定也是緊巴巴的,但是比去年肯定好過啊。
渠帥馬濤的房子大廳內,馬濤盤坐在北方靠墻位置,馬濤雙眸緊閉,雙手無意識的放在膝蓋上,右手食指無意識的動著,仿佛在等待什么。
不久后,一陣腳步聲響起。馬濤睜開眼睛,便見到了自家堂弟馬生走了進來。
馬姓部落,基本上都姓馬,摻雜著少量的漢人,夷人,其他姓的巴人。姓馬的多如牛毛,但是關系互相有遠近。
馬濤身為族群中的渠帥,便是最頂級的權貴,其下是則是以血脈遠近,論地位高低,這馬生乃是馬濤的親堂弟,乃是族群之中的中流砥柱。
“情況如何?”馬濤迫不及待的問道。
“計算過了,每畝田產一百十斤高粱。今年是個豐年啊。”馬生喜色道。
差距,這便是差距。
山下的田肥沃,每畝產二百斤糧食便是平均線,二百斤以上,便是豐年了。
山上的土地貧瘠,每畝產一百畝便是平均線,一百斤以上,便是豐年了。
為了吃飽飯,山民不得不開墾更多的山田,消耗更多的力氣,以至于人均壽命極短。
當然做山民也有好處,那便是不需要給官府納糧,不需要當參軍,不需要服徭役。但也有危險,山中山寨之間也可能起沖突,因為斗毆而死的人,也是不計其數。
在官府橫征暴斂的時候,民眾躲入深山之中,便可以勉強過日子。
而現在以關平為首的房陵郡官府,只抽取三成田稅,今年平均每畝田產二百三十斤糧食,抽取稅收之后,尚余一百六十一斤糧食。
這差距有點大,二十畝便差了一千斤糧食,而一千斤糧食,市價是一萬錢,絕對是大差距。
只要官府清廉,山下的生活總會比山上好很多的。
馬濤不知道山下也是豐收,聞言喜色道:“真是豐年啊,每畝田產一百一十斤,因為曲轅犁的作用,我們山寨平均每戶人家,比去年多開墾了二成的山田,就算起來,今年真的是大豐收。只要多讓婦人生孩子,我們的族群會愈發壯大。”
“過個三十年,我們的人口就會翻很多倍。到時候,大帥您就是可以稱作巴王了,號令整個巴族。”
馬生也很振奮道。
“哈哈哈。”馬濤大悅,哈哈大笑不止。
而情況顯然不是馬濤所想像中的那樣,完美的發展下去。
馬姓部落處在深山老林之中,與外界的聯系極為困難,但這不代表與外界完全失去了聯系。
山下秋收,每畝田收了糧食二百三十斤的消息,便也傳入到了馬姓部落的山寨之中。有些山民便有了怨言。
巴人杜光便是其中之一,聽姓氏就知道,他不是馬姓巴人,所以在山寨內的地位很低,屬于偏遠人物。
本身就沒有地位,山上生活又比不上山下,杜光自然動了心思。
這日晚上,杜光與自家婆娘辦完事后,蓋著被子躺在床上。剛辦完事的杜光還有些激動,對婆娘說道:“那馬濤也不知道怎么考慮的,山上七個大族群,六部選擇下山,他卻獨獨留在山上,卻是害得我們跟著一起吃苦。我們不能再跟著他了,我們得下山去尋關太守,明年不僅清閑許多,收獲還豐盛許多。”
“下山倒是容易,山寨對我們管的比較松懈。但今年秋收之后,我們家也有二三千斤糧食,這糧食怎么帶下山?”
杜光的婆娘也是心動,但也擔心道。
“我想辦法分批的賣了糧食,換取了銅錢,麻布,一起帶下山去。”杜光想了想,說道。
“嗯。”杜光的婆娘嗯了一聲。
夫妻二人就此睡下,而之后杜光不動聲色的賣了家中許多口糧,得了錢幣,麻布,選了一個晴朗的天氣,帶上了口糧,少許細軟,拖家帶口往山下去了。
在馬姓巴人部落中,杜光只是偏遠人物。他帶著家人一起逃走了,便是叛逃,馬濤這個渠帥聞言也不在意,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只是罵了一聲。
養不熟的白眼狼而已。
但很快馬濤就不對勁了,從杜光開始,逃跑的山民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了,漢人,夷人,他姓巴人,除了馬姓巴人之外,跑的山民越來越多,很快甚至有馬姓巴人開始逃跑了。
這時候馬濤才知道,山下房陵郡大豐收,每畝田收了二百三十斤糧食這件事情,不由大驚失色。
連忙封閉山寨,命精壯巡邏,禁止山民下山。
但是情況不會變好,只會越來越壞。還是那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馬姓巴人部落,以同姓為紐帶,這是馬濤的優勢。這樣的族群不容易崩潰,若是馬濤是個英明的渠帥,甚至能緊緊團結族人。
哪怕再窮,再苦,也不愿意族群離散。
但問題是馬濤只親近與他血脈很近的兄弟,堂兄弟,對待其余普通馬姓族人很一般,更別說他姓巴人,漢人,夷人了。
山下那么好的太守,田稅只取三成,服徭役還給發工錢,就算是做了士卒,也有豐厚的錢糧。
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有米肉供應。
寡居帶子的婦人,孤寡老人,都有米肉供應。
聽說在織布廠內上班,一月能拿三千錢,三千錢啊,不是三百錢。
太守恩德,仁政善政比比皆是。
我憑啥要躲在山中,與你這個一點也不能干的渠帥一起過苦日子?
反了,反了。
事情從九月開始,到十一月的時候,山寨內已經鬧的很兇了。馬濤已經漸漸壓制不住。
這日上午,天寒地凍。馬濤很是憂心,在家喝著自釀的高粱酒。不久后,馬生走了進來,勸說道:“大帥。壓不住了,要不我們也統帥全族下山吧?”
“那些山民當然無所謂,但我只怕我們這些渠帥權貴下山,會被那關平給砍了頭了。”
馬濤喝著悶酒,悶悶道。
這便是他不愿意下山的最大原因了,怕是山下那太守磨刀霍霍,把他們這些人全砍殺了。
“實在壓不住了,我怕我們不下山。山民們先把我們給殺了。”馬生低聲勸說道。
馬濤卻還是搖頭。
于是在十一月初八這天晚上,當初七部大族群,六部首領決定跟著馬良一起下山,獨留在山上的馬濤馬渠帥,便被自家山民給殺了。
隨之死去的還有馬濤一家老小,以及一些日常里在山寨之中地位很高的權貴,如馬生。
之后這部族群在幾個有威望的人的帶領下,拖家帶口,帶上今年獲取的秋糧一起,下山投奔父母官。
明府,關太守,關將軍,關房陵。
而與此同時,下山的山民不計其數。
房陵郡的人口,在秋收大豐收的刺激下,第二次迎來暴漲。
這便是馬良所說的,德化!
以仁德使之臣服,不需刀兵,兵革,以至生靈涂炭。